阳志平:我们赖以生存的框架
阳志平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本文是阳志平老师为《框架思维》一书所写的推荐序。顾名思义,这是一本讨论框架的书。一个正常成年人来说,也许注意力、记忆力不如选择、决策能力更重要。而你的选择、决策源自你采取的框架。当你选择了正确的框架,当你优化了自己的框架,那么你就更容易获得一个更好的结果。
作者:阳志平 来源:公众号「心智工具箱」 图源:Unsplash
01
人无时无刻不在做决定,小至吃穿用度,大至找工作、创业、找伴侣、购房等等,这些时候,你是如何思考的?
比如,你要购买口罩,如何选择合适的口罩?是不是要想口罩的标准是什么?不同标准下的防护级别是怎么样的?自己需要在什么场景使用?适合自己的口罩款式和型号是什么?在哪个平台购买?购买什么品牌的?
再比如你要买房,是不是需要想想周边产业,有多少家上市公司,高薪人群比例如何?是否对孩子教育有利,对应的学区是什么?这个小区的房子是全新的还是老破小?房子的户型如何?购买用途是自住还是投资?
你可能隐约感觉到,自己在做决定时,不仅仅基于理性推论,还要基于一些更基础的东西。这些东西,让你对事物运转有一种直觉,能够更清晰意识到自己是如何思考、如何坚持或改变自己的想法。
这些底层的东西,在科学界有不同说法。而一个最流行的说法就是:框架。
顾名思义,框架就是架子。有建筑学上的框架,帮助你提高盖房子的效率,比如中国古典建筑流行土木框架,如今流行钢筋混凝土框架;有软件工程上的框架,帮助你提高开发软件的效率,比如前端开发流行 React 框架。
同样,在你思考时,也存在认知框架。什么是认知框架?认知框架就是那些协助我们做出选择、做出判断的底层架子。
02
在了解认知框架的最新研究之前,你不妨跟着我看看它的前生今世。
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Marvin Lee Minsky)是框架理论的创立者。1975 年,明斯基在论文「A 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Knowledge」中提出框架理论。
明斯基提出的框架理论关键内容是什么?他认为,当一个人遇到一个新的情况,或者对当前问题的看法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他就会从记忆中选择一个叫作「框架」的结构,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框架」细节来适应现实。
与众不同的是,明斯基从人工智能角度定义了框架的数据结构。一个框架的顶层(top levels)是固定的,表示固定的概念、对象或事件,并且表示关于假定情况的事情总是正确的。底层(lower levels)有许多终端+「槽」(slots),由特定的实例或数据填补,每个终端都可以指定其赋值必须满足的条件。
打个比方,一个表述「椅子」的框架,可能会有表述座位、靠背和椅子腿的一些终端。要表述一把特定的椅子,只需要在相应框架的终端里填入一些结构,这些结构就会更细致地表述这个特定的椅子的靠背、座位和椅子腿等特定的特征。
这样,框架就可以表述各种信息,比如常见的 5W1h,也就是何因(Why)、何事(What)、何地(Where)、何时(When)、何人(Who)、何法(How)。多个框架关联在一起就组合而成框架系统。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同样重视框架。与明斯基将框架作为人类与机器人的底层运算机制不同,卡尼曼更关心的是人们的决策与判断如何受到框架的影响。
这就是他与同事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提出的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s)——一个问题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
试看一组经典的框架效应研究:生存框架(survival frame)和死亡框架(mortahity frame)。
假设让你看以下情景:
假定在一种流行疾病的侵袭下,将有 600 人死亡。现在有两种方案。采用方案 A 将有 200 人获救;采用方案 B,600 人全部获救的可能性为 1/3,而全部死亡的可能性为 2/3。试问应该采用哪种方案?
结果表明 72% 的人选择方案 A。然后,对第二组被试叙述同样的情景,同时将解决方案改为 C 和 D。采用方案 C 将会有 400 人死亡;采用方案 D 则无人死亡的概率为 1/3;600 人全部死亡的概率为 2/3。这一次,78% 的人选择了方案 D。而事实上,方案 A 与方案 C,方案 B 与方案 D 是等值的。
之所以会造成以上效应可能是由于提问方式的影响,使得第一组被试考虑的是救人,而第二组被试考虑到死亡人数,因此,第一种情况下人们不愿冒会死更多人的风险。第二种情况则倾向于冒风险救活更多的人,两种情况分别表现出对损失(死更多的人)的回避和对利益(救活更多的人)的偏好。
很多时候,框架都是在潜意识(后台)运作,如果你没有刻意思考,你往往不会知道自己在某个场景下用的是什么框架,为什么要用这个框架。
03
我们再来看看关于框架的最新研究。本书是大数据之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等人联合撰写的一本关于如何打造认知框架,如何培育框架思维的新书。
在明斯基、卡尼曼等前辈开创的框架研究基础之上,作者再一次强调了框架作为人类基础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忘掉「跳出框框思考」那些扯淡的结论吧,学会在算法时代与大数据时代更好地优化自己的认知框架。
在我的著作与课程中,我常常将人类高阶认知能力总结为四种底层认知能力:命名、分类、变形与旋转。在本书中,作者们则将认知框架总结为三大要素:因果律、反事实思维与约束。
框架底层要素 1:因果律
因果关系是建构框架的一个基本要素。世界为什么可预测?因为你是用因果关系来看待世界的。因果关系,简而言之,就是从原因推论出结果。因而我们能够在行动之前,预测出每个决定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不断修正优化自己的行动方案。
因果关系存在于一切生物之中,那些能很好利用周边环境中的因果关系,并以此来指导自己行为的生物,往往比那些不太在意因果关系的生物活得更好。
人类一生下来就懂得某些对世界因果关系的认知。即使是婴儿,也知道掉落的物体会垂直落下。人类也会很自然地从经验中总结出因果关系。
与大多数生物对因果关系反应不同,其他生物不会进行抽象的框架建构,一只狗伸出爪子就获得奖励,它不知道这是因为它表现出了友好,而不是因为伸出爪子。
人类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能够把因果推论转化为框架。这些心智模型就成为可供反复利用的模板,可以不断应用到新的环境中,它未必完美,但灵活,可以相互替代,不仅减轻了我们的认知负担,而且大大减少了决策时间。
如何更好地以因果模板进行思考?首先,至少要有因果模板意识;其次,在思考问题时要懂得如何去利用它。你可以停下来问问自己:「发生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我是怎么解释的?这么解释是否正确呢?」
框架底层要素 2:反事实思维
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有句名言:「让假设代替我们去死」。意思是人类大脑具有模拟能力,在行动前,会先模拟环境,想想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而判断是否需要采取行动或如何行动,从而规避了伤害自身的行为。
反事实思维是建构框架的第二个要素,它以目标为导向,透过现状做出各种预想,以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问题。你会发现,反事实不是空想幻想,而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取决于我们对因果关系的理解。
人类大脑爱脑补,反事实思维能够让我们利用已知的信息,去想象缺失的信息,填补想象世界的空白,并让我们想象不同情况下事态的演变。想象另一种现实,我们的因果推理就具有了可操作性。
反事实思维和因果推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因果关系,我们将被淹没在一片无意义的事件海洋中,漫无头绪;如果缺少了反事实思维,我们将被现实所困,毫无选择余地。
反事实思维的闪光处在于:
1、反事实思维可当作是对「因果决定论」的一种制衡。因果决定论认为道路只有一条,但是,当你想象另一种可能性时,也会想到不同的原因。
2、反事实思维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因果思考者,当你看见更多可能性时,视野也会被拓宽,而不会拘泥于泥淖。
3、我们和反事实互动的方式使之变得可为我所用。想象某些不存在的东西,比用纯粹的概念术语思考更容易。
4、反事实思维可以激活我们的隐性知识,发现更多创造性解决方案。
5、反事实思维给人一种使命感,使我们从理解转向行动,从领悟转向决策。
框架底层要素 3:约束
约束是建构框架发挥作用的第三个要素。
为什么要约束?人类的想象力是无穷尽的,你可以想象出无数与因果心智模型无关的现实,但是,它们对你的行动是否都有参考价值?适当的约束才能让我们合理发挥想象力,有效释放创造力,为决策及行动提供正确指导。
什么是约束?它指以特定方式塑造我们反事实思维的规则和限制。它会不会对我们的思考形成束缚呢?我们可以不同的方式与这些约束共存,比如,放松、收紧约束条件;增加新的约束条件;剔除旧的约束条件,等等。
某种意义上来说,约束实际上是释放了自由,而非捆绑了手脚。比如,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说,他接到过最困难的任务,是要求在没有任何约束条件下为一位富有的赞助商建造一座住宅,这让他崩溃,因为毫无约束即是虚空。
应对约束,关键在于收放自如,约束过多,你可能会错过要事;约束过少,你可能无法聚焦要点。应该怎么做?
你首先需要认识到,每一个框架,都有软约束与硬约束,软性约束是有弹性的或可改变的,只需付出相当的努力即可进行调整。硬性约束是固定的、不可渗透的和不可侵犯的。硬性约束是心智模型的核心所在,忽略它就意味着放弃框架本身。
所以,当你为了进行反事实思维而选择约束条件时,先要确保守住哪些硬性约束,而在选择软性约束时,作者总结了三条指导原则:
- 可变性:指选择可以改变的约束;
- 最小变化:指对约束应仅做微调,而非彻底改变;
- 一致性指:某个约束的改变不能与另一个约束产生矛盾和冲突。
有了约束,你就可以确定决策,展开行动,框架的建构就从认知范畴转向至关重要的行动。
分析至此,你发现框架如何发挥作用了吗?框架赋予我们认识能力(由于因果律)和行动能力(通过反事实思维),它也确保我们的认识和行动有意义(通过恰当的约束)。
如果当前的框架无法满足需求怎么办?重新建构框架吧。越多元的框架,越能让你发现不同的观点,主动去拥抱变量,更加适应环境的变化。
04
人人都可以建构框架,只是需要一定的技巧。这些技巧可以通过训练和经验获得,更重要的是对新事物持开放态度。
如何建构框架?它实际包括两个不同的过程:应用框架与框架转换。
应用框架时,你需要考虑到前面说的因果关系、反事实思维和约束条件,它能帮助你迅速确定合适的选项,然后采取行动。
框架转换时,你需要注意它的风险,但是,框架转换能让你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新视角会打开新的思路,开辟新的途径,因此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回报。
当你在建构框架时,你需要注意避免框架僵化、增强思维敏捷性,也就是保持框架的灵活性。
比如,普通人建构框架,会对自己的认知框架进行不断调整、修正,但是恐怖分子把这种认知的灵活性视为堕落,而把自己建构框架中的僵化看作是纯粹和秩序的象征,因而会作出很多非理性行为。
如何更好地建构和运用框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等人总结了五点建议:
1、发挥框架的作用。框架建构时刻都在发生,但它可被专门用于改进决策。
2、有节制地梦想。运用一个框架意味着迅速高效地识别出适合的选项。
3、聪明地重构框架。转向另一个框架令你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但它也有风险。
4、条件很重要。你可通过认知多样性提高建构框架的能力。
5、超越自我去思考。社会的作用是确保框架多元化,以便在变化之际获得最优的应对之策。
小结
多年前,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与同事合著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强调隐喻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认知语义学创始人伦纳德·泰尔米(Leonard Talmy)、框架语义学创始人查尔斯·菲尔默(Charles Fillmore)等人发现,比隐喻更重要的是框架。
其实,不仅仅是语言源自框架、依赖框架,反映框架;你的选择、决策同样源自框架、依赖框架、反映框架。对一个正常成年人来说,也许注意、记忆能力不如选择、决策能力更重要。我们赖以生存的是框架。当你以正确的方式应用正确的框架,改善与调整框架,也许会带来更好的人生发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