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阳老师研发行为分析课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猫柳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行为分析是开智重磅课程,也是阳志平老师二十年心理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参加课程的同学,既惊叹课程体系之庞大,又感叹自己收获之巨大。你是否好奇,这样一门课程,是怎么研发出来的?下文,课程研发团队的猫柳,与你分享她跟着阳老师研发行为分析课程的经历与收获,带你了解课程研发背后的故事~
作者:猫柳 来源:原创
三年前,我是个什么都害怕的人。我害怕失业,不敢离开工作七年的行业;害怕他人,多说一句话都担心「别人看我是否很蠢」;害怕人生,不知道下一步将踏向何方。仅怀揣着学写作时的一个疑问,就搭上北上的列车,那时做了七年文案的我想求解:什么是我心、他心和天下心。
在开智经历很多项目,让我刻骨铭心的是 2021 年参与行为分析课程的研发。这门课程探讨的的问题让人着迷,它探讨人性。
正如阳志平老师对课程定位那样,他希望探讨四个问题:1)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2)理解他人的行为模式;3)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4)改变他人的行为模式。
课程的研发周期持续半年多,我主要参与内测课程的搭建,后面阳老师又花了两个多月对课程进行迭代。回首这段时光,它让我变得有些不一样。
01 伊始
2021 年并不平静,因为新冠疫情和中美争端,外部世界变得更加复杂,甚至有自媒体形容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身在其中的人变得人心惶惶。这个背景让行为分析的诞生恰逢其时。
2021 年的上半年,阳志平老师在家闭关写作,作为员工,我们按照既定的工作规划推进手头工作的运营,直到七月到来。
一天我跟同事在阳老师家中开会,他刚结束对公司下半年的规划,话锋一转,开始构想行为分析课程框架。我们急忙点开录音,在笔记本上指尖飞舞,记录最初的思维火花。
在最早的课程设计中,我们设计了一个论文共读的环节,因为开智的所有核心课研发,都需要站在前沿的学科知识之上。为了避免对已有知识的无知,我们首先要扫描与课程最相关的学科——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最新进展。
随着课程开发进度,这个环节取消了。因为借助计量科学技术,我们对《人格与社会心理期刊》(JPSP)、《人格期刊》等八本顶级期刊进行了分析,并在阳老师快速人肉阅读下,重要的论文很快被消化。
因此,课程团队一加入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研发中。
02 暴力阅读
课程节奏十分紧张,每周更新一讲内容,一讲有两次直播课和一次活动课。行为分析与以往英才四课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不止于理论,它一定要实用。所以活动课在刚开始就被纳入到教学中。
我的工作是与阳老师协同,负责理论部分的搭建。课程中,同学不需要阅读论文,但作为教研人员,这个环节绕不开,也因此我读了三个月的论文,而且大部分是英文论文。
这个量有多大呢?看这张层叠起来的打印资料可见一斑。
由于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要不是教材上没有,要不写得不详细,在实际教研中我们参考了大量英文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研究手册、论文和专著图书。
比如课程第三讲谈到情境。人的行为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现并非一致。不妨做个思想实验:参加好友的婚礼和客户的商务宴请,你的表现会相同吗?在前者情境你可能会放松自如,在后者你可能西装革履彬彬有礼。
关于情境的研究在人格心理学教材中很少谈及,也没有中文专著论述,甚至很多研究都是 2020 年才出版。我们参考的是一本《牛津心理情境手册》(The Oxford Handbook of Psychological Situations)。
快速阅读这本书,可能有几点作用:
- 获取该领域的全局认识,如学术脉络、研究方向、重要学者;
- 确定该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如采用谁的什么研究;
- 有时候仅仅是获取背景知识,或者从中得到进一步搜索的线索而已。
这样的英文研究手册,我们参考不下十本。对于一些重要的研究手册,阳老师一般会先让同事机翻成中文,与我们一起翻阅,画出重点,由我写成课件的初稿。
由于研发进度紧张,我们试过在餐厅上菜前,用三十分钟读完一本手册。我试过读论文读到晚上十一点,万念俱灰之后再强打精神读进一两篇论文;也试过宿在公司赶课件,为了挤一个中秋晚上与朋友过节。
一位刚毕业加入教研的小同事苦笑:他们做毕业设计,一周读一篇论文,来到开智是一周读完一学年的论文。而阳志平老师则笑说,这种阅读方法叫做暴力阅读。
什么是暴力阅读?他还曾给它下过定义:
所谓暴力阅读,就是用我的阅读方法论+科学计量工具,一口气查阅、下载成千上万篇论文,数本顶级期刊,数十本研究手册,数十个实验室官网。短时间信息过载,然后获得重要的学术灵感与直觉认识。
这中间的「波澜壮阔」,我留给各位读者自行想象。经历暴力阅读之后,相当于我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小型图书馆,为知识点写下快速的索引。
03 理解人性
我曾经以为很懂自己。我的情绪、我的追求、我的此起彼落的小心思,都因半生的小说阅读经历,让我能敏锐地感知到。但我深受「自我」之苦,被困其中,直到行为分析的工作让我重新审视人性。
我们仿佛总有走不出的原生家庭,沉沦挣扎的自我矛盾,还有永远是「你错」的行为三角形。我们黑白分明,二元对立地看待人性。究竟人本善还是人本恶?人性复杂还是人性简单?
现在的我觉得,人无善恶,要分情境;人既复杂又简单,它是一个复杂系统。
就如阳志平老师在课程中看重人性冲突,他说:「聪明也好、勤奋也好,仅是一个维度,所谓‘单向度的人’一个人最迷人的地方却是其矛盾之处。理解一个人,要看其矛盾之处。」
这些都是课程中提及的理念。参与行为分析的教研,让我在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科学这些领域畅游了一番。
曾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若是被禁锢在生命的建构中就会进退维谷;人要做自己生命蓝图的设计师。
行为分析课程就像给了一张图纸,让我从不同从多层次、多周期、多隐喻去理解人性。它的趁手武器课程的核心:人性系统论。
人性系统由人们头脑中与人、情境及情绪相关的概念组成的系统。活在世界上的人类,都发展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人性系统,用于帮助自己在世界上更好地生活。
在行为分析四期中,课程已经迭代成一个庞大的体系,它包括 100 节理论课 + 20 节活动课 + 12 次心灵探索课,认识自己,理解他人。认识和理解了之后怎么样?从目标、行动与情境上给出行为改变方案。
随着年龄渐长,我接触到更多样的人、事、环境,要处理的人生问题也更复杂。在更懂人性情况下,我有了更多处理的策略。比如,我能理解为什么我爱一个人,又不得不离开他。我也能理解他人之苦,他人之残忍,他人之愚蠢。因理解而知应对。
想起杜拉斯《情人》开篇:「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我也更爱经历过沧桑的自己。
04 副产品
行为分析课程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虽然课程的教研已经结束,但与之相关的工作仍在继续,我们围绕它衍生出了很多副产品。
比如,内测课程一结束,我们立即开了一门线下教练班。将一些难度更高、背后原理的知识点放在线下教练班讲解;
比如,我们研发配套道具——人性卡牌与情绪卡牌,以及一套计算测评系统,包含大五人格测试、个人概念测评等;
比如,人生发展咨询项目,借助人性系统论对人生发展进行诊断,并结合行为改变方案,给出破局的建议。这个项目我也即将加入其中。
05 小结
童话故事《毛毛》中,有个身份卑微的清道夫,他每天要扫一条长长的街道。他说:「有时候,我看着前面那一条很长很长的街道,会觉得那条路长得可怕,于是心里就想,这条路一辈子也扫不完啊!」有时候我向前看人生也有这种感觉。
曾经我是那个因人生未知而感到恐惧的人,但风会熄灭蜡烛,也能使火越烧越旺。那些躲不开的不确定与混沌,我们不妨换个新的角度来看待:成为那团火,等待风的吹拂。
经历过行为分析研发之后,我大概可以说:我已经是个熟悉黑夜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