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李万中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每个人人生发展的如意或不如意,似乎都能从原生家庭中找到原因。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确实有影响,但影响有多大?它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吗?应该如何摆脱它对我们的不良影响?下文,《思维的利剑》作者李万中,为你提供两个概念:「原生文化巢」和「独立的心智翅膀」,帮助你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理解原生家庭。

作者:李万中 来源:公众号「认真想」 图源:Unsplash

01 别人 vs 父母

许多成年人说,自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大。

有时是负面影响,如,在自己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导致自己现在很难和伴侣维持良好的亲密关系。

有时是正面影响,比如自己现在非常勤奋,严于自律,都是多亏了小时候爸妈的鞭策。

每当我听到这话时,我都很想问这些人:你怎么知道的?你怎么知道你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大?你怎么知道你今天的糟糕境遇是你父母的错?你怎么知道你今天的美好环境是你父母的功劳?

更准确地问,你怎么知道你的父母对你的影响,比别人对你的影响更大?

很多时候,人们不知道上句话中的「别人」都有谁,所以就会误以为,父母的影响比别人更大。但如果你仔细想想的话,你会发现「别人」其实特别多。

图片

你的老师是别人,同学是别人,邻居家的小伙伴也是别人。

你看的电视节目,里面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别人。比如记者,主持人,各种特邀嘉宾等。

你读的书的作者也都是别人。就算你不读书,那你也很可能经历过义务教育,编写教材的人也属于别人。

古代的一些影响力巨大的死人也都是别人,孔子、庄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都算是别人。

02 哪些人决定了你后天摄取的文化信息?

如果把人看作一台智能手机,那么这台智能手机的行为模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出厂自带的硬件和 App,另一个是用户拿到手机后从应用商店里后来下载的 App。

现在全世界有近 80 亿人,每个人都和另一个人不太一样。这正是因为,每个人出厂自带的硬件和 App,以及用户后来下载的 App 不太一样。

有些人和另一些人更相似,这又是因为,这些人可能出厂自带的硬件比较相似(比如是双胞胎),出厂自带的 App 也比较相似(比如由同一对父母抚养到成年),并且还从同一个应用商店下载 App(在同一个文化环境中生活)。

现在的问题是,你自己后来下载那些 App,主要是由于你的父母决定的吗?大部分情况下,不是的。

有些时候,我们下载某个 App,是因为有些我们很认可的人推荐我们下载那些 App。我们欣赏那些人,甚至崇拜那些人,于是便模仿那些人的行为。那些人下载什么 App,我们就下载什么。

图片

请问在你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你的父母是你最想要模仿的人吗?

有些时候,我们下载某个 App,主要是看这个 App 是不是在应用商店中排名前列。这个隐喻对应的是教育系统和媒体的影响,在中国又特指政府主导的公立教育系统和媒体。

请问在你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你的父母是你所受的教育的创造者吗?你的父母撰写了你读的教材?你的父母设计了你们国家的教育制度?你的父母掌握了你们国家的主流媒体的控制权?

大部分人并不认为自己的父母是自己最想要模仿的人。大部分人的父母也不具备影响社会文化大环境的能力。

03 原生文化巢

比起原生家庭,我更建议用另一个概念,比如原生文化巢。

每个人在学会独立思考之前,比如二十岁之前,就像是一只雏鸟,羽翼未丰,无法主动觅食,更多是被动依靠他人喂食特定的文化。

图片

父母的确喂给了你一些文化,但在你进食的文化总量中,父母给你投喂的只占一小部分。还有一大部分文化,并不是父母喂给你的。而是一些书籍的作者,一些视频的 UP 主,一些帖子的发帖人,一些网站的信息呈现机制的设计者喂给你的。

你现在就在阅读我写的这篇文章,假设你相信这篇文章中说的话,那就算是你进食了这篇文章中的文化信息。而这篇文章并不是你的父母写的,而是我写的。

我要写出这篇文章,又是因为我从别的地方进食了一些文化信息。主要是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演化心理学,遗传行为学,社会学方面的信息。

假定某人对科学类的文化信息不感兴趣,对娱乐类的信息更感兴趣。那我也会推测,此人关注的演员、歌手或者长相漂亮的小哥哥和小姐姐,比此人的父母,对他的影响更大。或者,此人的同龄小伙伴对此人的影响更大。

比如,我中学时曾经学过吉他,这不是因为我的父母会弹吉他,而是因为我的同学会弹,而我觉得弹吉他似乎是一个很帅气且很厉害的技能,于是我也试着去学习吉他。

我也很喜欢玩电脑游戏,以三国志11为例。这不是因为我的父母喜欢玩这款游戏,而是因为我的一个同龄的朋友喜欢玩,在他推荐给我之后,我才去玩这个游戏。

04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多大?

现在,许多三十多岁的人,说自己的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特别大,还说原生家庭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无处不在的,难以脱离的……

如果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这么说,我还比较理解。但如果一个三十多岁的成年人这么说,我不禁感到困惑。

这些人难道没出过家门?没去过学校?没去过公司?没读过书?没看过电视?没刷过手机?没有和朋友、恋人、网友、老师、同学、同事、领导等人聊过天?

图片

很多时候,我们难以量化自己获取的文化信息,更难以说清楚这些文化信息的来源。但是,依然让我们做一个粗略的小调查。

假设你从出生到今天听到或者读到的语句总量为 100 份,其中你觉得有多少份是你父母说或者写的语句?50 份?20 份?2 份?0.3 份?0.01 份?

也许有人要说,除了要考虑语句的量,还要考虑语句的质。那让我们继续做一个粗略的小调查。

假设你从出生到今天听到或者读到的金玉良言的总量为 100 份,其中你觉得多少份是你父母说或写的语句?

在质的这个层面,我怀疑罗素、蒯因或丹尼尔·丹尼特对我的影响比我爸妈对我的影响要大得多。

05 独立的心智翅膀

除了原生文化巢这个隐喻之外,我们还可以有一个新的隐喻,比如独立的心智翅膀。拥有独立的心智翅膀的人,类似于拥有飞行能力的鸟,能独立觅食,不用依赖父母喂食文化信息。

假定父母并不打算折断子女的独立的心智翅膀,不打算永远给自己的子女喂食文化信息,而是打算培养子女的独立的心智翅膀,让子女去决定读什么书,看什么电视节目,关注或不关注网络上的某些人,那么这类父母的子女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应该较小。

考虑到义务教育的存在,父母一般无法完全控制什么子女进食什么文化信息(除非子女被父母关在家中,不允许去上学,不允许看电视或上网,只能读父母写的书,甚至不给子女读书。)而且,父母一般也知道,自己并不是全知全能,子女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取文化信息,才能茁壮成长。

所以,我猜想,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就已经长出了些许羽毛。等到十五六岁时,其翅膀已经比较硬了,差不多能单飞了。而等到二十五六岁时,其翅膀已经完全硬了。

图片

假设一个三十五六岁的人,说自己受父母影响,也有某种特征,那我怀疑,这很可能是一种错误归因。

比如,我认为 1+1=2,我爸妈也都认为 1+1=2,这不是因为我受父母影响而认为 1+1=2,是我和我的父母都受一个叫皮亚诺的意大利数学家的影响。

再比如,我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爸妈也都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不能称之为我受父母的影响而有这种价值观,而是因为我们俩都受孔子影响,才有了这种价值观。

在许多年前,你最初持有某种信念,形成某种习惯,对某些对象有了某种态度,可能是因为你的父母。

但在很多年以后的今天,你依然持有某种信念、习惯、态度或价值观,你的那种信念、习惯、态度或价值观没有发生改变,则很可能不是因为你的父母,而是因为别的人,比如你比较认可的经常出现在电视屏幕、网站、书籍封面上的人。

总而言之。比起原生家庭这个旧概念,我更建议大家用「原生文化巢」这个新概念。后者能让我们意识到,你所获取的大量文化信息,并非来自你的父母,而是来自别人。

同时,我也建议大家使用「独立的心智翅膀」这个新概念,它提醒我们,应该学会单飞,学会独立觅食,学会由自己来决定是非对错,而不是由某个权威角色(不管是父母、老师还是某个组织的领袖)替自己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