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弗洛伊德传》,向大师学习优化与转换自己的人生资本
沉入文献的吴三岁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人生道路上,总会碰到各种困难,师法古人,仿效智者,能帮助你化解不少当下难题。怎么做?阅读名人传记。下文,作者吴三岁以《弗洛伊德传》为例,与你分享如何从「人生资本」角度阅读传记,向大师学习优化与转换自己的人生资本。
作者:吴三岁 来源:公众号「吴三岁的咖啡笔记」 正文共 7795 字,预计阅读时间 20 分钟
你是否有这么一个时刻,举目四望,却发现自己孤身一人?你很想有一个人明白自己,但偏偏身边的人,甚至你会感觉这个时代的人,可能都无法理解你的想法和处境。
回首灯火阑珊,星河寂寞无语。
人生路漫漫,对于二三十岁,正准备面临一系列重要抉择的有志年轻人来说,这些迷茫的时刻无疑是煎熬的。
但纵使长夜难明,星汉依旧灿烂。那些已经化为繁星点点的伟人,会给我们的路照出莹莹微光,我们不妨在他们的陪伴下继续前行。
投资大师芒格就很喜欢师法古人,几十年来读了大量名人传记。
那么,对于有志年轻人来说,是否可以从名人传记入手,化解当下的难题,甚至调整并升级自己的人生品质呢?
图片来源:Unsplash
01 从传记入手化解人生难题
不能否认,一些思想家对阅读传记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比如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就说:
我禁用这种体裁,不仅因为我揭露了传记的幻想;它还让我极为反感,掺杂着恐惧的厌恶导致我泼“传记作者”的冷水……——《自我分析纲要》,出版社按语P3
诚然,不少传记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歌功颂德,或者满足猎奇心态等等,而用野史甚至编造资料,到头来扭曲了传主的形象,不仅掩盖了历史的真相,甚至还会使盲从的人走上错误的道路。
另外,传记也容易产生「幸存者偏差」,能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绝不仅仅是靠过人的努力,还要有难得的机遇。而且,历史上不可能有相同的两个人,从传主身上的品质以及与众不同的行为,无法复制到读者身上。
但是,即便有上述两个显而易见的反对观点,传记依旧值得我们去阅读和研究,但需要遵从以下的原则:
1. 传主距离我们的年代越近,则研究的权重越低。
因为时间太近的传主,往往会和还在世的人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纠纷,像传记型电影《梅艳芳》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会导致我们无法得到真实的信息。
反向思考,离我们时代越远的传主,流传下来的概率低,数量少,这些经历是数代、甚至数十代人筛选的传主,往往具备穿透时间周期的学习价值;
2. 挑选有正反信息的传记。
有正反信息,一来避免了单边叙述,让我们不盲信传主,保持理性;二来说明这个传主是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人,TA 也有七情六欲,这才给了我们学习的可能。如果传主是圣人,那对于我们现代年轻人来说学习难度就太大了。
3. 挑选功力过硬的传记作者。
有些传记的作者纯粹是为了在传主身上套利,不仅自身缺乏写传记的经验,更没有写作功底,甚至还会依靠一些无法证明的小道消息来创作。
而功力过硬的作者所写的传记,往往会得到传主或者亲属的直接授权,他们和传主关系密切,有的甚至会花费几年的时间来收集完整且多元的资料。
以上的三点,能够大概率帮助我们规避传记带来的负面问题,从而去粕存精,帮助我们从传主身上萃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02 人生如何用资本衡量呢?
在确定传主以及传记后,就要阅读并分析,进而帮助我们化解人生难题。此时,我们不妨以「人生资本」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人生资本论由认知科学家阳志平提出,分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心理资本、技能资本以及健康资本等。对于明白金钱不是衡量人生唯一指标,但同时深陷迷茫不知道该如何行动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简明且可靠的框架。
人作为一种有独立能力的群居动物,在许多时候都无法离开社会,这也意味着人终其一生都需要和他人互动。而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多数人都有一种潜在的积极动力,让 TA 在某一个时刻会想要呈现出一种更好的人生状态。
图片来源:Unsplash
那么,如何达到这种状态呢?我们可以借助模拟、观察并且调整人生状态的概念和工具——人生资本。
谈到资本,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钱财,比如我们说一家公司的资本,通常是指它所拥有的资金和资产。
有时候,资本也可以是一种筹码。如果现在我们来到谈判桌,一方开价还价的资本多,很多时候就是指它掌握的筹码,此时的资本可以是人脉,甚至是权力等等。
我们会发现,资本至少有三种自带属性:
1. 穿越时间周期。资本来自过去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存续到未来;
2. 再生产。资本天然有不断增加的惯性,而增加的方式要么静待时间催化自身,要么就是进行交易。同一种资本内部可以进行交易,不同的资本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易;
3. 结合上述的 1 和 2,不同时间内的资本内部或者相互之间可以进行交易,以此再生产。
资本积累和交易的目的虽然看上去多种多样,但如果结合当前学界普遍认同的「自主决定论」来看,无外乎三种:
\1. 提高自主感,为了自己过得更好;
\2. 提高归属感,让他人过得更好;
\3. 提高胜任感,在积累和交易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当然,一下子同时调整所有资本是非常艰难的,更好的办法应该是明确调整的周期,比如以 12 年为一个大周期,在周期内重点调整和优化 2-3 种资本。
对正处人生第三个大周期,即 25-36 岁的人而言,通常不缺乏健康资本。而在现代社会,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应该是年轻人最希望增加的三种资本。
经济资本可以简化为我们的财富,那什么是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呢?
图片来源:Unsplash
社会资本
社会网络理论的集大成者林南将社会资本定义为:
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中的资源。——《社会资本》,新版序言 P001
社会资本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嵌入在社会结构中,以及行动。
为了将这个概念经得起检验并运用到实践中,了解上述差异的来源和类别,并进而缩小甚至消除差别,林南将它建构为社会资本理论,即:
对社会关系网的更多投入能带来更好的社会资源,而这种资源又会反过来给投入者带来更多回报。——《社会资本》,新版序言 P001
简言之,社会资本是人或者组织的资源集合,通常展现为网络的形态,因此有时也称社会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人与组织构成一个个节点,他们之间的关系即节点之间的连线。有的人可以链接更多的人,就意味着 TA 们掌握了更多社会资本。
如果他能够帮助他人认识更多的人,通俗来说就是人脉更广,大家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找的就是他,那这个人在社会网络中就是一个关键节点,现在我们叫这些人「KOL」。
那么,作为网络节点我们,在运用社会资本时至少有三方面需要我们考虑:
\1. 我现在处于整个社会网络的什么位置呢?进一步缩小范围,我所在的群体,比如工程师、咨询师和大学老师等等,在社会中属于什么位置?我又在这个群体中处于什么位置?
\2. 为什么我能够动用的人脉资源和别人有差异?
\3. 我所处的位置周边,有哪些重要的人脉节点?我如何与这些节点建立联系,进而扩大自己的人脉并链接到更大的节点上?
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理论由上文我们提到的社会学大家布迪厄提出,它有三种形式:客观的、制度的以及具身的。
放在一位咖啡师身上,客观的文化资本指家中的咖啡类书籍和收藏的咖啡器具等,制度的指获得的咖啡类证照或者相关学位,而具身的则更多指对咖啡产业的了解以及具体技能和职业习惯上的掌握。
相较而言,客观的文化资本最容易获得,而具身的则最难。为什么呢?
回到资本的概念和属性上来理解,资本需要再生产,通俗理解就是要「复利」,要「钱生钱」。而要再生产,就要控制风险。
客观的文化资本,可以快速和别人交易,可以轻松传给下一代,这种再生产通常很简单。
到了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就不一样了,你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获得,而要获得认可性高的制度文化资本就更难。
而具身的文化资本是最难获取的,因为即便你家里有大量图书,你是博士,也难以保证下一代能继续成为博士,因为具身文化资本需要大量时间去培养,也就是布迪厄所谓的「习性」。
但是,具身文化资本一旦获得,收益非常可观。这就是为什么从获得难度上来说,具身的最难,而客观的最简单的原因。
最近几年,知识付费慢慢在城市年轻人群体中成为一种潮流。换言之,这类人群越来越接受依靠文化资本而获得大量经济资本的人——一个文化人也可以是很有钱的。过去对文人「清贫」形象的认知有了极大的改变。
图片来源:Unsplash
从资本转换的角度来说,也就是自文化资本转换为经济资本的可能性伴随着社会认可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了。甚至,在很多综艺节目和一些娱乐平台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学术人的身影。
那么,不同的资本之间是怎么样转换的呢?同类的资本内部又是如何再生产?
资本转换
资本的转换,更确切来说应该是资本的成功转换。如果某种资本在转换为另外一种资本过后遭到很大程度上的削减,那这种转换是不成功的。
比如,如果一位学者去创业,挣到了钱,但在创业时为了满足市场而做出了有违学术成果的事情,则其资本转换的程度是很低的。
在这里,以第七季的《奇葩说》为例,说明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之间的转换问题。
在这一季中,刘擎教授加入到了导师团。在此之前,并不是没有知识分子作为导师。蔡康永担任了《奇葩说》七季导师,高晓松和罗振宇也担任了几期,在第六期里节目组邀请到了薛兆丰。
简单比较前六期的文化代表们就可以发现,从一开始的娱乐圈、到知识付费圈,再到相对传统的学术圈,这些知识分子们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经济资本「渗透」到了文化圈的内层。
那为什么特别要提刘擎教授呢?
因为刘擎在上述的知识分子中,学术性是最强的。他一开始读工科,后来转哲学,在明尼苏达大学拿政治学博士学位,现在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和博导。
即便如此,他在上《奇葩说》之前,也受到过这种质疑。他在微博宣布自己要参加《奇葩说》的时候就有人评论「跌份」。
在文化资本转化到经济资本的过程中,一大阻力就是社会对这个过程的接受程度。过去文化人出书是可以接受也是鼓励的,但文化人上节目可能就会受到质疑:真正在做学术的人有这个经历去做节目吗?
布迪厄认为这和转化过程的隐蔽性有关。
……再生产过程越缺乏隐蔽性,衍生出来的权力关系合法性越受质疑。——《批判教育社会学九讲》,P157
写书拿稿费是相对隐蔽的,而做节目要抛头露面。当然,这和上节目或者接广告的收入相对较高也有关系。
有意思的是,在节目播出前被说「跌份」的刘擎,在整个节目播出后收获了不少好评。
这除了是他自身有较强的学术能力之余,还有就是面对资本的态度。一些知识分子会在金钱的驱使下,说有悖学术的话。但刘擎在节目中一直强调的「人不是任何发展的工具」,和他自身的学术理念保持一致。
因此,以往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的困难,以至于要隐蔽地进行这种转换,是因为经济资本侵蚀了文化资本,比如有的有的学者会在一些经费的支持下做有利于出资机构的研究,以至于最终转换的程度不高。
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并不总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只要该文化资本的积累是充分和扎实的,在转换时不舍弃文化的底色,那它转化的阻力就小得多。
进一步而言,相对容易获得的客观性和制度性文化资本,转换为经济资本的难度较高,即便转换了,也可能因为「论文太水」或者「学校太烂」等原因被人诟病。
而具身性文化资本,因为习得难度大,不容易被资本侵蚀,最可能成功转换为经济资本且得到社会认同。
03 青年弗洛伊德的人生资本
我选择的传记版本,是中央编译出版社的《弗洛伊德传》。和其他版本不同,它的作者厄内斯特·琼斯是弗洛伊德的同行和密友,两人相知相交几十年,厄内斯特还在弗洛伊德的葬礼上致悼词。这个版本也是弗洛伊德家人授权的版本。
不仅如此,厄内斯特并没有避讳弗洛伊德做过的一些蠢事甚至是错事。书中提供的正反信息,让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生动而客观的弗洛伊德。
以弗洛伊德切题,很大程度上源于他身上深深的矛盾感。
对于大众而言,谈起心理学,我相信 90% 以上的人第一反应想起的就是弗洛伊德。
毫无疑问,弗洛伊德是一位天才心理学家,他提出的精神分析学说,直到今天还是每一位心理学新生不可不学的对象。
但是,同样无可否认的,即便我们如何承认弗洛伊德的学术地位,精神分析也不是现在心理学的主流。精神分析理论仅仅建基于极小数量的样本,以及几乎没办法重复验证的梦境叙述,使得它好像可以解释一切。这更像是一种伪科学。
这种矛盾如果以学术的眼光去看,可能一无所值,一种伪科学怎么值得去学习呢?但换一个角度来说,一个伪科学竟然影响了两百多年的时间,到今天「潜意识」、「依恋理论」已经渗透在我们日常的生活用语中,这多少值得我们去回顾到底是什么使弗洛伊德成为弗洛伊德。
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是典型的草根出身,在三十岁以前基本靠借钱过日子,直到四十二岁才正式发表自己的系统性著作。我们不禁要问,成名前的弗洛伊德到底做对了什么?
因此,重点研究他 25-36 岁这人生中的第三个 12 年,看这一承前启后的重点时期中,弗洛伊德的人生资本如何,又是怎样进行转换与优化的,意义非凡。
青年弗洛伊德的经济资本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放在青年弗洛伊德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
在这几年时间里,弗洛伊德工资微薄,家里经济条件也不佳,基本上只能靠工作上认识的长辈接济。
其实弗洛伊德原本可以选择更早成为一名医生,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但他一直心心念念成为一名科学家。直到 1882 年,他才在恩施布吕克的建议下决定先去当一名医生。
即便如此,在当上医生后,弗洛伊德的月薪也才每个月 30 盾(12 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他当时的午餐通常是一盘售价 60 金币(12 美分)的牛肉,晚餐是 36 金币的咸牛肉加奶酪。
简单换算成现代的概念,算在北京的午餐是 25 元,那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固定月薪只有 2500 元。
当然,他会去赚外快,比如开培训班,翻译大神的作品等等,但这些也不过给他的年收入增加了 250 盾左右,相当于一年多了 20833 元。
你可能觉得这不算什么,但只要看看弗洛伊德的欠债就知道了。短短几年内,他债台高筑,高达 2300 盾,换算到现在是将近 20 万元(191667 万)。
青年弗洛伊德的文化资本
在制度文化资本上,他获得了医生职业资格,同时成为了大学的无薪讲师,这位后来进一步积累文化资本打下了基础。
但在具身文化资本上,弗洛伊德就不太走运了。因为他在这个时期中最重要的贡献,竟然是在大范围推荐可卡因的麻醉作用,这显然背离了科学原则。
不仅如此,这项发现中仅存的价值,即应用在眼科手术上,也被其他人捷足先登。最惨的是,弗洛伊德过度迷信它的作用,还推荐给了自己的挚友和未婚妻使用,最后间接夺去了挚友的生命。
相比起来这个严重的学术错误,弗洛伊德在用氯化金为神经染色、给当时的大师沙尔可翻译文章,以及发表自己的第一本专著,在这一阶段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青年弗洛伊德的社会资本
按照社会网络的一些基本原则,强关系在社会网络中的连接次数更少,而为了更好区分,在关系图中也可以靠得更加近一些。
在这个阶段,弗洛伊德的社会网络主要是分为两个小的圈子,一个是职场上的学者前辈,一个是同龄人好友。前者包括布吕克、梅涅特和沙尔克等,后者则包括自己的妻子和有共同兴趣的人。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两个人,分别是弗莱施和布罗伊尔。
弗莱施是弗洛伊德在工作上认识的,两人年龄相近,弗洛伊德很仰慕他的伟人和才华,可惜最后几乎是间接害死了这位挚友。
而布罗伊尔则是弗洛伊德人生资本转化的关键人物。
04 青年弗洛伊德如何优化人生资本?
从上面的归纳我们就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在这个阶段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都相对较弱,但幸运的是认识了一大批当时在奥地利、德国和法国最顶尖的专家学者。正是在这一段时间的积累,让弗洛伊德在下一阶段完成了进化。
从文化资本到经济资本
弗洛伊德在这个阶段将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还十分粗糙,主要原因是他在文化资本上还没有关键的积累,导致这类型的转化只能算基本操作。
从社会资本到经济资本
弗洛伊德一直受到布罗伊尔在经济上的照顾,这种照顾让他好几年了欠下了巨额债款,但布罗伊尔很欣赏弗洛伊德的才华,甚至都没要求偿还,到最后这笔债款相当于成了布罗伊尔的捐助。
也正是有了这么一位「幕后金主」,弗洛伊德才可以熬过这困顿的几年。
我们回头来看,实际上这类型转化有两种途径。
1)从社会资本到文化资本,再到经济资本。这种途径很隐秘,因此十分可靠,但转化路径长,因此转化率低;
2)从社会资本直接到经济资本。这种途径对穷困潦倒的弗洛伊德来说很「解渴」,但后遗症很强,因为实际上最后变成了一笔巨额的人情债。
弗洛伊德和布罗伊尔后来决裂,除了学术上意见不合,弗洛伊德在长期借钱形成了自卑和挫败感也有一部分原因。
从社会资本到文化资本
弗洛伊德在这时期认识的学术前辈中,布吕克、梅涅特和诺特纳格尔推荐他成为了大学无薪讲师。虽然无薪,但这是奥地利学术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青年科学家是否得到了同行的认同和赏识。
同时,弗洛伊德帮助了沙尔克翻译讲义,后者是法国乃至全球最顶级的神经科学家,这无形中扩大了弗洛伊德的知名度。
另外,布罗伊尔和弗洛伊德一起做了性欲和歇斯底里症的早期研究。
弗洛伊德有意识地认识了行业内的各位高手,博采众长,他后来人生的大爆发,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积累的社会资本上。
05 小结
从 25 岁到 36 岁的弗洛伊德身上,我们至少可以归纳出三点优化人生资本的妙招:
1. 一定要在至少一种人生资本上有过人之处,这样进可攻退可守,既有利于进行资本交易,也可以在人生的低谷中作为保险。弗洛伊德在这期间过人的社会资本让他后发制人;
2. 人生资本在交换中提高资本总量的同时,也要让同一种资本内部产生复利。这时期的弗洛伊德的文化资本因为学术问题损失惨重,遭受了巨大的质疑,但他优化了学术习性,在挫败中不断增加自己的技能点,最终还是留下了经典作品;
3. 坚持让资本流动起来,拉长周期还是可以获得可观的人生资本总量回报。弗洛伊德在这时期经历了各种挫折,但没有止步不前。即便有时候某类资本损失了,总结复盘即可,这依然可以提高自己对调整和优化人生资本的认知,在下一个周期反败为胜。
诚然,「人生资本」这个理论还有不少需要继续厘清的问题,比如:如何量化,而不只是概念化人生资本总量呢?不过,这个理论在概念阶段的清晰与优雅,已经可以有效帮助我们从一个大生命周期去化解人生难题。
以人生资本为概念,结合传记为研究载体的方法,得益于认知科学家阳志平老师的思想体系。我尝试将两者结合起来,作为自己思考人生难题的脚手架之一,但本质上所有的学习和思考,都源于老师,学在自己,因此这套方法也仍需大时间周期去验证,人和人之间,也必然会有差异,而我将践行之。
最后,如同所有市场中的警告一样,我们必须牢记:
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 参考资料:
1.厄内斯特·琼斯.弗洛伊德传[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 2.黄庭康.批判教育社会学九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3.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4.皮埃尔·布迪厄.自我分析纲要[M].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5.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