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黑暗面

Shariatmadari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积极心理学这个学科分支,自从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创立起,已在「如何获取幸福」这个课题上钻研了近 20 年。一些核心观念,为很多迷茫的读者带去了许诺幸福的希望和信心,但是,有些心理学家也看到了积极心理学的黑暗面。是什么呢?来看心理学博士魏知超和应用心理学硕士王晓微的分析。

作者:魏知超 / 王晓微 来源:《进击的心智》

在「人类如何获取幸福快乐」这个命题上,恐怕没有人比积极心理学家更有发言权。自从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创立这个学科分支起,积极心理学家已在「如何获取幸福」这个课题上钻研了近 20 年。

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简明扼要的陈述概括出积极心理学家在「如何获取幸福」这个问题上的核心观点呢?右边这张图或许可以。

图片

这张图出自一本著名的积极心理学畅销书《幸福有方法》,作者是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Sonja Lyubomirsky),一位当红的积极心理学家。

该图几乎可以说是积极心理学的镇派之宝,自提出以来被许多积极心理学书籍引用。由这张图所传递出的观念为很多迷茫的读者带去了许诺幸福的希望和信心,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也可以从这张图里看到积极心理学的黑暗面。

01 环境只影响 10% 的幸福感?

在前面这张饼图里,影响幸福感的因素被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遗传、环境和心理状态。

饼图中占比 50% 的最大的一块切给了「幸福定位点」,它指代的是遗传因素。也就是说,人的幸福感有一半要归因于基因。遗传因素决定了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很多表现,这一点没有太大争议。问题出在另外那 50% 里。

饼图中剩下那一半里,首先是只占 10% 的一小块。这一块代表的是人的成长和生活的环境 。根据柳博米尔斯基在《幸福有方法》中的概括,这 10% 包含的内容有:种族、年龄、性别、收入、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外表、健康、社会关系以及生活里遭遇的各种事件。

为了强调环境有多不重要,柳博米尔斯基还在书里开列了一份清单。她说清单上的这些因素有改善时,都不会让我们更幸福。清单里包括:

  • 「慢性疾病或者长期的身体不适得到治愈」不会让你更幸福;
  • 「父母给予自己更多的支持和关爱」不会让你更幸福;
  • 「拥有更多的金钱」「拥有充足的时间」「一段甜蜜的恋情」都不会让你更幸福。

柳博米尔斯基总结道:「如果我们能接受生活环境并不是幸福的关键这一事实,我们就会被赋予更大的能量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具体怎么追求呢?当然是靠饼图中最后剩下的那 40%——有目的的行为啦。它代表的是我们的内心,代表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能掌控的幸福感。

所以这张饼图传达的含义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切身外之物都不重要,要幸福,那就要从内心的这 40% 里去寻找。

鲁思·惠普曼(Ruth Whippman)在《焦虑的美国》(America the anxious:how our pursuit of happiness is creating a nation of nervous wrecks)里指出,几乎所有积极心理学书籍都或多或少地传递出与这张饼图相同的理念:快乐本质上是由我们自己控制的,而我们的生活环境是好是坏大体上无关紧要。

02 被扭曲的真相

10% 和 40% 这两个数字从柳博米尔斯基的书里被提出来之后,就被大量引用在积极心理学的学术文献和畅销书里。但是它们可靠吗?生活环境里那么多看上去挺重要的因素居然只占 10% 的比重,这是不是有点可疑?

据柳博米尔斯基自己的说明,这张饼图中的数据引用了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家埃德·迪纳(Ed Diener)在 1999 年发表的一篇综述,那篇综述里汇总分析了影响人类幸福的各种因素。

但鲁思·惠普曼仔细核对了这篇论文之后,却很惊讶地发现柳博米尔斯基的饼图其实完全扭曲了论文中的原始结论。

首先,关于幸福的遗传因素,原始论文里其实提供了两种估计。

研究者先根据一项双胞胎幸福感的研究数据估算出人的幸福感里有 40%~55% 是由遗传因素贡献的(这个数字与柳博米尔斯基的 50% 基本一致)。但是研究者后来对同一组数据做了进一步分析之后证明,对于长期幸福感,遗传的贡献接近 80%。

那为什么 80% 这个数字从来没有在柳博米尔斯基的书里被提到过呢?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如果一本教人如何幸福的书里说,人生的长期幸福感有 80% 都是由不可改变的遗传因素决定的,那这本书的销量肯定也就没什么指望了。

再来看饼图中最小的那一块——环境。环境对幸福的影响在这篇原始论文里的估计是多少呢?是 10%~20%。乍一看,饼图中的 10% 正好在这个估计范围的下限。

但是(这个非常重要),在原始论文里,研究者对「环境」的定义比柳博米尔斯基要狭窄得多,他们只把环境限定在所谓的人口学变量范围内:年龄、性别、收入、种族、是否已婚和教育程度。

在这 10%~20% 的环境因素里,没有涵盖绝大多数的生活事件,比如不顺心的事业、糟糕的婚姻状况、不公平的老板、丧亲、离婚、疾病等。

柳博米尔斯基其实玩了一个偷换概念的游戏,把这些生活事件全都打包放进了所谓的「环境因素」里,然后告诉读者:由于它们只占幸福感影响因素中的 10%,因此都不重要。

在把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做了最大限度的挤压之后,结果自然就是「从内心中寻找幸福」的那一部分被极大地夸张了。而被夸大的这一部分不就正好是积极心理学家们施展拳脚的空间吗?

这是对事实的巨大扭曲。实际上已经有不少研究发现,积极心理学家们发明的那些「从内心中寻找幸福」的手段效果很可疑,而号称只占 10% 的环境因素却对幸福感影响巨大。

03 幸福由自己掌控?

积极心理学家最爱的一个大杀招叫感恩之心 。在几乎所有积极心理学书籍里都会提到用「感恩」来提升幸福感。感恩之心有点儿像「同福客栈」,在每部古装剧里都有分店。

感恩的具体方法不一而足:每天在日记里写下三件值得自己感恩的事;每周给三个人打电话,告诉他们自己对他们很感激等。据说只要坚持感恩,幸福感就会得到巨大提升。

它的效果有多少科学依据呢?柳博米尔斯基在书里提到了「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一项研究。

参加这项研究的一些重度抑郁症患者每天晚上都要写下「那天发生的三件值得感恩的事」。结果,15 天后最严重的那组患者里有 94% 的人病情得到了缓解,从「严重抑郁」变成了「轻度到中度抑郁」。

看起来效果喜人,可是较真的鲁思·惠普曼却怎么也找不到这项研究的出处,于是她直接写 E-mail 向塞利格曼索要这篇论文。结果塞利格曼的回复是:「我从来没发表过它。」

更讽刺的是,惠普曼查到了柳博米尔斯基自己做的几项关于感恩的研究,研究结果是:做了感恩练习的抑郁症患者情绪不但没有任何统计意义上的改善,其中有一组反而还变糟了。但柳博米尔斯基在自己写的两本畅销书里从来没有提过这个结论。

积极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其他干预方法效果也堪忧。荷兰的一个研究团队在 2013 年对已经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干预方法做了一个汇总分析,结果发现这些方法的总体效果很小,而且它们的研究质量普遍都很低,在方法严谨性上存在很多问题。

04 环境对幸福感至关重要

再来看看那些被积极心理学忽略的环境因素。实际上,它们对幸福感的影响反而十分显著。

比如说,社会地位。几乎所有做社会调查的科学家都会告诉我们社会地位与幸福感之间有很强的对应关系,社会处境不太好的人幸福感几乎总是比社会上层的人更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估计,美国贫困人口中抑郁症患者的比例大约是一般人群的 3 倍。

再比如说,金钱。差不多每一本积极心理学书籍里都会强调金钱对幸福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收入怎么可能对幸福感没影响呢?物质上的富足毫无疑问是幸福感最重要的基石。

关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家很喜欢引用一个结论:个人年收入超过 7.5 万美元之后,幸福感与收入的增加就没有关系。其实这个结论也是对原始数据的歪曲,它出自于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一篇论文。

但那篇论文得出的结论其实是年收入超过 7.5 万美元之后,只有「受试者参加测试前一天的短期心情」这一项指标不受年收入影响,而在其他指标上反映出来的幸福感仍然是随着收入波动的。

哪怕退一步,假定年收入超过 7.5 万美元之后,幸福感与收入水平无关,那么在 7.5 万美元之下呢?在那些积极心理学书籍里,7.5 万美元似乎是一个特别不值得一提的数额,但这其实是一个相当高的年收入水平。

7.5 万美元约等于 50 万人民币,只有 12% 的美国人年收入能超过这个数字。所以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通过增加收入来提升幸福感根本就无可厚非。

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在宏观层面上还体现在一个国家的福利制度和社会安全网是否完善。

在各种幸福感调查里,表现最好的几乎都是北欧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都是福利保障做得特别到位的国家。在这些国家里,人们可以得到社会保障体系的照顾,他们更有安全感,因此也更幸福。

05 黑暗面

现在我们可以体会到积极心理学家宣扬的「环境并不重要,只要有足够的个人努力,我们就能控制自己的幸福」这种理念有什么危害了。

这种理念实际上否定了社会进步的价值。我们明明可以做出很多努力来改善社会环境,以此提升多数人的幸福感。实际上全世界也有无数仁人志士正在做这种努力,但在积极心理学的那 10% 里,这一切努力都被抹杀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理念也在指责那些遭受不公的受害者 ,因为它的潜台词是:你不幸福不是环境的错,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这对那些在底层挣扎的弱势群体来说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呢?

这就是积极心理学的黑暗面:表面上看起来,它致力于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感,目标无比伟大光荣正确,但事实上,它的理念里隐藏着对社会进步的蔑视和对社会不公的纵容。■

文章摘自:魏知超/王晓微《进击的心智:优化思维和明智行动的心理学新知》,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