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说的关系,是什么,怎么建立?
蓝玲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关系,是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常用到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关系?应该如何维系关系?如果想建立新的关系,又该怎么做?下文,开智学堂蓝玲,与你聊聊中国人的关系。
作者:蓝玲 来源:原创
01 关系是什么?
中国人常说的关系,是什么?
知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概括了中国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特点。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好比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由此在四周产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像是那块投入水中的石头,以自己为中心,由内向外产生一圈圈波纹,波纹越向外越薄。
这些波纹,就代表了自己的人际关系,波纹的远近,就代表了社会关系的亲疏。离自己越近的,关系越亲近,比如父母兄弟姐妹,自然,离自己越远的,关系就越疏远。而各种关系交织,就织成了社会关系网络。
差序格局的存在,让人们会用不同的标准,对待与自己关系不同的人。想想,如果有两个人同时找你帮忙,你只能帮助其中一个人,你会帮助谁?你考虑的,是不是这两个人各自跟你有什么关系?哪种关系更密切?
致力于发展本土社会心理学的黄光国教授,将中国社会中个人可能拥有的人际关系分为三大类:情感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
情感性关系,主要满足我们在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求。比如亲人、密友,这类人际关系,都属于情感性关系,通常都是长久而稳定的。
工具性关系,是我们与生活中和家庭外的其他人,为达到所期望的某些物质目标而建立的关系。比如滴滴司机与乘客、咖啡店主与顾客,双方的交往,只是为了达成自身的目标,这种关系是短暂而不稳定的。
混合性关系中,交往双方彼此认识,而且有一定的情感关系,但这种情感关系还没有深厚到可以以情感维持,而需要靠礼尚往来才能维持延续。一般而言,这类关系可能包含亲戚、邻居、师生、同学、同事、同乡等不同的角色关系。
针对三种不同的人际关系,黄光国也提出三种不同的交往法则:公平法则、人情法则和需求法则。
情感性关系中,主要的交往法则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则」。依据这一法则,家庭中的成员都应为家庭尽力,而家庭也应给他提供生活所需的资源。比如,子女年幼时,父母抚养孩子;父母年老时,子女赡养父母。
工具性关系中,与他人交往所遵循的法则是讲究童叟无欺的「公平原则」。由于工具性关系中的情感成分比较稀少,以公平法则交往,比较能根据客观的标准,做出「客观决策」。
在混合性的关系中,交往双方通常都会认识一个或多个第三者,这些彼此认识的人,就构成一张张复杂程度不同的关系网。
所以,交往中,既要考虑可能再次进行的情感性交往,也要考虑到共同认识的人对他们交往的了解及评价。因此,交往中的被请求者,就容易陷入所谓的「人情困境」中,很多情况下就不得不遵循「人情法则」,对请求帮助的人给予特殊的帮助。
02 如何维系关系?
知道了关系及交往法则,那么,应该如何维系关系?
黄光国认为,所有的社会关系,无不建立在「报」的规范之上。
中式家庭,依照需求法则进行的情感性关系中,「养儿防老」,就蕴含父母对子女的回报预期;工具性关系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看出交易过程中的资源交付及回报;而混合性关系中的「报」,就比较复杂,它不能赤裸裸地报,而需要伪装在情感之下。
好比有个熟人帮了你一个忙,你说感谢,以后一定会回报的,他说小事一桩,都是朋友谈什么回报呢。但你心里清楚,这个「人情债」,以后肯定还是要还的,但怎么还,则是很模糊的。
它不像商品一样可以明码标价、讨价还价,也不像商品交易一样有明确的期限,但互动的双方都心知肚明,是求是给,都在心中入了账。只要在日后交往中都能有欠有还,遵守「报」的规范,这种关系就能延续,甚至增强。
03 如何建立新的关系?
如何建立新的关系?在华人社会学家林南看来,要分两种情况:同质性关系和异质性关系。
同质性关系,就像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关键在「同」。也就是说,交往的这群人中,总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反推,就可以通过寻找自己与别人共同之处,建立关系。
这种共同之处,可以来自血缘,比如家庭、家族;地缘,比如邻居、同乡;或者来自社会团体组织,比如同学、同事、同一兴趣团体的成员,乃至某些非正式的特征或网络,比如相同的行为或态度,共同支持某些人/事,等等。
于国人而言,就算找不出什么相同的东西,也可以创造出一个同质性,林南提到一个「虚拟家人」的概念,说明中国人建立关系之厉害。
比如近亲,这个关系可以拉得很远很广,千年前的九族都可以搬出来;再如同乡、同胞,同一个村子是同乡,同一个省的也是,及至海外,中国人就是华裔同胞;甚至,八杠子打不着的,也能凑一起称兄道弟,歃血为盟拜把子。
异质性关系的建立,更复杂一点,它更多是一种资源的交换。这种资源,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嵌在你的关系网中的,不一定属于你个人所有,但是你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获取。
而且,即使你不能使用这些资源,它们也有很大的「符号效用」。比如,很多人喜欢吹嘘,「我和 XX(某位大佬)是朋友」,他未必就和 XX 很熟,但是,即使只有极少的互动,也可以提高这个人的社会地位,帮助他建立更多关系。
有了资源,你想和人建立关系,请人帮忙,应该怎么做?林南给出的一个办法是,先帮别人的忙,但也不一定是直接帮你有所求的那个人,给中间人帮忙也行。
你给人帮忙后,就有了一定的情感关系,如之前所说的,别人就欠了你的人情债,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进行交换了。交换以后呢?就两不相欠,就此别过了吗?还是要回到交情,交付情感,下一次就可以再进行交换。这就像一个循环,需要付出时间精力物质去培养。
一般来说,同质性关系有情感、互动与资源的相似性,所以容易建立,维系成本也低,且能保持得更久。而异质性关系,则比较难建立,维系成本也比较高,所以,存续时间也低于同质性关系。为什么?
异质性关系建立的动机,多是为了「向上攀附」,某种程度上,人们更喜欢与社会地位高,比自己强的人交往。所以,互动双方的资源是不对等的,这就要评估双方参与交换的意愿了。
资源贫乏者,需要考虑自己交换的能力,毕竟自己拥有的不多;资源丰富者,也会考虑对方是否有能力给予足够的回报,毕竟自己的资源库已经很丰富了。
另外,由于社会结构的约束,社会层级较低的人,往往只能接触到与自己地位差不多的人,很难接触到地位高的人,更别说达成互惠性互动了。
因此,基于情感缺乏、资源差异与结构限制这三点,异质性关系会更难建立,且维系成本高,难以持久。
也有研究发现,居于社会阶层顶端的人,人际网络建构偏好是同质性关系;居于社会阶层底部的人则偏好异质性的向上攀附关系。所以,关系的建构,会随着阶层分布存在差异。
最后想说,抛却对关系建构的功利性心理,与人为善,主动帮助别人,也许能够无心插柳,为自己埋下更多机会,让自己人际关系网络更丰富,人生更幸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