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你常用的学习方法,都是错误的
Peter C. Brown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在学习上,我们尝试各种方法,以期提高学习效率。认知心理学家和许多其他领域的学者,也都在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那么,在学习这个问题上,到底谁的建议最为有效?人们该如何判断呢?阅读下文,《认知天性》一书的几位作者,与你谈谈学习方法。
作者:Peter C. Brown/Henry L. Roediger III/Mark A. McDaniel 来源:《认知天性》
我们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种假说、传言与直觉的影响。不过,在过去的 40 多年里,为了找到有效的方法,澄清哪些方法是有用的,认知心理学家一直在收集大量证据。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理解心理活动方式的基础科学,依靠实证研究来考察人类感知、记忆,以及思考的方式。除了认知心理学家,研究学习方法的还有许多其他领域的学者。
那么,在学习这个问题上,到底谁的建议最为有效?人们该如何判断呢?
盲从盲信是不理智的,并不是所有建议都有研究做基础;另外,也不是所有研究都符合科学标准。事实上,最好的实证研究是具有实验性质的: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假设,然后用一组实验来检验,而实验的设计与客观性必须有严格的标准。
01 我们都是「不尽职学习者」
人们一般认为,只要在某件事上花的时间足够长——例如长时间背诵课本中的段落,或是不断重复诸多术语——就可以把它们牢牢地烙在记忆深处,但事实并非如此。
许多教师相信,只要让学生学起来更快、更轻松,学习效果就更好,而大量研究却证明事实恰恰相反:正是感觉到学习更吃力时,记忆才更为长久、牢固。
教师、培训者,以及教练普遍认为,要想掌握一项新技能,最有效的办法是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这项技能上,坚持不懈地一遍遍练习,直到记住为止。
人们对这种方法深信不疑,原因是多数人在学习的集中练习阶段成效显著。但从研究得出的结果看,通过集中练习取得的成效明显是短暂的,所学的东西很快就会被忘却。
研究发现,反复阅读课本往往是白费力气。
反复阅读有三大不足:浪费时间,无法产生持久的记忆,而且往往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随着对所阅读的文本越发熟悉,我们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内容。
花好几个小时反复阅读,看起来是很刻苦,但学习时间的长短并不能用来衡量掌握的程度。
人们盲目迷信反复阅读、功利性记忆,以及重复的作用,但真相是,只靠一遍遍重复通常记不住什么东西。如果想要在电话里输入一个号码,反复默诵数字可能是好办法,但在学习中,这样做是不会有持久效果的。
02 荧光笔、下画线和反复阅读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的一系列调查发现,重复接触可以强化记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家恩德尔·托尔文在当时做了一项实验,用记英语普通名词的方法来考查人们的记忆力。实验证明,事先接触对事后记忆并没有帮助——仅靠重复无法增进学习效果。
之后也有许多研究人员做过进一步的实验,考查重复接触或是长时间思考一件事情到底能不能对今后的记忆有所帮助。这些研究都证明并解释了这样的发现,那就是重复本身并不能带来出色的长期记忆。
在后续实验中,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们想要弄清楚在先前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也就是比较一下重复阅读在拥有不同能力的学生中的效果。
无论是哪组学生,无论他们来自哪所学校,无论他们在什么条件下做测验,这组实验都表明,连续重复阅读不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些测验条件下重复阅读,根本没有益处可言。
看看结论吧:在初次阅读过后,隔一段时间再阅读是有意义的;但是连续多次阅读只是空耗时间,好处少得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浪费了时间,错过了耗时更少且更有效的方法。
然而,对大学生的调查证明,教授们还是在用自己的老办法教学:标亮、加下划线、长时间盯着笔记与课本——还是最常用的学习方法。至少到现在为止依然如此。
03 元认知带来的学习假象
如果重复阅读基本没有效果,那么为什么学生们还愿意用这种方法呢?一个原因可能是他们一直在接受糟糕的学习建议。
不过还有一个原因,导致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使用了这种复习方法:对一段文字越熟悉,越能流畅阅读,就会造成一种假象,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阅读的内容。
教授们的教学法就是一个例子,学生拼命记忆教授在课上说的每一句话,错误地认为学科的精要就隐藏在教授授课时的话语描述里。
掌握某节课或是课本中的某章,和掌握这些内容背后的道理并不是同一件事,然而重复阅读造成了一种假象,让你以为自己掌握了其背后的道理。
能背诵课文或课堂笔记并不代表你理解了它们所描述的要义,也不代表你会应用这些内容,更不代表你知道如何把它们和已知联系起来。
你自视为好学生,一丝不苟,但事实是你不知道什么是有效的学习。自以为掌握了所学,是元认知欠佳的一个例子。所谓元认知,就是指我们对知识掌握情况的理解。
能准确判断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这对于做决策是至关重要的。那些不给自己出题的学生(大多数学生都做不到这一点),容易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学习资料的掌握程度。为什么会这样?
当他们听到一堂讲得非常明白的课,或是读到一本写得十分透彻的书时,他们很轻松地就接受了其中的观点,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不需要学习了。
换言之,他们没有去想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等到考试的时候,他们就发现自己想不起关键概念,也不能在出现新的问题时灵活运用这些概念。
同样,当他们重读自己的课堂笔记和课本以至非常流利时,这种流利让他们错误地以为自己掌握了重点内容、原理,以及真正学习的内涵,错误地相信自己能随时想起学到的东西。
结果就是,即便是最努力的学生也会陷入两个误区:
一是不知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精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二是爱使用那些会让自己错误地认为掌握了知识的学习方法。
04 知识多不等于学习能力强
爱因斯坦曾说「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这句话本身就蕴含着一条明显且重要的真理:没有创造力,人类怎么能在科学、社会,以及经济领域有所突破呢?
除此之外,一提到积累知识,给人的感觉就像在拉磨一般,而创造就有意思得多了。只不过,这种二分法的观点是大错特错的。可是在提到标准化考试的时候,这种二分法的观点却有一定的市场。
人们担心这种考试会强调记忆力,而忽视高层次的技能。虽然标准化考试存在陷阱,但我们真正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更好地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创造力。
毕竟,没有了知识,分析、综合,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高级技能就都成了无源之水。正如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和他的两位同事指出的那样,「对要用到的东西一无所知,是不配谈实用的」。
从厨艺到棋技,再到脑外科手术,不管在什么领域,想要成为大师,就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概念性的理解、判断,以及技能要靠慢慢积累才能获得。
只有在练习新技能的同时付出努力、展开思考,并在心里演练,成果才会显现。记忆知识点就像往建筑工地上运料,之后才能盖起房子。
精通一件事情,既需要掌握已知,又需要清楚如何运用已知。
05 考试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之一
对于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来说,恐怕再没有什么比考试更令人不快的了。
尤其是近年来,社会越发关注标准化评估,网络论坛和新闻报道被读者围攻,他们控诉,强调考试只对记忆力有好处,却让人们损失了领悟能力与创新能力;考试给学生带来了额外的压力,是对一个人能力的错误衡量,等等。
但是,如果我们不把考试看作衡量学习成果的标尺,而是把它看成从记忆中检索学问的一种练习,并非「考试」,我们就可以为自己创造另外一种可能:把考试当成一种学习工具。
在诸多研究成果中,有一项发现非常重要:主动检索——考试——可以强化记忆,而且检索花费的心思越多,受益就越多。
从记忆中检索知识有两大显著的好处:
一是这能告诉你什么是你知道的,什么是你不知道的,然后你就可以判断以后要把精力放在哪个薄弱的环节上,加以改进;
二是回想已经学过的东西会让大脑重新巩固记忆,强化新知与已知之间的联系,方便你在今后进行回忆。检索,也就是考试,可以有效地中止遗忘。■
文章摘编自:彼得·C.布朗/亨利·L.罗迪格三世/马克·A.麦克丹尼尔《认知天性》,中信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