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家巴伦德斯:如何从人格模式角度看人?

塞缪尔·巴伦德斯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我们去揣度、评估一个人的时候,基本是凭借自己直觉,认为这个人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是聪明的还是一个笨蛋。如何更科学地去识人呢?大五人格可以帮你。什么是大五人格?它如何帮助我们识人?请看下文,国际知名精神病学家和神经学家塞缪尔·巴伦德斯为你讲解。

作者:塞缪尔·巴伦德斯 来源:《极简个性心理学》

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研究者得出了以下结论:描述性格特质的词汇可以被归结为 5 种倾向,路易斯·戈德伯格(Lewis Goldberg)将其称之为大五人格。

每种倾向被起了一个描述性的名称:外倾性(E,Extraversion)、宜人性(A,Agreeableness)、尽责性(C,Conscientiousness)、神经质(N,Neuroticism)和开放性(O,Openness)。

如果你像我一样,一开始也记不住这些名称,你可以用 OCEAN(海洋)或 CANOE(独木舟)这样的首字母缩写来帮助你记忆,直到它们成为你的第二天性。

图片大五人格:代表性词汇

01 运用大五人格

大五人格被发现之后,它们成了评估人们在社交环境、物质环境互动方式上存在差异的基础。

其中三种倾向——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主要关系到与其他人的互动方式;而另外两种倾向——尽责性和开放性,则更全面、更普遍。

外倾性

外倾性是主动交往他人的倾向。

社交世界会让外倾性高的人变得兴奋,他们喜欢成为注意力的中心,而且常常唱主角。他们还喜欢激动人心的事物,他们乐观、积极,充满活力,喜欢玩乐。

外倾性低的人对人际交往不太感兴趣,含蓄而文静。但他们不太喜欢与人相处并不一定表示他们不喜欢别人,或是他们对社交感到焦虑或沮丧,他们只是更喜欢独处。

宜人性

宜人性是与利他、合作和好性格有关的倾向。

宜人性高的人体贴入微,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愿意做出让步。他们真心喜欢他人,认为每个人都是正派的、值得信任的。

宜人性低的人更自利,而不是利他;他们倾向于竞争,而不是合作;他们更有可能怀疑他人的意图。他们还比较冷淡、敌对,不尊重他人的权利。

尽责性

尽责性是控制冲动和坚持追求目标的倾向。

尽责性高的人有条理、可靠、勤奋、利索、守时。他们会提前制订计划,把事情考虑透彻。他们对长期目标比对短期目标更感兴趣。

尽责性低的人比较冲动,不太受约束,比较缺乏责任心,不以成就为导向。尽管人们的尽责性主要体现在对任务的执行上,但它也会影响人际关系。

神经质

神经质是消极情感的倾向,尤其是对所感知到的社交威胁的反应。

高神经质的人情绪不稳定,遇到小威胁或小挫败就会让他们心烦意乱,而且他们常常心情不好。他们容易焦虑、抑郁、局促不安、自我怀疑、难为情、愤怒和内疚。

低神经质的人情绪稳定、沉着镇静、从容不迫,不过,没有消极情绪并不意味着他们特别容易产生积极情绪。

开放性

开放性是富有想象、喜欢新颖和变化的倾向。

开放性高的人富有艺术性,不人云亦云,有理性,了解自己的情感,能够欣然接受新观念。

开放性低的人喜欢简单、明确、熟悉的事物,不太喜欢复杂、模棱两可、新奇和微妙的事物,他们比较保守、传统,抗拒改变。

尽管开放性高的人喜欢凭心智生活,但开放性并不等同于才智。非常有才智的人可能具有高开放性,也可能具有低开放性。

仔细思考大五人格的广泛意义之后,将其应用到你认识的人身上,能够加深你对他们的理解。

你可以问自己,跟其他人比较,这个人有多开朗、性格有多好、有多可靠、情绪有多变化无常、创造力有多强。这样做时,你会发现对这个人的评分会随着情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例如,一个人在朋友面前很开朗,但在陌生人面前很害羞,因此你不得不将很多观察汇总起来,得出一个平均评分。由此你可以得到对这个人基本倾向的概述。比如有些外向的人非常讨人喜欢,非常尽责,有点儿神经质,非常坦率,能接受新思想。

尽管这只是你对这个人的看法的粗略总结,但大五人格框架有助于你将直觉性的评价用语言表达出来。接下来,你就可以更仔细地将这个人与其他人进行比较,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他的不同。

02 令人烦恼的模式

当我们谈论人时,不只使用形容词,比如「有责任心的」或「懒惰的」,我们还会使用名词,比如「工作狂」或「懒鬼」。形容词是一种描述某人特质的方式,名词则是一种描述某人所属类别的方式。

将人分成不同的类别似乎很有效: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描述某人,能让我们对其是什么样的人有一个总体认识。

对于在大五人格其他特质上的高分者和低分者,我们也有相应的描述名词。

在外倾性上,我们把一个极端称为「派对人生」,把另一个极端称为「孤家寡人」。在宜人性上,类似的描述名词是「利他主义者」和「憎恨世人者」。描述神经质方面的名词有「牢骚大王」和「处变不惊者」。描述开放性方面的名词有「创新者」和「保守者」。

精神病学家认识到这类唤起形象思维的词语的作用,创造了令人烦恼的人格模式词汇表,这些模式都是他们在实践中观察到的。

在对这些模式进行分类整理的过程中,专家委员会选出了 10 种看起来特别重要的模式。我称它们为「Top10」,它们与以下这些简短的概要一起被归纳在《美国精神病学会诊断与统计手册》(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s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DSM)中。

1、反社会——不尊重以及侵犯他人权利。不诚实,表现为反复撒谎,使用假名,为了个人利益或取乐而哄骗他人。缺乏懊悔感的表现是对伤害、虐待他人或偷取他人财物满不在乎,或对这些行为进行合理化。

2、回避型——社会抑制,具有不胜任感,对消极评价过度敏感。因为害怕被羞辱或被取笑,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束。

3、边缘型——人际关系、自我意象和情绪不稳定,有显著的冲动性。人际关系紧张且不稳定,在把对方想象得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对方价值之间转换。

4、强迫型——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整洁和井然有序上,完美主义和控制欲。过分小心谨慎、一丝不苟,在伦理道德和价值观问题上极其不灵活。不愿授权或和其他人合作,除非这些合作者愿意接受他/她的做事方式。

5、依赖型——因为需要被过度照顾而表现出顺从和黏人的行为。需要其他人来承担他/她在生活中大多数领域所负的责任。

6、表演型——过度富有感情,过度寻求关注。与他人的互动常常表现为不恰当的性引诱或性挑逗。当自己没有成为人们注意力的中心时,他们会感到不舒服。

7、自恋型——夸张,需要被仰慕,缺乏共情。在人际关系上具有剥削性,也就是利用他人实现自己的目的,完全沉浸在对无限成功、权力、才华、美貌或理想爱情的幻想中。

8、偏执型——不信任、疑心,认为别人怀有恶毒的动机。在善意的言谈或事件中读出了隐藏的带有侮辱性或威胁性的含义。

9、精神分裂——脱离社会关系,情绪表达的幅度受到限制。既不渴望也不喜欢亲密的关系,包括让自己成为家庭的一员。

10、分裂型——对亲密关系感到严重不适,认知或知觉扭曲,行为或外表古怪、奇特。

在回想每一种模式时,问问你自己,这些描述是否使你想起某个认识的人的行为。

发现麻烦模式的三种方法:

1、通过模式识别——发现麻烦模式最简单的方法是留意其典型特征。

你需要认识到它们不仅在系统化的人格评价中有价值,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价值。如果留意,你会发现很多人格模式的特征都很明显。

不过,即使是专家也有可能对某些模式表现出的特征发生遗漏,尤其是反社会这类模式,因为具备这种人格模式的人往往能很好地将其特征隐藏起来。

2、通过聚焦于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态度——发现麻烦模式的另一种方法是留意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两种典型态度。

  • 反社会:我不受约束/其他人是笨蛋。
  • 回避型:我没有吸引力/其他人会损害我的尊严。
  • 边缘型:我情绪不稳定/其他人反复无常。
  • 强迫型:我很有能力/其他人是懒鬼。
  • 依赖型:我非常需要被关注/其他人能够给予支持。
  • 表演型:我魅力四射/其他人容易受到诱惑。
  • 自恋型:我享有权利/其他人是低等的。
  • 偏执型:我公正、正直/其他人心怀恶意。
  • 精神分裂:我是自给自足的/其他人毫无价值。
  • 分裂型:我是有魅力的/其他人不值得信赖。

3、作为大五人格评估的一部分——当你对某人进行大五人格评估时,其麻烦模式也会随之表现出来。例如,某人在外倾性各个方面的低得分暗示着其精神分裂。

03 特质、模式与人

把「Top10」模式看成是描述特质和思维的模式,这强调了其作为一个探讨和预测人的词汇表的价值。

如果你发现某人的老板是个自恋狂,你就更能理解他为什么令回避型员工感到沮丧,还会激怒偏执的员工。如果你发现有个朋友是表演型的人,那么你就更能理解他为什么容易受到花言巧语的反社会者的欺骗。

这对我们来说可能很有用,但重要的是要记住「Top10」并不是明确定义的自然分类。

例如,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自恋型的老板,使用我描述的特征能够发现某人是个自恋狂,其行为还会传递出一些真实信息,人们通过对其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可以证实或驳斥。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清单上罗列的其他模式。

当以这种方式来估量时,对某人人格存在问题的预感有助于你观察其显著的大五人格倾向。

以自恋为例,你最先注意到的是其低宜人性的方面。如果你的预感得到证实,接下来要考虑的则是其尽责性的倾向。高尽责性可以促使自恋的人取得伟大的成就,而低尽责性则会使其趋向反社会性。神经质、开放性和外倾性上的等级也会通过多种方式改变这种模式。

因此,围绕最初对某人的预感形成的大五人格评估比没有工作假设、只是浏览特质清单形成的评估更有成效。

当你学会从倾向和模式的角度去看待这类人时,你不仅能更清楚地认识他们,而且还会增加对人类人格多样性的认识。■

文章摘编自:塞缪尔·巴伦德斯(samuel barondes)《极简个性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