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寻求改变,事实却从未改变。这本行动科学神作,告诉你如何彻底解决问题

李白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一直在寻求改变,事实却从未改变。为什么?行动科学神作《改变》,把发生在系统内和系统外的两种变化,分别叫做「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并告诉你如何进行第二序改变,彻底解决问题。阅读下文,来看开智校友俊雅阅读这本书的笔记与思考。

作者:李俊雅 来源:公众号「月牙年轮」

01

古今中外,关于行动的名言警句和俚语俗谚不胜枚举,而且层出不穷。今天,我们仍然常常鞭策自己「要用行动说话」。

行动究竟改了什么?我们认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情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遇到瓶颈,主动调整并寻求变化就会获得新的路径,以保证稳定持续发展。然而有些时候,合乎常理及遵从逻辑的思维方式带来的改变微乎其微,甚至一路相反。

多年前,我的家庭生活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循环。

先生喜欢下班之余打打游戏 ,而我觉得这是在消耗生命,难免抱怨;起初他有所改变,后来又无动于衷;我很快调整了方法,开始尝试理性分析,仍然未果,百般失望之下只好放弃,结果就风平浪静;隔段时间我仍然觉得这个问题得解决,再与之理论,总会从谈话变成矛盾的暴风骤雨,而被他形容为「发作」。

就这样,我们一直试图改变,却每况愈下,甚至觉得这场婚姻完全是个错误。

问题是什么呢?我苦苦思索,也苦苦寻找,终不可知。

02

一直在寻求改变,事实却从未改变。《改变》的作者们在本书中所讲的问题,正是基于前面这种常见的悖论现象。

很多人和我一样,并不曾意识到「变」和「不变」是性质相反的一体两面。如同,在万物皆蓝的宇宙,没有对照,根本不会产生「蓝色」的概念。本书借用数理领域中两个抽象而普遍的基本原理作为模型,对「变」和「不变」进行分析。

群论中,元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假设值得借鉴。

其一,群由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成员组成,并且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的各种组织结果仍然是该群的一个成员。例如,钟表上的 12 个数字是一群,早上 8 点加上 6 个小时,下午 2 点仍然是该群的成员。

其二,成员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顺序来组合,结果不变。例如钟表在 8 点,无论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走一圈,仍然是 8 点。

其三,每个群都包括一个恒等成员,与其他成员组合仍然等于成员自身,例如钟表中无论几点加上 12 点,还是本身。

其四,每个成员都有相对或相反成员,组合结果为恒等成员。例如 8 点的相对成员为 4 点(距离 12 点还有 8 小时),二者组合后是 12 点。

群论的启发,是在群内可能产生无数变化,也就是任何成员的组合,但只能在系统之内发生,却不造成任何改变,因为恒等成员维持了该系统的稳定性。

在逻辑类型理论中,整体的组成分子叫做「成员」,整体本身称为「种类」。该理论的基本公理是「凡是涉及集合的全部成员者,必定不是该集合的一员。在日常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不同层级的逻辑种类,也常常把它们混淆起来。」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人类」不是「一个人」;位置的改变是运动,但运动本身也会改变,比如加速、减速,这就是运动的变化的变化,称为「后设变化」,这就牵涉了不同的原理。

由此可知,「变」总会涉及到层次,例如,从「位置」到「运动」已经向外跨出了一步,如果在位置的架构之内,就不会产生「运动」的概念。因此,我们必须严格区分逻辑层次,以免混淆,从一个层次到较高一个层次,需要一种转型,这为「变」提供了一个跳出系统之外的方式。

如果有所行动,但改变并未发生,或许是这种变化发生在系统内部,而系统本身依然稳定。

03

回顾多年前的困顿,我觉得那是一个噩梦。在梦中做的任何努力,都无法终止它本身。跳出梦境的唯一放方法,是有人把你叫醒,或自己醒来。

瓦茨拉维克等人把这发生在系统内和外的两种不同的变化分别叫做「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

如果没有后者,那么第一序的改变,就会变成没有结局的游戏,然而人们又认为第二序改变无法控制,甚至无法理解。然而只要从系统外来看,改变控制系统整体的前提就可以,也就是进入后设层次。

还记得那个经典的 9 点问题吗?用一笔把 3×3 的 9 个黑点连起来。如果假设线必须在正方形之内,那么此题无解;如果你想到这是关于集合的整体,不能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就会想到内外的区分,从而跳出系统找到答案。

图片

生活中,我们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处理的时候又会造成种种问题:

第一种,以否定问题存在的方式解决问题。

职场中经常讲到的「鸵鸟心态」和我们常说的「眼不见、心不乱」就是如此。这种情况下,人们认为没有问题或最多只是个小困难,谁认为有问题就是谁的问题。

「否认」甚至「攻击」,就是要求「不准看、不准听、不准想、不准说,不准感觉」,通常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第二种,试图改变现实中无法改变的难题。

有人会作用于个人的、精神层面的问题,若当事人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觉得因个人有所欠缺导致,最终变得忧郁、退缩甚至自杀;有人会沉溺于儿戏般的拖拉之中;有人会坚持正义的立场,认为自己肩负改变世界的使命,力图作用在 他人身上。

事实上,很多情况下,人们无法改变现实,这时又力求改变,就成了问题。其实,需要改变的不是「实际」状况,而是「应当如何」的前提条件。

第三种,犯了逻辑层次错误,进入没有结局的游戏。例如「自动自发一点」的规定,使双方陷入困境。

04

第一序改变基于常理,第二序改变似乎超乎常理,实际上也并非无迹可寻。

如何进行第二序的改变?

针对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处理此时此地的情景,重要问「是什么」而非「为什么」;第二序改变讲问题置于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之中,重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各种逻辑种类,而非局限于原来种类之中。

重新框定问题是个很奏效的方法。改变我们赖以理解或经历某种情景的概念、观点、假设等,成为另一组也能「符合事实」的设定,经过转换,该情境对人们的意义已经改变。

它是在后设层面上进行操作的。其根本原因是,一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种类的构成分子。所谓的「种类」,只是一个概念,概念都是我们所构建出来的。

具体怎么操作?作者给出了以下四个步骤。

首先,以具体的词语清楚得界定问题,这样的好处是把抱怨和不满先拆解掉,避免模糊了真正的问题。

其次,探究截至目前为止已运用过的解决对策,了解不应使用哪些方法,还有哪些因素使问题持续存在;

第三,对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第四,形成与执行一个能产生这一改变的计划,包括目标和策略。

最后我们来举个例子说明。

首先来描述这个问题。一位妻子无法忍受自己的丈夫(三十多岁、事业成功、经济独立的男士)对父母过度依赖于顺从。父母会照顾他的每个需要,给于各种资助,如金钱、衣服、教育、旅游等等,丈夫认为拒绝这种资助会伤害父母,因为「无所求的给予」是他父母认为应该做的。

接着看看这对夫妻尝试了什么方法。他们已经没有办法可以解决了,曾经尝试过各种方法,哪怕是最温和的方式,都会被父母解释成不知感恩,引发了丈夫的罪恶感和无能感,而且在公众场合会因为付款而吵架。他们曾经以馈赠名贵物品的方式来解决,但换来了更贵重的反馈,并且还要陈列出来。

其实他们的目标是希望父母停止这种方式,让自己拥有自主权,而且不要有伤害或疏离老人人罪恶感。这位丈夫最期待父母能够告诉他:「你长大了,要学会照顾自己,不要再期待我们还宠爱你。」

最后的解决方法是当父母造访时,让妻子把家里堆积如山,让婆婆洗碗,丈夫则让父亲清理花园,自己看电视。时不时再问问,做的怎样了,任务完成后,要求这对夫妻接受这一切,并口头致谢。

结果呢?两周后,父亲把儿子叫到身边,以和善的语气告诫他们,是时候独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