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志平:致三十六岁的你

阳志平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人生多困惑,那么,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困惑的困惑是什么?你需要多一些什么困惑?阅读下文,开智阳志平老师与你聊聊三十六岁的困惑,聊聊孔子、王阳明、毛泽东三位不同时代的超级精英,在三十六岁时,如何能身处人生低谷,仍不被社会钟所牵引,依然保持自己的节拍,敲响自己的内在时钟,不断给自己加码。

作者:阳志平 来源:公众号「心智工具箱」

三十六岁,人生重要节点。古人喜欢以十二作为时钟刻度。夜半子,鸣鸡丑;黎明寅,日出卯。就像十二时辰一样,人类社会同样存在社会钟,它总是希望你十五有志于学,接着马上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看来按照这种隐隐约约响着的社会钟,三十六岁还可以困惑。因此,我想跟三十六岁的你聊聊人生困惑。人生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困惑的困惑是什么?你需要多一些什么困惑?

01 人生之惑

生亦惑,死亦惑。道家有三涂五苦,佛教有七情六欲,儒家希望你不忧不惑不惧。人生困惑多多,宗教往往连我们下辈子的困惑都不放过。

二十四岁到三十六岁的年轻人,会有形形色色的困惑,其中最典型的四类困惑莫过于:人生价值、良师益友、终身志业和爱的寻求。这就是耶鲁大学发展心理学家丹尼尔·莱文森(Daniel Levinson)提出的理论:人生四季。

莱文森原本是研究中年人的生活,探讨为什么有些中年人生活愉快,职业生涯发展很好;有的中年人命运悲惨,一事无成。结果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年的发展不得不追溯回青年时期。

在十七岁到三十三岁间,青年的四个大梦,会持续地影响一生。

第一个大梦是寻求人生的多元价值,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二个大梦是找到能够与自己同行的良师益友;第三个大梦是找到终身志业;第四个大梦是爱情、友情、亲情等爱的寻求。

人生四季,一季影响一季,上一季种下因,下一季获得果。

比如在年轻时最好的年华没有遇见好导师,误入邪途,未来在三四十岁还需要重头补课。在上一季种下的哪些因会更带来更多人生困惑?简而言之:自主、胜任与归属。

爱德华·德西(Edward L. Deci)与理查德·瑞安(Richard M. Ryan)提出的自我决定论认为,人类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分为自主、胜任与归属三种。

第一种是自主,你掌握你的生活;第二种是胜任,你能胜任自己从事的工作,并从中能获得愉快反馈;第三种是归属,你能够与别人建立稳定、持续的人际关系或者亲密关系。

图片

种种人生困惑,随着人类的这三种基本心理需求而波动。绝大多数的人生困惑都来自于心理需求曲线不平衡。

比如有的工作狂能够很好地胜任工作,但是无法爱;有的人能够跟别人建立很好的关系,但是无法胜任工作。这些不同层面的问题,在你的人生四季中,此起彼伏,不断出现。

对于都市中二十四岁到三十六岁之间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就像生活在夹缝中,有一点点独立,但不够自主;有一点点能力,但不够拔尖;有一点点爱,但不够持久。

前些年有人将这些夹缝中的年轻人称为「三明治」一族。这些三明治青年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压力,诸如工作、情感、家庭与人生意义的寻求。

假若你在夹缝中,自得其乐。那么可能多年后,你依然是一种三明治生存状态。认知科学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地方是,它擅长思考人类心智现象背后的深层次规律。

比如,在认知科学中,研究记忆的记忆,是元记忆;研究学习的学习,称之为元学习;研究认知的认知,是为元认知。如果你像认知科学家一样来思考,人生困惑很多,那么,困惑的困惑是什么?

02 时间与身体

答案是:时间与身体。人生困惑的困惑来自时间与身体。人类出生伊始就拥有了时间和身体。长大成人,你却忘记了时间与身体。

时间

在二十四岁到三十六岁之间,甚至三十六岁到四十八岁之间,多数人的困惑是和人的时间观有关系。在时间维度上,人生价值和终身志业的困惑是怎样的?

第一个常见时间观误区在于,你希望在很短时间内一下子四样都拿到手。如果想在三个月内既找到男女朋友,又找到终身志业,还认识一大堆朋友与发现人生价值,你会面临心力、时间的密集冲突。

第二个常见的时间观误区是低估了时间的复利。一个人思考的时间尺度决定了他的思维高度。对于年轻人来说,三年五载就是一生一世;对于王阳明来说,落落千百载,人生几知音。有的人追逐每日朋友圈热文;有的人师法自然与历史。

在时间维度上,良师益友和爱的寻求,人们的常见困惑是什么?情感困惑常常来自不稳定——时间、地点的不稳定,维系长期情感关系的信心不足。因此,在你下决心要对某人投入长期承诺的时候,你需要在时间观上做两个小小调整。

一方面,你需要想象未来。不少人在寻求爱时,会把对方当成工具,给对方贴一大堆标签,比如有房与否,收入几何?这是刻舟求剑。一旦当初你给对方贴的标签发生变化,那么两人感情就容易出现危机。人生更多是一种成长。你需要大胆地去想象未来,想象十年后的自己如何与爱人相处。

另一方面,你需要感恩过去,享受当下。人类大脑习惯喜新厌旧、见异思迁,但是理性的人会时不时停下脚步,回顾过去。比如你可以在每年一些重要日子,给师友、爱人写感谢信。又如,将自己的人生重要里程碑一对一地分享给师友或爱人。如此一来,你更容易与别人形成持久的关系。

身体

困惑之困惑的另一个源头就是「身体」。身体不是认知的外在,而是认知本身。这是日益流行的第二代认知科学思潮——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具身认知认为,你的思维同样受到身体与环境的影响。

你与时间的相处方式会不知不觉影响你的身体,形塑你的心理时钟。比如有的人是晨型人;有的人是夜猫子。好比倒时差,当你习惯了一套心理时钟,突然切换成另一套,你的身体适应不良,创造力也会下降。

伴随一代又一代传承,人们的心理时钟固化下来,成为社会规范层面的「社会钟」。社会就像一个讨厌的大妈,不断地在督促你该结婚时就要结婚;该生育的时候就要去生孩子。你似乎不知不觉成为社会习俗的奴隶。

其实,你可以选择自己的社会时钟。比如,女生可以先生育再事业;也可以反其道行之。这就是发展心理学家拉文纳·赫尔森(Ravenna Helson)提出的社会钟理论。

社会钟又会反过来不断影响你的心理钟。假设你所在的社会推崇朝九晚六,那么你的心理钟也会不知不觉受到它的束缚。一旦你在该工作时不工作,该睡觉时不睡觉,你会觉得不舒服。

慢慢地,你的节拍开始与社会同步。这种个人心理钟与社会钟的同步,它给你带来安全感,帮助你适应复杂的社会,但也会限制你的更多可能。

比如,十二岁到二十四岁时,你会体验第一次青春期危机,在这个时期,你的心理时钟几乎受制于社会钟。你不需要去考虑如何选择自己的时间节拍,社会已经将你安排好了。

你的时间不属于你自己,你不得不按照社会和学校给你的时间安排去走。此时,你是超人,你可以连续多年,坚持早上跑操,晚上自习。多年后,当你到了三十六岁时,你会觉得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你会惊叹于自己的强大意志力。

人类大脑不善于同时处理左手画圆右手画方这样的两件事情。让你在青春期同时处理身体、时间这两个方面,你会疲于奔命。通过将你的时间节拍固定下来,你就能腾出更多心力去处理来自身体的困惑——荷尔蒙冲动。

有些人可以很好地应对这些问题,顺利地通过高考甄选,考取理想大学,顺利地从大学毕业,正式步入社会;也有一些人处理得不太好,被高考与大学淘汰。

这是来自社会钟的第一次大规模残酷甄选。正是这次甄选,初步区分开多数中产和草根。在一个拥有正常社会阶层流通机制的国度,那些能够适应当时所在社会节奏的年轻人,有望进入社会主流阶层。

03 第二次青春期危机

第一次青春期危机是人们容易意识到的。第二次青春期危机则没那么容易发现。

在第一次青春期,你没有太多选择权,没钱、没人脉、没能力,连时间都不属于自己。那时候你说想追求梦想,多半是吹牛。当你到三十六岁时,回头看看十二岁到二十四岁之间说过的话,多半已经忘了。

与第一次青春期危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在你开始体验第二次青春期危机时,你的身体与时间已经隶属于自己。社会钟已经许可你拥有自己的时间节拍,没人再来强制你。

如果说第一次青春期危机帮助人类成为自己身体的主人;第二次青春期危机则帮助你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

与循规蹈矩上班下班结婚育儿,按照社会主流时间周期生活的中产家庭不同,绝大多数社会精英有自己独特的身体节拍与时间节奏,同时尽量让别人来配合自己的时间,而非为金钱出让自己的时间。

社会钟的第一次大规模残酷甄选,区分开中产阶级与草根;第二次大规模残酷甄选则区分开精英与中产。

身处低谷,望见南山

我们来看看三个超级精英的故事。他们在三十来岁时是如何度过第二次青春期危机的。

1929年,毛泽东三十六岁,他写了一首词《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的诗词以豪迈著称,类似人生易老这类感叹不多。这一年,三十六岁的毛泽东是什么状况?这一年正值他在政治上被边缘化,没有话语权;在身体上,大病小病不断,差点死于疟疾。不得不长时间养病。

在后来者看来,伟人就应该激情澎湃,永远前进,始终积极。然而,这一年的毛泽东并不是。他时不时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想念远方家人;哀叹自身处境。

真正区分开伟人与普通人的点是什么?这一年,毛泽东在养病时,依然保持了自己的时间节拍,常常漫步周边山谷,读能找到的一切资料。有时身边只能找到英语教材,他竟然也将这本书翻来倒去地看。

成功学会给你很多误解,比如不少本成功学教材的标题都是类似「三十岁以前如何成功」这样的话。

然而,无论从哪种意义上看,三十六岁的毛泽东都算不上当时社会主流的成功人士,没钱、没名、没人、没未来。但他在还看不到未来的时候,没有急迫地给自己下定论,认为自己就是不行。越是在迷茫、低谷时,就越需要保持自己的时间节奏。

与毛泽东类似,王阳明在三十来岁时,同样身处人生低谷。他碰上一个淫乐好武的皇帝,又得罪了深受这位皇帝喜欢的太监刘瑾,被贬至龙场。

那是一个没有飞机、高铁的时代,从京城远赴贵州,一路孤苦。抵达龙场,与周边的人语言不同,客居异乡,苦闷到极点。

伟人与普通人不同之处在于,即使山穷水尽,人生低谷,阳明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节拍,并没有刻意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试看阳明那几年文章:

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

这就是千古名篇——《瘗旅文》。阳明有三篇文章入选《古文观止》,这是其中的一篇。「呜呼伤哉!」这篇文章哀伤弥漫,情真意切。

无论毛泽东还是王阳明,都不刻意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借诗文以宽心,努力保持自己的节拍。

同样,孔子三十六岁前后那几年同样身处人生低谷,和阳明类似,当时孔子得罪了齐大夫,于是返鲁。但是孔子在这几年,依然潇洒,保持了积极的心态,在齐国时,听到美妙的韶乐,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

动机天平

从毛泽东、王阳明到孔子,在三位不同时代超级精英的三十六岁,你能发现一些有趣的共同之处。

那时他们都身处人生低谷,看不见未来,更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成为何其重要的人物。尽管如此,他们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节拍,敲响了自己的内在时钟。

在三十六岁时,他们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坚持自己上,没有向当时的官员或压迫自己的敌对势力妥协。

身处深渊,看见南山。

图片

人生好比一个跷跷板游戏。你会受到两种力量的制约,一种是来自名利、奖赏、惩罚为代表的「外部控制」;一种是来自兴趣、好奇心等为代表的「自主性控制」。

人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时,越在外部控制上妥协越多,就越不能自主;越重视外部奖赏,就越来越不善于处理自己内在时钟。随着天平一天一天地倾斜,总有一天,你再也无法恢复自主状态,你的一生从此就这样不知不觉被毁掉了。

多数人在安稳度过第一次青春期危机后,却在第二次青春期危机止步不前,甚至到三四十来岁的时候,压根没发现第二次青春期危机的存在,平淡地度过一生。

反之,那些真正传承中华文明璀璨精华的精英,始终在不断给自己加码。次年,三十七岁的毛泽东写下了千古名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十七岁的王阳明龙场悟道;三十七岁的孔子有教无类,终至不惑。

04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时空迷宫

如果你要思考人生怎样才能少一些困惑,还不如思考人生怎样多一些困惑。你在二十四岁到三十六岁之间,甚至三十六岁到四十八岁之间,碰到的困惑总会很多。有的困惑是好的困惑;有的困惑是坏的困惑。

我希望你的困惑越来越偏内在动机。你越向内在动机倾斜,它对你的帮助会越大;你越向金钱、声望等外部奖赏妥协,未来越可能遇到无穷无尽的麻烦。

举两个例子。比如,张爱玲作品中的时空次序是这样的:

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缝间的事。可是对于年青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半生缘》

辛弃疾的时空次序则是: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伟大作家流传千古的文字都具备内在整洁的时空秩序。

在张爱玲的例子中是时间次序——三年五年、八年十年、一生一世。在辛弃疾这里是空间次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鸣蝉、稻花香里、星天外、雨山前、茅店社林边。

人生也是如此,每一个时空坐标都是即将在你的人生中涌现的关键事件。不同时空坐标串联在一起,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构成了你的整个人生图景。

在时空迷宫中穿梭,你越是采取单一的节奏,越是更容易在时空洪流中存在。如果你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甚至一辈子都保持一个简单的节奏,你更容易获得时空的恩赐,甚至可能永垂不朽,抵达时空的彼岸。

反之,如果你经常因为外界压力或者奖赏放弃自己的节奏,你会更容易迷失在时空洪流中。比如,谁发的工资高你就去哪个公司,回到家或者周末休息时,你来采取兴趣驱动——不断在不同节奏之间切换,你将消耗越来越大的心力。

结果既得不到金钱,也得不到兴趣。最可怕的是,到了四十岁时,你会发现你的时间已不属于你。

成为葡萄青年

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终我一生,我宁愿困惑真,迷惑美,蛊惑善。我希望你所拥有的困惑开始朝内在动机倾斜。从二十四岁开始,你应该找到自己的节拍,敲响你的内在时钟。

你可以不成为三明治一族,而是成为葡萄青年。和三明治不一样,每颗葡萄独立,虽然很小,却总有自己的与众不同;每颗葡萄自成体系,能生根发芽;葡萄总是成群结队,你需要与同侪一起成长。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也许刚开始,你的时钟声音很小,甚至身边的人以为是噪音;慢慢地,你一天一天坚持,到了三十六岁时,就开始有人愿意听了。忽忽又三十六年,终于从心所欲,不逾矩。

05 小结

少年风月,少年歌舞,少年意气,第一次青春期危机总是关乎身体。中年情味,中年百虑,中年怀抱却总是关乎时间。期待三十六岁的你,敲响你的内在时钟,高山流水,知音或少,心流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