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志平:别人凭什么帮你?
阳志平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出身平凡,简历平淡,年轻却渴望成功的你,如何才能在刚迈入社会时,得到别人的帮助?阅读下文,开智阳志平老师在个人文集《人生模式》「人际模式」中教你,如何让别人成为自己人,让你的人际金字塔更加厚实,人生更幸福。
作者:阳志平 来源:《人生模式》
你出身平凡家庭,毕业于普通大学,没有田晓霞这样的妻子或者普京那样的丈夫;在权力、金钱乃至能力积累方面刚刚上路。你很年轻,渴望成功,可是「别人」凭什么帮你?
01 「别人」不是「自己人」
台湾心理学家黄光国在成名作《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划分为工具性的关系、混合性的关系、情感性的关系三类:
- 典型工具性的关系是陌生人关系,在交往中遵循「公平法则」——「合则来,不合则去」;
- 典型混合性的关系是熟人关系,在交往中遵循「人情法则」——「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 典型情感性的关系是家庭关系或朋友关系,在交往中遵循「需求法则」——「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黄光国的理论模式(1988)如下图所示:
另一位本土心理学家杨中芳改进了黄光国的理论模式。她与杨宜音在 2001 年发表的系列研究中,注意到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里「情」与「礼」是分离的。有时你知道按「礼」(面子)应该给某人「情」(人情),但心中并无这种「情」(人情)的存在。
因此,杨中芳将黄光国的情感性人际关系划分为「应有之情」(义务的、规范的情感,也称「人情」)和「真有之情」(真正的、自发的情感,也称「感情」)。
理论架构体系如下表所示:
「别人」不帮你才正常。「别人」往往意味着:「工具性的关系」(黄光国的人际关系分类体系)或者「外人」(杨中芳的人际关系分类体系)。对于此类人际关系,仅需要采取「公平法则」——「合则来,不合则去」,双方完成交易即可。
02 让「别人」成为「自己人」
如何更好地让「别人」成为「自己人」?有一些常见心理学原则可以归纳,比如:
- 人们愿意帮助「自己人」——你的品味、你的思想、你的兴趣,都可能让「别人」觉得你是「自己人」;
- 人们愿意帮助那些实际上是在帮助「自己」的人——让自己的梦想,成为「别人」梦想的一部分;
- 人们愿意帮助有礼貌、积极向上、乐观与有奋斗精神的人——对美的欣赏与追求是人的天性或者本能;
- 人们愿意帮助能够「帮助」的人——不要让「帮助」成为「别人」的负担;
- 在社会心理学教材中,还可以找出更多原则,不过最应该记住的一条是,人们愿意帮助对于自己的帮助给予积极回应与正面反馈的人。
相信世界上存在愿意帮助自己的「别人」,并且尽可能地让这些人群越来越有层次感、战斗力,最终构成一个完善的「人际金字塔」。如下图所示。
- 第一层也是人数最多的一层,也就是秉承公平原则或者交易原则的「外人」;
- 第二层则是由「交往性」「自己人」与「身份性」「自己人」构成。前者是「朋友」——「朋友」们没有帮助自己的义务或责任,不要将朋友的「真有之情」混同于「应有之情」;后者则是欠「人情」的人(比如婆婆家的人)——人情总是要还的。
- 第三层则是「自己人」——少而精,这是最后的避风港。
「人际金字塔」的每一层各有多少人呢?你需要多少朋友?如果按照邓巴数字,给出具体答案,最顶层只有 7 人。那种你在机场遇到,不好意思不打招呼的人,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 150 人左右。
下图就是根据人类学家邓巴(Robin Dunbar)研究给出的一个理论模型图。
求人办事,如果担心「丢面子」,即使生活压得你喘不过气,还是不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那么,你有可能总是闷闷不乐、感慨怀才不遇,从此怨天尤人,认为世界上就是没人愿意帮助自己。
当你因为某些机遇,成功发家,这个时候,却颇为记恨那些当初没有帮你的「别人」,那是「别人」的错还是你的错?
03 对「别人」保持善意
一个关于「助人为乐」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发现,善意和幸福之间的密切关系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善良的人们体验到更多的幸福、并拥有更多的幸福回忆。
令人诧异的是,无需太多实际的助人举动,仅通过为期一周对善举的记录,人们就会变得更加幸福和感恩。
因为人性是趋乐避苦、追求积极体验而非消极体验,当他人的痛苦是我们忧伤的原因时,我们会努力去消除他们的痛苦,以便使自己感到好受一点。所以,伸出援手,会让自己更快乐。
同样,当我们能够预见,自己做了什么之后,他人可能产生的愉悦,这种想象中的属于他人的愉悦,在自己的心中或许也能达到同样的强度。
我们能够体验到这种主观想象的他人的愉悦(想象当你给别人一个惊喜时,就会有这种感受吧)。这样,快乐就加倍了(助人的快乐加上想象中他人的快乐)。
小结
对「别人」保持善意,主动去帮助别人,在给「别人」变成自己的「自己人」机会的同时,也给了一个让「自己」变成别人的「自己人」的机会,这将让我们的「人际金字塔」更厚实,人生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