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亚当斯:我们如何发展自己的个人神话?
丹 P.麦克亚当斯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神话有什么作用?神话中包含着一个社会中基本的心理学、社会学、宇宙学与形而上学真理;个人神话描绘了一个身份,照亮一个人生命的价值。那么,人们是如何发展自己个人神话的?阅读下文,美国西北大学心理系主任、生命研究实验室主任丹 P.麦克亚当斯为你讲解。
作者:丹 P.麦克亚当斯 来源:《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
01 神话与故事
人们广泛接受一些故事,因为它们有能力传达关于生活的基本真理。这些故事被吸纳进一个特定人群的文化。我们认为这些故事是神圣的,并将他们称为神话(myth) 。
在宗教社会中,人们认为神话体现了现实的原始特征,因此有别于民间传说或其他较不神圣的故事形式。传统神话关注的是超自然的存在,如神、圣灵、伟大的贵族和英雄,如俄狄浦斯。
如果人们的想象力足够活跃,能意识到或是好奇于人类的起源和命运,就会看见神话里包含了诸多原型符号,这些符号如今依然有效。
神话中包含着一个社会中基本的心理学、社会学、宇宙学与形而上学真理。一个社会的神话反映了一个民族最重要的问题。
通过收集社会中各种要素并变成可叙述的形式,神话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完整,保证社会的可持续与健康性。
一则个人神话对一个人类的影响,与传统神话对文化的影响是相同的。个人神话描绘了一个身份,照亮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个人神话不是民间传说或童话故事,而是能体现出个人真理的神圣故事。
之所以说个人神话是「神圣的」,是因为人们创造个人神话所应对的终极问题,也正是那些神学家与哲学家所关注的。
许多社会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和欧洲人生活在一个「去神话化」的世界;我们中的许多人不再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由公正的上帝主宰的有序宇宙中。我们活在一片存在的虚无里,被迫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意义,去发现我们自己的真理,并撰写出个人神话来赋予生活独特的神圣含义。
塑造个人神话不是在创造一场自恋的幻觉,或是妄想自己成为上帝。相反,通过塑造个人神话来定义自我,是在履行对我们的心理与社会的责任 。因为世界再也不能替我们回答:「我们是谁,我们应该怎样生活?」我们必须自己解决问题。
制作个人神话是一种心理社会性追求。作为成熟的成年人,我们都面临着挑战:我们需要要构建我们对权力和爱的需求,要在我们所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塑造一则个人神话。并且,我们对自己的个人神话负有道德责任和人际责任。
02 人们如何发展自己的个人神话
即使在婴儿时期,我们也在为自己的个人神话收集材料。
婴儿们自发且无意识地收集着素材,并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他们对生命和神话的期望。甚至在孩子们了解什么是故事之前,他们就在经历着一些事物,并且这些经历会影响他们将来遭遇和构建的故事。
在婴儿第一次建立爱和信任关系时,他们就会无意识地发展出或希望或绝望的态度。婴儿无意识地学习了第一堂课程,了解到世界是什么样子,以及他们应该对人类的行为抱有何种期待。
婴儿与母亲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影响他们叙事基调的长期发展。每个人的神话都有一种基本的叙事基调,从无望的悲观主义到无限的乐观主义。
学龄前儿童会收集核心意象,有一天这些意象会激活他们的个人神话。
栩栩如生的意象会加深孩子的记忆力。尽管学龄前儿童很难完全地掌握故事的情节,但他们能记得意象。
四岁的孩子能通过搜集情感符号和意象来理解自己经历的事物,这些意象包括家庭和学校、妈妈和爸爸、上帝和恶魔、白雪公主和邪恶的西方女巫。
尽管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遗忘部分意象,但一些重要的意象和象征在成年时期依然存在,并被纳入个人神话。
随着孩子们开始接受正规教育,他们越来越发展出逻辑思维和系统化思维。
在鉴赏故事时,孩子们会把故事当作按主题组织起来的整体,而不是随机的片段。他们认识到故事里的人物会朝着某种目标努力。于是,孩子们从故事或其他途径学习,建立起自己的动机模式。
围绕着对权力和爱的需求,孩子们进一步强化了个人目标和需求,有了稳定的喜好倾向。孩子们的个人神话主题将最终反映出他们内在的动机模式。
在青春期后期我们开始遭遇身份认同危机,这时我们第一次有意识地创造起个人神话。
从青少年开始,我们有意无意地为个人神话创造一个意识形态背景——使得生命故事拥有伦理道德与宗教信仰背景。
因此,从青春期后期到成年早期,是人类身份发展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阶段。该时期创造个人神话的根本挑战,是要在回答有关意识形态的种种问题时,发现对自己来说有意义的答案。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稳定的基础来建立身份认同。
人们一般在青春期后期和成年早期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背景。一旦意识形态建立完毕,绝大部分的意识形态在人们余下的一生里都不会发生改变。
在二三十岁阶段,人们集中精力创造并细化神话的主要角色。
我们的个人神话与生活往往过于复杂,只有一位主要角色登场是不够的。神话中的角色源于我们的意象原型。意象原型是一种复合体,它内化了多种现实中或想象里的人物角色。
许多个人神话里包含不止一种意象原型,在建立身份认同的过程中,神话里的核心人物们会在我们的内心里互动,甚至有时会彼此冲突。
事实上,最丰富多彩和最有活力的个人神话一般会充满大量的矛盾和复杂的意象原型。在中年时期,一个人有了成熟的自我认同的标志,就是能够整合并平息个人神话中意象原型之间的冲突。
所有好的故事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随着我们步入中年,我们越来越关注个人神话的结局。我们所有人对结局的感觉都是矛盾的。
很少有人会向往死亡。成熟的自身认同会促使我们建立功绩,留给后人。某种程度上,这份遗产将在我们身后长存。许多人在生命的这个阶段,会重制个人神话,以确保我们身上重要的东西能够传递下去。
正如伟大的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所说:「神话和仪式一直是使人类精神向前发展的象征,并对抗那些常出现的、试图把人类精神往后扯的人类幻想。」
人类创造了一些流传千古的宗教与宇宙神话,像它们一样,我们创造的个人神话中也承载着对人类有益的东西,而它们值得被保护和改进。我们创造的生命故事会影响他人的故事,他人的生命故事进一步改变了更多人的生命故事。
人们创造生命故事、实践生命故事,形成故事与故事的网络,并从中找到意义和联系。通过创造个人神话,我们塑造了世界,同时它也塑造了我们。■
文章摘录自:丹 P.麦克亚当斯(Dan P.McAdams)《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本文有删减,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