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写作观:写什么、怎么写、为谁写

蓝玲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村上春树是一位高产高质的作家,四十多年间,创作、翻译了诸多作品、译作,还获得了很多奖项。而立之年、半路出家走上写作道路的他,为什么能持续多年创作出这么多优秀作品?阅读下文,开智校友蓝玲,为你梳理他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本书中,所分享的写作经历与经验。

作者:蓝玲 来源:原创

图片村上春树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写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时,村上春树已经 29 岁了,那时他在东京国分寺经营着一家「播放爵士唱片、提供咖啡、酒类和菜肴」、名叫「Peter cat」的爵士乐酒吧。

每晚工作结束后,深更半夜,他才在厨房的餐桌上开始写作。他没想过这部小说能与读者见面,却凭此获得了 1979 年的「群像新人文学奖」。33 岁,他决定以写小说为生。

村上春树是一位高产高质的作家,四十多年间,创作了多部短篇小说、长篇小说、随笔、纪实文学,翻译了诸多译作,还获得了很多文学、小说奖项。

而立之年、半路出家走上写作道路的他,为什么能持续多年创作出这么多优秀作品?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本书中,他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历与经验。

01 写什么:如何积累素材?

写文章,得有素材,知道自己要写什么,能写什么,村上春树是如何发现和积累写作素材的呢?

1、多读书

练习写文章之前,要踏踏实实地、尽可能多地读书,要看大量的好文章,偶尔也要看一些不太好的文章,这是一项基础训练。比如你想写小说,只有阅读足够多的好小说,才能了解它的结构,触摸它的脉络,感受它的肌理,然后自己建立框架,动笔练习。

如文学大师王鼎钧所言,「看前人的作品,可以发现作家的观察各有独到,可以从中学习观察的方法。」

好的作品,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多精微隐秘的现象,看到普通现象的美好或不寻常之处。比如,诗人让我们在柴米油盐中窥见风花雪月,小说家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人性的复杂多变。

2、仔细观察

动笔前,你也要养成事无巨细,仔细观察眼前事物和现象的习惯。不管是身边来来去去的各色人物,还是周围起起落落的种种事情,都要仔细观察、深思细想、反复考虑。

但是,村上春树提醒,不必急于对事物的是非价值作出判断,要尽可能地保留结论。因为,重要的不是得出明确的结论,而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作为素材,以原汁原味的形式,鲜活地留存在大脑中。

也就说,要努力把自己目睹的光景、邂逅的人物、经历的事情当作一则「事例」或者「样本」,尽量原封不动地保留在记忆中,这样,等你以后情绪更加稳定了、时间更加充裕了,就能从多种角度审视它,仔细检验它,再根据需要引导出结论。

3、信息处理

人类工作记忆广度有限,所以,你不可能原原本本地牢记所收集和积攒的素材,此时就需要做一些信息处理。

因此,在更多情况下,村上春树主动储存在记忆里的,是某个事实、某位人物、某种现象中兴味盎然的,会让人「咦」地生出兴趣的细节。他留心提取出几个单独的细节,用便于回想的形式留存在大脑,这也就是他说的「最低限度的工序」。

怎么做呢?你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用于记录的笔记本,但是村上春树觉得,拿着个笔记本有点麻烦。所以,他的做法是,在大脑中建立私人档案柜,把收集的东西贴上简单的标签(注明日期、场所、状态)。

这样,这个脑中档案柜的一个个抽屉中,就会塞满了形形色色作为信息的记忆。既有大抽屉,也有小抽屉,其中还有内设暗斗的抽屉。

当你创作的时候,就可以根据需要拉开相应的抽屉,取出里面的素材,用作文章的一部分。当你全神贯注创作时,哪个抽屉中装着哪些东西,相关印象就会自动浮现在脑海里,而且,平时忘却的记忆,也会自然复苏,涌现出来。

4、想象力

村上春树认为,不依赖素材、从自己内在出发编织故事的作家,说不定反而更轻松些。只要将周围发生的事件、每日目睹的情景、平常生活中邂逅的人物作为素材收纳在心,再驱使想象力,以这些素材为基础,构建属于自己的故事就行了。

这就类似于「自然再生能源」的东西,既不需要特意观察,也不需要亲身体验。虽然经历对作家来说极其重要,但是,即便没有不平凡的经历,人们也能写出小说来。

王鼎钧老先生也认为,「想象」不但能使作家得到那可能发生的事,也使作家得到许多「根本不可能」的事,而且能帮助我们去发现新的事实,扩大观察的范围。比如,神话故事就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人类生活有调剂作用,也对人有深刻启示。

02 怎么写:怎样才能完成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

村上春树写过各种形式、各种篇幅的小说,但他认为自己是个「长篇小说作家」。于他而言,长篇小说是生命线,而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则是为写长篇小说作准备的重要练习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台阶。

所以,他是以长篇小说写作为例,来谈写作方法的。

虽然每部小说的内容却不一样,写作方法、工作场所、所需时间等也各不相同,但基本顺序和规则之类却几乎没有变化。村上春树把它称作「照常营业行为」(business as usual)。

或者说,把自己逼进一种固定模式里,建立生活与工作的循环周期,才有可能创作长篇小说。

1、 强壮的体力

多数人以为,作家的工作是一项脑力活动,只需伏案打字,跟体力不沾边。但是,村上春树说,写小说,尤其是写长篇小说,是一项非常孤独的工作。他自己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时候,就得有一年多,甚至两三年时间死守书房。

清晨起床,要每天五六个小时枯坐在书桌前,孑然一人面对着电脑显示屏,集中心力,冥思苦想,搭建起一个个故事。这不仅需要超强的忍耐力,还需要非同寻常的体力。否则,你很快会厌烦、心生倦意、体力不支,无法持续。

所以,成为专业作家后,村上春树便开始跑步,自那以后,差不多每天都跑步或游泳一个小时,已经成为习惯。其间身体没有过大的健康失调,且随着生活不断积累,总会感到身为作家的能力似乎点点滴滴地提高了,创造力也变得更加牢靠和稳定。

科学研究表明,长期锻炼,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还可以刺激心脑细胞的产生,加强脑区网络的功能,包括前额皮质、顶叶皮质以及海马体,这些支持思考、推理以及工作记忆的大脑区域。提高工作记忆能力、思考推理能力、创造力,改善情绪,以及缓解压力。

2、 强韧的心灵

村上春树认为,小说家的基本工作是讲故事。所谓讲故事,就是要下降到意识的底层去,下降到心灵黑暗的底部去。

作家从那片地下的黑暗中寻觅自己需要的东西,即小说需要的养分,带着它返回意识的上层领域,并转换成文章这种具备形体和意义的东西。那片黑暗之中,有时会充满危险。

想同那种深厚的黑暗之力对抗,并且日复一日地面对种种危险,不仅需要强韧的体能,还需要强韧的心灵。

这里说的「强韧的心灵」,并不是指现实生活层面的强韧,而是精神上的强韧,即遭遇了一切可能的现实障碍,却还要坚持把小说写下去的坚定意志。

3、自由使用的空间

要写一部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小说时,村上春树需要一个能不受约束、自由使用的广阔空间。确保足够的空间后,再看看自己体内,是否已经积蓄了足够的能量。

这就相当于把水龙头开大开足,为启动漫长的工作做好准备。这时候,村上春树能体味到任何东西都难以取代的充实感,这是他动手写长篇小说时才有的别样的心情。

4、 足够的时间

村上春树认为,时间在创作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写长篇小说,「备料」至关重要。也就是在心中培育小说的萌芽、让它茁壮成长的「沉默的时期」。

要在自己心里培养「想写小说」的渴望。这种用于备料的时间,让它逐渐成形的时间,将初具雏形的东西放到阴凉处好好「养护」的时间,再把它拿出来放在自然光中曝晒的时间,对凝固成形的东西仔细校验、锤炼敲打的时间……

你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自己的意志去掌控时间,积极地、目标明确地制定自己的日程表,不能一味地被时间掌控,否则终究会处于被动状态。也就是说,不能一味甘于被动,要主动出击。

5、专注于当前的工作

写长篇小说时,村上春树会把书桌上的东西收拾得干干净净,摆好「除了小说什么都不写」的架势。如果这时候在写随笔连载的话,他会暂时停笔不写。而临时添加进来的工作,除非万不得已,一律不接受。

为了赚取生活费,村上春树做过与写作毫不相干的其它工作(近乎体力劳动),但原则上不接受约稿。除了作家生涯之初的少数例外,基本上在写小说时,他就只写小说。

为避免杂事杂音纷至沓来,村上春树也会远离日本,去国外执笔写小说,这样就不必牵挂多余的闲事,集中心思写作。

6、每天只完成固定工作量

写长篇小说时,村上春树规定自己一天写出十页稿纸,每页四百字。即使心里还想继续写下去,也照样在十页左右打住;哪怕觉得今天提不起劲儿来,也要鼓足精神写满十页。

因为做一项长期工作时,规律性有极大的意义。写得顺手时趁势拼命多写,写得不顺手时就搁笔不写,这样是产生不了规律性的。因此他就像打考勤卡那样,每天基本上不多不少,就写十页。

他会在早晨起床后,沏好咖啡,伏案工作四五个小时。像这样绞尽脑汁冥思苦想,脑袋会进入过热状态,神志会老半天都朦胧不清。

所以到了下午,他就睡睡午觉,听听音乐,读读无害的书。这样一种生活过久了,肯定会导致运动不足,所以他每天大概都要外出运动一个小时,然后再准备迎接第二天的工作。

当然,这只是村上春树的创作方式,你不必照搬他的方法,只管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自己喜欢的时间创作就行。

7、修改稿件

1)第一轮修改:整体加工

第一稿完成后,村上春树会稍微放上一段时间,小作休整(视情况而定,不过一般会休息一周左右),便进入第一轮修改。他会从头做一次彻底的改写,进行尺度相当大的整体加工。

不管一部小说有多么长,结构有多么复杂,他从来都不会先制订写作计划,而是对展开和结局一无所知,信马由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让故事即兴推演下去。

不过使用这种方法写作,可能导致许多地方前后矛盾、不合情理,所以要把这些矛盾的地方逐一化解,改成一个合情合理、前后连贯的故事。有很大一部分要完全删除,另有一些部分要进行扩充,再时不时地添加一些新的小插曲。

第一轮修改可能需要一到两个月。

2)第二轮修改:细节改写

第一轮修改结束后,村上春树会再搁置一周,然后进行第二轮修改。

这一次也是大刀阔斧地从头改写,只不过更加着眼于细节,仔细地修改。

比如加入一些细致的风景描写,整合会话的语气。检查有没有与情节发展不相吻合的地方,将一读之下不易理解的部分改写得易于理解,让故事的展开更加畅达自然。这不是大手术,而是微小手术的积累。

3)第三轮修改:小处修正

第二轮修改结束后,村上春树会再稍事休整,然后着手下一轮修改。这次与其说是手术,不如说更接近于修正。

在这一阶段,重要的是看准小说的展开中有哪些部分的螺丝需要牢牢拧紧,哪些部分的螺丝应当稍稍拧松一些。也就是说,要让文章节奏松弛有度,调节好整体与细节之间的平衡,不要让读者闯不过气,也不要让读者很快感到厌烦。

4)第四轮修改:养护修改

第三轮修改完毕,村上春树会给自己放个长假。可能的话,把作品在抽屉里放上半个月到一个月,甚至忘掉还有这么个东西存在,或者说努力忘掉它。

其间他或去旅行,或集中做些翻译。写长篇小说时,工作时间固然非常重要,但什么都不做的时间也同样有重要的意义。

这就相当于产品的「养护」,把产品或素材「窖藏」一段时间,让其内部牢牢凝固。之后,再次开始彻底修改细微的部分。

好好养护过的作品会给你与先前大不相同的印象。先前未能发现的缺点,这时也清清楚楚地显现出来。文章有没有深度也可以辨别了。和作品得到了「养护」一样,你的大脑也得到了很好的「养护」。

5)第五轮修改:他人意见

既已充分养护,又作了某种程度的改写。到了这一阶段,具有重大意义的就是第三者的意见了。

以村上春树的情况,当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成形后,会先让他的太太通读原稿。因为相处多年,妻子大概能领会作品中的微妙含义:「这个人有此感想,其实是这么个意思,来源于这个地方。」

村上春树有条独门规则,那就是「人家有所挑剔的地方,无论如何一定要修改」。即便不能接受那种批判,但只要人家提出了意见,他就会把那个地方从头改写一遍。不同意那意见时,甚至还往与对方的忠告完全相反的方向改写。

因为他觉得,读过的人对某个部分提出什么意见时,且不管那意见的方向如何,那个部分往往当真隐含着某些问题。就是说,小说那一处的情节发展多少有些疙疙瘩瘩,而作家的工作就是要除去那些疙疙瘩瘩的地方。至于用什么方法去除,则由作家自行决定。

这次的修改不必从头开始循序推进,而是针对有问题和受到批评的部分集中修改。

6)第六轮修改:从头修改

第五轮修改完毕后,村上春树再请妻子重读,重新讨论,如果仍然有不满之处,再进一步修改。这样大致完成后,再从头修改,加以调整,确认整体的情节展开。

如果对种种地方作了细微改动,导致整体的基调出现紊乱的话,便进行修正,此后才正式将稿件交给编辑审读。

一篇小说或文章到底要修改多少次呢?没有精确的答案。作家雷蒙德·卡佛也是一位喜欢「锤炼敲打」的作家。他曾写道:

写出一则短篇小说,再仔细地重读原稿,删掉几个逗号,然后重读一遍,又把逗号放回原来的地方,这时我就知道,这则短篇小说终于大功告成了。

无论怎么敲打修改,总有到极限的时候,再继续修改的话,说不定效果适得其反——就存在这样一个微妙的关键点。

卡佛是以逗号的删添为例,暗示了这个关键点。你呢?也可以寻找自己的关键点。不过,不管怎么改,都必然有改进的余地,要接受自己作品的不完美。

03 为谁写:读者画像是怎样的?

有人问村上春树:「村上先生您写小说时,心中设想的是什么样的读者呢?」

村上春树的答案是什么?他自己也很困惑,因为他本来就没有专门为谁写小说的意识。那么,他为什么写作呢?

1、为自己而写

1)自己心情舒畅

1978 年,写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时,村上春树没想到它会进入一般读者的视野。他写,仅仅是意识到自己会「变得心情舒畅」。

把一些存在于心中的意象,运用自己称心满意、妥帖得当的词句描述出来,再把这些词句巧妙地搭配起来,化为文章的形式。

而且,写小说时之所以让他感觉快乐,因为「只要愿意,自己可以变成任何一个人」。

至于会有什么样的人来读这本小说?这些人究竟会不会对他写的东西产生共鸣?这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文学信息?这类问题,他根本没有考虑。

2)自我疗愈

村上春树认为,写作还有「自我疗愈」的意义。因为一切创作行为中或多或少都包含着修正自我的意图。

通过将自己相对化,也就是将自己的灵魂嵌入和现在不同的外形,去消解或升华生存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种种矛盾、错位与扭曲。而且,还可能与读者共同分享这种作用。

在《且听风吟》获得文艺杂志新人奖后,村上春树才开始意识到读者的存在,毕竟自己的作品已经被人翻阅了,再写作的时候不免有些神经紧张,只是,「为了自己享受而写作」的姿态并没有太大变化。

2、 为读者而写

1)思想及生活的转变

1982 年,村上春树写《寻羊冒险记》,他的写作姿态出现了一些变化。

此时他意识到,如果一成不变地死守着「心情愉悦有何不好」的写法,作为职业作家,只怕终将钻进死胡同。就算读者眼下把这种小说风格视为「崭新的东西」,表示理解和喜欢,但如果叫人整天读一模一样的东西,用不了多久就会感到腻烦。而且,自己也会感到腻烦的。

这个时候的村上春树,也想突破自己的能力,写一些更深刻大气的小说,去开拓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不单是把内心的意象零碎而生动地化为文字,还要把灵感和意识更加综合、更加立体地升华为文章。

为了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到写小说上,开始写《寻羊冒险记》前,虽然周围的人几乎全体反对,他依旧破釜沉舟,卖掉了一直经营的小店。还搬出了东京的住所,远远离开都市,过起了早睡早起的生活。为了保持健康,他开始跑步,每天凌晨 4 点起床,跑 10 公里。

2)读者画像:空想的人物

改变生活后的村上春树,开始清晰意识到读者的存在,只是具体是怎样的读者,他没有多想。

《寻羊冒险记》出版后很畅销,村上春树作为职业作家,也顺利迈出了第一步。但是,身为职业作家,应该有最低限度的支持者,也不能只为了自己享受而写作,还要把读者放在心中。这个时候,村上春树脑海中浮现的读者,是「空想的人物」。

那个人既没有年龄,也没有职业和性别。当然他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拥有这一切,但这些都是可以替换的东西。

不可替换的,是他与「那个人」彼此紧密相连,通过故事这个体系,他们可以感受到这种联结,有一种养分正在彼此间流动的真实感。这是一种「小说式地」密切相连,它能穿透日常生活的坚硬表层,在内心深处拥有共通的故事。

3)读者画像:现实的人物(读者整体)

与空想的人物相比,现实的人物让村上春树感觉颇为棘手,因为总会有人不喜欢自己的作品,他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区别运用「自己享受」和「让人开心」这两种写作姿态。

但是,通过与现实读者的接触与交换信息,他领会到:「这些人作为一个整体,非常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了我,或者说我写的小说。

虽然具体去看每一位读者,有能领会他作品微妙之处的,也有误解他意思的。即使是非常喜欢他的读者,如果单拿一部作品来说,也是既会有赞赏,也会有批判;既会有共鸣,也会有排斥。但如果把他们当成一个整体,便有被理解的真实感了。

意识到这一点,村上春树觉得,它与「空想的读者」差不多是同义的。整体这个意象过于庞大,无法完全收纳到大脑内,因而暂且将它凝缩进「空想的读者」这个单一个体之中。

村上春树感叹,在评论方面,他长年以来被置于十分严苛的境地。就连为他出书的出版社里,比起支持他写的东西的编辑,持批判立场的编辑似乎也更多。但是,自出道以来,就一贯得天独厚,得到读者的关照。令他颇为自豪的是,每出一本书,读者人数就会稳步增加。

村上春树觉得,他与读者之间维系着一条粗而直的管道,通过它直接交流信息。也许可以说是他耗费时日,构筑起了这样一个体系。这是一个不怎么需要媒体和文艺界这类「中介者」的体系,最需要的是作者与读者之间自然形成的「信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