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注定走向平淡?

陈凌隽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七年之痒,是我们常听到的形容婚姻关系的一个词。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亲密关系,到最后都会变得平淡如水呢?发展心理学博士陈凌隽说,亲密关系的走向有很多种可能性,包括走向平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并为你讲解三个重要操作,帮助你保持亲密关系的新鲜和甜蜜。

作者:陈凌隽 来源:公众号「凌隽与楷」

01

如果你们进入婚姻,你们都会「再婚」几次,要么跟同一个人,要么和不同的人。

这句话是哈佛教授 Robert Kegan 在他开设的「成人发展」课上说的。作为选课的学生,刚听到前半句时,我心都悬了起来——什么,结婚了都会再婚?

听完后半句,我释然一笑:婚姻这这份契约,怎么可能一劳永逸的缔结?随着时间推进,两人至少会去修订它。纵使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白头到老,个中滋味也不会像外人看到的那么一帆风顺。

时隔九年,我依然感谢这句话,它用一个夸张的概括让我直面亲密关系的发展本身,尤其是「再婚」所代表的重新连结。

流行文化对亲密关系的渲染常常过于美好,仿佛爱情就是浪漫,轰轰烈烈,让人心跳加速甚至疯狂。

这些描述不假:比如有一个研究就发现,刚进入恋爱的人血清素的水平和没有吃药的强迫症患者差不多[1];我们在刚开始约会的时候也会更加努力的打扮和展示自己的优秀,并且刻意制造一些浪漫,来取悦对方和证明真心。

只是,这些故事给了开头,却没有后续。如果一对情侣进展顺利,通常他们会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后,关系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变化却依然存在。

除了人本身的变化,人所处的环境也在变,不再是悠闲的大学校园,只需要上课、写论文、对付考试;而是公司、单位或医院。作为一个成年人,一边得承担工作职责,处理职场人际,一边还要养孩子与照顾老人。

似乎随着不同的人生阶段,亲密关系中的那些美好和甜蜜,都会被生活的「油烟」熏得荡然无存。

02

在知乎上收到一个答题邀请[2],「是不是所有的亲密关系,到最后都会变得‘平淡如水’?」那位题主或许就有类似的经历,带着无奈、不甘和焦虑,抛出了这个问题:亲密关系注定走向平淡吗?

事实上,上文描述的「浪漫后续」依然不够全面。生活的「油烟」威力虽大,却也无法决定一切。亲密关系的走向有很多种可能性,包括走向平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更多还是看具体的个人和那对情侣本身。

生活的压力和琐碎不等于无聊,因为它们也提供了更多个人成长和亲密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说一段自己的故事:和楷一起去超市买菜的路上,他拉着我的手忽然触到了我中指上的一块小小凸起,然后他停下来问我这里怎么了,以前就有的吗?

我回答说,最近蹭掉了一块皮,但是因为洗碗接触水比较多,似乎好起来很慢。那要不最近你来洗碗吧?我来做饭。他说好。

然后我们这两周就互换了惯常的角色。那些碗我乐得丢开,哪怕堆得再高也不管。而楷也体验了一下我的日常,很快他就提议并之后买一个更好的刷碗工具。我对自己重新拾起炒勺但厨艺还在感到高兴。

03

写下这一段心里挺甜。同时我也想用它作为例子来说明三个亲密关系中重要的操作:1)保持一份敏锐;2)帮助对方成长;3)建立新的连结。如果做得好的话,身在其中的情侣会很幸福,也促进彼此成为更好的人。

首先,保持一份敏锐。

敏锐的重要性可以从反面来说明。

亲密关系的专家 Gottman 与他的同事有一项研究揭示出了麻木的隐患——他们发现,如果夫妻在互动中,一方有消极情绪或语言,而另一方的状态持续很久也不为所动的话,3-6 年之后会更容易离婚[3]。

当然,保持敏锐本身并没有固定的套路。它包括两方面,对自己,也对另一半。比如,楷既能够注意到我手指上只有一毫米的变化,也能注意到洗碗工具对他自己不够称手。

保持敏锐的好处很多,最直接的,你时时都能注意到新鲜的东西,而不会感觉生活是一潭死水,同时,对方也能通过你对细节的觉察感受到来自你的重视。

其次,帮助对方成长。

在影视作品中,最动人的情话之一就是「你让我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但我认为更美妙的是,「你帮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自我状态,而伴侣是否能看到那个状态,并通过支持和鼓励帮助对方朝那个目标前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这就很类似于米开朗基罗的创作经历,「我在大理石中看见天使,于是不停地雕刻,直至使他自由。」心理学家也把这种「雕塑的奇迹」称为「米开朗基罗现象」[4]。

当然,需要澄清的一点是,这里说的「雕刻」并不是要时时评估和批判对方,从而使得对方摒弃自己的问题;相反,它是通过看到对方的潜力,并且身体力行的做一些事来支持和鼓励对方(比如庆祝对方取得的小小进展),从而促发对方成长[5]。

很多时候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核心关键是给对方的鼓励和支持。而这种能力,通常都始于生活琐碎中的小事相帮。它可以简单到像上面的例子一样,楷同意和我角色互换,让我的那块小伤疤可以好得快一点。

最后,建立新的连结。

亲密关系本来就是合作的艺术。因为人的需求不会一成不变,所以两个人若想有意义且愉快地相处下去,只依赖一种固有的模式就不太现实,重新探索新的合作很有必要。

取决于相处的那个点是什么,有些新连结的建立可以很迅速(就像我和楷商定角色互换),有些则需要一段时间。

并且,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也不非得和和气气的商谈。Kegan 教授说完「再婚」那句并没有多做展开,只是跟我们分享了他自己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

他说,和太太结婚很多年了,其实彼此都需要自己的空间。然后有一天中饭前她就对他说, I marry you for life, not for lunch, now get out of my house(我和你结婚是为了一起生活,不是为了一起吃中饭,现在滚出我的屋子)。

这句话乍一听很不客气,但重要的是他太太清晰的表达了需要独立空间的愿望,这可以是两个人重新建立对彼此都舒适的边界的起点。如果建立好了,其实也就完成了所谓的 「再婚」。

04

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了一段经典的话,放在这个话题下很合适。

……男女的共同生活,愈向着深处发展,相异的程度也愈是深,求同的阻碍也愈是强大,用来克服着阻碍的创造力也更需强大,在浮士德的立场说,生命力也因之愈强,生活的意义也因之愈深。

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不停止的,是追求。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6]

虽然亲密关系并不只限于男女,深入也未必差异拉大,但费孝通的总体思路很靠谱。人是会变的,不一定是变心,而是自己的需求和生活侧重会变,所以两个人的相处总会面临新的挑战。

如果两个人能够很好地面对这些新的变化,在合作中不断推陈出新,那么亲密关系便是「生命意义的创造」。

总结一下,人这一生自己在变,亲密关系也在变。有些改变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也有些改变随着环境变化不经意发生。只是,亲密关系并不注定走向平淡。我们很难控制生活的压力与责任本身,但每个身在亲密关系中的人却还有很多可以努力的地方。

保持一份敏锐让我们注意到彼此细微却新鲜的变化,而支持和鼓励则可以帮助对方向着理想的自我前进。

至于两个一直在不断地改变个体如何更好地相处,则有赖于双方一起构想并创造新的合作模式。这样,纵使亲密关系中少了那么点「刺激」,却依然可以保持新鲜和甜蜜。■

参考资料:

注1:Marazziti, D.,Akiskal, H. S., Rossi, A., & Cassano, G. B. (1999). Alteration of theplatelet serotonin transporter in romantic love.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9,741-745.

注2:这个问题是知乎圆桌讨论《漫长人生告慰书》的一部分,整个圆桌活动还收录了很多有趣的话题,大家感兴趣的话欢迎关注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8795590/answer/733534174

注3:Gottman, J.,Swanson, C., & Murray, J. (1999). The mathematics of marital conflict: Dynamic mathematical nonlinear modeling of newlywed marital interaction.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3, 3-19.

注4:Drigotas, S. M.,Rusbult, C. E., Wieselquist, J., & Whitton, S. W. (1999). Close partner assculptor of the ideal self: Behavioral affirmation and the Michelangelophenomen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 293-323.

注5:Kumashiro, M.,Rusbult, C. E., Finkenauer, C., & Stocker, S. L. (2007). To think or to do:The impact of assessment and locomotion orientation on the Michelangelophenomen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4, 591-611.

注6:费孝通《乡土中国》之《男女有别》http://www.guoxue123.com/new/0001/xtzg/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