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思维定式,发现解决问题的更多方法?
柳一一 开智学堂
“ 「思维定式」是我们大脑中定型了的思维路线、程序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决策,提高效率,但也会让我们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你知道思维定式是怎么形成的吗?又该如何挣脱它的束缚,成为自己人生的创造者?阅读下文,开智校友柳一一与你分享她的思考与方法。
作者丨柳一一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一道出」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思维定式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一个又一个的思维定式,会让我们眼前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有限的选择,看得到头的未来。
我们要突破定式,敢于摆脱旧有的框架,成为自己人生的创造者。
00 序言
每个人都是思维的囚徒。
这是我最近的一个深刻感悟。以前,总以为自己在思考方面拥有极高的自由度,做什么事,怎么做,大部分时候是主动思考之后的一种选择。
最近才发现,真相远非如此。事实是,我的大脑里仿佛早已经预装了一个又一个的思维程序。在被相应场景触发后,开关会自动打开,程序会自动运行。而身在其中的我,却自以为是主动做出的决定。
比如,前几天,我打开滴滴出行,叫了一辆快车。结果,等了半小时也没车来接我。后来我才想起,在老家、尤其是我现在居住的郊区,更适合叫的是滴滴出租,而非快车。
像类似这样的场景,多不胜数。比如,看书总是习惯性的从头读到尾,明明这本书很多章节毫无价值;或者,做菜只遵循某种特定的程序,即使不好吃,也想不起来要改变方法…
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的习惯?为什么这些习惯总是让我们身不由己的进入自动运行状态?
答案是:思维定式。每种习惯背后,都根植着一种顽固的思维定式。
为什么我下意识的叫快车?我最开始使用滴滴出行时在北京生活。快车便宜,数量多,服务态度也好。对快车的认知,形成了我的思维定式。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习惯性的把一本书从头看到尾?我们从小默认但凡书都是高价值的,对书的崇拜、赞赏,成了一种定式思维。拿起一本书,我们便生怕错漏一个字。
一个又一个的思维定式,形成了我们认知世界的镜头,也成为了我们行动背后的激活码。最终,我们成了自己思维的囚徒。
要从囚徒变成主人,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思维定式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以及我们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些方法,来破除这些定式呢?
01 外部框架
在文章《如何成为一个更自由的人》,我曾提到「着相」这个词。着相的意思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会从世间万物中看到、看出某种「本质」。比方说,电锯是恐怖的,小狗是可爱的,灯是用来照明的,桌子是用来放置物品的……
正是这种「本质主义」,或者说不由自主的「着相」,会让我们的思维受限于外部的框架。外部呈现出的描述方式、结构特点、特定功能等,会成为我们思考的基石,由此变成你我的思维定式。
来看看心理学家邓克设计的蜡烛实验。受试者先是坐在一个靠墙的桌子旁,接下来,获得了如下工具:一支蜡烛、几根火柴、一盒图钉。他们需要完成的任务,是把蜡烛挂在墙上。另外还有一个要求,不能让蜡油滴到桌子上。
如果是你,会如何完成这个看似不难,但又比较刁钻的任务呢?
实验发现大部分受试者任务都失败了。只有少部分受试者成功完成了任务。
失败者和成功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前者只会顺着工具本身的「本质」去思考方法,比如,用图钉把蜡烛钉到墙上,或者是用火柴把蜡烛的侧面融化,再把它贴到墙上。
成功者则完全突破了工具本身的「本质」。他们把图钉取出来,改装了图钉盒子,接着,他们把盒子钉到墙上,再把蜡烛放在盒子里。这么一来,蜡烛在燃烧时,蜡油会滴到盒子里,而不会滴到下面的桌子上。
你想到这个方法了吗?或者,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不要受限于工具原有的用途,图钉的盒子并不只属于图钉。
物体本身的功能,往往会成为我们的思维定式。我们习惯于按照物品本身的功能去思考它的用途。在使用时,下意识的遵循某种特定的套路。
语言描述也会形成特定的外部框架,让你的思维局限于此,形成某种定式。
每年双十一、双十二,我都会在淘宝购物。淘宝天猫节日的活动描述方式,通常是满 300 减 40,满 200 减 25。从参加活动起,我就按照这个描述方式来凑单,凑到 300 左右,或者 200 左右即下单。
后来和一个朋友聊天,才意识到自己竟然一直没有享受到最低折扣。朋友和我买一个店的同样一个东西,居然比我少花了不少钱。
我每次只知道凑到 200、300 的附近数值,250、360 类似的数值也经常会出现。而她呢,如果金额超过 300 多一点,会凑到 600 以上再一起下单。这样一来,我剩余的几十元不能打折的部分,她也能享受到折扣。
这件事让我思考了很久,为什么我没有想到凑到 200、300 的倍数呢?我想应该和智力没有太大关系,而是被语言描述给迷惑了。
从第一次看到这个描述起,我脑子里除了 200、300 这两个数值外,便没有再思考过其它的可能数值。
语言拥有魔法。很多时候,它会把我们的思维限定在一个框架中,形成某种自己根本察觉不到的思维定式。语言,是天使,也是枷锁。
在这里,我主要提到了两种外部框架带来的思维定式:物品的功能和语言描述。这是最常见的两种外部框架。
接下来,我想和你分享内在框架带来的思维定式。我把内在框架分成了内在记忆模型和认知偏差两种。
02 内在记忆模型
前两年,有一个风靡全球的小测试。图片上是一条裙子,然后让你辨认颜色。测试结果分成了两大阵营,有的人坚定不移的认为裙子是黑色和蓝色,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是白色和金色。
我先来公布下裙子的正确答案,黑蓝色。
到底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不同的人,会对同一条裙子的颜色产生不同的认知?
关于原因,网上也有很多争执,有的人固执的认为是电脑分辨率导致的结果,还有的人认为是有些人色弱导致的错误认知。这些答案都不对。其实是人对颜色的不同内在记忆模型,导致了对裙子颜色的不同认知。
假如你经常处在强光环境中,经常性的能看到事物本来的颜色,关于颜色的色彩、质地,你会有一个正确的记忆模型。相反,假如长期处于弱光环境,对色彩的记忆模型就会出现偏差。
有些人之所以认为是白金色,就在于他们长期在弱光环境中,内在记忆模型出了状况。我们对颜色的判断,取决于过去对颜色的记忆。
其实,除了颜色外,在其他各个方面,我们都会形成内在记忆模型。比如说,一个人是否友善,我们单从外表就会给出一个比较靠谱的答案。你判断的过程非常快,类似于直觉,依赖的就是你长期对人进行判断后形成的记忆模型。
这些记忆模型,会形成你我的思维定式。只要模型没发生改变,我们的思维定式就会始终存在。
03 认知偏差
《事实》的作者在书中讲了一件发生在自己学生身上的真实事情。当时他们在印度克拉拉的一个私立医院访问。这名女学生迟到了。当她到达的时候,作者和医院工作人员乘坐的电梯门正在关闭之中。
这名女学生伸出腿,想用腿来挡住门的关闭。但是,电梯门并没有如她所愿的停止关闭进程。危险发生了,女学生的腿被夹在了两扇电梯门中间。如果不是医院的工作人员按下紧急暂停按钮,女学生极有可能送命于此。
印度的电梯门,和咱们经常见到的电梯门截然不同。他们的门上没有装感应器,无法自动感应后实现暂停。这位女学生是瑞士人。她把对瑞士电梯的认知直接迁移到了一个新的情境中。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我们的一种推理方式:由此及彼的归纳法。此处是什么样,我们很容易推理到各个场景中。
我在去深圳之前,以为深圳的住房,整体布局也会和我们老家差不多。等到深圳居住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布局差别很大。比如,深圳很多厨房的操作台,竟然只有我们老家操作台高度的三分之二。再比如,房子的承高,也普遍更低。
由此及彼的归纳法,属于我们大脑中本身就存在的一种认知方式。这是我们认识世界时使用的常规方法。
在大部分时候,它能起到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积极作用。但在部分时候,这种认知方法会带来偏差,甚至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比如刚才提到的瑞士女学生。
内置在大脑中的认知偏差还有很多,比方说,我们会更喜欢能证实观点的正面信息,忽略反面信息;生动的可得信息,会成为我们认知、决策的主要信息依据;我们的思考会下意识的从自身出发,以己度人;发生问题,容易归咎于他人……
这些认知偏差,同样也是我们的思维定式。
04 双过程加工
前面我们说了外部框架、内在记忆模型、大脑先天的认知偏差这三种因素,带来的思维定式。
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为什么外部框架、内在记忆模型和认知偏差,会导致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难道,我们没有主动思考的能力吗?难道,我们不可以忽视外部框架,修改记忆模型、走出认知偏差吗?
为什么我们经常要使用这些内置于大脑的定式程序去认识世界?答案是,人类是认知吝啬鬼。
斯坦诺维奇把大脑的运作分成了两种不同的加工过程:类型 1 和类型 2。类型 1 是「猛张飞」,思考速度非常快,依赖于本能的思维模式。类型 2 是「慢诸葛」,是一种主动性的思考。
我们会把大部分事情交给「类型 1」去处理。所以,那些固有的思维定式就有了用武之地。它们会自然而然的上场,成为主角。
对于某件事物的认识,如果是第一次看到,你对它的功能无从想象的情况下,你会有很多种设想,一旦确定下来,下次再看到,你就不会主动思考了。
再来说我自己双十一买东西的经历,在第一年我会认真思考这些优惠活动的含义。之后,我会把这这件事交给「类型 1」掌管,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在整个过程中,我很少会动用「类型 2」来进行反思。
要想破除思维定式,最重要的就是能对自动化的思考按下暂停键,让自己从自动化的「类型 1」切换到主动思考的「类型 2」。
如果始终处于自动思考、下意识行动的进程中,任何方法都不会成为解药。
05 竞争假设分析法
针对思维定式,情报专家霍耶尔提出的方法是「竞争假设分析法」。
假设,指的是某种结论,或某种解释。这个方法的本质,是让不同的结论、解释之间形成一种竞争关系。你要做的事情,是通过对各种假设的细致分析,最后得出一种可能性最大的结论、解释。注意,这里说的是可能性最大,而不是最终的决定性结论。
可能性最大,意味着你不会止步于此,不会从此把这个问题封闭起来。而是,你依然保留了探索的空间。
这个方法的原始应用场景是情报分析。为最大程度提高情报的准确性,霍耶尔把竞争假设分析法的应用分成了八个步骤。
1)找到所有假设;
2)列出正面和反面的所有证据;
3)逐一思考每个证据成立的可能性;
4)剔除没有价值的证据,重新考虑所有假设;
5)得出暂时性结论,并试图证伪此结论;
6)思考关键证据出错时,结论是否成立;
7)讨论所有结社的可能性;
8)得出暂时性结论。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大部分时候不需要把八个步骤全部走完。我自己在实践中,把方法做了微调,修改为四个步骤:
首先,列出所有假设和相应的全部证据。
我把假设和证据阶段合并到了一起。在实践中,我发现通常会同时思考假设本身和相应的证据。
在思考假设时,要避免一个误区。这些假设不会凭空而来。我们需要经历查资料,和人交流的思考阶段。然后,竭尽思考之所能,找到自己能想到的所有假设。
此时,不做评判。所有的假设之间都是平等的。成为一个中立者,在假设后面列出所有可能的证据。
比方说,你面临就业选城市的问题,你可以先查查有意向的所有城市的资料,和师友、家人展开深入探讨。接下来,列出你所想去的任何一座城市,甚至要包括你最初不敢想的北上广,每个城市后面,都列出至少3条以上的证据。
在第一步还要注意的是,给予相反证据足够的注意力。
我们的思维定式,是关注支持性的证据,忽略反对性的证据。你得刻意提醒自己,甚至是把这个原则写到眼前,你才能违背本能去关注相反的证据。
为了破除思维定式,在思考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可能都会涉及到和某种定式思维的对抗。是不是很有点步步惊心的感觉?
第二步,是去细致的分析证据的可信度,能成立的概率。
在第二步,要去求证不同的证据成立的可能性。同样,我们也需要查阅资料,深入调研。越是重要的决定,越需要投入足够的脑力资源来进行决策。
最后,删减到只剩下得分高的证据。
第三步,得出一个暂时性的结论。
经过前两步,你可能已经得出结论了,你更应该去的城市是深圳。这个结论并不是最终的。我们还得给留出修改的空间。
比方说,你可以给自己再留一个月的时间,来继续寻找相关证据,允许自己有撤销结论的权力。保持开放性,能让我们更理性。到了深圳后,发现不适合自己,你仍然拥有「反悔权」。
我们学习科学的决策方式,是为了让自己「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而不是为了找到一个唯一答案,以此来箍住自己。
06 思考尺度的切换
1999 年,火箭科学家瓦罗尔开始为美国「火星探测漫游者」计划运营小组工作。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让探测器能够在火星稳稳的着陆。当时的着陆设备是一个三条腿的着陆器。所以,大部分火箭科学家都把目光钉在了「如何改进三条腿的着陆器」。
NASA 喷气推进实验室工程师阿德勒把问题换成了:「如何克服重力,让探测器安全着陆?」
大家发现了没有?一旦切换问题的尺度,答案就不只一个了。此时,答案至少有两个,可以改进旧的三条腿着陆器,也可以重新设置一种着陆装置。
之后 NASA 总部的哈伯德再次把问题切换到了一个更高的尺度上:如何控制探测器的风险?这时候,答案又变了:可以同时送两台探测器到火星上。
从解决着陆器的问题到解决重力,到最后的控制风险,三个问题的尺度完全不同。着陆器问题是一个具体场景下的具体问题。解决方法几乎是唯一的,只能是优化、改进着陆器。问题变成解决重力,那可行的答案就至少有两种以上了。问题再切换成控制风险,可行的答案至少有三种以上了。
当你意识到自己被具体场景中的唯一具体问题所框定时,就要抛开问题,去思考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个为什么,我们可以多追问几次,往往就能找到最本质的那个问题。此时,你的答案才会具有多样性。
2020 年 8 月起,我开始带着三岁多的儿子识字。我选用了某款识字 APP。这款 APP一共有四个识字环节,从玩游戏到最后的书写。
一般来说,四个字加一套复习测试的流程走下来,要花 20 分钟左右。为了保护眼睛,我只让儿子每天最多玩四个字。保底是 1 个字。
儿子最初热情高涨,每天恨不得玩十几个字,中途非得我来喊停。玩了大概两个多月后,这款识字 APP 几乎已经成了儿子最讨厌的一个学习工具了。尤其讨厌里面的拖字配对和书写环节。不管我怎么引导,他都不愿意继续下去。
后来,我切换到另一个角度问自己:我的目的是什么?回答:培养识字习惯,以及早点认够 1000 字,可以实现自主阅读。
我继续追问:难道只有识字 APP 这个方法吗?回答:当然不只,还可以使用识字卡片,阅读书等工具,但是好像识字 APP 效果更好,其它方法更枯燥,难以坚持。
我接着追问:如果必须用识字 APP,有没有更好的使用方法来达到目标呢?这个问题打开了我的思维匣子。我从后台修改了设置,只留下两个环节,后来又调整为一个环节。同时,结合识字卡和阅读。
更改设置后,儿子每天又能顺利完成识字了。
识字 APP 本身设置的结构框架,对我的思维形成了限制。从启用那天起,进程 1 就接管了这件事,我让儿子始终按部就班的遵照着既定的四个程序来执行。如果不是儿子彻底的抗拒,我可能都不会去主动改变识字方法。
而我之所以最后能更改设置,又得益于思考尺度的切换。
跳出「完成识字 APP」这个具体问题,回到问题的本质,思考初衷、目标本身,我发现其实还有更多的实现方法。
在生活工作中,我们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盯着一个具体的问题,拿出至死方休的架势死磕,却根本意识不到,只要我们能跳出此时的框架,切换到一个更高的尺度上,就会找到那把钥匙。
07 结语
思维定式背后的元凶,既可以是外部的框架,比如,物体本身的特性、功能,语言文本等,也可以是人大脑内部的框架,比如,内在记忆模型,或者是先天的认知偏差等。
不管是外部框架,还是内部框架,最终能发挥作用,又可以归因到「大脑的吝啬」。大脑为了节省资源,会把大部分事情交给「类型 1」处理。这是一个快思考系统,依赖本能反应。快思考系统接管后,会让思维定式更加牢固。而身在此山中的你我,却始终浑然不觉。
在习以为常的快思考控制的重要场景中,主动按下停止键,让「类型 2」成为主角,这是我们重获思维自由度的起点。
从一个又一个的思维定式中突围而出,你会发现,横亘在眼前的路,不再是弯弯曲曲的一条小道,而是多条宽阔大道。至此,你拥有了质量更高的多样化选择。
我们将去往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 参考资料:
1、《情报分析心心理学》,作者小理查兹·霍耶尔,金城出版社 2、《超越智商》,作者基思 E. 斯坦诺维奇,机械工业出版社 3、《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作者奥赞·瓦罗尔,北京联合出版社 4、《人生模式》,作者阳志平,电子工业出版社,引用“猛张飞”、“慢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