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如何读懂很深奥的资料?
李亮 开智学堂
“ 工作学习中,遇到生涩难懂的图书资料,怎么办?阅读不得其法,很容易就陷入认知过载、行动瘫痪的状态。不妨学习一下「八面受敌」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多读几次。那么,什么是「八面受敌」阅读法,又该如何使用呢?阅读下文,开智校友李亮为你详解。
作者丨李亮
本文为开智学堂原创作品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创造者推崇追寻知识源头,阅读一手资料。其中必然会涉及大量艰涩难懂的资料,如期刊、专著或学术报告等。
阅读这类一手资料时如果不得其法,很容易就会陷入「望文生畏,读不得义,阅后即忘」的死循环。
如何解决?推荐你使用「八面受敌」阅读法。
什么是「八面受敌」阅读法?
一代大家苏轼有一个侄女婿,名叫王痒。王痒发愿欲「穷经史百家书传注之学」,苏轼担心他学习不得其法,于是给他写信,信中说道:
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这里的「八面受敌」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意为: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
苏轼这段话大致意思是:
「史书浩如烟海,什么内容都有,若是漫无目的去翻看,时间精力姑且不说,吸收效率也会特别差,很快就疲了,所以你最好每次阅读只带着一个特定的目的去读书,下一次再带着不同目的去看,这样,一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多看几遍,就可以做到’八面受敌’,和那些只是泛泛翻阅的人不可同日而语。」
每次只带一个目的去读书,从不同角度多读几次,这就是「八面受敌」阅读法。
为何推荐「八面受敌」阅读法?
首先请思考一个问题:开头提到的那些资料为什么难读?
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信息量大,二是作者受到了知识的诅咒。
信息量大
史蒂芬·平克在《写作风格的意识》里面写道:
「写作是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组织为线状展开的文字。」
所以阅读理解的过程其实是将线状的文字重新织成网状思想的逆向过程。此过程需要占用大量的认知资源,若线状文字信息量较大,编织的过程很容易就会认知过载,而使得阅读的过程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知识的诅咒
认知科学里有一个概念,叫知识的诅咒(Curse of knowledge),意思是专家常用术语交谈,丧失了和普通人解释、交谈的能力。
阅读文献同理。面对术语套术语,用新概念解释另一个新概念的情况,读者很快就会将阅读的热情消耗殆尽。
而「八面受敌」阅读法刚好解决了或者说避开了这些问题。
每次只带一个目的
心理学家 Sheena Iyengar 和 Mark Lepper 2000 年做了一项研究,发现当商品的种类从 24 种下降到 6 种时,人们的购买欲望会提高 10 倍。
同理,麦当劳和肯德基的顾客基本上都可以在几分钟内选好自己想要的套餐,也是得益于他们只提供有限的选择。
所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的去读书,大大降低了大脑理解的难度,自然可以避免行动瘫痪。
从不同角度多读几次
认知科学中有一个 10% 的理论,即「通过大约 10% 左右节点,即获取 80% 左右高质量信息」。
人类的大脑喜欢脑补,所以当你看到「汉字序顺并不一定影阅响读」这句话时,大脑自动脑补成了正确语义;当你看到三根并非连续的线条,也会将其脑补成一个三角形。
同时,大脑也喜欢找不同。人类大脑有很强的模式处理能力,它能快速地将不同之处找出来。
所以,每次虽然都阅读其中一个部分,但大脑会自动补全缺失的部分;每次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大脑会自动对比每次察觉到的不同之处。这样数次下来,自然就对作者的网状思想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
那么,每次只带一个目的,到底该怎么读呢?
如何使用「八面受敌」阅读法?
开智正典推荐书籍《适应性思维》中有这么一段:
招致如此多敌意的新思想究竟是什么呢?布伦斯维克的概率机能主义可以总结为如下概念:成效、线索的模糊性、代偿机能和代表性设计。
这就是说,有机体需要对它的环境作出推断,以便更好地适应、生存和繁衍(成效);身边可用来对环境作出推断的线索是不确定的(模糊的);有机体通过替代或联结有关线索来加工这些线索(代偿机能);为了研究成效和代偿机能,研究者需要使用代表性设计。
这就是布伦斯维克在生物学目标、环境、认知过程和研究方法之间建立起来的耦合关系。
初读此段,你会发现它非常符合之前对「难读」下的定义:信息量大和知识的诅咒。
即便仅仅是一段话,读起来也并非容易。所以我们来尝试一下使用「八面受敌」阅读法去拆解此段。
第一遍:术语
这一遍,我们的目的是弄清楚这段文字里面的众多术语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
「概率机能主义也叫透镜模型(Lens Model),它是布伦斯维克提出的一种知觉模型。他认为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预见的,即使是那些看起来很必然的联系,如对物质的大小、距离、形状及其他物理特性的知觉,实际上也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获得过程的结果。它包含着建立在观察者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一系列判断过程。这一透镜模型就是用来描述知觉过程中的几个不同阶段。」
「代偿(compensation):生理学上的意义是指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机能,当某一器官的功能或结构发生病变时,由原器官的健全部分或其他器官来代替,补偿它的功能。」
「耦合:物理学中,两系统是耦合的(coupled),表示他们彼此间有交互作用。」
第二遍:人名
这一遍,我们的目的是弄清楚文中提到的「布伦斯维克」是谁,是在什么时候提出了概率机能主义的概念:
「埃贡·布伦斯维克(Egon Brunswik,1903.3.18 —— 1955.7.7),美国心理学家,于 1934 年在他的专题著作中提出了概率机能的基本观点,后来,他在《心理学概念结构》一书中更加完整地阐述了他的观点。」
第三遍:逻辑
这一遍,我们的目的是看懂本段的行文逻辑。分析之后发现,本段由三部分构成:
1、概念
「布伦斯维克的概率机能主义的概念:成效、线索的模糊性、代偿机能和代表性设计。」
2、解释
「这就是说,有机体需要对它的环境作出推断……」
3、总结
「这就是布伦斯维克在生物学目标、环境、认知过程和研究方法之间建立起来的耦合关系。」
像这样,每次只带一个目的去读书,从不同角度多读几次,你就会更容易读懂作者的网状思想了。
结语
越是艰涩的书籍,越是需要去咀嚼;越是难读的书,才越能品出其中滋味。
追寻知识源头的创造者,下次如果遇到特别难读、特别深奥的资料,不妨学习一下苏轼,使用「八面受敌」的方法去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