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有条件的爱中跳脱出来?这本书告诉你答案

原创 蔡美娟 开智学堂

图片

在中国,用「我这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可以把自己吃的一切苦、受的一切累、一切过度管制、一切惩罚都打包在这个名叫「父母爱」的麻醉品里。这里的爱意味着无需向他道歉,意味着绑架,意味着控制。这样的绑架和控制已经超过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蔓延到婚恋、社会关系中,如何从有条件的爱中跳脱出来?美国知名育儿作家、教育学者艾尔菲·科恩(Alfie Kohn),2005 年写成的《无条件养育》,能告诉你答案。

作者丨蔡美娟

本文为开智学堂原创作品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一本在育儿界引发争议的书

在今天这个时代,父母盼望着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年轻人对下一代的教育观和二三十年前自己那一代父母有了很大区别,我们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性格、心理和内在人格的发展。

孩子尚在腹中,就开始了各种胎教(注:为了行文方便,文中指代孩子统一用「他」,非性别歧视):

给他听音乐、和他对话、对他讲故事等;一旦呱呱坠地,哭了要不要抱、什么时候独立睡觉、什么时候开始看书、什么时候断奶、什么时候训练上厕所、调皮了怎么办?不调皮又怎么办?……

各种吃喝拉撒玩的「小事」随时能在一个原本平静的家里引发「大战」:爸爸说……妈妈说……爷爷奶奶说……外公外婆说……

「战争」的余波稍稍平息,年轻的一代立马一头扎进育儿界,努力学习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然而问题不一定得到解决,可能你看的理论和我看的理论不一致,可能今天看到的和以前看到的也不一样。到底听谁的?到底怎么办?小夫妻面面相觑,异口同声地说:「养个孩子真麻烦!」

少数一些有心的人,在连准父母都还不是的时候,就未雨绸缪,提前学习各种育儿知识,脑中储备了无数「我要是有了孩子就怎么怎么办」的标准范式。

但是当孩子一遍一遍地朝地上扔你刚刚给他捡起来的碗或者勺子,你还是会怀疑自己这样做到底是你所认为的满足他愿望还是别人认为的溺爱放任,现在是要把碗藏起来不给他让他哇哇大哭,还是要继续配合他扔了一遍又一遍的快乐。

育儿界是一个如此良莠不齐的领域:各种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有好有坏,混杂在一起。

我们天天被多如牛毛的专家教导教育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除了让人无所适从之外,我们也分不清谁是真专家,谁是伪专家。

看谁说得都有道理,拿来试试却发现自家孩子并不买账。孩子虽然小,哪怕是一个刚出生没几天的新生儿,也是有自己强烈意志的「人」!一个难以理解、难以沟通的人。

因为专家、流派众多,育儿界还经常是一个战场。2014 年,两派人马为了一本书打起来了。对这本被引入者评价为「挑战训导孩子的传统」的书,反对方说它「旧瓶装新酒,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就是艾尔菲·科恩 2005 年写成的《无条件养育》,中译本由小巫、耿丹在 2012 年翻译引进。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强烈的争议,先要从作者艾尔菲·科恩说起。

艾尔菲·科恩,1957 年 10 月 15 日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滩。他曾经做过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后来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选择了以独立学者的身份从事教育实践与研究。

到目前为止,科恩一共写了 14 本书。单就主题来说,大部分都是学校、学生和教育,颇符合他做过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背景。

然而奠定基础的是他在 1999 年写成的《奖励的惩罚》,所论述的核心观点是:通过大量的证据说明了奖励的负面作用,认为它甚至阻挡了正面能量流向我们。

这个观点在美国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我们一向觉得行之有效的奖励从长远来看居然是起负面效果的,这让很多人极不服气。

同样的观点,拿到教育中来,就是考试和分等级非但无用,反而有害;就是父母不应该用奖励的方式教育子女。这是科恩一以贯之的思想,也是他招致美国教育保守派人士反对的重要原因。

《时代》杂志评论说:(科恩)可能是这个国家对教育沉迷于考试和分数批评得最为坦率的人。

科恩对竞争和奖励的批评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辩论。他反对奖励和惩罚,是因为它们指向的是人的行为而非思想。无论因为对惩罚的畏惧而不敢做,还是因为受奖励的诱惑而去做,本质上都是外部动机。

《奖励的惩罚》中提到的研究案例表表明,为了获得奖励而戒烟的人,最终戒烟失败。

《无条件养育》中提到的案例表明,因为喝下某种陌生的饮料而受到表扬的孩子,比没被表扬的孩子更不喜欢这种饮料。经常被家长称赞「慷慨大方」的低龄儿童会比其他孩子在日常生活更显吝啬。

将奖惩视为父母应该抵制的诱惑的科恩,用什么来作为自己施行教育的指南针?就是无条件养育。

该书英文原版的主标题是「Unconditional Parenting」(无条件养育),副标题是「Moving from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to Love and Reason」(从奖励和惩罚到爱和理由),意思是用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理由来代替「胡萝卜加大棒」的传统管教方法。

所以,与其说《无条件养育》是科恩写的唯一一本育儿的书(2014 年出版的《迷思:被宠坏了的孩子》也是育儿书),不如说这是他反对奖惩的观点在育儿这个领域的投射。

图片 图片来源:豆瓣读书

胡萝卜加大棒的养育模式

1. 惩罚的伤害

惩罚孩子就是给他们制造不愉快,或阻止他们感受愉快,目标往往在于改变他们的未来行为。早期人们所认为的惩罚就是体罚,包括打屁股、扇耳光或其他引起身体疼痛的方式。

后来人们意识到,凡是制造痛苦、迫使孩子承受某种不愉快的行为,都是惩罚。这种不愉快既可以是身体攻击,也可以是剥夺爱和关心、羞辱、孤立或其他。

除了体罚之外,爱的撤回和暂停是惩罚,让孩子承受「自然后果」而袖手旁观也是惩罚。前者剥夺了应该给于孩子的关心和爱,后者则让孩子对你的拒绝帮助和漠不关心产生失望和心寒。

惩罚带来的并不是期望中的行为改善,而是恶性循环、一再惩罚。

我有一个朋友,在刚刚上幼儿园的年纪(五六岁,以前的幼儿园上得迟,会写作业),就因为做错作业挨打,由于挨打了他马上就做对了,家长错误地判断为他是故意做错的。下次做错又挨打了。

没过多久,他就变成了只有挨打才能做对。家长归结为他学习态度不好,找打,后来终于管(打)得太累,对他的学习完全放弃。他自己则早就对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一脱离棍棒,不久就辍学了。

别人家的孩子

我们不喜欢听到「别人家的孩子」,因为它几乎毁了我们童年时几乎所有的美好(自嘲)。

这是我们的父辈用的一种管教手段,对你说别人家的孩子多么用功、多么勤劳、多么懂事、多么聪明……说这话的时候,可能伴随体罚或言语侮辱,也可能没有。

但是光这一个句式,已经让我们感觉到羞辱,在愤恨那个无辜的「别人家的孩子」时,也在心里默默地怀疑父母是否爱他们超过爱我们。至于家长所希望出现的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的确有很小的几率会发生。

无论发生与否,这种方式带来更多的是长久的心理创伤——和父母的关系、和这个「别人家的孩子」的关系、自卑或者自卑引发的强烈追求外界认同感等等。

这是不同程度的惩罚的两个极端的例子,一个臭名昭著,另一个则隐隐地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科恩说,惩罚为什么不起作用?因为它最终会失败、会恶化亲子关系、会让孩子忽视真正重要的事、会不容易顾及他人感受和需要。

2. 奖励的失败

奖励是个伴随着微笑和开心出现的行为,像蜜糖一样香甜温润。说它是有害的、失败的,正是科恩引发激烈争论的起源(《奖励的惩罚》1999 年就已经出版)。

奖励可以是薪水、特权、一颗小星星、一块糖果、一张贴纸,也可以是「表扬」。

无论它是什么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奖励」对提高人们的工作或学习质量毫无效果。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被提供「奖励」后会更不容易完成或出色完成任务。

它只能买来暂时的顺从,一旦没有报酬,就失去了做这件事的理由。

这个小故事流传很广,说明了奖励带来的后果就是没有报酬就没有动力:

有个老人爱清静,可附近常有小孩玩,吵得他要命,于是他把小孩召集过来,说:我这很冷清,谢谢你们让这更热闹,说完每人发三颗 糖。孩子们很开心,天天来玩。

几天后,每人只给 2 颗,再后来给 1 颗,最后就不给了。孩子们生气地说:以后再也不来这给你热闹了。老人清静了。

收鞋子还是鼓掌?

我的孩子刚刚学会走路之后不久,对把鞋子送进鞋柜很感兴趣,抱着一堆鞋子摇摇晃晃地走近鞋柜,翻开柜门,一股脑儿扔进去。我在旁边鼓掌叫好,他也跟着鼓掌微笑。

随后才发现,我给予的这个反应有点过火。他下一次再抱着鞋子走过来的时候,还没等到走到鞋柜边,就赶紧扔下鞋子,自己鼓掌。然后他越来越热衷于鼓掌,而不去管鞋子在哪里了。

按理说,鼓掌是为了表扬他收纳鞋子的行为。但是效果适得其反,奖励的「糖果」吸引力超过了被奖励的行为本身。期望他去做的,反而不再做了。

所以科恩说表扬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和其他形式的奖励(实物奖励、象征性奖励)一样差劲。

一句「做得好」会干扰人把某项任务真正做好,因为表扬会制造「维持原有成绩」的压力,会降低人对所做事情的兴趣(目标变成了获得更多的表扬),想持续获得表扬的心态会让人越来越不爱冒险,缺乏安全感,而冒险是创造力的先决条件。

表扬也反映了对行为过于关注,是一种外部动机,更容易事与愿违。

图片 艾尔菲·科恩(Alfie Kohn) 图片来源:Wikipedia

无条件养育模式

1. 无条件的爱:努力更接近

如果做调查,绝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父母都会告诉你,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是真正的、绝对无条件的爱。

在中国,流行一句话叫「我这都是为了你好……」用这句话可以把自己吃的一切苦、受的一切累、一切过度管制、一切惩罚(奖励时一般还用不上这句话)都打包在这个名叫「父母爱」的麻醉品里。爱意味着无需向他道歉,意味着绑架,意味着控制。

但是,科恩说了,重要的并不是家长自己认为在无条件地爱孩子,而是孩子感觉到家长在无条件地爱他们。

不幸的是,就像反感「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孩子们通常也很反感「为了你好」这层外衣及其之下的种种行为,因为这些实际上无法让人产生爱的感觉,更别提有没有条件了。

笑嘻嘻的奖励,则容易让孩子感受到爱是有条件的——因为这件事做好了,你们才爱我。

造成两代人之间看法迥异的原因正是爱的表达方式。我们可能无法做到完美的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无条件的爱,但是可以做更接近的努力和尝试。

反思、预判自己的言行是否会容易解读成有条件的爱,是否容易让孩子觉得家长生气时不爱他,开心时才爱他,他行为听话顺从了才能被爱,不听话就不被爱?

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如果是家长自己,是否愿意在别人对自己采取这样的行动(打算实施的管教行为)之后仍然认为他是无条件地爱自己?

科恩说:无条件的爱在孩子难带的时候最重要。另一位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史坦纳也说: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

专注于积极教养的教育心理学博士刘建鸿老师,在他的专栏中讲过这样一个真实案例:

幼儿园老师向孩子的妈妈反应说孩子课上有时不专心,妈妈也观察到他有这样不专心的现象。她采取的方式是给孩子一张卡片,一面是好动的小猴子,一面是机警的土拨鼠。

告诉孩子这是住在他心里的两个小动物,玩耍的时候是小猴子出来了,上课听故事搭乐高的时候是土拨鼠出来了。它们都很可爱,但是不能同时出来,让孩子管好它们。

因为妈妈说调皮不专心的是小猴子不是孩子自己,而且还给了他自我管理的权力和信任,孩子果然管住了自己,老师反映说进步很大。他偶尔还会犯错怎么办呢?

在听到老师说某天上午上课时去拿同学的书之后,这位妈妈并没有对孩子「兴师问罪」,而是问他最近是怎么做到上课时把小猴子管得挺好的。

孩子说:「我把土拨鼠的图片放在桌子上提醒自己,下课时我才翻过来把小猴子放出来。不过今天上课时小猴子把钥匙偷走了,溜出去了。不过没多久,我就发现了,把它给抓回来了。」

这个案例中的妈妈的做法,符合了科恩提出的无条件的爱的若干做法:问题外化,用了批评的替代,调皮的是小猴子,妈妈对孩子还是一样地爱;焦点放在具体行为上(管住小猴子),不会说孩子本身有问题;给孩子自我管理的权力和信任。

另外科恩还告诫我们,要远离威胁、远离贿赂。他再次强调,意在强化孩子行为的表扬最具有破坏性。当无条件的爱和真诚的热情永远在场时,「干得好!」是多余的;当它们缺席时,「干得好!」则根本无效。

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是家长给孩子的最好礼物。这是科恩反复表达的观点,他在 2014 年出版的《被宠坏了的孩子》中再次重申了这个观点。

2. 帮孩子建立理由:选择很重要,远离「伪选择」

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无条件的爱是亲子关系良好的前提和基础,这还远远不是终点。

我们的目标是帮孩子建立起他们自己的理由。经历自主感、有机会作出自己的选择,是通往这个目标的一个重要历程。

当女理发师向科恩讲述她和儿子之间的问题时,科恩建议她邀请儿子一起想出几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让孩子成为解决问题过程的一部分,对与自己相关的事情发表看法,尽可能把最终的决定权交给孩子,做了什么选择往往没有选择这个行为本身更有意义。

人生来就有做自己生活的「主宰」的需求。能够参与家庭决策权的青少年会更倾向于信赖家长,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对自己感觉更好,更有自信,喜欢更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考虑到孩子尤其是低龄儿童做合理决定的能力局限,科恩指出:轻率地坚称孩子会选择不当表现的成年人,其实犯了「伪抉择」的错误,也容易引发随后的惩罚。

另一种伪抉择的表现是家长提出了哄骗性问题,即明确知道问题的所有选项都不是孩子想要的,还让他选择其中一种;或者借助于否定孩子给出的选择答案来逼迫他选择家长所希望的答案。

早上,我把刚睡醒的孩子抱到阳台上去,指着他的几双鞋子问他要穿哪一双。他如果指了其中一双,我给他穿的时候就毫不反抗,等着穿好了鞋高高兴兴地去玩。这是选择。

有时候,他还没怎么清醒,很希望我再抱他一会儿,就会哪双都不选,直摇手。如果我这时还挑了他往常会选择的那双鞋要给他穿上,他就完全不配合了,挣脱哭闹,表示强烈反对。这就是我给他的伪抉择。

即使因为力量悬殊的原因最终给他穿上了,他也不愿意下地来玩。所以我的正确做法应该是静静地抱他一会儿,等待他完全清醒,想下来玩。而不是强行穿上鞋,把他扔在地上任由他大哭。

所有带过小孩的人都知道,家长的时间总是紧迫匆忙的,即使是全职母亲,日程表上也排了许多不得不做的事。

针对这一点,科恩特地提醒我们:不要因小失大。想着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眼前的事件安排和顺利进展,我们的长久目标是考虑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傻瓜才会催促一个低龄儿童。」

3. 帮孩子建立理由:关心别人是否快乐

想让孩子扪心自问的是「做 X 会让其他孩子有什么感受?」,而不是「我被允许做 X 吗?」或「我做 X 会惹麻烦吗?」

我们光告诉孩子伤害别人是错的还不够,还要帮助他们思考为什么是错的。

不同的解释折射出不同的养育观,倾向于告知孩子这么做对他自己没有好处或有坏处的,容易催生利己主义小聪明,让孩子去琢磨避免吃苦头的办法。

倾向于告知孩子思考这么做对被伤害的人产生的影响,会帮助学龄前儿童更具合作性,更少攻击性。

第二种解释思路就是换位思考。能够思考他人如何体验世界的人更容易向他人伸出援手。即使还没有上幼儿园的孩子,也有能力做基本形式的换位思考。

我们应该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内,通过树立榜样、讨论、引导其注意细节等手段,努力培养孩子「走出自己」。

小结

如何用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理由来代替「胡萝卜加大棒」的奖惩养育模式,科恩要讲的就是这些。

我们下一代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启程。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孩子,将要踏上的是不同的旅程。**但愿旅途上陪伴他们的是爱的阳光,迎来的是积极主动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