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志平:未来会更好吗?也许《会好的》

阳志平 开智学堂

图片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身边的坏消息比好消息多?为什么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就是心理学家普遍研究的「负面效应」。什么是负面效应?为什么人类更偏爱消极事件、消极情绪?我们能控制自己的负面偏见,并摆脱负面效应吗?阅读下文,开智学堂阳志平老师为你讲解。本文是阳老师为《会好的》一书所写的推荐序。

作者丨阳志平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心智工具箱」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图片

2020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大规模扩散、全球政治经济动荡、中美关系冲突加剧、失业裁员屡见不鲜。

这一年,你是否感觉整个世界快要崩溃了?这一年,你是不是被逼着学习了很多新名词:35 岁危机、内卷、凡尔赛……

未来会更好吗?也许「会好的」。

即使未来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为什么我们还是会觉得身边的坏消息比好消息更多?这就是心理学家普遍研究的「负面效应」。

什么是「负面效应」?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与积极事件、积极情绪相比较,人类更偏爱消极事件、消极情绪。爱过的人分手后更讨厌;追过的明星有污点更令人憎恨。

在 2020 年即将结束之际,我收到了出版社快递来的新书《会好的》。

图片

这本书正是一本系统探讨「负面效应」的图书。作者罗伊·鲍迈斯特(Roy F. Baumeister)在 2001 年发表的论文《「坏」的比「好」更强大》是整个研究领域的高被引论文。

本书为作者论文延伸,讨论了负面效应对人际关系、互联网、教育与商业的影响,并尝试提出一些利用并改善「负面效应」的技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国读者对罗伊·鲍迈斯特教授并不陌生。他是当今负有盛名的社会心理学家,论文被引用率长期高居心理学家前列。现任教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专注于意志力、自我实现、归属感等方面的研究。他的《意志力》一书在中国流传甚广。

以下,是我的推荐序正文。

负面效应——人性的基本原则

1

2014 年,互联网创业火爆,有一位跨界创业者经营多个品牌,其中有一个品牌是餐饮。

有评论家写了一篇文章,论证他创办的某餐饮品牌为什么一定不会成功。为了反驳评论家的观点,这位创业者用调侃的口气写了一篇文章:某某品牌为何「失败」了?

结果这篇文章流传很广,不少媒体转载时改成了:某创始人亲自揭秘,我是如何失败的?

这位创业者无意中犯了一个违背心理学的传播大忌——将品牌与负面新闻关联在一起

多数读者在阅读时,无力区分你是真倒闭了还是假倒闭。看了标题,就误以为你真的倒闭了。时隔多年,这个餐饮品牌真的倒闭了,这是后话。

2

为什么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你会发现,与积极事件、积极情绪相比较,人类更偏爱消极事件、消极情绪。

彼此相爱的人,分手后更讨厌彼此,即使当初他/她曾经对你百般的好。但分手后,你只会记住,他/她是如何伤害你的,那些甜言蜜语成了谎言。

在一个公司中工作,即使有过那么多愉快时光,但你更容易记住的是离职的不愉快。在生活中,使用一个外卖 App,即使你点过 100 次外卖,只要有一次恶劣体验,你可能从此改用另一个。

两个国家的关系也是如此。2020 年,中美冲突加剧。有很多人在有意无意地放大另一个国家的不好。

从爱情、工作、生活,再到国际关系,人类存在一个倾向——放大「坏」的影响,削弱「好」的影响。这被心理学家称之为「负面效应」。

3

关于负面效应(negativity effect),在心理学文献中有大量叫法,有时称之为负面偏差(negativity bias),有时称之为负面主导(negativity dominance)。

它作为人性基本原则,在生活中存在已久。不知不觉影响重大决策。但是作为科学研究话题,直到近些年才成为心理学探讨的议题。

最关键的论文来自两位心理学家 2001 年的研究成果。

第一篇论文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保罗·罗津(Paul Rozin)的《负面偏差、负面主导和感染》(Negativity Bias, Negativity Dominance, and Contagion)。

第二篇论文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伊·鲍迈斯特(Roy F. Baumeister)的《「坏」的比「好」更强大》(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

第一篇论文迄今为止,已有 3293 次引用;第二篇论文的引用次数更高,已有 7303 次引用。

这两篇论文开启了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与心理科学中探讨负面效应的先河。

在第一篇论文中,罗津教授发现人类存在普遍倾向,即赋予负面实体更大权重。

究竟有哪些负面实体?

(1)负面事件,比如天灾人祸;

2)负面物体,比如野外的老虎;

(3)负面的个人特质,比如在一种文化中,我们普遍不认同的一些个人特征,如肥胖、怯弱等。

人类的负面效应会通过四种方式体现出来。

第一种方式,我们倾向于将负面实体看作比正面实体更强大的事物。比如前文中举的例子,坏事的传播力量比好事更大。

第二种方式,我们倾向于认为负面事件的发展更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研究发现,人类普遍存在「损失厌恶」心理。

「得」带来快乐,「失」导致痛苦。但我们对得失的心理评估并不等同于它的实际经济价值。

一般来说,在心理评估时,人们对损失的感受要大于对收益的感受,前者往往是后者的两倍左右。

第三种方式,当一个负面实体与正面实体组合在一起时,我们心理评估的结果比实际结果更消极。

如果你需要同时告诉别人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该如何做?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Richard H. Thaler)告诉我们,如果得小大失大,二者应分开。40 元的获得与 6000 元的损失相比,几乎没有减少损失的作用,分开还能有得到 40 元收益的感觉。

第四种方式,与正面实体相比较,人类赋予负面实体更广泛、更复杂的概念定义。

罗津尝试寻找「杀人犯」的反义词,结果一个也没找到,只找到为数不多的同义词。同样,「痛苦」的同义词比「快乐」的同义词多得多。

与英文相比,中文这一特点更为突出。我甚至将中国文学称之为忧伤的文学。

汉学家宇文所安在《诺顿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中,将《诗经》列为中国文学的源头。回溯《诗经》,「心之忧矣」在《诗经》中重复表达了 27 次,沔彼流水,心之忧矣;载离寒暑,心之忧矣;绿兮衣兮,心之忧矣;衣裳楚楚,心之忧矣;载起载行,心之忧矣;明明上天,心之忧矣……

即使将「忧矣」排除在外,《诗经》中也有近 40 个词汇来诉说忧伤。反之,快乐相关词汇少得可怜。

在第二篇论文中,鲍迈斯特教授收集了来自亲密关系、社交网络、人际互动、个人学习、家庭教养方式等领域的证据,最终发现,坏的情绪、坏的父母、坏的反馈比好的影响更大。

人类更倾向彻底处理坏的信息,而非彻底处理好的信息;人类更倾向避免糟糕的自我定义,而非追求好的自我;人类更容易记住坏的刻板印象,而非好的刻板印象。

4

从 2001 年罗津与鲍迈斯特两位教授的研究之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承认,负面效应是人性的基本原则。

为什么会这样?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很容易理解,在远古时代,人类面临的是来自生存的挑战。你我的基因深处,铭刻的是人类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对洪水、饥饿、短命、毒蛇的记忆。

一个有趣的研究是,年仅 8 个月的婴儿会更快地转头看蛇的图片,而非青蛙的图片。另一个实验表明,5 岁的小朋友观察一组面孔时,会更快地识别悲伤的面孔,而不是开心的面孔。

我们先天偏好应对负面事件、消极情绪。这种雕刻在基因深处的负面效应,被商人、媒体与政客广泛利用。

与那些强调成长的广告相比,我们更偏好那些唤醒恐惧的广告。人类往往只记住了“创伤」的概念,有意无意忽略了创伤后成长的能力。

与那些强调真善美的人物报道相比,我们更偏好戏剧性的负面报道。一个好人突然变坏;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与那些强调国际关系复杂的言论相比,我们更偏好强调冲突、对抗的言论。认知科学家平克以积极的乐观主义者著称,著有《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当下的启蒙》等。但即使是类似平克这样不参与政治的学者,在 2020 年国际政治冲突加剧的时候,也被大量学者批评。

5

人类还有药可救吗?按照负面效应,答案当然是无可救药。人类愚蠢超乎想象,病入膏肓。

事实并非如此。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与动物相比,人类是唯一能控制自己的负面偏见,并摆脱负面效应的物种。

你的基因告诉你,你应该害怕蛇。但是,一位安全感很强的妈妈,会在游戏中,不断让孩子学会,如何正确地面对蛇这些令人害怕的事物。

你的基因告诉你,你应该对人类未来持有悲观态度。但是,总有平克这些学者,用雄辩的著作告诉你,人类暴力正在减少。我们正处在一个联结得越来越紧密、前所未有的文艺大复兴时代。

同样,研究负面效应的科学家,用大量实验告诉了我们很多超越负面效应的方法。比如,正视恐惧的方法是将恐惧写下来。对负面事件提前在大脑中进行预演。那么当不幸来临时,你更容易胸有成竹。

即使是文学,因为恐惧而生。从中国的《诗经》再到西方的《圣经》,都记录了大量人类早期的灾难事件,如洪水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