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告诉你在困境之下如何改变

菟葵 开智学堂

图片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被「卡住」的经验?就像一只坏了的时钟,进退不能,停滞在某个时刻。当一个人卡住了,是非常糟糕的事情,时间在流逝,困境始终不变,拼劲全力也没有任何起色。如果你不幸处于这种状态中,可能需要读一下这本书——《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作者丨菟葵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时一刻」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图片

《改变》的三名作者是斯坦福大学精神治疗专家,他们根据自己的临床治疗经验,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改变现状的观点。首先,需要从两个简单的数学概念讲起。

图片

两个数学概念

群论

「群」的概念产生于 19 世纪初,由数学家埃瓦里斯特·伽罗瓦首次使用,就是那个传说中和别人决斗最后丧命的数学家(只活了二十年,你说你在家好好算算术不好吗?)。

群的概念似乎很陌生,实际上小学数学就学过了。比如实数和加法,就构成一个群,满足「群公理」:

  • 封闭性,两个实数相加的结果还是实数,2+3=5,2、3、5 都是实数
  • 结合律,两个实数相加的结果不受顺序影响,2+3 = 3+2
  • 单位元,加法单位元为 0,0 + 任何实数 = 实数本身
  • 逆元,加法中的逆元就是负数啦

扩展开来,群可以由任意拥有共同特征的成员组成,并不限定于数字,甚至可以是物体、概念等,并且它们可以以某种规则组合在一起。

群论揭示的最重要概念是「对称性」,在一个群内,每个成员都有和它截然相反的另外一个成员,且两者按群规则结合后为恒等成员。

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这些看似互斥的特性,实际不过是同一个实体的两面。

我们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想要了解一个群,必须寻找几个关键元素:规则、成员及其对称成员、恒等成员

逻辑类型理论

从前有个理发师,宣称自己只给「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他的胡子长了,他会给自己刮胡子么?

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他就是「不给自己刮胡子」的那类人,他就该给自己刮胡子,但一旦他给自己刮了胡子,他就不是「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了。

这是数学家伯特兰·罗素在 1901 年提出的罗素悖论通俗版本,为了解决这个悖论,罗素提出了类型理论。

「 凡涉及某集合的全部成员者,必定不是该集合的一员。」家里的阿猫阿狗都是宠物,但「宠物」本身并不是一只实际存在的等待喂食铲屎的个体。

逻辑类型理论最重要的启示是:

想要描述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必定存在一个「后设概念」,而这个后设概念不属于群体中的一员,是跳出系统之外的新概念(后设的英文是 meta,就是我们常说的「元」,元认知、元概念、元数据等等)。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1. 混淆不同层次的逻辑通常会引发悖论,造成矛盾和混乱;

\2. 从一个层次到达另外一个层次,需要一种跳出系统之外的改变。

图片图片来源 Pixabay

第二序改变

群论描述一个系统内部发生的变化,但系统本身不变。而逻辑类型理论描述由一个层次向更高一个层次的转化,这一转化,改变了系统本身。前者是「第一序改变」,后者是第二序改变。

书中以一个做梦的人为例,人在梦中奔跑、跳跃、大喊,不论如何改变行为,都不能停止噩梦。跳出梦境的方法是经历由梦到醒的变化。

第二序改变是这本书最最精华的存在。但真实世界比数学概念复杂得多,从数学概念上还算容易理解的第二序改变到了真实世界,就有些琢磨不透了。

好在作者们还是给了一些指导原则,从这些原则入手会帮助我们更理解现实世界的第二序改变

原则一:针对「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序改变的应用范畴针对的正是那些「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因为从第二序改变的观点来看,这些解决方案正是问题无法解决的关键;

当事件 A 发生,而且情况令人难以忍受时,一般人依常理判断会认为如果阻止 A 发生,也就是用 A 的替换物或对立面来避免问题发生,就可以解决问题,但这种方法只会造成「第一序改变」,落入「A」或者「非 A」的二分法中。

有时,「第一序改变」的解决方案正是问题形成的原因。在尝试解决一个问题时,「第一序改变」让原来的问题更大了,甚至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这时,第二序改变针对的,正是原本的解决方案。

比如,有一个穷人,为了让自己富裕,他开始攒钱,但是斤斤计较每一笔细碎开支占用了他大量认知资源,让他没有精力去提升能力换取更大收益,反而越来越穷。

攒钱是针对贫穷的行动方案,最后却变成了改变困境的绊脚石。这时候停止算计,思考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制造杠杆,也许对改变处境更有帮助。

原则二:超乎常理、令人困惑是第二序改变的开始。

「第一序改变」常是基于一般常理而产生的策略,而第二序改变的方法往往是令人不可思议、不可预料,而且超乎常理的;第二序改变的过程中,常存在着令人困惑不解或矛盾的元素;

第二序改变有不连续、逻辑跳跃的特性。所以,第二序改变在实际问题上所呈现的是一种不合逻辑与悖论。

第二序改变并不是神秘巫术,只是逻辑上比较跳跃,所以站在原来的系统里看,会呈现出不合逻辑和悖论,但一旦达成第二序改变,站在结果上看,又会觉得理所当然了。

书中有个很好的例子可以帮助理解。有一对关系破裂的夫妻,长久处于冷战状态,有一次外出被迫借住朋友家,朋友家客房的床一侧是靠墙的,所以只能从另一个侧面上床。

当丈夫起夜必须经过妻子的时候,两个人的冷战被打破了,后来恢复正常夫妻关系。所以夫妻吵架并不一定要讲和,把家里的床挪挪位置可能有奇效。

原则三:直接解决问题,不浪费时间追究原因。

第二序改变的解决方案是处理此时此地的情境;它直接处理问题的结果而不是探究问题发生的假设性原因,重要的是问题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

一味探究过去经验中的成因,只是一种自我设限的「问题解决」方式。

当我们身处复杂系统,问题形成的原因多半是很多综合因素交错综合造成的,浪费时间寻找原因吃力不讨好,解决问题的最直接办法是针对问题本身。

曾跟着一个厉害的普拉提教练学习,他说合格的教练只会看到自己看到的,然后去纠正它。当同学问「我做动作的时候为什么胸椎总是无法下沉?」教练回答说:「告诉自己胸椎下沉」。

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很简单,但一旦我们开始追究问题形成的原因,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问题却依旧存在

原则四:重新框定。

第二序改变的方法是,让问题情境超脱与人们在尝试解决问题时所掉入的悖论纠结的陷阱,并且将问题置于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框架之中

重新框定是指将人们赖以理解或经验某种情境的概念与情绪的假设或观点,改变另一组同样也能「符合事实」(甚至更好)的设定,经过这一转换,该情境对人们的意义已全然改变。

「重新框定」有很多相关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跳出盒子、打破思维定势等等。说起来简单,实际想要跳脱思维惯性,却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我想成长型心智之所以难以习得,其中很大一个因素就是无法正确框定可能出现的失败。

当把失败看成对自己的全盘否定时,自然很难面对,但若换一个视角,把失败看成一次成功发现新挑战的机会,反而会欢迎潜在的失败,变得更积极主动。

图片图片来源 Pixabay

何时需要第二序改变

世上没有万能膏药,每个模型都有它的边界和局限,第二序改变也不是全能的。

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觉得自己懂得少就多读书,这些是「第一序改变」就能达成的,简单来说就是缺啥补啥,非要寻找第二序改变只能遁入空门了。

用第二序改变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定义问题

生活中很多想要改变的状态,其实并不构成问题,只是不如意,要么用相反的行为改变现状、要么接受现状。而问题是陷入僵局,进入恶性循环,无法通过「第一序改变」跳出循环,也不愿意接受现状。

问题为什么会形成?书里给了三种原因

1. 应当有所行动,但无人采取行动。

简化问题、对问题视而不见是形成大问题的起点,习惯性逃避的人会以否定问题存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 不应当采取行动,却采取了行动。

企图改变某种困难,但这个困难以现实的观点来看,不是无法改变,就是不存在。不可救药的完美主义者、乌托邦症候群患者常常企图重塑自我或改造世界达成不切实际的理想。

3. 在错误的层次上采取行动。

混淆不同层次的问题通常会带来悖论,你不能既希望孩子努力用功,又希望孩子是发自内心的的努力用功。

除了正确定义问题,我觉得还可以补充两个状态,当发现自己处于这两个状态中,可能也需要寻求第二序改变:

  • 面对一种矛盾,矛盾通常是一个实体的两面,发现矛盾后不要急于否定,尝试跳出系统,调和矛盾。
  • 陷入一个循环,群内改变而整个系统不变会产生循环,如果不跳出循环,就会陷入一场「没有结局的游戏」。

作者们在最后给出了第二序改变的步骤,虽然是从精神治疗的角度给出的,但对普通人也非常有指导价值:

  1. 以具体的词语清楚地界定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的首要条件是,它必须是一个「问题」。

  2. 探究截至目前为止已企图运用过的解决对策。哪些维持问题情境不变的因素必须设法改变?

  3. 对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的定义。设定安全防护措施,以免问题解决者被困到错误解决之道,比如一个乌托邦的治疗目标。

  4. 形成与执行一个能产生这一改变的计划。带有时间限制的目标和计划,并且用改变者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

最后,我也给自己列了一个行动清单,也许面对问题时,可以促进第二序改变:

  1. 审视现有系统的规则和假设,改变控制内部秩序的规则。比如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

  2. 走出旧系统,进入新系统,带来改变的元素在旧系统中不存在。比如换一个生活环境、换一份工作。

  3. 创新算法,找到系统内的一对矛盾,盘点各种参数,借由其他系统的方法来解决矛盾。

  4. 尝试进入原有系统的「后设层次」,可以描述现有系统的一个层次。经常写反思日记、备忘录、周报日报都是好的做法。

  5. 引进「无限大」「无限小」等思考技巧帮助自己拓展思维。

  6. 悬置困惑和不理解,行动一段时间后再复盘反思。

很多时候,行为上的简单改变都只是「第一序改变」,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改变是有用的。

但是当我们长期处于某个阶段,尝试许多办法仍然无法改变,陷入瓶颈的时候,就可以参考文中第二序改变的四条原则和步骤,改变整个系统,从而突破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