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样阅读,让知识为你所用

柳一一 开智学堂

img

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阅读学习的?读完后,是否有记不住、用不上的感觉?知道原因是什么吗?可能,是你的方法不对。阅读下文,年阅读 200本+的开智校友柳一一,为你讲解认知科学家提倡的科学学习方式「检索式学习法」,并演示如何使用它阅读一本书,让知识为你所用,希望你能学会并用上。一起来看~

作者丨柳一一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一道出」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01 浅层阅读和深层阅读

2016 年,是我自大学毕业后又真正重拾阅读的第一年。当时我的读书方法是整本书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读过去。一段时间后,还会再拿出来读第二次、第三次。

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划各种颜色不同的线。比如,第一次是紫色的线,第二次更换为粉色的线,第三次可能会是绿色的线。一本书在读完几次以后,各种颜色的线几乎密密麻麻。

效果怎么样?尽管读得很用心,只字不差,但是,读完以后,收获感很差。

一段时间后,我能记得自己读了哪本书,也模糊的记得书中的部分知识点。遗憾的是,一切仅仅停留在「模糊」阶段。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通常以为「阅读」就是「阅+读」。而实际上,不管你花多少时间,这种阅读方法不过都是「浅层阅读」,也可以称之为「被动阅读」。

在阅读中,我们的思维,没有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跟随着作者的思路,把整本书过了一遍。

我们大脑对知识的加工都是浅层加工,很难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也正因此,这些知识大部分最终还是没办法长在我们的血肉里。

认知科学家认为,在读的过程中,你的感觉越流畅,就越会错以为自己收获颇丰。而事实是,这种流畅带来的收获感,只是一种错觉。我们被自己的体验欺骗了。

假如用这种方法去阅读,不管一年读多少本书,思维深度、理解力的提升都会非常有限。比起完全不读书的小伙伴来说,我们当然会略胜一筹。

如果我们知道用这种浅层阅读的方法浪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就不会再有一丁点沾沾自喜的感觉了。

深层阅读法,也可以称之为「主动阅读法」。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再是被动的参与者,不只满足于追随作者思想的流动,也不会只追求阅读中的流畅体验,而是会主动成为一个「构建者」,或者说「创造者」。

深层阅读法,会让你阅读一本书的速度看起来变慢了。

正是这种慢速的「结硬寨,打呆仗」,才能帮助我们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积累和飞跃。最终,我们会再次真正的快起来。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02 检索法: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认知科学家认为,我们在学习时必须有「必要难度」,才能深入理解知识。必要难度,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难度。你调动脑力资源后可以解决。

所以,认知科学家提倡的科学学习方式是「检索式学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要加入比较高频的测试,或者说考试。

考试方式,可以是做一套试卷,也可以是就某个主题和其他人交流探讨,还可以去写文章,或者是做一个项目。这些方法,都属于检索式学习。检索式学习,可以提升学习时的难度。

假如你要回答一个问题,做一道选择,甚至根据所学知识去创作一篇文章,每次完成这些练习,你都需要去提取书中的知识点,去深入思考知识点之间的差异,各自的应用边界等。

尤其是在创作文章时,你可能需要对全文的结构、知识点进行一次整理,这样你才能理清整本书的脉络。在整个过程中,你会经历「必要难度」的洗礼。

通过这样有难度的检索,我们对知识的感悟会变得更深刻,也能更好的让新知识和旧知识产生联结。

检索式学习法还能破除「知道的幻觉」。

每个人都有「知道的幻觉」。研究人员发现,当被问及对马桶、纽扣的了解程度时,很多人都会给自己打一个高分。熟悉的事物,我们就会错误的以为是自己了解的事物。因为我们人类并不擅长进行模糊的评价。

假如被问及更详细的问题,比如,纽扣的生产流程,纽扣的材质等等,我们肯定不会错以为自己了解纽扣。

学习知识也同样如此。当知识点看起来非常熟悉时,你会错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点。考试,能打破这种错觉,让我们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最清晰的洞察。没理解,还是理解错了,在考试后,你会了如指掌。

当你对知识完成这样的深度加工后,你会发现,你能把这些知识迁移到其它的背景中去使用了,你也更可能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阅读一本书,也是一次学习之旅。我们最应该使用的科学阅读方法,其实也是检索法。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03 检索式阅读法:贯穿始终的提问

阅读前

从你拿到一本书,计划开读之前,检索法就可以开始使用了。

在阅读前,你要先认真看一下书名,书的副标题,作者的序言和推荐序。然后,据此对整本书的核心内容进行大致的猜测。

接下来,再看一下书的整体目录。看完以后,你可以向自己提几个问题:

  • 这本书的框架结构是什么?
  • 作者为什么要搭建这样的体系?
  • 这本书的核心是哪几章?

如果你已经是一个资深阅读者,你还可以问自己一个更高级的问题:

  • 假如由我来写这本书,我会怎么写呢?
  • 我将怎样搭建全书的知识结构?

这个问题,能让你深入了解自己在同一个细分领域内的知识结构。

在正式阅读开始后,你可以一步步来验证自己之前所做的全部回答。你会更清晰的察觉到自己知识体系的架构和空缺。

说完阅读前怎么使用检索法。我们再来看阅读中如何贯穿检索法。

阅读中

在阅读中,你要不断给自己「考试」。

我看书时,考试的频率是每读完一页,就会给自己提一个问题。一般来说,问题针对的是这一页的一个核心概念,或者是比较新鲜的知识点、观点。

到底提哪些类型的问题呢?其实主要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类问题。

举个例子,比如,《认知天性》第 29 页,主要内容是在说反思自己的经历可以获得知识。在看完这一页后,我们可以提问:什么是反思?反思为什么能获得知识?如何正确的进行反思?

作者在这一页其实只是起了个话头。不过,这并不妨碍你提一些超前的问题,督促自己去思考,然后在之后的阅读中印证。

一个章节完成后,可以给自己提一些综合性的问题,比如,知识点、概念之间的对比、联结,应用场景的设想。

还是拿《认知天性》来举例。第一章的标题是《学习的本质:知识链和记忆结》。在读完这章后,我给自己提的问题是:

  • 为什么重复法的学系效果比不上检索式学习法?我将如何应用检索式学习法?
  • 反思和知识的细化有什么不同?两者分别可以起到什么作用?我将如何应用?

一些重要的综合性问题,你最好记录成文字,整本书阅读完后你还可以再回答一次,以巩固和更加深入的思考这些知识点。

一般教材类的书籍每章最后都会有问答题。如果你阅读教材类的书,最好先回答完这些问题再去阅读。

提前回答问题,能让你对每章的核心知识有明确的预判。在阅读中,就更容易锁定自己的注意力。

在阅读中再回答一次问题,还可以和之前的答案做一个比较,深入了解自己在知识结构、思维方面的盲点。

阅读后

整本书阅读完后,我们还需要提出一些更宏大的问题。

继续接着《认知天性》来举例子。读完整本书后,我提的问题包括:

  • 这本书回答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作者的答案是什么?
  • 我是否同意作者的答案?作者针对问题给出的答案是否有局限性?我有什么补充的吗?
  •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获得了哪些进步、成长?我将如何实践这本书中的理论?

阅读的三个阶段,提问的目的会有区别。

阅读前的提问,是为了对书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宏观思考。同时,提出的问题会打开你的「知识缺口」,激发你对本书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的驱使,我们往往更容易完成一本书的阅读。

阅读过程中的问题,更多时候是对自己是否准确理解知识点的一种检验,印证,以此来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思考,而不再是被动跟随作者的思路。

阅读结束后的提问,是帮助我们超越作者的思路,在更大尺度范围内做一个知识的联结、碰撞,提升我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提问角度。问题具体是什么不重要,关键在于,你要提出对自己来说有「必要难度」的问题。如果你已经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那就换一个问题。

如果你是第二次阅读一本书,在每阅读一章之前,更应该提出足够多的问题,先回答,再阅读。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在重复阅读时就可以扫读过去。你要把精力放在你还不够了解的内容上。

你需要高频率的提出问题来为难自己。生成答案的过程,会让你对这本书的理解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假如没有这个过程,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将永远是蜻蜓点水。

主动阅读,会让知识成为你的朋友。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04 检索式阅读法:高难度的输出

比提问更有难度的检索法,是口语或文字的输出。

阅读中,我们可以把最有感悟的知识点拿出来和别人面对面聊一聊,也可以是线上的语音、视频分享。

要表达清楚一个知识点,远比想象中难。你只有对这个知识点足够了解,有过深度思考,才可能清楚的传达给其他人。

口语输出法的好处是,你可以随时高频的输出。朋友还可以给你反馈,和你进行更细化的讨论。

不过,我们人类的思维天生是发散性的。在口语表达的过程中,除非我们提前进行了文字准备,否则,我们总会感觉到思维的断断续续,对知识点的思考也很难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体系。

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语输出的阶段。读完一本书,我们最好还要有文字输出。

比起口语输出,文字输出的难度更大,能彻底破除「知道的幻觉」,也更能促进我们对知识的深度思考。

在文字输出中,难度最大的是文章输出。

看完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这件事的门槛极高。大部分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要想完成一篇条理清晰的文章,都会非常艰难。甚至,可能根本无法完成。

三年多时间,我共计完成了 86 本书的读书笔记,平均每本书都会写 6000-8000 字的笔记,有很多书写了 2 万字以上的笔记,创作的总字数在 90 万字左右。

作为职业读书人,我的读书笔记更多时候是以一个完整的作品形式呈现的,比如,作为各个平台听书稿的文字稿。

如果你并没有计划成为职业读书人,那又应该如何完成笔记的输出呢?我总结了一些方法,希望能帮助更多爱好读书的小伙伴来完成笔记的创作。

第一步:列出整本书的结构框架。

这个结构框架,是你自己思考之后的一个新版本,而不是原书的框架。对结构框架的加工,能让你对整本书的知识体系形成一个独立的认知。

怎么列框架呢?你可以对一些章节进行同类合并,也可以对一些不重要的章节进行删减。

在这里,重要与否的判断,需要主客观结合。既要考虑这本书的核心议题,也要考虑自己的主观感受,未来的应用。最终形成的结构,就是你写笔记时要遵循的框架。

比如,《混乱》这本书,我列出的结构框架是:创造力的激发、合作力的推进、应变力的提升。

创造力激发这个主题下,会融合第一章和第四章。合作力的推进,对应着原书的第二章。接下来的应变力的提升,会融合原书的第五章、第七章以及第八章。

之所以选择了这三个主题,是因为这三个主题既是这本书的重点,也对我启发最大。在生活中,我也更可能应用到这三个主题下的知识。

第二步:在阅读过程中,或者读完整本书后,你需要把所有重要的核心概念全都提取出来。

你可以制作成纸质的知识卡片,也可以是记录到你习惯使用的 APP 中。我自己是买了白色卡片。纸质的写起来更有感觉。

重要的核心概念是哪些?比如,拿《混乱》这本书来说,核心概念有:退火算法、爬山算法、整合型社会资本、链合型社会资本、团体迷思、同型迁移、即兴戏剧、OODA 循环……

每章通常都有一个以上的核心概念。你列出的核心概念,可以对应写到你所列的框架下。这些核心概念,通常就是你在写每个主题时会重点介绍的知识点。

第三步: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写出笔记的初稿。

比如,第一节创造力的激发:什么是创造力?如何才能激发创造力?这些方法为什么有效?我可以如何应用这些方法?

你用文字分别回答完这三个问题,每个问题平均用 200 字,这一节 800 字的雏形就完成了。

下一节合作力的推进:如何提升团队的合作能力?为什么这些方法有些?我可以如何应用这些方法?

在完成问题时,注意思考核心概念是否能加入其中。

第四步:做好问题之间的逻辑衔接。

全部回答完所有的问题后,整篇文章在 3000 字左右了。不过,单独回答每个问题时,我们提供的答案是各自为阵的。

最后一道工序,是把问题和问题之间用文字衔接起来。不然,这篇文章的结构会非常松散。

这四步结束,一篇逻辑顺畅,条理清晰的文章,就大致完成了。只要我们有语文基础,写过作文,完成这样的笔记难度就不会太大。

检索法阅读,向自己频繁的提问,不断反复琢磨书中的知识点,这是基本功。

如果你全程都高质量的完成了自问自答,在接下来的口语、文章输出阶段,你会发现,之前回答过的很多的问题,其实很多都可以作为输出时的某一个片段。

可以说,当你使用了检索式法去读书,从启动的那一刻开始,你已经一直在为最终的作品做准备了。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05 检索式阅读法:时间上的间隔

在一个研究中,38 位实习医生被分成了两组,其中一组一天内就完成了四节课,另外一组每周一节课,完成所有课程共计花费了四周。猜猜哪组的学习效果更好?

两组的医生,在最后一节课完成,又过了一个月后,在手的移动次数、重接血管的成功率、手术耗时等所有项目的表现中,花四周学习完四节课的这一组都远远超越了另一组。

在相关的研究实验中,认知科学家们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有时间间隔的学习,效果远远好于集中式学习。

为什么间隔学习的效果更好呢?

在间隔的时间里,知识可能会被我们遗忘很大一部分。正是这种遗忘,增加了提取知识的难度。

在提取时,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要深入思考,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所以,对知识的理解会更进入另一个境界。有了时间间隔,知识才能在大脑里生长。

我自己阅读就有非常明显的感觉,有些书我会在一两天迅速刷完,过后会基本都遗忘掉。假如我把一本书拆成一周左右阅读,知识的留存率会非常高。

在这一周多时间里,书中的知识会被显意识和潜意识多次触发。长期的酝酿过程,把知识彻底巩固了。浅层的记忆痕迹,变成了长期记忆。

研究发现,睡眠能让知识之间产生意想不到的联结。我就有这样的体验。有时早上醒来,会发现突然有一种豁然贯通之感,意识到某个知识点和另一个知识点其实在底层逻辑上一致。

在进行检索式阅读时,我们也要为自己设置时间上的间隔。

首先,读一本书的速度,一定不要过快。

我现在通常都会把一本书拆成一周以上去读。要给予知识自主生长的时间。具体拆成几天读完,根据书的难易情况决定。有些大部头书我会拆成一个月读完,每天 10-20 页。

在你决定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时,更需要设置较长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间一般不要低于两周。我的体验是间隔三周以上效果会更好。三周,你会经历更大程度的遗忘。在重复阅读时,你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心血。

其次,你可以把口语输出、文章输出都放到看完一本书的三天以后。

输出和阅读产生时间间隔,能增强你提取知识时的思考难度。

注意不要间隔太长时间。超过一周,尤其是作为新手,你很可能需要重新再读一次才能完成输出。而且,你也可能会损失很多阅读时才有的知识细节,以及鲜活的思考。

有了时间间隔的检索阅读法,难度会激增。也唯有不断经历困难,你的内力才可以不断提升。学会为难自己,是阅读中的头等大事。

06 结 语

你可能会担心,用检索法阅读会损失掉阅读的乐趣。以我之见,你最好先区分清楚自己阅读一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娱乐,那从头到尾只字不差的读一遍是可以的。流畅的阅读,确实会让感受到愉悦。

如果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增进自己的理解,是为了读完后能够学以致用,来实现对自己的提升,那就最好不要追求浅层的愉悦感。

你需要完成一次又一次难度不等的思考,尤其是竭尽全力去完成最终作品的输出。你会频繁的体验到大脑被拉扯的撕裂感。这种痛苦感,才会让你的收获最大化。

这世上,从来没有轻轻松松的成长。难走的路,总是设置了比较高的门槛。能跨过这道门槛的异类,一定是自我的掌控者。■

**主要参考资料:

**《认知天性》,作者 Peter C. Brown 等,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