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为深度优秀工作者?你得学会深度工作
胡骁寰 开智学堂
“ 你在工作时,会有难以专注,效率低下的感觉吗?是否想过,为什么不能专注?如何才能专注?开智校友胡骁寰,下文与你聊聊深度工作这个话题,什么是深度工作?应该怎么做?深度工作有什么意义?一起来看,希望能帮助你,在一个注意力支离破碎的世界里,实践专注,实现深度。
作者丨胡骁寰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Shawn 野人参」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我们挣扎在一个掠夺者的空间中:APP 和游戏相互竞争,抢夺你的时间;杂乱无意义感的工作安排榨取你的精力;「丰富」的社交给你「人生充满希望」的实感;各类广告角逐轰炸你的感官……
这是一场战争。你是对抗侵略人的守护者。你拿起武器,保护你的注意力。
00 工作的性质
纽波特将工作任务区分出两种概念:浮浅工作和深度工作。
浅浮工作(Shallow work)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展开。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相应地,深度工作(Deep work)是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01 为什么要深度工作
高科技加持下的全球化发展,人才市场也越来越开放和拥挤——一旦人才市场可以全球共享,那么在市场顶端的人将会取得成功,而余下的人注定遭遇困境。
「连续听一系列中等水平的歌手唱歌,并不能累加成一场无与伦比的演出。」
当甲方能轻易高性价比地,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比你优秀得多的服务,他为什么选择你?
随着「最匹配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可及性越来越强,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个体,要与行业中的超级明星竞争。那么,应对这种挑战,哪些人会更有优势?
- 利用智能机器把工作做得漂亮并具有创造性的;
- 在所处行业中最优秀的;
- 那些拥有资本的。
对更多人来说,成为头两种人更具有现实性。而这需要两种核心能力:
- 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 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并得到精英产出的能力。
而这两种能力,极度依赖于注意力的专注;注意力的专注是深度工作的硬核。
图片来源 Pixabay
02 深度工作有效的原因
1、深度工作避免「注意力残留」
当心:注意力是会耗散的。索菲·勒鲁瓦(Sophie Leroy)2009 年发表的文章「Why Is It So Hard to Do My Work?」引入了「注意力残留」的效应。
当你从某项任务 A 转移到任务 B 时,你的注意力并没有即时转移,你的注意力残留仍然在思考原始任务。
所以我们需要长时间不转移注意力,完成单一困难任务,才能使注意力残留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从而使我们在当前任务上的表现成果最优化。
一句话:不讲究方法的多重任务,会伤害你的工作绩效。
2、深度工作有利于学习效果
学习,是一种深度工作行为。如果你很容易做到深度工作,就能轻松掌握愈发复杂的体系和技能。核心是深度工作需要持续时间内的高度专注。
当你专注学习某一项特定技能,会迫使某一特定大脑回路在隔离的区域不断地点燃。反复利用同一大脑回路,就能促使少突细胞在这个回路的神经元周围包裹髓磷脂,从而有效固化这种技能。
深度工作带来的记忆力提升,也是学习效果好的原因。华盛顿大学记忆力实验室负责人亨利·罗迪格,总结说:
「我们发现记忆力运动员(那些进行专业化培训,参加专业记忆比赛的人)和其他人之间在认知能力方面最大的区别,并不在于能够直接测量的记忆力,而在于注意力。」
这种能力叫做「注意力控制」,是测量研究对象对于关键信息保持专注的能力。换句话说,注意力训练带来的意外收获是:个人专注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了记忆效果。
图片来源 Pixabay
03 深度工作怎么做
1、把深度状态变成习惯。
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是,将其转化为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
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种工作节奏,让你不需要投入精力,便可以决定是否需要,以及何时需要进入深度状态。
这样的节奏安排,是通过雷打不动的惯例,去支持深度工作,确保能够定期完成一定的工作。在一年的时间里,往往能够积累更多的深度工作时长。
固定时间进行你的阅读;固定时间进行邮件的回复;固定时间进行写作。让这种工作节奏成为你的工作习惯。习惯这东西,不费脑子。
2、深度工作场所。
找到并固定一个深度工作处所,将桌子清理干净(一个整洁清爽的工作台,能激发灵感,让你更顺畅地进入深度状态),挂上「不要打扰」的牌子(得到一个不受干扰的时间段,让深度状态得以按照自己的要求存续)。
3、保证能量供给和大脑清醒。
可以设定以一杯以上的咖啡开始工作,或是确保能够获得足够让你保持能量的食物,或是诸如散步之类的轻度活动,来帮助大脑保持清醒。
要使得成功最大化,就需要为自己进入深度状态的努力,提供系统化的支持,这样你才不会浪费心理能量,去理清某个时刻需要做什么。
4、要有大手笔。
在深度工作的世界里,有时一种有效策略是:要有大手笔。
对周围惯常环境做出巨大改变,辅以可观的精力或金钱投入,都只为支持一项深度工作任务,由此,你也提升了这项任务的外观重要性。这种重要性的提升,降低了大脑继续拖延的本能。
J.K.罗琳在完成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作品《死亡圣器》的时候,压力很大,极度需要深度工作才能达到自己满意的要求,但是,她发现在苏格兰爱丁堡的家庭办公室中,越来越难做到全神贯注了。
于是,她入住了爱丁堡市中心的五星巴尔默勒尔酒店套房,不断往来入住进行创作,直到完成「哈利·波特」的最后一本书。
给自己一个借口,买最好的台灯,买最好的电脑吧。
5、让联系你的人忙起来。
我们都收到过请求帮助,或者要求沟通的邮件或者邀约。但是很多请求没头没尾,发信的人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功课:
1)信息示例:上周和你相聚很棒。我想继续探讨一下我们聊过的一些问题。想喝杯咖啡吗?
2)信息示例:上次我们聊的那个项目不错,我们应该接着沟通。提醒我一下,上次我们说到哪儿了?
不要让人轻易地夺取你的注意力和精力。你需要做一个 nice 的人,但是对方也需要变成一个成熟和负责的人。
当你收发的邮件或信息发起了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就会潜伏在你的思想中——它成为了「你盘子里的东西」,它将占用你的注意力,并最终需要你来解决。
我们需要在信息往来回复中拟定一个全套的流程,在任务表和行程中,添加与你有关的子项,同时也让对方忙碌起来。
回复信息示例 1:
喝杯咖啡不错。我们在我公司楼下的星巴克碰头吧。我在下面列出了下周有空的两天。每一天,我都列出了三个时段。如果其中某一天的某个时段你也合适,请告知我。如果回复了就当做您是已经确认了会面。如果没有合适的时间,下面是我的电话,我们可以通话商量一下。期待您的回复。
回复信息示例 2:
我同意你的想法,应该继续沟通这个项目,下面是我的建议:下周我们找个时间,把你还记得我们就此项目进行过的讨论发给我。收到您的信息以后,我会建立一个这个项目的共享目录,然后总结你发给我的材料以及我自己关于之前讨论的回忆,写成文件,加入到目录里。在文件里,我将标亮我认为最值得讨论的两三项工作。
我建议接下来的几周我们可以核对这几项工作。安排一次电话交流,时间定在一个月后。下边我列出了一些我有时间接电话的日期和时间。您整理好笔记回复我的时候,也请标明你的日期和时间,回复就相当于确认了电话交流一事。期望我们能够深入讨论和推进这个项目。
一个好的流程导向的信息,可以立即把当前的项目「闭合」,这样可以使得你的思维,重新夺回被这个项目占据的思维空间。减少了思维杂乱,意味着有更多脑力资源可以用来进行深度思考。
可能你会觉得流程向导的信息显得呆板,过于技术流,但是你需要意识到,当前信息互动的社会习惯(重视即时回复,使用对话体语调),和我们流程导向强调的系统化安排和决策树,是不相容的。
那我们可以在回复的信息前,加一个长一点的对话体序言,软化一下这理性的僵硬。
图片来源 Pixabay
6、判断任务的深浅程度,放弃掉浮浅内容。
尝试问自己这个问题:
要训练一名聪明的大学毕业生取代你的位置,来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我们的大学生需要训练好几个月,才能完成一项工作,那么,说明此项工作需要大量过硬的专业技能;而需要大量专业技能的,极有可能是深度工作。
将那些你认为是浮浅内容的工作安排出去,保护你的注意力。
7、设定完工仪式。
保持每个工作日都有严格的终结点。
1)接受这种信念:一旦工作日终了,就不能让任何职业相关的事情,来侵扰你的注意力,再小的也不可以;
2)确保每一项任务,有计划确信可以完成,或是保存在一个地方,恰当的时候可以再取用;
3)结束的时候,要说出一个预设的短语,表明完成。比如「收工完成!」
最后一步看起来浮夸,却是给大脑一个暗示,使其意识到,可以放心地放下与工作相关的想法,留作明天再考虑。
停工一定要有仪式感,背后的道理是「蔡加尼克效应」:头脑中想着没有完成的职责,它们整个晚上都会牵扯你的注意力。
针对未完成工作做一个计划安排,「假装做完了」,不仅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而且还可以解放认知资源,用于其他的追求上。
8、咬牙坚持:罗斯福的冲锋。
乍一看,西奥多·罗斯福的兴趣分散得令人吃惊:他的兴趣包括拳击、摔跤、健身、舞蹈、诗歌阅读和博物学。
为了开展这些课外爱好,罗斯福不得不大大压缩本应该用在学业上的时间。但是,他在哈佛时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惨不忍睹。虽然不拔尖,但是还不赖:大一的 7 门课,他 5 门优秀。
他待在书桌前的时间比较少,但是注意力十分集中,他的阅读速度十分快,所以可以比多数人节省出更多的时间。
—— 传记作家 Edmund Morris
罗斯福的做法是,估算完成此类型任务需要的时间,然后设定一个硬性截止日期,留出的时间要远远少于估算时间。
然后利用每一束空闲的神经元来处理任务,直到用自己不懈的高度精力集中解决任务。这就是罗斯福的「冲锋」。
每一次冲锋,都是一个抵抗新奇刺激的过程:你心底感到无聊,并且真的想寻求更多的新奇刺激,但是你得抵抗。你抵抗这种冲动的实践越多,你的抵抗力就越强。
因为,深度工作需要专注的强度,远远超出了大部分工作者的舒适区。「罗斯福冲锋」加上截止日期,为大脑控制注意力的部分提供了反复的训练,可以系统性地提升你平时的成就水平。
总结一下深度工作的 8 个方法:
为了能够更多地展开深度工作,在上手一项工作前,你可以:
1)判断此项任务是否可以下放给别人,解放你的认知资源; 2)在「陷入」社交互动的牵扯前,让你的联系人忙起来; 3)找到合适的工作节奏,将深度工作变成一种习惯,给深度工作留够空间。
在深度工作中,你可以:
4)构建深度工作的支持系统:干净清爽的工作台、能量补给、不被打扰; 5)偶尔大手笔,增加深度工作的「重量」; 6)利用固定的场所,让深度工作自由流淌更顺畅; 7)像罗斯福学习,咬牙冲锋,锻炼深度工作能力。
在工作后,你可以:
8)设定「完工仪式」,让大脑彻底放松。
图片来源 Pixabay
04 深度工作的意义
你的生活品质
深度工作需要注意力的投入;注意力的投入方向决定了你的生活。大多数人自己这么认为,也是这么倡导他人:你如何度过一天,那些小细节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一些大成果,比如你是否得到升迁或购置更精美的公寓。
好多人经历人生重大挫折之后,性情大变。北卡罗来纳大学心理学家 Barbara Fredrickson 的一项著名研究显示:
在一段痛苦不安的人生经历之后,你选择关注的事物会极大地影响你对未来生活的态度。就像忽然间他们得到了一个「重置按钮」,开始从生活经历中提取不一样的解读。
斯坦福心理学家 Laura Carstensen,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年轻人和年长的人,面对积极和负面意象时的大脑行为。她发现年轻人面对两种意象时,大脑中主管情绪的杏仁核都会有活跃的反应。而扫描年长的实验对象时候,杏仁核只对积极的意象有反应。
年长的实验对象之所以更幸福(屏蔽了负面情绪的干扰),并非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优于年轻的实验对象;而是因为他们「重置」了自己的大脑,学会忽略负面的信息,尽情享受积极的信息。
我们的大脑,是依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建构世界观。
如果癌症病人始终关注的癌症诊断,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幸福、暗无天日;但是如果他关注的是夜间的一杯马提尼,他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尽管两种情景下的外部环境都是一样的。
你的为人、你的思考、你的感受和所做之事,以及你的喜好,恰是你所关注事物的概括。
如果你在深度工作状态下投入大量时间,你的大脑就会认为你的世界是具有丰富意义和重要性的。
因为这种全神贯注的状态占据了你的感官器官,你避免了很多充斥在我们生活中难以回避的、细小不快的事情——如果给了这些琐碎足够多的注意力,这些分心之事,大多都会从你头脑构建的世界中榨取意义和重要价值。
当你失去关注点时,头脑不会想着生活中的好事,而是会纠缠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度过的是枯燥、令人沮丧的一天。
避免虚无主义
工匠的任务并非产出意义,而是培养内在技能,辨别本已存在的意义。工匠由此可以远离个人主义带来的虚无主义,为秩序井然的世界带来意义。
《程序员修炼之道》中,直接将编程和传统的手工艺联系到一起,书的前言中引用了中世纪矿工的信条:吾等采石之人当心怀大教堂之愿景。
在书的后文中,作者写到:
「……百年之后,我们的技艺,或许如今日的土建工程师看待中世纪大教堂建造者使用的技法一样陈旧,但是我们的匠心却会得到尊重。」
你的工作就是一门手艺,如果你能精心打磨自己的本领,心怀敬意、谨慎应用,你就可以像熟练的匠人一样,在日常职业生活中创造出意义。
有些人以为,他们的工作不可能成为这样一种意义的源头,因为他们的工作内容太过平凡。因为他们认为对职业满足感来说,最重要的是他们所选择的工作。但是,你不需要一种稀缺的工作,你需要的是用世间少有的方式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