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评价,你要在意什么?

原创 Joy 开智学堂

img

相信,所有人都喜欢表扬,但是, 你思考过表扬有什么作用吗?知道不当的表扬,不但无效,甚至有害吗?为什么?什么是不当的表扬呢?那怎样去表扬他人,才比较恰当?我们该不该在意他人的评价?开智「认知与改变·阅读训练营」的 Joy 同学,在学习动机心理学这一主题时,给出了她的思考,一起来看~

作者丨Joy

本文为开智学堂原创作品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表扬与反馈的差别是什么?

反馈提供的是任务完成如何的信息。积极的反馈能够提升一个人的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进而滋养内在动机。

广义的表扬涵盖积极反馈的范畴,《奖励的恶果》作者艾尔菲·科恩,要讨伐的「表扬」是一种口头奖励(verbal reward),具有操纵性质。此类表扬不仅在改变行为、提升表现方面无效,而且会损害内在动机。

从表扬的动机(我们为什么要表扬他人)出发,可以更好地区分「自带操纵性的表扬」和「不自带操纵性的表扬」

如果表扬者的目的是利己的,这样的表扬通常自带操纵属性:

  1. 为了控制他人行为;
  2. 为了让对方更喜欢自己。

如果表扬是出于利他的目的,这样的表扬可以说不自带操纵属性:

  1. 为了让对方做/学得更好/取得更好的成就;
  2. 为了鼓励对方,让对方更加自信,形成更加健全的自我概念;
  3. 为了给对方安装「真善美」心智程序。

前一种情况很好辨认,要警惕的是后一种,因为如果表扬方式不当,不但无效,而且有害——出发点可能是想增强对方的自我决定水平,反倒起了反效果,无益于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的培养。

不当的表扬具备哪些特征呢?

  1. 对人不对事——显著特点是贴标签、用大量形容词,诸如「你好聪明!」「她真的太乖/懂事了!」
  2. 宽泛,不具体——写/说得太好了!好厉害!做得好!优秀!
  3. 虚假,不真诚;
  4. 公开表扬,不利于建立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

不当的表扬会引发抵触、依赖、内在动机的削弱,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

如何恰当地表扬呢?四条建议:

  1. 对事不对人;
  2. 尽可能具体;
  3. 避免虚假的表扬;
  4. 避免引发竞争的表扬。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什么样的表扬会削弱被表扬者的兴趣?

当表扬具备显著性、控制性、和被期待时,和奖励一样会削弱被表扬者的兴趣。

生活中符合这三大特征的表扬,我首先想到的是从学校延续到职场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员工」的评比和嘉奖。

显著性」体现在,二者都通过仪式来表彰获奖人;

在众人面前表扬得奖人如何如何优秀,其他人要向他们学习,此为「控制性」;

被期待」体现在,这是个仪式,是每学期、每年的保留节目,有点「上进心」的孩子,相信都幻想过自己站在台上受众人仰望的风光场景。

我同意科恩的观点,这种公开表扬的形式催生竞争,改变我们对人际关系的态度。

追逐嘉奖的孩子,习惯了单打独斗,习惯了将一切看做零和游戏,他人的得等于我的失,因此通常不是很好的合作者。更有甚者,这类人通常将自我价值建立在赢上面,因此自尊极不稳定。

取得好成绩成为证明自己比别人强、获得父母肯定的手段,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剩多少,看毕业后有没有求知和探索的习惯,可略知一二。

从学校到职场,奖状的过渡之自然,让我们觉察不到它的操纵性,更遑论它的破坏性。「胡萝卜」的广泛使用让我们太依赖外在奖赏了,现在不得不除去这种有毒的外部动机。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如何看待他人的评价?

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假设是,我能够区分反馈(feedback)与评价(evaluation)。评价比反馈更为主观,简而言之,是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的方方面面的意见、看法。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谈一谈「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吧。

《奖励的恶果》书中提到,「儿童身上几乎普遍存在着想要得到赞同的欲望……必须谨慎对待孩子这种想要取悦别人的欲望。」

德西和瑞安的论文也提到了一个现象——孩童为了得到父母的爱而放弃了自主。

A social environment that affords competence but fails to nurture relatedness is expected to result in some impoverishment of wellbeing. Worse yet, social contexts that engender conflicts between basic needs set up the conditions for alienation and psychopathology (Ryan et al., 1995), as when a child is required by parents to give up autonomy in order to feel loved .

Ref: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我在前面提到,对很多孩子而言,「取得好成绩成为证明自己比别人强、获得父母肯定的手段」。

自主感与归属感并非天然冲突,但是当父母的过度控制导致孩子为了归属感而放弃自主感的时候,胜任感(比如取得好成绩)也无法弥补这个冲突所带来的伤害。

也许是因为我接触了太多这样的孩子,所以对这个问题特别关注。

科恩一向提倡,我们给孩子的爱必须是无条件的,爱不应该建立在 ta 是否听话,是否取得了我们认为 ta 应该取得的所谓成就。

因为将自我价值纯粹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反之,被无条件爱过的孩子,不会缺乏安全感。

追求他人和认可,渴望得到他人接受,其实都是出于对归属感的需求。

个体对归属感的需求受挫之后,比如小时候遭父母遗弃,或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关注与关爱,会转而寻求归属感的替代品——名和利,寄希望于这些替代品能够为自己带来认可以及持久的幸福感。

但他们往往不知道,追求这些目标不但无法给来认可和幸福,反倒让他们深陷无尽的烦恼。

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不曾体验过无条件的爱,他们也不懂如何无条件爱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爱是有条件的,我必须具备某些条件——美貌、学识、才艺、财富、声望等——才值得被爱。

归属感与自尊、自我价值感息息相关。低自尊与低自我价值感导致他们哪怕在人群的拥抱之下也感觉不到爱和归属感。

除非学会无条件接纳自己,否则内心永远有一个洞需要填补,永远需要向外界寻求认可与赞同,无法与他人建立深层的联系。

梳理完「无条件的爱」与「自尊」、「自我价值感」的关系之后,回到如何看待他人评价这个问题。

我从小就蛮特立独行,「委曲求全」去迎合他人,去获得同侪的认可,几乎不太可能。这给了我一种错觉,以为对外在评价具有免疫力,但其实没有,作为社会性动物,难逃社会比较、难逃社会评价体系。

但是,我又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于是我选择了求知,希望借助前人的智慧实现思想自由。直到去年,我才彻底懂得——人需要无条件爱自己,无条件爱自己才能保证稳定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

「无条件」不代表意识不到自己的局限性,不代表屏蔽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而是——不管搞砸了多少事,我都坚信自己值得爱,我绝对不会做自我贬低和自我攻击这种蠢事,我不需要具备某些条件(美貌、学识、才艺、财富、声望)才值得被爱。

在「无条件爱自己」认知的基础上看待社会评价,是保证「自我」不会随时碎一地的前提。其次,选择恰当的社会比较、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都是非常实用的工具。

开智阳志平老师这几句话我很受用,不以社会赏罚为念,建立一套自己的标准,共勉~

在职业生涯多数时候,没有人会花心力来肯定你,因此,人们常常将外在奖赏误解为对自己的肯定。比外在肯定更重要的是,你得成为一名内在动机驱使的人。

Ref:跨年答疑(4):职业十二问

在「心流」这本书中,我也找到了目前为止最满意的答案:

其实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或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财富、地位、权势、美貌)与生活品质并没有直接关系——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对自我和所遭遇的事情做何种阐释。改善生活,唯有从改善体验的质量着手。

在生命的每时每刻产生源源不断的心流,将生命化作一场盛大的心流,他人的评价?无暇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