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个尺度,教你搭建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
柳一一 开智学堂
“ 你是否有这样的问题,看了很多书,却始终觉得杂乱无章,不成体系,运用的时候非常困难?问题出在哪里呢?你没有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那么,应该怎么做?年阅读量达 200+ 的开智校友柳一一,从大中小三个尺度,与你讨论如何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帮助自己终身成长。一起来看~
作者丨柳一一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一道出」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序 言
很多学员和我说,他们看了很多书,却始终感觉杂乱无章。这些知识仿佛散落在大脑的各个角落里。最终导致一个问题:提取知识变得极度困难。
我不提倡功利性的阅读,只为了解决问题的阅读会限制一个人的眼界。
这并不代表要消灭我们使用知识的权限。如果读完一本书,知识成为束之高阁的存在,那阅读也就失去了意义。不为了「用」而读,但是,读了一定要学会应用。
当提取知识的难度变得极大时,应用肯定无从谈起。怎样让知识能够随时提取出来?
前提是让所学的知识成为一个体系化的存在。有了体系,你的记忆才会有线索。你知道某个知识存在哪里。
而且,搭建体系,本身就是创造的过程。在创造中,你会更深入的理解这些知识点。进一步的理解,也是应用的前提条件。
接下来,我会分成三个尺度,来讨论如何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大尺度:通识教育
在大学之前,我们接受的教育也可以称之为「通识教育」。我们会广泛学个多个学科的知识,而不会限定于某一学科。
大学时,我们开始分了专业,不同的小伙伴会选择不同的专业来继续深入学习。从大学阶段起,我们接受的教育是「专才教育」。
两种教育最大的区别是,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让我们「成人」,专才教育的目标则是让我们「成才」。通识教育是向横向扩展,专才教育是向纵深挖掘。两者合起来,很像一个大写的字母「T」。
为什么我要说通识教育呢?
前几年,我阅读了大量书籍,具体数目无法确定,不过至少也要 300 本+。
今年,我突然就遭遇了可怕的书荒。很多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该看什么书。那些经常上榜单的书,竟然大部分已经被我看完了,比如《反脆弱》、《黑天鹅》、《定位》、《原则》、《贫穷的本质》、《稀缺》、《异类》等等。
而且,有 80 多本书,我都写了详细的读书笔记,或者是读书卡片。我只好花时间去努力找可看的书,结果也还是没发现太多值得阅读的好书。
在困境中,我开始了对自己阅读结构的反思。我逐渐意识到,这几年我的阅读主题几乎是固定的,以社科类为主,文化历史为辅。
之所以书荒,是因为我的阅读范围一直是在向深发展,而失去了广博度。更科学的阅读方式,其实是从「通识」开始,再向「专才」的纵深方向发展。
多学科的理论模型,能帮助我们拥有一个「广角镜头」。你收纳到视线里的,不再只是单一的某处景色,而是更大视角范围里的风景。
有了来自多学科的理论模型,我们才能避免成为「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的狭隘者。
举个例子,比方说从众效应,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是人设定好的一套默认「程序」,在远古时期,这套默认程序能提高人的生存几率,那些能跟着大家跑的人,更可能避开猛兽的攻击。
从社会网络科学的角度看,从众行为是由「信息效应」,或者「网络效应」导致的现象。信息效应,就是我们会假设别人掌握了我们不知道的信息,别人比我们拥有了信息优势,所以,我们会去跟随对方的行为。
网络效应,是指处于强关系中的人们,会对彼此有极强的影响力。微信就是这么风靡起来的。你看到朋友在用,为了和朋友更好的沟通交流,你也会去下载一个。你的其他朋友看到你用,他们也同样会去下载。
有了多学科的知识模型,你不会陷入单一的狭隘视角里,而是从更丰富的视角去理解这个世界。
多学科的知识模型,还可以帮助你打通思维上的「郁结」。有些理解障碍,从另一个学科视角理解,可以轻松的破解。所以,我们成年人的阅读,也要先回到最初的「通识教育」。
到底哪些属于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科目呢?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
通识科目确定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在每个领域找到最经典的书去阅读。每个领域阅读 5 左右本即可。
在对一个科目基本没什么了解之前,我们很难知道自己到底应该读什么书。好在,现在资源很丰富。
我在搜书单时,会参考得到、知乎、豆瓣这三个地方的书单推荐。先确定两本最经典的、教材级的。在阅读中,你会意识到自己还需要读什么书。
比如,我最近在读哲学类。这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我先查找了一套书单,大概有 10 多本,最后只筛选了两本。
第一本书《西方哲学史》,作者赵林,哲学史学会理事。这本书的特点是超级通俗易懂。整本书说的都是「人话」。
哲学本身离我们生活比较远,讨论的问题往往很晦涩。如果你在未入门之前就选一本读不下去的书,可能永远也激发不了对哲学的兴趣,更不可能入门。
所以,第一本入门书,不只要权威,更要注重对兴趣的培养。
我选择的第二本是《哲学是做出来的》。这本书是国外很多大学的哲学教材,翻译的也不错,读起来并不吃力。
这本书讲的是「方法论」,关注的是哲学的生产方式。从方法论层面去了解一个学科,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宏观的认知。
第一和第二本书,也可以定义为「创造知识缺口」的书。这两本书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拉开这个学科的序幕,让你对序幕背后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好,拉开序幕后,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去选择接下来的三本书了。同样,这三本书也以经典为主。如果是国外的作品,一定要注意翻译的文字是否好读。
搭建知识体系,要先搭建一个「大尺度的知识框架」,以通识科目为主,每门科目下阅读 5 本左右的经典书籍。这五本书读完,我们就完成一个科目基础体系的搭建了。
一个科目一个科目的搭建下去,我们就会拥有芒格所说的「多元视角」。对任何问题,我们都不会执拗于一个固定的答案。我们会用更开阔的视角,去理解这个世界。
图片来源 Pixabay
中尺度:主题化的知识体系
这一节我用了「中尺度」这个名称,可能更准确的是「纵深尺度」。通识教育,帮我们搭建的是一个广博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会形成我们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基础框架。
在搭建完基础框架后,或者在搭建基础框架的同时,我们可以开始深入某一个领域中,去建立更加细化的知识体系。
比方说历史科目,基础框架的搭建,看五本就足够了,《全球通史》、《哈佛极简中国史》等。
在读完这些书后,你想深入进去,一定要注意大科目的拆分。一个大科目,往往又可以拆分成多个大大小小的主题。
比如,两个大主题西方历史、中国历史,继续拆分下去,西方历史,又可以分为各个国家的历史,中国历史,可以分成各个朝代的历史,还可以按照经济、政治等拆分成多个主题。
你要在一个大科目下进行纵深阅读,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拆分成多个主题,然后按照不同的主题去阅读。
在开始阶段,建议一个主题读 2 本左右,再交叉阅读其它主题。比如,可以先读两本宋代历史,再去读两本明代历史。
当知识体系还比较单薄时,这是最快速度建立完整体系的方法。如果你频繁的交叉主题去阅读,很难在主题内实现融会贯通的思考,也很难快速搭建一个基本的框架。
不管是哪个主题,都注意选择权威类书籍。即使不是教材级,也最好是严肃读物。
在起步阶段,我们要培养自己的阅读品味。总是去读一些不严肃、不严谨的书,阅读品味就会变差。品味变差了,阅读的意义就消失了。
在纵深阅读时,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及时搭建该主题内的知识结构。完成的方式是:你可以假设自己也要写一本该主题的书,然后开始搭建整本书的目录。
目录分为 2-3 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拆分出的一级标题,每个标题下面,继续拆分次一级的标题,最后,是每一个章节的标题。如果是两个层级,就分为大标题和次一级的章节标题。
尽管每本书都有自己的结构框架,但是,那是作者设定的一个结构。我们在完成阅读后,会有自己的理解,会和自己的整个知识体系做联结、做深入思考。不同的人,对结构会有不同的理解。
完成这一步,你才能把整个主题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框架性的认知。不然,你的知识就是一盘散沙。原书作者的框架,永远无法成为你的。
不创造,无体系。
举个例子,最近我重读了《如何学习》、《认知天性》。这两本书讲的是同一个主题:「怎样更高效的学习」。
在阅读完后,我搭建了这样的一个知识结构:
1、大脑的底层规律
叙事冲动:大脑擅长编故事
潜意识:让学习自动化的秘诀
2、记忆的本质
遗忘:为了更好的记住
联结:知识之间要形成错综的网络
难度:加工时越费力,记忆就越深刻
3、学习的正确方式
三个步骤:学习的必经过程
检索式学习:增加信息提取的难度
间隔学习:科学利用遗忘的作用
多样化学习:更深度的知识加工
当我完成这个体系的创作后,这个结构图从此就印在了我的脑子里。只要提到高效学习,整个框架会自动跳出来。
如果此后又阅读了相关主题的书,可以继续修改和完善整个框架。
图片来源 Pixabay
小尺度:三个层面的知识
知识体系的最大尺度框架,是由通识科目搭建起来的。
知识体系的中尺度框架,是向深扩展的「竖线」。你找到自己要扎进去的科目,再把科目拆分成多个不同的子主题。每个子主题下的主题阅读,就是搭建中尺度体系的过程。
不过,以上两者,其实都属于「基础建设」。完成这两步,我们搭建出来的体系,只有骨头,没有肉。
怎么才能既有骨头又有肉呢?这就要完成小尺度上的体系搭建。
小尺度的体系构建,指的是在阅读中对于具体知识的掌握。阅读一本书,某个知识点到底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
季平老师在《教什么知识》中,把知识划分成了四个层面: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
我做了一个删减,认为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这三个层面的知识,在阅读中是最常涉及的,也是最重要的。
对于一个知识点,我们需要掌握的主要是这三个层面的知识要点。掌握了这三个层面的知识要点,才算是真正掌握了一个知识点,并让这个知识点应用于工作生活。
来一一解释下这三个层面的知识分别是什么。
- 概念性知识:概念和原理的相关知识,包括名称、定义、例子等;
- 方法性知识:关于「怎么做」的方法层面的知识;
- 价值性知识:针对价值、功能、意义的知识。
举个具体的例子,比方说知识点「峰终定律」。概念性的知识包括「峰终定律」这四个字,这是概念的名称。定义是:一个人的主观体验,是由体验中所经历的高峰值以及结尾的感受所决定的。
例子:很多人在宜家购物,尽管过程中多次排队,服务员也比较少,但还是会有非常好的体验,原因就在于过程中有多次「峰值」,各种好用又便宜的物品。在结束时,还有 1 块钱的可口冰激凌。这些「峰值」和「结尾」的体验,决定了对整段经历的评价。
「峰终定律」的方法性知识:注重创造「峰值」,重视「结束」时的资源投入。比如,为自己和家人制造仪式感,能让大部分时候都略显平淡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一个设施普通的酒店,在过程中可以给客户提供超预期服务,在客人离店时,可以送给客人一个小礼物……
「峰终定律」的价值性知识:可以让平凡生活充满生机;可以让商业活动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概念性知识,大部分书都会给出一个直观的定义,也会举例子来说明。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往往需要自己从书中归纳整理。
从这三个层面去学习一个知识点,并搭建一个「微观」体系后,整个知识体系的建设才算真正完成。更重要的是,所学的知识,也能够为己所用。
结 语
知识体系的搭建,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在每次完成一本书的阅读后,我们的知识体系都会再一次更新。这也是最科学的体系构建方式。
客观来看,知识在不断更新。主观来看,每个人的理解力,知识缺口、个体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一个好的知识体系,是随着我们不断成长的。■
主要参考资料:《教什么知识》,作者季平,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