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做学习者,还是只做个学生?
张海良 开智学堂
“ 你是学生,还是学习者?学生仅仅是你在校时的一个身份吗?学习者是否代表你离校后依然保持学习呢?这两个身份,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你又是否思考过?如何做一个学生,你可能很清楚,那么,如何做一个学习者?你需要找到正确的「学习隐喻」,开智校友张海良,与你分享他对学习隐喻的思考,希望能启发你对学习者这一身份的思考~
作者丨张海良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Become」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学生与学习者
1996 年,梅里尔等人在 Reclaim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中区分了学生和学习者的区别:
学生是说服自己从教学中获取特殊知识和技能的人;学习者则是从自己的经验中建构自己的意义的人。我们大家都是学习者,但是只有那些使自己能忍受精心策划的教学情境的人才是学生。
如何分清学习者和学生?2016 年,我报名参加了开智认知写作学课程(「快写慢改写作训练营」前身),在那里,我找到了一部分答案——学习是获得,是参与,更是创造。
记得在当时,第一次听到「学习即创造」隐喻时,我的眼前突然光亮,就像看到了走出洞穴的山口。不过在当时,我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不了解背后的深层原理。直到读了《人是如何学习的》第一版总序,我才明白当初的隐喻实际是指什么,也明白了当初了解的并不完整。
那么,完整的学习隐喻是什么呢?我在一门新兴的学科「学习科学」中找到了答案。
学习的五个隐喻
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曾在 2002 年翻译出版了 14 本《21 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系列丛书,系统梳理了学习科学的研究现状和主要内容。
除了已经公认的「学习是反应的强化」、「学习是知识的获得」、「学习是知识建构」之外,当今还正在形成另外两种学习隐喻——「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与「学习是参与实践共同体的隐喻」。
学习是反应的强化
世界上真正将学习作为研究对象的是从哲学和神学里分离出来的心理学派,具体地说是与内省法相对的行为主义。从伊万·巴普洛夫狗的实验到桑代克的迷笼实验,再到斯金纳笼子实验;研究领域也相应地从经典的条件反射到工具性反射,再到操作性条件反射。
基于动物的学习行为的研究,行为主义者把学习的概念定义为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学习的动力来自内部的如饥饿,还有外部的如奖励和惩罚。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记忆和体罚。
图片来源 Pixabay
学习是知识的获得
到了 20 世纪 50-60 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以及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认知心理学家开始将人与计算机比较起来,提出了有关学习的新隐喻———「学习是知识的获得」。他们将计算机中信息的符号形式等同于人的知识,将基于计算机符号的计算运作等同于人的认知,逐渐建立了有关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
这一学习隐喻中,我们不难看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人,教师则是信息的传授者。对教师来讲,他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而学生则是一个空空的容器。知识像物品一样是规则的,结构性的,是可以填充到容器里面的。
相信,我们对这个隐喻并不陌生,我们的中学时代,尤其面临高考压力的那一年,每一个日日夜夜都是在奋力「获得」知识。
学习是知识建构
参照计算机处理信息方式建模的隐喻,其隐含的是:知识=信息,人脑=计算机。学习可以通过对所知识的复制与同化来获得。显然,「学习是知识的获得」这一隐喻将学习简单化了。
到了 20 世纪 80、90 年代建构主义兴起,他们反对知识是客观的。建构主义学派的研究者将注意力的焦点放在了认知问题上,并认为知识是发展的,是新旧经验互动建构的。就像冯・格拉塞斯费尔德说的那样:
知识既不是通过感官也不是通过交流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造起来的。
这就是「学习是知识建构」的隐喻,它强调认知不是对某一客观存在的实在发现,而是主动建构个人有关世界的经验现实。
而这种隐喻的基础建模与科学家对人脑研究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从最初的基于动物,到基于计算机,「学习是知识建构」才真正开始基于人脑研究。
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
如果说,「学习是知识建构」是激进建构主义从个人的角度研究学习和认识的,关注的是个人方面的心理。那么,社会取向的建构主义理论将知识从个人扩展到了团队或共同体中。这就是「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的学习隐喻,它深受维果茨基有关心理发展的社会中介理论影响。
社会建构主义将知识视作社会的建构。他们认为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里,通过自身的认知过程及其个体间、各种社群间的社会协商而建构的。只有当个人建构的、独有的主观意义和理论跟社会和物理世界「相适应」时,才有可能得到发展。
如今,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远程协作,远程办公,远程学习已经逐渐成为现实。在这种背景下的维基百科就是这个隐喻的代表。
学习是参与实践共同体的隐喻
我们知道,传统的学校教育越来越让人失望,人们从学校学到的知识并不能很好地指导工作实践。
于是在建构主义发展的同时,有关认知与学习的情境理论这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受到心理学、人工智能、人类学领域研究者的青睐。
「学习是参与实践共同体的意义协商」就是源自于人类学领域的情境认知与学习的研究。莱夫和温格通过助产士、裁缝、海军舵手、屠夫、戒酒的酗酒者五个学徒制案例的研究发现,新手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从专家那里能够学到许多无法言传的默会知识。
这个隐喻强调,学习是一个发生在参与性框架中的过程,新手在实践共同体中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在互动中同时建构意义和身份。
这期间,作为学习对象的知识与技能(绝大多数是默会知识)则是镶嵌在实际运用的情境当中的,新手只有参与其中、在情境中掌握它们才能解决真实的复杂任务。
图片来源 Pixabay
你的学习隐喻是什么?
「学习是反应的强化」是基于动物行为的学习隐喻,学生像「动物」一样学习;
「学习是知识的获得」是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的隐喻,学生像容器一样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
「学习是知识建构」是参照人脑机制建构的学习隐喻,学习者依据经验和互动创建意义而不是获得意义;
「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是基于社会性对话与网络协作的学习隐喻;
「学习是参与实践共同体的隐喻」是基于认知学徒在真实领域活动中的学习隐喻,新手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到实践共同体中,习得技能和知识。
这五个学习隐喻所适应的环境,也从工厂隐喻的学校扩展到了学徒的实习场以及真实的社会实践当中。
对照上面的区分,已经离开学校的你,在学习中所扮演的是否还是被动的「学生」还是主动的「学习者」?你学习所采用的隐喻是工业时代的隐喻还是互联网时代的隐喻?是「获得」还是「建构」,甚至只是「强化」?
我相信,做任何一件事,都有一个提纲挈领的存在。它不像「本质」那样不可捉摸,也不是「底层逻辑」那样故弄玄虚,这样一个存在,我认为是隐喻。实际上,隐喻一直是我们理解事物的重要手段,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社会生产,以及发明创新,许多问题都受到它的指引。
那么,对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学习」,它的隐喻是什么?我相信,只要找到这个隐喻,一切有关学习的问题都会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