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志平:个人发展的三大痛点(附解决方案)

阳志平 开智学堂

img

人生难题有什么?职业发展、职业转型、子女养育,这三大问题肯定位列前茅。那么,如何解决呢?开智学堂阳志平老师,为你提供的解决方案是,职业发展:拼概率;职业转型:拼颗粒度;子女养育:拼科学。详情如何?一起往下看~

作者丨阳志平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心智工具箱」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1

每期开课或搞活动,包括知识星球在内,问我问题的同学不少。我发现,问题一定会聚焦到:职业发展、职业转型、子女养育这三大痛点上。

那么,我们宏观地提炼一下答案,其实很简单:

1)职业发展:拼概率。

注重不同阶段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核心矛盾。

2)职业转型:拼颗粒度。

上一个职业生涯中总结出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然后创意组合成为下一个职业生涯。逐步替换,一步一步,争取在多个人生周期后,替换成绝大多数都是自己喜欢的、胜任的、热爱的。

3)子女养育:拼科学。

相信现代医学一定会大过传统中医的效率。同样,子女养育也可以循证科学导向。多跟着科学走。抓大放小。抓住各个阶段的关键。

从宏观上讲,就是这三个答案。但,中观、微观会导致无穷的烦恼无尽的焦虑。微观的问题各不相同,宏观的答案又距离解决问题太远,所以,在中观层面,我给大家三个建议,分别是:结构性力量、颗粒度与机会通道,以下,是具体解释。

2

什么是「结构性力量」?与个人努力相对应。最简单的判断标准是,如果没有你这个人,没有你创办的这家公司,多年后,这个事情是否会依然发展很好、发展很大?

分析职业发展,如果按照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来看,分别是:

1)宏观:看看自己所在的细分领域,十年后如何,是否依然前景不错;

2)中观:先看组织环境,再看个人作品,最后看家庭结构。

3)微观:分析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可以改变的;哪些是可以利用「结构性力量」,哪些是不能利用「结构性力量」的。

我们在职业发展时最大的错误就是会高估个人能力,相信个人努力能改变很多东西。但,伴随年龄越来越大,你会越来越无力。此时,你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相信命运不可改变;相信平台、趋势、威势、名利。甚至你开始变得更功利。

然而这不可取。人到四十,就应该放弃努力了吗?不!远远不应该放弃。我曾经写过:在三四十来岁的年纪,多数人已经放弃了理想,你的理想主义就是你最大的竞争优势。

仅仅依赖「结构性力量」的最大问题是容易成为投机主义者。因此,与年轻时只相信个人努力那种极端相对比,更好的方法是尽量创作那些能够巧妙利用「结构性力量」的个人作品。

个人作品,意味着打上你的痕迹了。而能利用「结构性力量」,意味着这些个人作品能够更好地与社会对接。

网络科学骨干 Albert-Laszlo Barabasi 曾在 The Formula 一书中做过一些有趣的研究。如果你所在的领域,绩效能客观衡量,那么,你往往能凭借个人努力成功,比如竞技类运动。反之,类似艺术这类就难以区分绝对好坏,所以你多半不得不依赖社会评价。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3

多数人一辈子从事的职业,往往处在绩效客观评定与社会主观评价两者之间。此时,假设你的作品处在一个引用网络中,你能否击中关键节点,得到关键节点的引用、推荐,就变得格外重要。这个思路,就是不断努力创作那些能够巧妙利用「结构性力量」的个人作品。

举个具体例子,拿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创始人西蒙举例。

假设心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各自知识点数量是 2 万个。当然,这个数字是咱们随便写的。那么,西蒙是如何学习心理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呢?西蒙丝毫不懂也不在意心理科学的两万个知识点,要知道,他是政治学博士毕业。他在意的是,从这两万个知识点中,他发现的模式。

基于他的独特视角,他找出了不一样的模式,而构成这个不一样的模式的知识点,其实仅需 200个足矣。但如果仅仅是发现心理学的新模式,意义不大。

西蒙更巧妙的是,同样找到了计算机科学的 200 个知识点构成的一个新模式。心理科学的两万个知识点,对计算机科学有启发的不过200个知识点左右;而计算机科学对心理科学有启发的知识点,同样也不过200个左右。

当心理学的 200 个关键知识遇上计算机科学的 200 个关键知识点,就成就了 20 世纪的一位天才。

那么,西蒙在这个例子中利用了哪些结构性力量?击中了哪些关键节点——居间中心性。

描述网络,有不同的层面。如果使用节点层面描述,一个网络中往往有四类重要节点。拿人际网络举例,这样大家容易理解。在一个人际网络中,四类重要节点分别是:

1)程度中心性高的人

哪些是明星人物?哪些是边缘者?程度中心性回答类似问题。这是最为人们理解的社会网络测量指标。以微博为例,程度中心性就是粉丝的数量,那些程度中心性高的人就是微博中的明星。

2)亲近中心性高的人

亲近中心性通过点与其他点的距离来测量。那些在社交网络中经常与人互动、人际关系颇好的人,比如公司中的八卦传播者,往往亲近中心性得分较高。

3)居间中心性高的人

节点的居间程度,表示一个网络中经过该点最短路径的数量。在网络中,节点的居间程度越大,那么它在节点相互之间的信息传播起到的作用也就越大。在两个社会网络之间的人,比如跨界者,往往拥有较高的居间中心性。

4)特征向量中心性高的人

那些在社交网络中沉默却拥有极大权力的人物,如《教父》中的主人翁柯里昂,特征向量中心性就是找出他们的办法。

基本原理是,一个有着高特征向量中心性的行动者,与他建立连接的很多行动者往往也被其他很多行动者所连接。在社交网络中,有这样一种人,很多明星与其做朋友,即使他沉默不语,也可能是一位重要的人物。

4

接着说颗粒度。如何理解颗粒度?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思维方式本质上有两种:基于逻辑/抽象/理性/形式的;基于经验/具身/实践/人际的。

那么,我们在 20 世纪习得的观念是,将前者称之为科学,将后者称之为实践;在 19 世纪王阳明时代习得的观念是,将前者称之为知,将后者称之为行。

那么,这个分类有什么问题?它的缺点是什么呢?——颗粒度不对。

颗粒度太大了,所以导致解释力有限。而很多人偏偏喜欢在这种大颗粒度下,毫无创新地浪费时间来争辩。

历史学算科学吗?显然,在不少科学家眼中,不算。勉强可以归为人文科学。但,历史学家足够聪明吗?足够智慧吗?显然无数历史学家拥有智慧。

为什么会出现这类悖论?同样在于定义的颗粒度太大,导致推理无效或者推理悖论。

第二个例子。如何打败浮躁?如何让自己变得聪明?如何让自己变得成功?这是很多人喜欢讨论的一个话题。

浮躁、聪明、成功都是颗粒度太大的词汇,我们需要切换更符合时代发展周期,帮助我们抓住一些突变型机会的行为模式,并发展出新的社会评价系统。

模式远远比大词更重要。

我在信息分析课的职业分析那周做过一个实验,让同学尝试描写自己的行为模式。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能认识自己。但写着写着,合并同义词之后,绝大多数人写不出 100 个关于自己的关键词,写到二十到四十来个就词穷了,这就是关于自己的颗粒度不够。

如此,怎么能奢望做出好的职业生涯转型?

前沿的情绪建构论甚至告诉我们,情绪颗粒度大大影响了你的心理健康、幸福感。

什么是情绪颗粒度?就好比一个优秀的作家,其词汇量远远大于普通人,同样,情绪颗粒度足够高的人,往往拥有数千个情绪词汇来描绘情绪;情绪颗粒度低下的人,往往只有数个词汇描述情绪。按照情绪建构论提出者巴瑞特教授建议,你可以通过阅读小说、旅游等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情绪颗粒度。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5

最后,说一下机会通道。

子女教育这个事情,本质上是给孩子创造环境,提供机会。

绝大多数家长其实不太明白如何扩大机会通道。最简单的方法一定是跟着科学走。抓大放小。抓住各个阶段的关键。

比如,0~2 岁运动脑是宝宝发育重心。此时是宝宝最初认识世界的时间,他的大动作能力逐渐发展,慢慢掌握抬头翻身、独立坐起、爬与走等技能。与此同时,宝宝接触到大量的在妈妈肚子里没有接触到的事物,不断将「这是妈妈」「这是桌子」「这是小狗」融入大脑中,学习新概念。在此阶段的小宝宝,需要通过大量的玩耍互动,来理解周围爆炸式的新信息、新概念。

到了2~4 岁,情绪脑是宝宝发育重心。2岁前,宝宝就会发展出自我意识,区分自己和他人。这时候宝宝自己和妈妈都会发现——宝宝有小情绪了!2~4 岁宝宝的情绪,真的让很多妈妈们头疼。你一定听说过妈妈界的流行说法:可怕的 2 岁 terrible two;恐怖的 3 岁 horrible three。

而3~6 岁的宝宝,语言脑与智力脑是宝宝发育重心。3~6 岁的宝宝,已经有了相当的语言基础。宝宝小的时候,你可以跟他多说话、多唱歌,帮他发展语言能力。随着宝宝长大,你可能发现,语言能力要升级了。同样,3~6 岁的宝宝,工作记忆、执行功能等智力脑开始发育。

很多爸爸妈妈不知道,长大后,为什么有的孩子思维敏捷,有的孩子反应迟钝?这是与认知科学的「工作记忆」指标相关。

那么,什么是「工作记忆」呢?你可以将人类大脑想象为一个简化的输入输出装置。制约这个装置输入输出速率的是工作记忆。它是人类绝大多数能力的瓶颈。那些思维敏捷的孩子,往往在工作记忆广度上好于反应迟钝的孩子。

很多爸爸妈妈也不知道,为什么有的孩子善于抵制诱惑,没那么容易分心,有的孩子延迟满足能力较差,很容易走神?这是与认知科学的「执行功能」指标相关。

什么是「执行功能」呢?它是指大脑对自己的意识与行为进行监督与控制的各项操作过程。

6

机会通道不仅仅影响大脑发育这类微观层面,同样也会影响宏观层面。

比如,大规模的教育公司必然是当时那个时代,出现了新的机会通道。新东方之于出国留学。以及北京科技公司的第一代员工成就了数学培训起家的好未来。

在机会通道这个时候上,家长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华山一条路。

不少家长,忽略孩子的内在动机,只是简简单单地按照社会潮流去教育子女。现在流行出国,就去英语培训班;现在流行少儿编程,就学编程。

这里面非常微妙的地方在于,外界潮流始终会变化,而子女有多少时间折腾?最后,你给孩子提供的是一套跟随外界潮流而选择兴趣的行为模式。

孩子能不与同学攀比?孩子长大成人后,能不焦虑、能不抑郁?

大规模的机会通道出现,其实非常非常不重要,除非你是教育行业创业者。更重要的是,你能让孩子从小明白、辨别、跟随内在动机走。

这样的机会通道才是真机会、大机会。

成年人绝大多数时候的竞争,不是与高手过招,而是与自己竞争,或者与自己水准差不多的小白竞争。为什么说成年后,为兴趣工作而非为钱工作变得那么重要了?

道理很简单,35 岁后,多数人已经拥有支撑温饱的收入。这个时候,要取得杰出成就,要成点事,往往是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足够投入,然后足够投入又带来了足够品质的作品,作品又带来了足够多的好评,好评又带来了足够多的自信心,从而敢押注更多的人/钱/技术与自己的时间。

成大事者几乎无一例外。选择内在动机不是矫情的心灵鸡汤,而是一种获得竞争优势的必须条件。

这样的道理,很多家长不是不明白,但一旦将孩子陷入社会比较场景,依然是亦步亦趋。这不是知易行难,而是更复杂的问题,未来有机会可以展开说,如何在社会习俗下,尽可能地给自己孩子创造自我决定、培养内在动机的机会。

小结

以上,三个中观层面的小建议:在职业发展上,尽量创作那些能够巧妙利用「结构性力量」的个人作品;在职业生涯转型时,尽量提高对自己、职业、社会的认识颗粒度,创意组合出最佳路径、最佳职业、最佳模式;在子女教育时,尽量培养孩子从小成为内在动机驱动的人,在这条大机会通道上发展,而非在人人拥挤的小机会通道上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