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储备:为什么多读书多运动的人不容易变傻?

蔡梦飞 开智学堂

img

人的大脑如果出现广泛的病理改变,一定会影响认知吗?你可能不知道,有些人具备阿尔茨海默病的所有病理特征,但却没有明显的认知损伤。为什么会这样呢?开智校友蔡梦飞,为你分析「认知储备」的概念,告诉你如何提高认知储备,保持大脑健康。一起来看~

作者丨蔡梦飞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修身储能」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认知储备·渊源

1988 年,《神经病学年鉴志 Annals of Neurology 》发表了一项研究,基于 137 名老年人的尸检结果,该研究意外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标本的病理病变程度和其临床表现之间的差异: 有的人脑内发现了广泛的病理改变,但临床表现并不明显。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相比,这些人的大脑重量更大,神经元数量更多。据此,研究人员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

1、这些人可能患有早期阿尔茨海默症,但不知何种原因而避免了神经元的大量损失。

2、他们的脑体积更大,神经元更多,可以说他们有更大的「储备」(reserve)。

这是该术语首次出现在科学文献中。

该研究引起了人们对这一领域的兴趣,为证实这些初步发现,有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比如有人发现:较高的「储备」更不容易表现出临床缺陷症状;但这些人一旦表现出临床症状后,其症状可能会更快的恶化。

这可能表明:人体内或许存在一套「代偿系统」(compensatory system),当脑内发生一些病理改变(原因)时,这套补偿系统会启动来抵抗或减缓这些病变可能导致的临床症状(结果)。

但这种代偿系统并不能永久生效,如果病变持续进展,代偿系统可能会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溃不成军,之前没有或不存在的临床症状就会表现出来,甚至进展更快。

举例而言:

如果把能正常运转的大脑比作畅通无阻的河流,当进入雨期(衰老)水流会增加,容易出现洪汛(记忆力差等临床症状);但若河流周边的植被丰富,就能帮助吸收和储备水分(补偿机制),能适当减缓洪汛的发生。但如果雨季持续数日或数周,达到了洪水的阈值,植被的意义就不大了,就容易淹没生活区、出现溃堤(进展更快)。

在探讨「储备」概念时,可使用两种模型: 大脑储备和认知储备。这些术语,在文献中经常互换使用。

如果用计算机类比,大脑储备可以看作是硬件,认知储备可以看作是软件, 认知储备在文献中通常用来指大脑和认知储备。

大脑储备(Brain reserve)

大脑储备(brain reserve)可以定义为大脑的恢复能力(resilience),即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应对损害的能力。

这种被动的临界值模型(passive threshold model)假定存在某个固定的临界值,一旦达到该临界值,就不可避免地预示着痴呆症等临床表现的出现。

1、大脑尺寸

1997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大脑中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学并不一定导致临床痴呆,而另一项研究报告头围与临床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降低有独立的联系。虽然有些研究发现了某种联系,但其他的研究并未发现类似结果,这可能与头围的测量方法有关。

2、神经元连接数

早发型痴呆的突触(神经元连接)数目低于晚发型痴呆,这和其更容易表现出临床认知障碍相对应。

小脑对脑储备有重要意义,因为小脑包含大量的神经元,并参与认知和运动过程中。

认知储备(Cognitive reserve)

认知储备也反应了大脑对神经病理损伤的恢复能力,其可被定义为:通过不同的大脑网络(brain network)和其他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来优化或最大化认知表现的能力。

这意味着人脑的任务处理能使用更少的资源或更有效地使用神经资源(neural resources),进而产生更好的认知表现。

学术研究中,多使用教育、职业和生活方式等去量化认知储备,因为这些因素往往与较高的认知储备呈正相关。

1、教育及职业

受教育程度高和从事认知要求高的职业,是预测老年人有着更高认知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认知储备最常用的两个指标就是教育和职业。

众所周知,正常衰老过程中,以及在退化性疾病或创伤性脑损伤中,教育都会对认知能力的下降产生影响。

在受教育年限较少的人群中,痴呆症的发病率较高,说明教育可以预防阿尔茨海默氏病

此外,教育水平(在学校受教育的年数或识字的程度)对成年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可能,教育水平本身提供了一套认知组合包,使个人能从认知上补偿病理变化。临床上,文化程度与痴呆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但与灰质萎缩、颅内容积和整体认知能力呈正相关。

除了教育水平之外,双语能力提高了儿童和老年人的注意力和认知控制能力(cognitive control),推迟了痴呆症的发病。它使大脑更好地忍受潜在的病理损害,可被认为是一个保护因素,有助于增加认知储备。

为什么词汇量不同的人,无法在一起?

[Word is World 识界即世界](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TMzNjgyOQ==&mid=2650052219&idx=1&sn=ec2ad126baf9edc99a735c061af23e1a&scene=21#wechat_redirect)

认知储备的另一个评估指标是职业。职业可能在人的一生中提供认知储备的附加和独立(additive and independent)来源

最近或最长的工作通常被纳入作为研究的因素,但职业对认知储备的意义可能因工作的认知负担(耗神的程度)而有所不同。所以,职业可作为认知储备的的指标。更耗神和需要思考(cognitively sitimulating)的职业与记忆力关系不大,但对应着更强的执行能力(executive function)。

2、生活方式

在考虑到教育和智商等因素后,还有研究发现不同的生活方式也会增加认知储备,使个人更有韧性(resilient)

比如日常经验会影响认知,这就类似于身体锻炼能影响肌肉骨骼和心血管功能。经常进行休闲运动(leisure activity)的人,更能够承受脑损伤,因此可以说有更多的储备。

经常参与高休闲智力活动(读书看报、打牌、玩游戏、上课等),社会类(走亲访友) ,社会实践(帮助他人完成日常任务,有报酬的工作和志愿者工作),这样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明显较小。

其他还包括,锻炼身体,健康饮食等。

结语

从临床看,认知储备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和解释神经系统的组织病变和临床症状表现的差距;但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启示,也意义非常。

因为认知储备的常见评估指标,例如读书学习,培养语言能力, 从事认知程度高的工作,规律运动和饮食等,这些都是我能在日常生活中提前干预和控制的(modifiable factors)。

如果我们能深刻认识到,认知储备对于延缓(可能的)神经系统疾病进展的意义以及它如何给我们提供神经保护(neuroprotective),进而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这样我们能有意识去储备我们的「认知储备」,让生命的河细水长流。

参考资料:

  1. Katzman R(1988) “Clinical, pathological, and neurochemical changes in dementia: a subgroup with preserved mental status and numerous neocortical plaques”. Annals of Neurology.
  2. Stern Y (1994). “Influence of education and occupation on the incidence of Alzheimer’s disease”. JAMA.
  3. Staff, Roger T.(2004). “What provides cerebral reserve?”. Brain: A Journal of Neurology.
  4. Scarmeas (2003). “Cognitive Reserve and Lifestyl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Neuropsychology.
  5. Mondini (2016). “Cognitive Reserve in Dementia: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ve Training”.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