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会让你的大脑发生哪些改变?

尘迹 开智学堂

img

你的阅读时间,主要花费在哪些文本上?现在还在进行深度阅读吗?你又是否知道,深度阅读会让自己发生哪些改变呢?开智校友尘迹,与你聊聊,深度阅读,会让我们的大脑及智识发生哪些改变,一起来看~

作者丨尘迹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源思想」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阅读变迁

每上公交,左右端详,头顶一览,风光无限。不是大师谢顶良多,而是众生低头频繁。刷刷刷,只要我速度够快,有趣就会被发现;跳跳跳,只要我关键词抓得够准,文章就会被消化;存存存,只要我收藏够多,我外部大脑就越强。

诚然,信息过载,我们会优先简化信息,快速处理,以求花最少时间,学最多东西。同时我们开始分类,甚至将不愿思考的外包出去,以求最易消化的精华。

可这样的阅读方式到底在改变些什么?

回路变迁

阅读,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伴随练习而生。他更像是经验,而不是能力。故而阅读方法不一,相应神经回路因而各异。

那阅读回路如何形成?依据神经联结。那每立方公分的链接,似星星般无穷无尽。而那亮如白昼的脑内星辰,具有超越单一视觉、语言的能力,是谓思想。

除此之外,脑回路可塑,连结旧回路形成新回路、重复利用现有神经、增添精细分枝。恰如旧电路改造,重组一切,以适应当前。那赫布法则,更是促使其用进废退,旨在生成特定功能的专家系统,以使其自动激活,高速运作。

试想,即便是辨识单一字母,我们也将启动视觉皮质内所有特异神经群构成的网络,而那关联着,所有由具相同特异性的语言细胞群组构成的网络,由发音结构等特异细胞群组构成的网络。

无论你是否聚精会神,又是否能够理解,他们全在千分之一秒内响应,完成辨识任务。仅仅字母,便有如此工作量,那文章岂是不可胜计?

若长期进行深度阅读,那回路是怎样群星璀璨?反之,单纯浏览,只求概要,回路相互联结及其再塑又有几多?

阅读猫腻

恰如安迪‧克拉克(Andy Clark)所言,当我们阅读句子和长文本时,我们会进入「预测遇上感知」的认知领域。翻开书的任意一页,先前经验就为我们下一步阅读做好充足准备。除去快速的认出字形,还帮助你在任何语境理解其特殊意义。

它帮助我们以极快的速度处理并联结低层次感知,以腾出注意力给较高层的深刻阅读。这些过程相互反馈,以便为下一批句子做更稳妥的准备。

故而,我们的阅读质量,取决于我们分配给深度阅读的时间。而使用何种媒介,也不可忽视,扪心自问,电子媒介下的深度阅读的发生,频率几何?

此外,但凡阅读,都在无中生有。那扁平的横竖撇捺,在我们的世界五彩斑斓。我们会和作者一起凭借那文字细节,建构出动人图画。而这些意象,既帮助我们理解文本的多层意义,又帮助我们深入文本背后他人的感受及其想法。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阅读影响

阅读,自然是增进知识。

正如卡尔维诺所言,我们每一个人,若不是经验、知识、读过书本的总和,还会是谁……

阅读之所以重要,在于其引发的马太效应。阅读越是广泛且娴熟,知识就越是丰富,就越是能运用于阅读之上,叠猫猫般累积进步;相反,阅读越是贫乏,越是生涩,其可用的资源也就越较少,推论、演绎和类推等高阶思维就越是难以训练,使得他们越是沦为劣质信息的寄生虫。

要想让知识不断演化,让自身不断进步,就必须在阅读上持续添柴加薪。

诚如上文所述,我们知道的越多,就越是能够提取有益信息,模拟推论,评估过往。这些在论述文本中,自然发生。那试问,日常生活,进行深度推演的场合何其少?恰恰书本提供了一个训练空间。所以,不去阅读,我们所知越少,模拟的可能也就越少,那进而推理分析能力也难以训练,更何况加之应用了?

阅读,纵然孤独。可借此却能脱离自身,进入他人的世界,模仿他人的意识,体验他人的情绪,思考他人的意义。恰是通过如此反复模拟及其体验,我们生成了同理心。而这些混合着认知、情绪、社交,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历,充实着自己的灵魂,极大扩充着我们的世界。

阅读,越是深刻,就越易推敲。在文本不同诠释中来回移动,不断对照已有知识,反复思考过往经验,以构建新理解。越是训练,就越是不留既定态度去思考,而这恰是批判性思维。倘若既无先贤经验可循,又无智者循循引导,那执着态度思考,岂不只会顽固不化?

从何改变

那数字媒体,提供着便利服务,标榜着时间的最大效用。恰不知那是温柔的陷阱,急躁为之代言。当追逐于高速的信息流动,你可知我们身处何方?当习惯于提纲扼要的表达,你可能发现文字背后的深意与美?当习惯于媒体丰富的信息灌输,你可知你自己观点是啥?

愿你细品书香,寻回人生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