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心流何处寻?
原创 蓝玲 开智学堂
“ 你知道什么是心流吗?心流是一种什么体验?这种体验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说心流可以治愈空虚,为我们找到生存意义,提升幸福感呢?开智校友蓝玲,与你分享她读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论提出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一书的感悟收获,与你谈谈心流种种,一起来看~
作者丨蓝玲
本文为开智学堂原创作品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1. 心流背景
1975 年国际笔会(独立的国际性作家组织,全称是「国际诗人、剧作家、散文家、编辑和小说家协会」)上,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精神病理学专家、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博士做了名为《一位精神病理学医生对现代文学的见解》的专题报告,其中指出,每个时代都有「大众神经官能症」,而在二十世纪特别是后半叶,这种时代的官能症状表现为「生存无意义感」。
十九世纪西方科学、技术与工业的发展,提高了的人们生活质量,但在心灵维度,并不是充溢着满足、幸福,而是填之以悲观焦虑、紧张不安。二战之后,这种情绪更是达到顶端,人们被生活空虚感、生存无意义感所压倒。
弗兰克尔观察到,这类人生存受到挫折后,郁结成病,为「神经官能症」,心理学称为「心灵性官能症」,其病在心灵维度,来源于人的价值危机、生存空虚与内心冲突。现代人在生活中失去了存在感,在生存意义上受到了挫折。怎么治?
弗兰克尔的问题高高悬着,遥遥的,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进行呼应,给出了一个创新的答案:「心流(Flow)」。
何为心流?如何得到心流?心流为何能治愈人类的空虚,为人类找到生存的意义,得到幸福感?
2. 何为心流
什么是心流?
契克森米哈赖将心流定义为一种独特的最佳化心理经验,对此体验,他曾有两种不同的描述:
一是当人们全情投入时,会获得一种贯穿全身的内在感觉。动作与动作之间似乎有一种内在的逻辑指引着身体的各种动作,而无需主体有意识的控制。自我和环境之间、刺激与反应之间、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之间的差异微乎其微。
二是当个体完全被活动吸引时,他们会嵌入一种共同的经验模式。这种模式以意识的狭窄聚焦为特征,并丧失自我意识,只对清晰的目标和具体的反馈有反应,因此不相关的知觉和想法都被过滤掉了。
简单来说,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代价。心灵体验达到最优状态时,心中澄莹如练。只有当精神能量(即注意力)专注于实际目标,行动与机缘又搭配得天衣无缝时,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图片来源 Pixabay
我们来看诗人马克·斯特兰德在工作时产生心流的描述:
你正在工作,失去了时间的概念,完全被工作迷住了。你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中,被在工作中看到的可能性所支配。如果它过于强有力,你会站起来,因为你太兴奋了。
你无法继续工作或者继续看着工作结束,因为你一直抢在自己的前面。观念被占得满满的,其中没有未来或过去,它是被扩展的现在,你在其中创造着意义,废除旧的意义并再造它。
你不用考虑正在使用的词汇,你会被带到工作的更高级的意义中。那不只是最基本的沟通、日常的沟通,而是彻底的沟通。当你在从事某事并做得很好时,你会觉得没有其他地方可以表达你在说的事情。
契克森米哈赖发现,似乎每个人出现心流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先是注意力变得集中,进入一种入神的状态。心中对所做的事情无比清晰,精确地知道每一刻要做什么,并且会即时得到反馈。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了如指掌,掌控自如,知道可以把它做好,尽管它有一定的难度。时间感消失了,自我意识也消失了,感觉自己融入了某种更大的东西内。一旦这些条件都出现,你正在做的事,就有了某种目标性,它本身就成了去做的理由。
3. 心流要素
契克森米哈赖指出,构成心流体验的要素有:
- 全神贯注,工作胜任;
- 目标明确,反馈即时;
- 投入行动,焦虑清空;
- 充满乐趣,自主控制;
- 忘我状态,时空改变。
我们在攀岩、徒步、绘画、阅读时,都可能经历一种高度愉悦的感觉 —— 心流,这需要我们在参与这些活动时投入精神能量,具备适当的技巧。契克森米哈赖强调,「活动」不一定是指体能方面,「技巧」也不一定与体能有关。
比如阅读,它被视为活动,因为它需要阅读者高度集中注意力,了解文字规则,具备一定的技巧,包括识字、把文字转化为意象、对虚构的角色产生共鸣、辨别历史文化背景、预期情节的转变、批评与衡量作者的风格等。
心流的出现需要契机,在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平衡时。1975 年契克森米哈赖提出心流理论后,到 1985 年,米兰大学的马塞洛・马西米尼领导的团队经过长期的研究和修正,对「挑战」与「技能」的关系进行全面梳理,最终得到八种组合关系。
八区间心流体验模型图如下:
图片来源 网络
心流最可能出现的区域,活动的挑战-技能均衡且高于平均水平。此时参与者需要聚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更多的精神能量,但这些投入,都保持在阈值上限之内。如果一项活动对参与者来说挑战太高,没有控制感,就容易产生焦虑或挫折感而放弃;而挑战太低,参与者也会觉得无聊而失去兴趣。
以攀岩为例,来了解下攀岩者如何在体验中汇集了各个要素,而进入心流通道。
攀岩是有危险的,攀岩者需要经过良好训练具有相当的技巧才能进行。攀岩者会面临两种危险:一是客观的危险,登山途中无法预测的各种危机,如狂风暴雨、气温骤降、山体崩塌、岩石滑落等,攀岩者可以对潜在的威胁做好防范措施,但无法完美躲避;二是主观的危险,源自攀岩者的技能不足,无法正确判断自己是否能够克服途中的困哪,是否有足够的技巧应变随时出现的危机。
为了避免危险,攀岩者必须绷紧神经,全神贯注,沿着陡峭的岩壁向上攀爬,心中目标无比明确:爬到山顶,不要滑落。他信念坚定,随时都会收到反馈的信息,没有偏离目标,不断在靠近目标。慢慢地,他忘了周遭的环境,忘了自己,全神贯注于岩石上的凹凸处,寻找落脚点,他的身躯仿佛与天、风、石融为一体,关于「我」的意识完全消失了。
攀岩者为何冒着危险去攀岩?人类的大脑中住着巴甫洛夫的狗,也住着斯金纳的鸽子,生物设计如同一条套狗绳把我们栓着,这条绳子却被内心的欲望与外界的奖赏拽着。环境中一点风吹草动,心中草木皆兵。
如何消弭这种约束?在社会的奖赏之上,遵循内在动机,另行建立一套自己的目标。一位攀岩专家兼诗人说有一段话:
攀岩的神秘就在于攀登本身;你爬到岩顶时,虽然很高兴已大功告成,而实际上却盼望能继续往上攀登,永不停歇。攀岩的最终目的就是攀登,正如同写诗的目的就是为写作一样;你唯一征服的是自己的内心……写作就是诗存在的理由。
攀登也一样,只为了确认自己是一股心流。心流的目的就是持续不断地流动,不是为了到达山顶或乌托邦。它不是向上的动作,而是奔流不已;向上爬只是为了让流动继续。爬山除了爬山之外,没有别的理由,它完全是一种自我的沟通。
内在动机,自成目标,不假于外,体验心流,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好的回馈。在做的过程中,心无杂念,全情投入,因而浑然忘我,不觉时间流逝,时间感扭曲,仿佛山中一日世上千年,与某种接近神性的「大我」合一。因而,心流让人上瘾。
图片来源 Pixabay
4. 享受心流
在前面的叙述中,我们了解何为心流,哪些要素构成心流。但是,这样的体验从何而来?如何才能拥有这样美妙的体验?为什么我们日常所做的大部分事,都无法带给我们这样的体验?
契克森米哈赖在研究中发现,所有心流活动,不论涉及竞争、投机还是其他形式的体验,都有一个共同点:
它带来一种新发现、一种创造感,把当事人带入新的现实。它促使一个人有更好的表现,使意识到达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的境界。它把自我变得更复杂,自我因而成长,这就是心流活动的关键。
把日常体验转变成心流并非易事,但我们身边的一切资源,都可以成为创造心流,享受心流的工具。
我们可以享受感官之乐。
感官不加训练,就只能提供混乱的资讯,我们可以学习为肉体感官建立秩序,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皆能为我们带来乐趣。需要注意的是,想要心流,技巧先行,技巧是乐趣的泉源。
我们可以享受思维之乐。
思维活动本质上具有象征性,依赖自然语言、数学或电脑语言之类的抽象符号体系,才能达到建立心灵秩序的效果。语言文字提供了很多进入不同复杂层次的心流的机会。写作是在情绪紊乱中塑造秩序的一种治疗法。作家体验心流的唯一方法,很可能就是创造一个可以全心投入的文字世界,把现实的烦恼从心灵中抹去。
我们可以享受工作之乐。
工作不一定是愉快的,但很多证据显示,工作能带来乐趣,而且往往是人生最有趣的一部分,在心流之下工作,是发挥人类潜能的最好方法。典型如「庖丁解牛」的故事,「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技巧磨练之完美,简直出神入化。
我们可以享受人际之乐。
心流研究一再证实,生活的品质由两大因素决定:我们如何体验工作及我们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人类天生就需要同类作伴,社会科学调查的结论也一致认为,人在有朋友、家人或任何人为伴时最快乐。
5. 寻找意义
时间粒度
生命太长,瞻得了前,顾不了后,所以我们常说:「活在当下」,但是这个「当下」应该怎么理解?
我以为,当下只是一个粒度。当自身积累有足够的时间厚度,把当下这个粒度嵌入到生命的整个时间模块之内,这个当下才具有意义与质感。
通常的体会是,当下是独立的一刻,与过去未来并无关联。不如,把当下看成是从过去、未来这个时空连续统之中分割出来的一个粒度,你正在体验的这一刻,蕴藏过去的经验、对未来的预判以及此时的判断决策,由此,每一个当下就构成一个时间之流,贯穿生命的始终。
那些觉得生存无意义的人们,也许不仅是精神熵长期积累,消耗精神能量,导致内在失序,自我解体,他们对当下的时间体验感也被割裂,它无法连接过去,更不能贯通未来,自我仿佛悬空,无所依附,没有幸福感,找不到生存的意义。
李晓煦老师在《三生有幸》一书写,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生活的幸福感应该有三个不应加总在一起的成分:
- 快乐的感觉,称为「愉悦的(Pleasant)生活」;
- 心流,称为「专注投入的( Engaged)生活」;
- 「富于意义感的( Meaningful)生活」。
这三种不同的幸福生活名为 PEM 幸福生活模型,愉悦、专注、意义构成幸福生活的三个变量。
李晓煦老师指出,不同的幸福生活变量,对应的时间范畴不同,愉悦发生在意识的秒时间尺度,专注发生在心流的分钟小时时间尺度,意义发生在理念的超越时间尺度。意义的超越时间尺度不仅可以包含全部人生,甚至可以超越死亡的界限。
图片来源 Pixabay
意义剖析
当我们把时间的观念厘清,再回到契克森米哈赖这儿,从他这儿,了解如何追寻生命的意义。如果一些活动,不能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相互衔接,只产生支离破碎的乐趣,那么,我们的一生,始终面临瓦解的危机。
我们所需做的,如契克森米哈赖所言,是化整个生命为统一的心流体验。如果一个人决心实现一个困难的目标,所有其他目标都是为了这个大的目标而存在,他就会投入所有精神能量培养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技巧。那么所有的行动与感受就会形成蔚为和谐的整体,人生各个不同的部分也会契合无间。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每种活动都深具意义。在这种情形下,一个人的生命就有了意义。
如此看,即是三种时间尺度下的幸福生活整合为一个有序的人生之流。
追寻生命的意义,我们需要对「意义」有所了解。契克森米哈赖将意义做三种解释:
- 第一种解释指涉一个目标或重要性;
- 第二种解释指的是个人企图;
- 第三种解释是指一种有秩序的资讯。
根据意义的第一种解释,即是要建立方向感,把一生中的精神能量都集中于一个点,使一个人一生中做过的每一件事,顿时有了方向;
意义第二种解释是,找到一个能统一所有目标的方向后,要不屈不挠地面对随之而来的每一个挑战,这就是追求目标的决心;
第三种解释是指,痛下决心追求一个重要目标,各式各样的活动都能汇集成统一的心流体验时,意识就会呈现出一片祥和,感觉、思想、行动都能配合无间,内心的和谐自然涌现。
方向、决心与和谐,就能把生命转变为天衣无缝的心流体验,并赋予人生意义。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再也不觉匮乏。但是,在这个基础上,仍能把人生意义往上提升。
复杂意义
《礼记·大学》有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欲成就崇高德性和高尚人格,成为经国济世的良才,必由修身始,而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其责任担当,从提升自身,逐渐扩散到家、国、天下,逐层把更多的人,包容到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意义之中。
在现在,研究一般人如何发展自我观念、人生的长期目标等专题的心理学家,也有一个共识:
每个人刚开始都只想到求生、保持身体及其基本目标的完整性,这时人生的意义就只是求生、求舒适、求享乐。当自身温饱安全得到保障后,一个人就可以扩张意义系统,包容家人、邻居、宗教或种族等团体的价值观。
个人需求满足,精神能量就可以转移到较大的人群体系中,下一步发展又回到个人的反省中,由外至内,从自我寻求权威与价值标准的新基础,开始发展独立自主的善恶观念。当前面的步骤都已臻致圆熟,就可以进入第四步,这是最后一次脱离自我,认同他人及宇宙的价值观。
五代词人顾敻以女子口吻哀怨而言: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随先生的意思,「换他心为我心」、「换天下心为我心」皆可。人我之间常人只知有我不知有人,物我之间只知有物忘记有我,皆不能「推」。文人是自我中心,由自我中心至自我扩大至自我消灭,这就是美,这就是事。
这与契克森米哈赖先生的意义复杂性渐增的螺旋阶梯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美则美矣,太顾影自怜;他心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推己及人忧国忧民;天下心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大情怀大胸襟大格局。
我们也知道,并非每个人都有意愿有能力沿着复杂性渐增的螺旋阶梯攀爬至顶,但无论在哪一个层次,将个人心力聚焦于小的目标,投之以小的行动,收到小的反馈,提高小小挑战,提升小小水平,享受小小心流,体会小小的意义,每一个当下都连贯衔接,过去现在未来汇成涓涓细流,此生亦值得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