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伯特·西蒙:你的理性,受到哪些限制?

赫尔伯特·西蒙 开智学堂

img

人类理性是有限度的吗?如果是,限制来自哪里?197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及 1975 年图灵奖得主赫尔伯特·西蒙,在他的《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有关决策的合理性理论,必须考虑人的基本生理限制,以及由此引起的认知限制、动机限制及其相互影响的限制。所以,人类选择机制应当是有限理性的适应机制,而不是完全理性的最优机制。怎么理解呢?请看下文,让我们一起走进西蒙的有限理性世界~

作者丨赫尔伯特·西蒙

本文为开智学堂精选好文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单一个体的行为不可能达到任何理性的高度,因为他必须考虑的备选方案的数量太大,评价备选方案所需要的信息太多,所以就算要达到近似的客观理性也难以想像。

个人的种种决策是在「给定条件」的环境中发生的,所谓「给定条件」就是被决策主体当成个人决策所依据的前提条件,行为只能适应这些「给定条件」所设置的限度。

如果决策的心理环境,即那些「给定条件」,是以某种偶然方式决定的,那么成人的行为不会比儿童的行为表现出更多的模式和完整性。但是,由于成人能对决策环境进行选择和刻意修改,所以其行为可以达到更高程度的完整性和理性。

理性的限度

客观理性的含义是,行为主体通过下列途径,将自己的所有行为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模式:

1)决策前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待各备选行动方案; 2)考虑每个决策所导致的全部结果; 3)使用价值系统作为从所有备选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的决策准则。

真实行为,就算是通常人们眼里的「理性」行为,也包括在理想状态下不会出现的许多不连贯元素。如果从一段时间区间里看待行为,行为就会表现出拼凑的特性。

行为模式的每一部分由于指向共同的目的所以综合在一起,但是这些目的又会随着知识和注意力的转移而逐断发生改变,并且只是通过任意一个总体决策准则的概念松散地结合在一起。

可以说,行为只表现了理性的一些「片段」,也就是说,行为只是表现了每个片段内部的理性结构,而各个片段之间基本没有太强联系。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知识的不完备性

理性就意味着要完全了解每项抉择的精确结果,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达到的。

事实上,每个人对于自己行动所处的环境条件只有片面的了解,也只能稍微洞察其规律和规则,让他可以在了解目前状况的基础上,推导出未来的结果。

比方说,为了成功地应用现有资源来彻底解决城市的灭火问题,消防部门的成员必须详细而全面地了解该市每一个分区(实际上是每个建筑物)发生火灾的概率,以及管理程序的任何变化或灭火主力的重新安排对火灾损失的确切影响。

我们采用上面这种形式来陈述这个问题,就是承认完全理性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知识缺乏的限制。如果消防部门在每次火苗才出现时就收到警报,火灾损失就会奇迹般地减少。

正是因为达不到无所不知的境界,消防部门才必须投人相当大的气力,通过特别警报系统以及其他方式获得关于火灾形势的信息,尽可能迅速地采取救援行动。

预期的难题

预期的快乐也许与现实的快乐相差甚远,这是众所周知的经验之谈。真实体验可能比预期的合意得多,也可能正好相反。

出现这种现象不仅是因为有些结果无法预期,有时就算我们相当完整地描述了抉择的结果,这种预期所带来的情感波动也几乎不如真实体验所带来的情感波动效果明显。

造成这种差别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头脑一时间无法掌握所有结果,而是随着对结果偏好的转移,注意力也从某一价值要素转向了另一种价值要素。

所以,评价的准确度和一致性都受到个人能力的限制,也就是个人探索其设想结果中变动的价值要素,并在预期与实际体会中同样重视这些价值要素的能力。

这对「风险」行为来说可能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力。比方说,在风险投资中,失败的结果根据以往的经验或出于其他原因让人感受越深,风险承担行为就越不可取。这与其说是失败的经历让我们赋予失败较大的发生概率,不如说避免出现失败结果的愿望变得强烈了。

行为的可行性范围

构思个人可能采取的所有行为模式的过程也需要想像力。一个只受体力和生理限制的人在一分钟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够完成的动作简直多得不可思议。

他有两条腿、两只手、一个头、两只眼睛、一个脖颈、一个躯体、十根手指、十个脚趾以及许多控制这些器官的肌肉,每个部位都能单独或协调地做出复杂的动作。

任何时刻,我们都只能想出非常有限的几个可能动作作为备选行为方案。由于每种备选方案都有各自独特的结果,所以许多可能结果集根本无法进入评价阶段,因为人们还没认识到它们也是备选行为方案的可能结果。

在某些领域,为了探索可能行为,人们已经开发出许多相当有创意的方法。人们设计出了非常精巧的语音装置,用来观察和矫正唇舌的动作。

人们还进行了时间-动作研究,极其周密地观察工业过程中的手工作业,以便改进这些动作,从而实现高效率。整个工具发明和技能培训领域都属于这一类,这两者都包括了对行为过程的密切观察,因此扩大了可行方案的抉择范围。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个人有目的的行为

以上关于真实行为偏离理性标准的言论,已经指出了抉择这一心理过程的某些特征。我们现在应该更加系统地考察这些特征。

可训练性

迈步、注视物体等最简单的动作本质上也是有目的的,但这些动作是从最早的无目的的随机动作逐渐发展而来的。

人在实现动作整合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可训练性,也就是说,他观察到自己动作的结果,然后对动作进行调整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可训练性的特征就是,在适应阶段之前有一个探索和询问阶段。我们在个人和组织的行为中都可以观察到可训练性。

一个学习如何操纵高架起重机的人,首先要向熟练操作者学习起重机的操纵方法以及各种装置和控制杆的功能;然后他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逐渐从实践中了解到该设备对特定操作方式的预期反应。

如果做到了上面这些,他就能够使用起重机实现他的目的了,也就是让操作符合自己的意图。

人类可训练的特征

虽然,高级动物的行为和人类行为一样也有可训练性的特征,但是,动物和人类的可训练性之间存在几个相当显著的差别。

动物的学习行为主要特点是「试错」,也就是说,动物只有在有机会通过实际体验,观察到自己的行为结果时,才可能进行学习。而人类具有观察普遍的自然规律,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能够大大缩短这一学习过程。

首先,他能够从以前其他抉择(或同样抉择)的经历中,推断出关于目前特定抉择的特征的一些结论。

他同样也可用想像的实验来代替真实的实验,也就是说,他可以只在头脑中思考每种行为备选方案的结果,并从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而不用对每个备选方案进行真实的试验。

比方说,某位工程师可以在头脑里或稿纸上设计出几种排水系统方案,而他不需要对任何一个方案进行真正的实验,就能非常准确地确定各种方案的效用。

其次,沟通使人类在学习方面具有动物所望尘莫及的巨大优势。

设计公路的工程师并不完全以想像的实验或真实的实验为依据,他还会参照原始资料,以及别人在本领域长期的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当然他还会根据个人成败的经历对这种累积经验进行选择和修正。

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完全依靠沟通进行学习,个人甚至无法进行学习成果的成败检验。许多专业学科的情况都是这样。比方说,在医药学领域,单个医生一般不可能根据自己一小群病人的治疗情况就能确定某些特殊疗法的效果,非常见病的情况尤其如此。

他的治疗必须依据医学家使用特别设备开展受控研究所发展起来的学说。研究的作用,尤其是实验研究的作用,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之外不容易对行为结果进行评价时,使行为适应目的。

因此,正是因为认识到某些特定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才使得有目的的行为成为可能。

人类的优势是,他不必确定每个特定决策的结果,只要通过实验、知识交流以及对结果进行理论预测等方法,他就能将相对较少的经验作为大范围决策的依据。这就达到了明显节省思考和观察的效果。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记忆

记忆在理性行为中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正因为有了记忆,人们在首次解决问题时,就把收集到的信息,甚至结论都储存到了头脑中,而当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时,不需要重新研究,人们可以直接利用记忆中储存的信息。

人们常说,记忆既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是人为产生的,因为信息可以存储在头脑中,也可以记录在纸上,供未来取用。由信息库,文件和记录保存的人为记忆,是组织中极其重要的一种记忆。

无论是自然记忆还是人为记忆,要发挥作用,都必须具备根据需要提取记忆信息的机制。档案中散失的信件或遗忘的数字,如果不能找出来,同样都属于无用的记忆。

因此,人类理性极度依靠心理上和人为的关联机制和检索机制,人们制定决策时,一旦需要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利用这些机制就可以找到。

习惯

习惯是与记忆同等重要,而且有助于保存有效的行为模式的一种机制。由于习惯能把同一情境中重复出现的内容从自觉思考的范围里抽取出来,所以它可以节省人们的脑力。

学生在学习打字的过程中,要尽量密切注意手指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以及手稿上的每个符号与打字机按键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逐步摸索,调整自己的动作,才能实现必要的眼手协调。

当他通过练习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时,就再也不必注意这种最低层次的整合行为了,只要一想到打字(行动目的),他不需要特别注意就可以做到。如果达到了,上面这一步,习惯或技能就会取代以前需要注意力和学习欲望才能实现的行动整合。

对有目的的行为来说,习惯有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它不需要人们自觉地重新思考采取正确行动的决策,就能让类似的刺激或情形产生类似的反应。

有了习惯,人们才能把注意力投入到需要决策的新层面上。为造就冠军足球队、优秀工作组、优秀部队和消防队而进行的培训工作,很大一部分在于培养队员(组员)对迅速变化的形势立即做出反应的习惯。

正刺激的作用

要做到理性抉择,抉择前一定要经过一番犹豫,这是因为需要对备选行动方案,对环境条件和行为结果以及预期的价值观进行了解。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种犹豫标志着行为处于相对复杂的层次。那种一旦出现刺激,便几乎毫不犹豫地发生响应的行为,可以称为简单的行为模式。

行为的刺激-反应模式犹豫-抉择模式之间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完整的行为模式中非理性和理性成分各自发挥的作用。

我们刚刚说过,人类满足理性要求的能力存在局限性,因此,可以想像,抉择前的犹豫不决最终可能会导致放弃行动。

人如果认识到自己无法考虑到所有与抉择相关的因素,而且对理性也失去了希望,他就会在各种可行方案之间犹豫不决,最终错过了行动时机。

事实上,人在关注自己能理解的情境要素之前,早就做出了抉择,并采取了行动。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的作用,就是将注意力引向一定情境中的某些选定的要素,同时排除可能改变抉择方向的对立要素。

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有很多渠道,可以让内部刺激在这里转化成实际行动,同时保证不干扰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

注意力指的是,在任意的给定时刻人们自觉意识到的那一组要素。自觉性很显然不是可训练性的必要先决条件,而且,行为就算不处于注意力的焦点上,也能进行有目的的调整,例如发展运动技巧之类简单的条件反射,就不包含自觉性和注意力。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注意力范围和理性之间似乎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可训练性主要受到下列两个因素的限制:

1)注意力跨度;2)技能和其他适当行为形成的习惯区。

所以上面讲过的理性限度,在很大程度上是注意区限制的结果。

我们已经注意到,受习惯支配的那一部分行为,并不在自觉注意区内。比方说,人们在考虑备选行为方案时,一般不会注意个别肌肉的可能动作。

相反,人们真正注意到的备选行为,是行走,书写、发音之类的单一动作的习惯性整合体,只有在异常情况下,人才会自觉地尝试分析这些整合体。而人一旦受到刺激启动了这类动作,就会不假思索地完成。

就算在更高的整合层次上,也会发生这种由刺激引起的习惯性反应。接受了某项文字录入工作的打字员,几乎不必自觉或重新做决定,就可以把稿子打出来。

看来,在与客观理性行为不同的真实行为中,决策是由能够指导注意力方向的刺激引发的。对刺激的反应,虽然有一部分是从推理得出的,但大部分还是习惯性的。

习惯性的反应,不一定是不理智的,甚至往往也不是不理智的,因为这种反应可以代表以前行为针对目的进行的有条件的调整或适应。

几乎所有人都经有过这样的感觉,想做的事情太多,做事的时间太少。也就是说,如果所有可能的刺激同时引起了人的注意,那么真正能引发实际行动的只占少数。

理性的要求是,人应该在相互冲突的「事物」中有意识地做出抉择,而不能任由引导注意力的刺激随意左右人的抉择。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心理环境的决定因素

由以上的论述可见。如果只从偶然和随机的刺激对人造成冲击后引发的抉择来看,似乎成年人忙碌的整体活动,只是比儿童的随机动作和飘忽的注意力更加模式化而已。

与儿童相比,成人所有活动组成的有机整体固然更大更复杂,但是作为整体,与任何总价值体关系的密切程度却差不多。

除非能证明,从组织整体而不是从个体成员的立场来看,引发抉择的刺激不是,至少不一定是随机的,否则对管理行为这理性活动的研究便毫无作用。

所以我们下面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引发决策过程的刺激是如何产生的。

举个例子。某个人养成了每天早上一走进办公室就看日历记事本的习惯,他在星期四收到一封信,要在第二周的星期二之前回复。他在记事本上留下记录,因为他相信这条记录会刺激他回信的日期。

再举一个来自某管理型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渠道的例子。该组织的每个成员都需要一定的信息来正确地制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决策。为了确保必要的信息能顺畅地到达每个成员手里,该组织设计了一个定期记录与报告系统,自动将这些刺激导向正确的沟通渠道。

以上例子都大致说明了行为整合机制的大概。我们可以从中区分出两套主要的机制:

1)行为一旦确定了方向就让一直持续这个特定方向的机制; 2)引发某特定方向行为的机制。

前者虽然不完全是,但大部分还是处于人脑中的内部机制。

另一方面,虽然行为引发机制通常都意味着,个人对特定刺激的敏感反应。但是这种机制主要还是位于人脑之外。但正因为是外部机制,所以它才能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即便是这些机制无意影响的人,也能使它们发生作用,因此,它们在管理型组织中扮演着主要角色。

下面简要探讨行为持续机制。在此讨论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重新描绘理性行为的画面,赋予整合机制在理性行为中的核心地位。

行为持续机制

某特定方向的注意力和行为一旦被引发,就有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趋势。即使是相对比较随意的原始活动抉择,情况也是这样。

行为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活动往往都会产生某种形式的「沉没成本」。

所以持续原来的方向是有利的管理者对于是否应该开展某项活动,可能存有相当的疑虑。但是,一旦他承担起种职责,那么继续下去,不放弃已经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比较有利的选择。

换一种说法就是,活动通常至少会持续直到达成「圆满」,也就是沉没成本的价值被收回为止。

行为持续的第二个原因是,这种活动本身产生新的刺激,将注意力导向活动的持续和完成方面。

一本书如果写得好,一般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直到读完此书为止。每个管理问题差不多也同样可以得到这种解释。

某位工程师,早上一走进办公室,就看见了前一天设计的一系列街道铺设方案,他的注意力立刻就会转向这些方案和与完成方案有关的问题,要让他一整天时间都花在这上面,可能不再需要其他的外部刺激。

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刺激大部分是「内部」刺激,而且是沿着脑中成型的联想途径继续发挥作用的。

如果联想模式非常丰富,我们的头脑就会像闭合回路一样,只要思路发生偏离,就会重新把它拉回到所关心的主题上来众所周知,意念的高度集中(也就是内部刺激)实际上会降低个人对外部刺激的敏感度。

行为持续的第三个因素,也是与「沉没成本」最密切相关的原因,可以称为「准备时间」成本。

对许多重复性任务来说,执行任务的准备时间以及任务之间必要的转移时间,使得持续执行一项任务比执行多项任务更有利。

小结

我们考察了人类理性的限度和各种可能性。理性的限度来源于人类头脑没有考虑一项决策的价值、知识和相关行为的各个方面的能力。与其说人类的抉择模式是从多个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不如说更接近于刺激-反应模式。

所以人类理性是在心理环境的限度内发挥作用的。这个环境迫使个人不得不选择一些要素,作为个人决策必须依据的「给定条件」。不过,引发决策的刺激本身可以受到控制,来实现更广泛的目的,而且个人决策序列也可以整合成一个考虑全面的整体计划。

刻意控制决策环境,不仅可以对抉择进行整合,也能实现抉择的社会化。我们可以把社会制度看成个人行为规则,这些规则约束个人行为,使之服从社会要求的刺激-反应模式。在这些模式中,也可以体现出我们对组织含义和组织职能的理解。■

文章摘编自:赫尔伯特·西蒙《管理行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已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