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虎平:在多个目标前如何选择?
陈虎平 开智学堂
“追求优秀,是要追求那些偏离平均值的好东西。这也需要你在多个目标之间选择一个好的目标。那么,选择是什么?应该怎么选择?选定目标之后,又应该怎么执行?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开智学堂陈虎平老师为你解答,一起来看~
作者丨陈虎平授权丨电子工业出版社
本文为开智学堂精选好文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优秀的行为条件
追求优秀,需要行为习惯。如果还没有在多个目标之间选择好一个目标,则选择能力十分重要。如果一个目标已经被选择,则执行这个目标的情绪噪音管理比较重要。
优秀的统计定义是偏离于平均值的好东西。平均值是随大流、目标跟随制,在实行目标方面只做温和的努力,达到身边多数人的水平即可。
但优秀的异常值显然是尽量自己选择目标或者管理目标的实现进程,同时在执行时不以身边的人的认可为标准,而以最大可能的多数人的认可为标准,在未达到此状态之前,以自己的内心记分卡或虽然主观但却严格可验证的尺度为标准,即内心里有杆秤。
某个东西是好的,这是一个价值判断,好通常相对于某个主观效用标准来说为好,所以,主观认定的好,必须得到大众认可的好,一个主观偏好需要成为一个尽可能客观的偏好。
好东西是要通过很多人的检验的,不能只是一个人自己主观觉得好就好,但允许大众检验存在时间差,在没有得到大众认可之前,自己内心的记分卡的评价标准来自于非常规的、有秩序的直觉和对此的信念、兴趣和激情。
图片来源 Pixabay
在多个目标面前怎么选择?
目标很多,每个目标如果确定,都有特定的收益支付。收益在未来,是未来的事,当前只能用概率分布去推断。
有的概率分布,通过观察已有的实例,是比较容易估计的。有的概率分布则不清楚,无法计算收益。而且,即使收益都可计算,如果自己选择接受收益最高的,无非就定义自己是这样一个人:在这个目标上,选择最大化某个效用。
但为什么我要满足这个效用也还是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要满足某个效用呢?食色之类,生理需求,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不容思考;快乐、幸福等心理需求,有的不必思考,直接就去做,有的却被概念和价值观所左右,变得不确定了。
例如,我可以这时感到幸福,也可以以后获得幸福,到底选在何时呢?效用于是也有了可选择的余地和空间。选择何时何地以何种程度满足何种效用,这不一定是一个可以计算收益的问题。
我就是这样:我有生物性、有心理需求、还有受到伟大的价值观诱惑的精神需求,于是就这样选了。这个选择本身界定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能够算清楚选择的所有效用分布吗?不可能。人不可能掌握这么多信息。你能明白自己的所有效用满足的理由吗?不必要,也不可行,等到一切都明白,老矣。
做不出选择,往往是因为想得失,想太多。得失有时容易计算,有时很难。即便得失都可以计算,又如何计算目标函数本身?你可以计算特定目标带来多少效用,但对这些目标或效用的认定,允许它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存在,这不一定是可计算的。
人生目标的内容总有一些是由自己选定的。这时你只能相信它、对它有信念,认为这个目标可以给你带来满足、快乐或成就感。
如果你不选定任何目标,在多个目标之间反复游移、犹豫,最后当然什么目标都达不到,同时也说明你对哪个目标也都不在意,没有深切的情感投入,对这些目标作为你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没有深刻的情感认同。
选择是一种情感能力:我对此有强烈的想法,一直折磨着我,无法摆脱。这种情感,会促成持续的行动选择。没有这种情感、激情,就很难坚持。
普通人的情感比较浅,很容易从一个目标转向另一个目标,每个目标的满足都不会太强烈和深入。他们的情感表达也因此会比较简单和平淡,如果有些情绪忽然变得很激烈,而平常又没有这种体验,表达方式就会变得粗俗,比如我 TM 真是爱你啊之类。
有些人是天生在某些目标上情感强烈的,这样做出选择就很容易,比如一些男人特别喜欢工程、机械之类,一些女人特别喜欢时尚、成为大众焦点之类。
但更常见的情况是,人会面对两个冲突的目标。这时,多数人是通过其他人的出现来促成自己的情感变向的,少数人会主动自问,做出追随自己心愿的选择。
要普通的恋人和平凡的感情生活,还是要一个点燃自己热情的未来目标?这两者不冲突当然好,你很幸运,但有时很确定会冲突,自己成为争夺的战场,这是人之常情。
这时,没有其他目标可以为任何一个选项辩护,因为问题的重点是,何以这个目标就是被我选择?这个选择的理由?理由的理由?要终止这个追问,只能靠强烈情感、胆大包天、直觉等深切认同、不必再为之辩护的东西,可称之为信念、激情、人生理想、价值观。
选择的特点在于,它自己给自己提供一个支点,而最后的支点是自我选择的,你可以称它是理由,也可以说它是信念、元价值观、生命冲动、命运、内心的声音,等等。
这个支点是没有其他理由来支撑的,它支撑它自己。它既不是别人做所以我也做,也不是为了 X 而做的,否则还要问 X 是为了什么。它就是我所选择的,我就是要做它,完毕。
为了做它,有时就要把那些与之冲突的目标暂时放下。如果两者都要,就是摇摆,因为现在要分析的是不太兼容的目标。追求的目标不能兼容时,当然最痛苦。但拖着也是一种选择。
每天的行动都是一个选择,这些选择的集合构成了那个我。我的责任即在于做出选择,我的选择决定了我是一个什么人。
用我,或者我选择,这个观念来组织、编织自己的各个行为,是有好处的,这让我们更加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和意义。正是因为有些事情,是自己可以选择的,才让我们更加热爱生命,而不是把自己当成由各种外部因素牵引的木偶。
图片来源 Pixabay
凭心而论,自己不特别做选择,只是跟随大众行为,也可以过一辈子,但不是精彩的、特别珍视的一辈子,只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或者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一辈子。
对自己可以选择、可以决定什么人生目标的意识越清晰,就越是能够强化主动选择权,为此就会更努力的分析和探索各种目标背后的原因和实现的条件,更多的管理造就自己的因素,开掘和满足更多的人生目标。
万一认定了的、情绪认同的目标选择了,但事后证明选错了,怎么办?那就改进或者重选。重要的问题最好不要出错,而一切都需要练习才能减少错误概率。
所以,聪明的人,要尽早谈恋爱,这样犯错的机会较多,而代价较小。不断的选择和执行、投入激情、培养持久的兴趣,这是人生过得丰富和精彩所必需的。
人的目标集合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个人会选择一些效用、价值、目标,作为当前不再置疑的、认定的对象,直接执行之。这是人的正常行为状态。
人不是永远在思考,自己要的这个 X,是不是可取的。思考也在时间中,因此是一种时间进程,是一种行动;如果只是思考,则就没有行动内容,其结果,X 也取得不了。
于是,一个自我的行动选择集合里,总有一些是不必思考其理由、不再还原的选择型目标或被服务的目标,还有许多则是可以向深层目标和价值还原、从后者获得理由和依据的服务型目标。
服务型目标需要理性、效率,而选择型目标则需要信念、激情、认同感、价值观。因此,一个人的目标集合,是理性行动和价值认同共同组成的,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个既有思考、又有行动的开放系统。
新的价值观出现以后,可以将过去的无需理由的目标变成必须要辩护的。但从来不存在所有事情都有确定的理由,服务于某个单独的、基础性的终极目标的情况。人总是可以有自由选择的。
同时,也不存在所有事情都没有任何理由,一切都是我自己选择的情况;吃喝、喜怒哀乐的很多目标是无法选择、只能接受、而且极容易与身边人共振的,这些不是可选择的,而是必须纳入的。
推广来说,社会是多数人的理性行动和价值认同的目标集合。一个具体时空中的社会,必须要有共有的情感认同、无需多谈的规则、底线,它们本身在某个特定阶段不容在行动上挑战和推翻。当一些人将其中的价值观进行反思、调整、并宣传而得到逐步接受时,社会可以调整这些规则和底线。
从前的社会,接受死刑,今天的文明,有些不能接受。从前的社会,女人只需要照顾孩子,不可参与社会事务,今天的文明,每个人都有权利参与社会事务。这些不断调整的文明底线和规则,在每个特定阶段都是社会的稳定剂,是社会不至于崩溃、可以有稳定的行动预期的基石。
这就类似于,个人只有确定自己选择的目标,然后执行,才能有稳定的行动和自我预期,如果总是思考和质疑自己的目标,到最后思维混乱,行动混乱,时间进程无法延续,不能做成任何事。
人来到世间,并没有自带一套完整的固定目标集合,人不是为了实现任何先定的理想而存在的,无论它们是幸福、成就、为社会做贡献、为自己求生存。
同样,社会也没有自带一套完整的固定的目标集合,所谓历史规律或者社会理想,无论效率、公平、传统、现代,只是我们现在临时决定的行动目标而已,它们不具有神圣性、自明性、基础性,只是为我们所用。
个人和社会所拥有的,都只是一套斑驳的目标拼图,并以此接受甚或对抗自然选择。我们经常希望,个人更精彩的生活,社会更有效率的保护每个人的选择权,而即便这种价值观,也是经多数人的认同和接受才可鼓吹的,不可以理性和权威之名来强制执行,虽然这样的社会和个体在自然选择中通常占据优势。
选定目标之后怎么执行?
进程和可行性评估
此目标有多少人完成,正态分布如何?如果是多数人在特定时间之内都完成不好的,那么自己做得比他们好,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出错在所难免。没什么大不了的。然后一步步改进。
改进的方法是目标分解与多层实现。一个大的目标,需要分解成多个子目标或者模块,然后一个个的去实现,最后再组合起来调试。如果每个子目标都完成了,但合成的效果却不是所要的大目标,那就要再设计实现程序,解除程序 bug,或者优化程序。
图片来源 Pixabay
情绪低响应机制
能够完成大目标的,都会自动的排除情绪噪音的干扰。大目标通常要一个连续的长的进程才能完成,实行程序中的环节众多,层次也很复杂。
要能做成,需要一个个环节去实施,实施的小结果,要到最后合成才看到成品,才有奖励。连续的多层进程是人的正常心智很难追踪的。
所以,人们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因为习惯可以将许多小进程直接内化成行动模块,不必完全重造。小的学习习惯和工作习惯不好,情绪化,心思不定,难以集中注意力,要达成大目标,非常困难。
人们也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团队精神很重要,一个人做那么多事,有时是跟不下来的,而团队生产,对于完成大目标几乎是永远必要的。这是说,独自奋斗,很难成事。
普通人往往无法把握大目标和长进程,他们实施的是其中一个环节。整个生产环节或者实现流程,是由思考能力特别强的人来设计的。他们在工作中完成的是被指定的任务和工作环节,他们在生活中响应的是正在流行的和身边的人的情绪。
普通人是很容易受外部事情影响,情绪来了,找人发泄,也就完了。他们想不了什么特别的事,他们的情绪总是跟身边的人同步,于是,其行为也如此,他们的收入、观念都是平均值。他们是平均人、普通人。
聪明人则会集中想一些事情,不容易受到外部干扰,或者干脆看不到外部信息输入。这中间有一些聪明人,集中想的内容,不一定是如何做事,而是对做事的忧虑、担心如果做不成别人怎么看自己、担心结果。
做事的时候,别人对你的看法、你对结果的忧虑,都是噪音。做就是了,担心也没用。担心干什么?没有时间去担心。恋人怪你不关心她。这也没办法,有些事就是要足够集中精力。
聪明人的情绪往往自我强化。如果担心的是做事伴随而来的情绪,就会强化,然后事情就做不了。这些人聪明,但缺乏做成事情的行为习惯,总是容易被情绪所干扰,他们在情绪的引线上想很多,就着某个情绪想,也不找人发泄,或者找人宣泄也说服不了自己,结果浪费了时间、做不了事情。
这些情绪是表面的、肤浅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的,它们不是深刻的直觉、认同的激情,后者是少见的、难得的。
特别能做事的人,往往不去想自己遇到的挫折,总是对自己很有信心,以至于在别人看来是狂妄自大;他们也往往不会在意或注意到自己的全神贯注的投入,会对身边人带来倍受冷落的心理感受,他们总是自己在那里拼命的做事,直到做成才会想到身边的人。
这些人的大脑高度集中,对外部无关信息几乎一概排除;他们缺乏对身边的人的情感和心理需求的敏感和回应机制。甚至有一些做大事的人,对其他人不屑一顾,以自己的理想来笼罩他们,要求他们做出牺牲,以达到伟大目标,这种做法,在许多情况下,会造成最可怕的恶。
对他人的情绪的回应,不能太多,太多自己就会跟随大众,最后自己的行为和执行就不够,无法完成普通人通常难以完成的目标。但也不能太少,完全不顾其他人的感受,最后也许会做出大恶,如希特勒,或身边人因被持续冷落而离开,如爱因斯坦。
我们不是要讲中庸,而是要在两个目标上各自给予优化和满足:既能脱离别人给你的情绪影响,专心做事,但又能在每天的早晚或者做事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达成以后,关心身边人,这样才能让两条线都存在,只有一条事业线,有时难免太孤单,只有一条情感线,一生难免太平凡。
不是聪明人,跟对人和团队就行。是聪明人,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去执行;想问题想得集中、想得快,是好事,但如果对他人和自己情绪响应太多、思考太多,就会浪费时间,无法达到目标,不想、不在意,是比较好的,虽然看起来好像不近人情、对自己很凶狠。
这种行为习惯来自于成长期间自己做过有挑战性的、困难的事情,这是学校环境和家庭教育也许能够提供的。
聪明而又情绪管理能力强的人,往往是父母智商遗传和家庭教育较好共同作用的结果。他敢于担事,敢于承担后果和实行过程中的痛苦。而这种行为能力,有时在一些聪明人的知觉和行为习惯的边界之外。
一些聪明人依然很难做成事情的原因在于,大目标的执行过程存在行为和心理障碍。从小的成长经历,缺乏自己独当一面、独自承担的经验,对目标不能满足的过程中出现的挫折、曲折、偶尔的倒退、不确定、焦虑情绪,很少经历,不习惯,很畏惧,难以从心理上自我接纳。这些其实都没什么,都是正常的,但聪明人会就此想很多,甚至不去做事。
如果先天不是不管他人情绪的人,或者从小没有这种训练的经验的人,就要自己在成年期培养,自己承担事情、面对自己的情绪。
训练的重点是,选择目标去执行之,锻炼自己对他人情绪反应的低响应机制。社会交往的心理过程,就是一个好的途径。做推销、做谈判,都可以让人看到自己的心理反应,然后想办法去面对、管理它。
图片来源 Pixabay
内心评价尺度
优秀者所追求的效用和价值,往往是大目标,与大众习惯和追随的当前琐碎目标不同。大目标是普通人无法自行想象、但未来会得到他们认可的目标。
自己要完成大目标,不能全凭主观感受,那会成为单纯的幻觉和自我欺骗。现在实现不了,还在坚持,当然也是对自己的能力有幻觉,但是,未来做到怎样算实现了,这心里还是有杆秤的。这个就是内心的记分卡。
目标一定是有清晰的工作描述,也就是可以放在眼前,让未来的自己和人们都能观察、验证的。
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有深刻的、有组织和秩序的直觉,这种直觉不被当前的评论家接受,但后来却被看作是伟大的突破,它突破了原有的知觉范围。
企业家要创造一个产品,同样也会被媒体和专家不看好,因为这些人多数是把握现在的流行趋势的,困于当前的大众已经通过消费行为所表达的知觉中,却无法挖掘和引导大众的未被表达的、沉睡的知觉。
新产品创造出来以后,大众的隐秘想法和模糊的愿望得到了公开的、客观的对象表达,于是得到拥护和支持。
思想家和科学家的系统思考,重新创造一个观念框架,开始也会让在旧有的思考模式下想问题、做判断的人无法接受或理解,但也许随后就理解了,在这里,科学思考有自己特有的实证标准,一个思辨的命题一旦有经验性证据来证明,就能得到认可。
模仿同辈和榜样的行为,永远重要
不管是选择目标,还是执行已选目标,在目标的情感认同、情绪低响应的行为方面,来自同辈的行为影响都很有作用。身边的好友这样做了,你会自然而然跟着这样做。这就是为什么聪明人的好朋友即便脑子一般,做起事来也往往得心应手。
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了:有了一个目标,然后执行,执行的时候出了岔子、心理不稳定,也没觉得什么大不了的,自己见过厉害的朋友也都这样,于是就安心睡大觉,第二天起来继续解决问题。
另外,人生榜样也有意义。看那些已经很优秀的人的作为和人生经历,你会觉得自己的那些不过是小儿科,为自己居然为某些情绪所困,深感羞耻,深感自己浪费了自己的大脑去想这些,很不值。
所以,当你为事情所困,比较具体的解决方案是,找好友聊天、读一些杰出人物的传记、出去旅行、接受优秀人物的信息刺激。劝告他不要多想,这是没有用的。聪明人就是会多想。问题是想什么,如何想,如何验证所想的结果。■
文章摘录自:陈虎平《打破自我的标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已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