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来给你的心智打打假

谢楷 开智学堂

img

一个人吃一碗饭会饱,两个人肯定要吃两碗吗?食物相克理论是对的吗?电视购物广告演示的效果都是真实的吗?为什么?弗吉尼亚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开智学堂谢楷老师,将在下文为你解答。今天是 315,一休与大家一起,来给心智打打假,揪出那些坏的心智程序。跟着谢楷老师,看穿日常生活,那些看似真实现象背后,都隐藏着什么真相;了解我们基于直觉作出的推论,为什么会得到错误的结果。

作者丨谢楷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凌隽与楷」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如果蚂蚁和人一样大

首先要承认的是,蚂蚁确实能够举起体重几百倍的物体,这一点并没有骗人。但是如果蚂蚁和人一样大呢?

答案是:如果把蚂蚁等比例放大到人的尺寸,那蚂蚁会被自己的体重压得连腿都抬不起来,如果人试图移动这只巨型蚂蚁,那它的腿肯定会被自重折断。

在物体尺寸增加的情况下,自重是按尺寸的三次方增加的,但肌肉强度不变的情况下,肌肉力量是按尺寸的二次方增长的,因此蚂蚁不仅举不起重物,它连自己都举不起来。

更悲惨的是,骨骼的屈服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也是按尺寸的二次方增加的,所以如果蚂蚁被放大到人的尺寸,它全身的骨骼都会脆弱不堪,甚至可能被自重压断。再想想蚂蚁那细得惊人的腰部,恐怕它稍微试图动一动就被腰斩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陆地上不能出现如同鲸鱼一样长达 30 米体重上百吨的巨型生物。如果鲸鱼搁浅,小型鲸鱼还有救活的希望,大型鲸鱼基本就只能等死了。

因为大型鲸鱼的体重太大,搁浅之后就会很快被自己的体重压到骨折,内脏即使不被骨骼刺穿也会由于受压过重而破裂。

东风-2 型导弹的首次试射失败

东风-2 型中程弹道导弹,设计射程超过 800 公里。在这款导弹之前苏联援助中国研制了中国第一款短程弹道导弹:东风-1 型弹道导弹,射程大约 500 公里。

之后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所有的援助。中国不得不自行研发东风-2。当时中国并没有研发这种高科技武器的经验,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在时代背景的压力之下,负责设计的国防部五院的第一个方案就是:按比例放大东风-1。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东风-1 能打 500 公里,那如果按比例放大,那就能装更多燃料,是不是就能打得更远?抱着这种想法做出的东风-2 在 1962 年 3 月试射,结果令人失望,导弹飞到半空中之后,动力不足掉头坠地。

其实原理说穿了也很简单:按比例放大之后,自重按照尺寸的三次方增加;而推力增加却远小于自重,所以导弹发动机「推不动了」。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现象背后的原理

这些现象或者推论都是基于人的直觉,因为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一个人吃一碗饭会饱,那两个人肯定就要两碗饭。

也就是说,「线性」增长是符合人的直觉的。言下之意就是说,多数人倾向于相信「等比例放大」能解决很多问题。这也是很多励志鸡汤努力让我们相信的东西。

但事实上,等比例放大解决问题,并不普遍适用。因为需求和资源增长速度的指数级可能是不同的。文中两个例子的逻辑谬误在于将事实进行了不当推论:

  • 在蚂蚁的例子中,肌肉力量和骨骼可承受外力呈二次方增长,但自重呈三次方增长,因此肌肉力量和骨骼可承受外力的增速都远低于自重的增速。
  • 在导弹的例子中,推力呈二次方增长(假设喷速不变),而自重呈三次方增长,因此推力不足以推动东风-2 试验弹。

「指数级」不同的逻辑谬误还是相对容易看出来的,另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是「不当类比」。由于这种逻辑谬误相对比较隐蔽,因此经常被用在虚假广告、阴谋论或者伪科普里,这里给几个经典的例子。

电视购物的障眼法

电视购物可以说是虚假广告的重灾区,尤其是很多小城市的电视台,循环播放的电视购物可谓挑战着观众智商的底线。

十几年前,曾有个电视购物公司叫橡果国际。这个公司算是搞营销的鼻祖了,他们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所有广告内容也许是真的,但暗示内容是假的。

举个例子,曾经风靡一时的减肥药广告,有的号称饭前服用后能包裹油脂,避免身体吸收过多热量;有的号称能迅速被身体吸收,并溶解脂肪。

而广告中采用的却都是一个实验:主持人在玻璃杯里加水加油,然后加减肥药,经过搅拌之后发现水和油都被混合起来了。然后主持人夸张的大喊,看啊,我们的减肥药能强力溶脂,然后让人排泄出来。

此广告的逻辑错误简直多到让人无力吐槽:首先,减肥药在口服之后其成分并不能深入脂肪细胞;其次,人体内的环境和玻璃杯里的环境完全不同;最后,其实加点洗衣粉就能实现完全一样的效果,因为只要是表面活性剂就都有这个效果。

事实上当时很多广告都有类似的手法。比如某洗脸仪号称能洗出皮肤深层的污渍,在洗脸仪上抹上透明的「清洁液」之后在脸上缓缓移动,3 分钟后就看到洗脸仪上出现了黑色的污渍。

由于脸、洗脸仪、还有「清洁液」上原本并没有黑色的东西,所以主持人很骄傲的宣布这是从皮肤深层被清洁出来的污渍。但事实上这些「黑色的污渍」是什么呢?

金属在块状时具有金属光泽,在洗脸仪震动的过程中有细小的微粒剥落,细小的金属微粒呈现黑色。因此如果在白馒头上重复实验,同样也能得到所谓的「皮肤深层的污渍」。

这些广告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用一个真实的实验暗示了一个错误的推论。

在十几年前,广大观众还未受过虚假信息和诈骗集团「训练」,这些广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即使是现在,某些地方电视台依然大量播放这些虚假广告,看来这些电视购物公司依然非常活跃。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食品安全的伪科学

食品安全问题是中国人民的心头大患,朋友圈里文章不少,这个不能吃,那个也不能吃,还有「某某产品里居然有这么多食品添加剂」之类的。由于案例众多,只选取几个讨论一下:

「芬达和色母片」,倒一杯芬达,然后放入色母片,经过搅拌之后芬达的橙色就被色母片吸附,本身就变成接近透明的颜色。

事实上,色母片本身就是用来吸附色素的,同样的实验如果用胡萝卜汁重复,也能够得到相同的结果。

「食物相克理论」,虾+水果=砒霜,虾中含有五价砷,在水果中维生素 C 的作用下可以被还原为剧毒的三价砷。

事实上,在体内环境下,维生素 C 的还原性并不足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此外,按虾内的五价砷含量,人得吃上几十公斤的虾才能攒足致毒量。

除此之外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看出这些谣言制造者使用的手法:选取一个真实的实验,或一个符合现实的化学反应,然后去除或者更改适用条件,就做出了这些很有欺骗性的结论。

现象背后的原理

与纯粹胡说八道的谎言相比,基于真话的谎言看上去似乎更加合理更有说服力。逻辑漏洞相对于捏造的事实更难被发现,也更难被证伪。换句话说,这类谎言用了一个真实的原因,推论出了一个错误的结果。

因果关系证明是科学研究中最困难的证明之一。从统计结果中很容易推断出:A 与 B 正相关/负相关,但从相关性推导到 A 会导致 B (因果性)是需要更严谨的论证的。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correlation does not imply causation)。

再举一个例子,某作者在论文中这样表述:「在人群吸烟率多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灰霾天气频发与肺癌发病率飙升存在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非常明确,但因果关系不明,尚需要呼吸病学、流行病学、毒理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专家进一步研究。」可以看出,原作者给出了相关性的论断,但没有做因果性的判断。

现在,假如有人引用这篇论文并添加上这么个标题《研究已经证实灰霾导致肺癌死亡率飙升!》是不是听上去非常合理而且具有煽动性呢?写成朋友圈文章之后,又有多少人会去查原始论文,并牢记「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