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你有暴露哪些认知偏见?

柳一一 开智学堂

img

春节爆发的疫情,让我们看到各种愚蠢、奇葩的事件,这些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原因之一,是各种认知偏见导致的不理性,那么,什么是认知偏见?有哪些认知偏见呢?这是开智校友柳一一下文要与你说的,一起来看吧~

作者丨柳一一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一道出」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之所以写今天这篇文章,是发现自诩为理性者的我,在疫情期间,也频频中招,出现各种认知偏见。

这篇文章是我的一个复盘,一次反思。

灰犀牛事件中的认知偏差

在疫情爆发初期,微博上很多人吐槽让爸妈戴口罩有多难。我也有同样的体验。

让老人戴口罩难,主要原因是,你要让他们相信疫情真的发生了,难度高到出乎你的意料。

其实难度不只在老人身上,很多年轻人、中年人也同样如此。

在刚爆发的时候,我线上发了很多数据、甚至实例,线下也是费劲口舌,发现很多人仍然不相信,他们会找各种理由来反驳,最后归结为我在杞人忧天。

当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的时候,我们就得警惕了,为什么会这样?

《灰犀牛》这本书给了很好的答案。当风险已明明确确降临,人已经暴露在大概率危机的情境中时,往往会经历五个阶段的心路历程。

我主要来聊下前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竭力否认事实,找到各种证据来证明警示者是在胡说八道。

要找支持性的证据,实际上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儿。而我们人类呢,特别擅长找正面证据,这种思维偏差被称作「证实偏见」。

所以,你可以想象下,这个阶段很多人为什么会如此顽固。任你口干舌燥,他们总可以找到一堆证据说疫情根本不可能全面爆发。

很多人会否认事实,除了证实偏见的作祟,还有乐观偏见的支撑。乐观是具有生存优势的品质。

否认风险,对我们来说是件舒适度很高的事儿。你想啊,如果立马接受危险就在眼前,是件多崩溃的事儿?

我自己就有体会。我是第一时间接受了疫情会全面爆发。所以在早期,我失眠了一周多,每天处于惊恐之中,几乎是声嘶力竭勒令家人不准出门。

第一阶段结束后,到了第二阶段,情况仍然好不到哪里去。好,我接受了。你以为所有人就会积极防范吗?对不起,答案是不会。

很多人会选择鸵鸟策略。他们把自己埋在沙子里,假装看不见,然后希冀于风险的自动消失。

这是典型的不作为阶段。

所以,很感谢我们国家强有力的防控措施。

不管你信不信,你先把口罩戴起来,你先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这就给大家留了接受疫情的心理准备期。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直线思维

《事实》这本书的作者,提到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

2014 年 8 月,作者已经开始非常关注非洲的埃博拉病毒。但是,当时他很乐观,认为很快就能得到控制。直到 9 月份看到世卫组织的曲线图,作者才意识到埃博拉病毒的严重性。

为什么开始很乐观,认为埃博拉病毒不会多严重呢?这是因为我们大脑中对事物发展有一种默认的认知模式:事物遵循直线发展的规律。

直线发展的特点是,不会有多超出预期的变化和起伏,平稳,可预测。

人的直线思维有多普遍?我问你,你认为人口会增长到多少亿?我之前一直坚定的认为,人口增长会是持续的直线上升趋势。

《事实》的作者做了详细的分析后推测,45 年后人口可能会停止增长。因为现在的人口增长实际上是一个「填充效应」。

2015 年有一个人口统计,0-15 岁的儿童组有 20 亿,15-30 岁人口也有 20 亿,30-45 岁、45-60 岁、60-75 岁的人口都是各有 10 亿。

以 15 年为一个周期,大家可以计算一下,到 2060 年,会发现每一代会有 20 亿人被下一代的 20 亿人取代。这个时候,人口增长会停止。

和直线发展相对的是曲线模式。曲线模式下,事物发展变成了不可预测的事实。

拿任何一个时代的瘟疫来说,一个人会感染的人数,几乎没有上限,尤其是出现超级传播者的情况下。在开始阶段,《事实》的作者就是完全忽略了埃博拉病毒会在人际网络中人传人。

埃博拉病毒的这种发展模式,准确的来说叫倍增曲线,会经历爆炸性的增长。

早期为什么无论你说多少都没人信?因为大部分人都默认直线模式,很难想象到会发生倍增现象。

事物发展真的不只有直线上升模式。事实上是会有各种各样的趋势。

比如,有 S 型曲线,从低到超速发展,最后又归于平稳。再比如,还有滑梯曲线,从高点滑下去,滑到一个平稳数值,妇女生育数量就符合滑梯曲线。

我们迫切需要多给大脑里安装一些关于事物发展的各种模式。在事情发生后,我们能多一份想象力。

有时候,这份想象力可以救命。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生动出众效应

我一直自诩为理性者。我看了很多关于理性思维的书,比如《机器人叛乱》、《超越智商》、《事实》等等。

疫情爆发后,我发现,所谓的理性,更多时候不堪一击。

稍不留神,你就会被自己的本能打败。

怎么说呢?我举个例子,早期微信群有很多比较夸张的视频,还有各种谣言。这些视频和谣言上百倍的放大了我内心的恐惧。

有几天时间,我紧张到总感觉自己呼吸不畅,心脏跳动加速,隐隐有被感染的迹象。

后来冷静下来反思,我才意识到中了认知偏见的招。真的是防不胜防啊,尤其是你情绪低落,意志力薄弱的时候,更容易中招。

中什么招呢?人类在对证据进行采纳的阶段,会更倾向于相信生动的证据。

比如,一则传闻,一个谣言,或者一个故事。这些证据的效力,永远最能打动我们的本能。对基础统计、基础概率这种更科学的数据,我们反倒视而不见。

认知科学家做过一个「拯救孩子」的实验。被试者需要向慈善基金会捐款。

被试者分成了两组,一组看到的是数据,百分比,那个地方多少人面临饥荒,另一组被试者呢,看到的是一个具体的故事,一个小孩,7 岁,家庭贫困,吃了上顿没下顿。

结果发现,看到故事的被试者,捐款数额竟然是前者的两倍。

这就是我们的认知偏见:生动出众效应。

再看一个实验。研究人员用了两种方式来描述患病人数,一种方式是直接写出具体的数字,某种疾病导致每万人死亡 1286 名,另一种方式是写出百分比,某种疾病导致 24.14% 的致死率。

然后让被使者评定疾病的风险等级。结果发现,尽管表达的意思一致,受试者却普遍认为第一种疾病风险更高。

因为 1286 这个具体的数字更有冲击力。我们可以脑补更加形象的画面。而百分比呢,对我们来说太抽象了。

在疫情期间,你看数据的时候应该也能感觉到,每次看到到底多少人得了新冠肺炎,多少人治愈以及死亡,这些具体的数据会给你很强的冲击力。

如果换成百分比呢?我每次看百分比,真的是完全无感。我必须把百分比进行换算后,才能知道数据的意义。

我们需要摆脱本能,尊重统计数据。这是科学精神。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一旦形成印象,就很难再更改

为什么很多人直到详细数据出来后,还是会有各种谣言、猜测呢?这其实仍然是和我们的认知偏见有关系:一旦形成印象,更改的难度非常大。

在一个实验中,屏幕上会出现日常生活中的景象,比如,坐在草坪上的狗,消防栓等。最开始的时候,图片做了模糊处理,接下来,图片会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实验人员想确认,图片清晰到什么程度,受试者就能准确辨认出到底是什么事物。

被试者有的是从模糊图片开始辨认,有的是从比较清晰的图片开始参与进来。结果发现,开始时接触的图片越模糊,最后要达到准确辨认的程度,就越需要更加清晰的图片。

这说明什么呢?你一开始接触了模糊的图片,会形成你的初始印象,接触模糊图片时间越长呢,你就会对初始印象越信心十足。

你要彻底推翻初始印象,需要更多的信息以及花更大的力气。

只有后面的信息和前面的信息形成明显的矛盾反差,你才可能放弃之前的初始印象。否则,你就会抱着初始印象从一而终。

谣言带给我的冲击力,真的是直到很长一段时间才消失。这是因为反差证据越来越多,积累到了我能彻底推翻初始印象的临界点。

如果我们再深究一层,你会发现,人的很多观点,信念,形成的非常随机,但是更改的可能性却非常低。

先来看看信念是如何形成的。

你可能以为,信念这么重要,形成信念的过程,自然是应该慎之又慎,会经过谨慎的评估,之后还会对真实性进行验证。

然而,事实是信念形成的过程非常随意。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说过一句话:「人类是易轻信的生物,他们很容易相信,却很难产生怀疑。

我们在形成信念的过程中,也的确如此。在听到或看到一种观点一种说法的时候,我们就直接将它假设为真。

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我们不会对这个信念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更不会产生怀疑,然后去验证它的真实性。

这就导致一个可怕的后果,一个信念一旦形成后,就会成为一个人根深蒂固的基本认知。有生之年,都很难更改。

即使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你的信念是错的,你都很有可能视而不见。

在一个实验中,受试者阅读了好几条有关仓库火灾的消息。其中有一条消息,内容提到大火是在装有油气罐和高压气瓶的储物间附近被点燃的。这个信息,会让受试者把火灾原因和可燃物联系起来。

在读完内容之后,受试者会收到一条更正消息,告诉他们储物间其实里面什么都没有。但当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仍然坚定地认为,火灾发生的原因,是附近有易燃物。

即使是刚刚形成的信念,人们都很难改变,更别说已经扎根于大脑多时的那些信念了。

所以,谨慎对待谣言。最好不看,不听。即使不小心看了,听了,也不要再传播了。

这是疫情带给我的反思。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尾声

最近几天看微博,刷到好几次多处出现人群聚集的现象,有的地方赶集,有的地方去旅游景点游玩,很多人口罩也没带。

很多人以为疫情已经到收尾阶段了。看到各地数据平稳,大家就松了一口气。

我在家其实也是有点忍不住的,提醒了自己好几次,才把出门乱跑的念头压下去。

我们的乐观偏见,在进化中帮了我们很多大忙,让我们即使身处恶劣环境,也能活得生机勃勃。

但是,在某些时候,它仍然会成为一把双刃剑。

请忍住。越是到最后关头,越要克制。

到胜利真正到来的那一天,我们再一起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