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变聪明,更理性一些?

六一六一 开智学堂

img

你是否认为,聪明的人,就是理性的人呢?聪明人会不会做出蠢事?如果会,是为什么,又应该怎么避免?开智校友六一,与你分享她读《超越智商》一书的读书笔记,同时告诉你答案。一起来看~

作者丨六一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遛ONE」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我不是很擅长分析。你知道的,我并没有花很多时间自省,并思考自己做事的原因。——乔治 W.布什总统于空军一号,2003 年 6 月 4 日

乔治·布什的智商一直受争议;高考状元却碌碌无为;数学家在股市里被套牢;高中老师竟然拉人去做传销。这些人高学历高智商的「聪明人」,为什么他们会做出这样不理智的行为呢?

你要知道,「聪明」的定义,不应只局限于智力测验得到的先天的智力本身,还应该包括后天的理性思考、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如果只有高智力,而无法根据现实环境做出正确的决策和理智的分析,那么这类人应该被称为「理智障碍」,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聪明人会做蠢事。

所以,真正的「聪明人」不仅仅指高智商的人群,更包含能够理智面对问题,做出合理决策的人群。那么,普通人也有变聪明的机会吗?带着好奇和期待,一起来读~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智力的广义与狭义之分

智力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智力的广义理论,包括日常所说智力的各个方面,如适应环境、具有智慧与创造力等,但它不管已有的智力测验能否测量这些能力;狭义理论正好相反,它把智力的概念,限制在已有的智力测验所能测量的心理能力内。这个定义源于心理测量研究,使用脑成像技术的神经生理学研究,以及大脑功能障碍研究对智力一词的操作化。

斯坦诺维奇将一般智力称作为流体智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抽象推理任务来测量,比如图像分类、瑞文测验、数列推理;而将更广义的智力称为晶体智力,是通过学习积累可以得来的陈述性知识,可以通过词汇任务、阅读理解和一般知识测量来测验。

狭义的智力明确排除了许多广义理论所包含的内容,例如适应环境的能力、现实生活中的决策能力、智慧和创造力等。如果我们采用智力的狭义观点,前面讨论的聪明人做事笨拙,或者聪明人做荒唐事的现象就不难解释了。

狭义智力理论中,聪明和荒谬指向的是不同的对象,聪明所指的智力测验,明确测量的心理技能。相比之下,广义理论把聪明定义为适应环境的能力或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使得聪明人不断做出荒谬行为,适应不良判断不当或行事轻率,这样的现象无法得到解释,我们也会因此认为那些不断做出荒谬行为的聪明人,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聪明。

广义智力理论,把聪明做傻事现象中的两种独立因素合并成了一个概念,从实用角度来讲,认知科学家把理性分成工具理性和知识理性。

工具理性,就是在有限资源的前提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的更学术一点,工具理性可以被定义为以最优化的方式实现个人目标。决策科学家所使用的理性决策模型,就是人们寄予最大期望效应做出的选择。

知识理性,所关注的是个体信念与真实世界的一致程度。知识理性与工具理性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二者之间的桥梁是对未知事件发生的概率的预估。没有人愿意放弃知识理性和工具理性,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信念不会偏离现实太远,也都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带来最优结果。

即使斯坦诺维奇推广广义智力理论,也不能成功减缓狭义智力日益被高估的趋势,他认为应该采用的策略与广义智力理论相反,大肆宣扬狭义智力理论的观点,以此冲击智力在人类心理机能中的霸主地位并将理性障碍用作直觉泵。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理性障碍与直觉泵

什么是理性障碍?

这是斯坦诺维奇创造的一个概念,指个体在智力水平正常的情况下,无法理性的思考与行动。理性障碍会伴随其他障碍一同出现,比如感觉机能损伤,但这些障碍并不是导致理性障碍发生的本质。理性障碍的主要诊断标准是,思考与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性程度明显低于个体智力水平。

斯坦诺维奇这样做,目的是想把理性障碍概念用作「直觉泵」。「直觉泵」一词由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提出,指在思维实验中,通过不同变量来激发系列直觉的工具。直觉并不是驱动发现创造的引擎,而是说服或教育的工具,是一种别人采用与你相同的方式思考的方法。

对斯坦诺维奇来说,理性障碍就是一个直觉泵,可以帮助人们认清理性与智力之间的差异,知晓两者之间的失衡。

流体理性与晶体理性

斯坦诺维奇认为理性可以习得,甚至比智力更容易习得。

仿照智力领域的 CHC 理论,可以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两种,也可以将理性分为流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两种,其中流体性质的是人类大脑早期习得的模式,比如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晶体理性是指后天习得的,能够增进理性的知识,比如概率知识有助于增进我们的理性。

认知吝啬鬼

人类大脑所遵循的准则是:能不用,则不用,该用脑时也不用。——大卫·赫尔《科学与选择:生物进化与科学哲学论文集》

大脑在使用认知资源时极为吝啬,喜欢走捷径,我们简称之为认知吝啬鬼。人类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认知吝啬鬼,常常致使我们深陷不理性的泥潭,严重阻碍我们实现目标与理想。

提高理性,有两条途径,一是避免先天的信息加工缺陷,即认知吝啬鬼;二是给自己大脑安装好的心智程序,抵制坏的心智程序。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污化的心智程序

并不是所有的心智程序都是有益的,坏的心智程序往往是我们失去理性的原因。污化的心智程序经常像流行病一样,会在某一特定人群中传播,例如被庞氏骗局所欺骗的那些人。

许多智商极高的人,也会有一些不理性的行为,社会中常见的不理性行为背后,那些制造这些坏心志程序的,大多数是中或者高智商的人群,而他们影响的对象也是中高智商群体,比如著名的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是一位纳粹辩护人。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受污化心智程序的影响呢?

可以借助「模因」这个概念来理解,它指的是通过非基因手段传播的文化元素,由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最早提出。

发展有机体,是为了促进基因复制的利益,而不是为了有机体本身的任何利益。通过类比,催生了这样一种见解,模因复制有时候,会以牺牲宿主利益为代价而自我复制。所以,这个基本观点就是,能够传播的信念未必正确,也未必有利于传播者。

模因理论对推理信念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因为它颠覆了我们思考信念形成的方式,社会心理学家往往会问,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人们产生了某些信念?因果关系的模型,决定了产生什么信念。

然而模因理论会问,模因中有什么要素,让他们为自己找到了这许多宿主?所以,问题就不是人如何获得信念,而是信念如何俘获人。这打破了社会和认知心理学长期以来的传统,是一个业界极大的反常识。

关于信念传播常识是,「信念 X 会传播是因为它是正确的」,而模因理论却告诉我们,「观念 X 在人群中传播,是因为它有一个优质的复制子,它擅长找到宿主某一理论」,使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作为复制子的观点的特性上,而不是放在产生这些观点的人的特性上。

所以,你的信念和思想,就是你的心智程序的合集。极端的认知吝啬鬼没有任何自己独立思想的信息接收器,极端的、被污化的心智程序的集合体,就是没有任何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心智程序的坏合集。

如何避免污化心智程序的策略?斯坦诺维奇告诉我们四种方法:

1、避免安装可能对你产生生理伤害的心理程序; 2、关注影响你目标的心智程序,确保它不妨碍目标选择的多样性; 3、关注同世界相关的信念和模型,寻找并安装正确的心智程序,也就是真实反映世界的心智程序; 4、避免拒绝对自身进行评估的心智程序。

正如罗伯特·诺奇克在《合理性的本质》中所言:

理性使我们获取更多的知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行为、情绪以及掌控世界。它使人能够改造自我,进而从实际及象征意义上超越动物的状态。

成为一个感性的人,还是理性的人,是可以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