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我在小城抗疫
知知知知鸟 开智学堂
“ 这个春节,你是独自在工作的城市,还是回家与父母度过的呢?汹涌而来的疫情,对你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开智学堂左左同学,记录了从京返乡后,在家抗疫的两周生活,想说,一切都在好起来~
作者丨左左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左左笑记」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写点东西记录一下过去两周的感受。一切都在好起来。
1
1 月 20 日,我在北京。天空蓝得像小朋友,纯净明亮。中午出门去趟银行,不会导航迷了路,还忘带身份证白跑一趟。潇洒的阳光会让人分泌多巴胺,也没有不高兴,甚至忘记了昨天武汉病毒的新闻。
吃完麦当劳时间已经有些晚了,拉着行李箱匆忙赶往高铁站踏上回家的旅程,匆忙之下,忘记拿 N95 口罩,在地铁里看微信消息,才猛然想起。
好在书包里还有个未拆封的口罩。微信群几天前就在讨论武汉发现冠状病毒感染,当时没太在意,想的是去年为北京雾霾准备的一盒霍尼韦尔口罩能派上用场了。
走出地铁闸口,味道变了,感觉变了。北京西站站里不通风的空气里弥漫着方便面、烟草、卤味的混杂味道,一言难尽。
拥挤的人群里没几个戴口罩,候车厅里的一位大妈手舞足蹈地用手啃鸡翅,厕所的洗手池有人在洗便当盒,嘈杂声盘旋在泱泱人群的头顶,我躲在远处,等待漫长的进站。
上了抵达武汉的高铁,「武汉」「冠状病毒」两个关键不断词涌现在信息流里。我还不习惯戴口罩,呼吸有些困难,喝了很多水,窗边的田地小溪电线杆退呀退飞呀飞,明亮的天色一点点变青变黑。快到站时收到短信,武汉到黄石的动车预约失败。
1 月 20 日,我在武汉。天色已黑,围困在一群没有戴口罩的黑车皮条客里。坐上是平日三倍价格的黑车,无力讨价还价,只希望早点回家,一刻也不想停留。
车内五人,三人未带口罩。封闭暗黑的车内,唯有旁边小哥手机亮着,闪烁着女友的 QQ 头像。司机轻松欢快,途中接到一通女儿的电话,电话开了免提,父女的对话全车都听得清楚:
- 什么时候和同学吃完饭呀
- 在商场里了,逛会儿就差不多结束了
- 送完这批客人就来武商接你回家哈
- 我给你买个口罩吧
- 不用,不用,那东西我戴不习惯
- 给你买个吧
- 为什么要戴呢?为什么呢
- … 新闻里 … 不是说
- 咳,我身体好得很,没什么事
车上的每位乘客,司机都送到了小区门口,不用劳驾就下车帮你在后备箱拿好行李。走时他递我一张名片,说下次叫车给我打电话,别再被燕子(皮条客)坑了,钱都被别人赚走了。我也提醒他,口罩还是要戴的,他笑得很开心,嘀咕了下,身体好不怕。
图片来源 Pixabay
2
到家洗漱后,放松了些,很早就睡了。醒来已是中午,微信里的消息显示有 99+ 未读,有关病毒的各种文章和群内讨论我刷得停不下来,昨天晚上钟南山院士表示新冠病毒可人传人,一下子疫情就变得严峻了。还有全国人民都紧张得不行,调侃武汉人不当回事的段子。
刷着刷着,呼吸之间感受到肺部的刺痛感,心跳也开始加速。量了体温,没有发烧,松了一口气。
当天下午很快 N95 口罩在京东没货。其他各地的确诊病例报道开始增加,对新冠病毒的科普,戴口罩的规范很快铺天盖地而来。
接下来两天里,媒体几乎都在报道疫情,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微信群聊天记录的小道消息在各个群里流转,对武汉 F4 对病毒的不重视不披露不作为批评讽刺也揭开大幕。
早上睁眼刷新闻,睡前闭眼还在刷新闻,眼睛没有离开过手机。一呼一吸之间胸口仍有刺痛感,还能听到到心跳扑通的声音。又有报道称,出现不以发烧咳嗽等呼吸系统典型症状,如心慌胸闷、腹泻等。
湖北省除武汉市外,是灯下黑的状态,黄石市还没有新冠病毒确诊或疑似病例数量的报道。我想去医院检查又怕被感染。没有抽血,没有 CT,线上问诊的结果又比较模糊。
我只好拨了市中心医院的电话,门诊部和急诊部的前台有点懵。换人接电话后,说试剂盒还没有送来,无法确诊。也打了疾控中心的电话咨询。小伙子用黄石普通话问:
- 你发烧了吗
- 没有
- 你咳嗽了吗
- 没有
- 你流鼻涕了吗
- 你有乏力吗
- 没有
- 那不就结了吗,没事别瞎来医院,万一感染了呢
- 来就诊的人多吗?有多少人
- 多,100 多号人吧
- 死人了吗
- 没,你听谁瞎说的
- 哦
- 没事在家好好呆着
嗓子也开始不舒服了,干痒,我只好又量了一次体温,再喝两碗板蓝根。
图片来源 Pixabay
3
1 月 23 日,早上醒来,传来武汉发布封城的通知。不算意外,一时也不知道该做什么,一切都很平静。
很快财新那篇《SARS 专家管轶:这次我害怕了》的文章传播盛广。当天,黄石权威媒体东楚晚报报道,黄石市共接诊发热病人 1917 例,是昨天疾控中心告诉我的数据的十倍。
当天晚上,与武汉接壤的东边两市鄂州和黄冈也宣布封城,与武汉、黄冈、鄂州毗邻的黄石想必也快了。
看疫情发展态势,预估到 3 月病毒才会控制住,黄石一定不容乐观,当时我也没法确定我是否感染,如果我感染,我家人也会感染。从电话里能知道,医疗资源肯定不足。年后我的工作基本也无法开展。
想过离开,而且当天晚上就得做出决定。一瞬间,压力倍增,不知所措。在自己房间里哭了。我妈的认知跟不上这么快的信息变化,疫情的严重远超她的想象。同样要做戴口罩勤洗手和不去拜年串门的思想工作,我要提前给家里买好口罩、消毒和防护用品。
工作以后,我知道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而现在,我要为家人的生命健康负责,做家庭决策。晚上和家人初步达成共识,无论是坚守还是离开,都得备好粮食。
图片来源 Pixabay
4
1 月 24 日是大年三十,天空阴沉,下着毛毛雨,不等闹钟响就醒了。
成长在物资丰富,交通便利,互联网发达的年代,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带口罩上街,去超市屯粮食,像在做白日梦。
五年前,在海南上大学军训时,因台风取消训练,学校通知屯粮屯水。我从来没见过台风,兴奋又激动,和室友跑到超市买一堆零食和扑克牌,随时迎接台风。可惜那次台风并没有着陆,偏离了,也就刮小风下大雨,不到 2 天就恢复正常,有点小失落。
附近最大的超市离我家小区约有 1.5 公里,到达时门口已经有人拿着体温检测仪,体温正常才允许进入。
也许是太久没有来过这家超市,光线昏暗,整体区域也不大,推车也有些掉漆露出黑色材料,和以前的记忆相差较大。超市刚开门,人不多。还是决定以最快的速度买完东西,尽快离开。昨晚提前在手机备忘录里列好购物清单,反复查看有无疏漏,早已熟记于心。
工作人员也都带上了口罩,有些不是那么规范,有的口罩边缘与脸没有明显贴合,有的隐隐露出两个鼻孔。她们动作不紧不慢,也有一两句的闲聊攀谈。无心闲逛,我直接问导购消毒水的货架,在导购的眼神里,明白口罩和帽子没有遮住我焦虑着急的神情。
药店是新开不久的,店内倒是灯明窗洁,已经有七八个人默默地在一旁排队,有序而不慌乱。店内只有一个店员,有点应接不暇,重复地回答,酒精没有了,酒精没有了,口罩只有这种。
购买的多是感冒和消炎药,口罩和酒精。84 消毒液没我想象的那么紧俏,维生素就更少了。还有人不停地在询问有没 N95 口罩,没有就转身离开了。其中不少穿着冬季珊瑚绒睡衣就出来采购的中年男女。
回来刷了河南硬核防疫的搞笑视频,也看了春晚,省去了往年给各个亲戚朋友的祝福。
图片来源 Pixabay
5
1 月 25 日全省封锁。有焦虑,有愤怒,有难过,也有恐惧。但要相信,相信中国。
03 年的非典,我 8 岁,长江边的小城黄石并没有受到像北京广州那样的影响,据我妈说,当时就是店关了几天,没什么感觉。
08 年汶川地震,小升初,记忆也不深。依稀记得电视所有的频道都在放抗震救灾,老师在黑板上写着「多难兴邦」。
很多年都不看新闻,中午和晚上有时间就和家人一起看中央13 台。第一次听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时由衷地感动。这里也非常感谢期间各个朋友家人发来的问候关心,老板同事的支持和帮助。
前天我妈出门买点青菜,路上空空荡荡,行人寥寥,绝大多数商店闭门不开,路边有些小摊贩,菜价比平时略贵一点。我 14 天的潜伏期已经过去了,无事,多半是吓的。
将注意力转移后,看书看片锻炼工作,也没有呼吸困难和心跳加速。行动起来,少了很多无力感。
后来的两周里又发生了很多魔幻的事情,有可爱的也有可憎的,有无私奉献也有发国难财,有英雄也有混蛋,美好多于丑恶,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
感谢所有无论是在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还是坚守在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你们辛苦了。
接下来的返工潮,对病毒仍然要时刻警惕,注意防护。祝平安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