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目标未完成?用这个方法迅速提升你的执行力!
原创 靳子阳 开智学堂
“ 新年即将到来,现在的你也许正在奋力完成手头的工作或学习任务。有没有方法迅速提升执行力,在最后关头为行动加薪添火?人类一切行为的根本动力又是什么呢?对此,我们与你分享开智校友靳子阳的思考与理解。一起来看~
作者丨靳子阳
本文为开智学堂原创作品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动机的来源——挑战
心流之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创造力》书中如此描述内在动机:
只是为了获得功名利禄的人,也许能努力前进,但很少能有足够的动机去做分外的事情,去冒险探索未知的领域。
然而,对于这个良好的状态,我一直有一个理论上的困境无法自我整合:如果你只有内在动机,而对一个事业的目标最终能否实现并不关心,那么,你在工作过程中真的会产生百分百的投入么?
当然,这个疑问可以用内部动机来解释一些。因为投身这项事业本身,从事事业过程中,就让个体获得了大量非结果的快乐。所以,个体是能够获得足够动机来支撑投入的。
图片来源 pexels
然而,这个也很像一个悖论或者骗局——就像徒手攀岩者之所以容易产生心流,本质上,是因为他命悬一线,步履维艰,他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死亡——而这最极端的挑战与技能之间平衡,产生了一种对注意力的牢牢抓取,这正是心流的必要前提。
换句话说,因为有了对死亡的恐惧,所以才有了挑战的意义。在这里,挑战本质上是一种求生惧死的渴望与生死一线的环境的冲突。
如果一个人真的无所谓生死,如果一个人真的觉得跌下悬崖和稳走下一步没任何区别,如果一个人心中对 A 和 B 、对成功和失败真的没有任何价值偏好,那么,就不会产生所谓的「挑战」。继而,也就不会有所谓的心流了。
同理,如果你对一个事业的目标达成本身没有强烈的执着,那驱动你的挑战何以存在?如果挑战不存在,那内在动机是否就成了一个伪命题?
如果一个拳击手在擂台上没有了胜利的渴望,他是否还能够享受拳击本身的快感?
如果一个设计师没有了对更好作品的追求,他是否还能够享受设计本身的愉悦?
如果一个诗人没有了吟唱更动人诗歌的梦想,他是否还会在遣词造句中接近天堂?
内在动机产生心流
问题出在哪里?
我想,首先,问题可能在于,这种驱动个体对生存/成功/更好的渴望,来自于个体内部,而非外部,它是一种本质的直接的渴望,而非间接的工具性的渴望。
拳击手依然渴望胜利,但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强大,不是为了获得关注,也不是为了赢得奖金,他仅仅是渴望胜利。
在拳击手争取胜利的征途中,在设计师绘制更优雅图稿的长夜里,在诗人推敲更优美词句的过程里,他们不需要获得任何人的评价,甚至包括内心里小时候埋下的父母的意见和师长的期待。他们自己的审美,他们自己的格调,他们自己的品味会逼迫其前进。
这是一种最纯粹的进步动力。他们不是为了迎合某个过去的幽灵,或者未来的一个趋势,他们仅仅是为了更好,这种动力,就像种在大脑里的一颗种子,它自己会有生命和发展的动力,不受任何人左右。
在另外一个角度,虽然他们渴望胜利,渴望更优美的图稿和词章,然而,他们并不在乎最终(无法受自己掌控的)结果的(外在评价的)成与败,因为他们的「最小反馈单元」不在于这个最终的外在结果,而在于每一次自己可控的自我要求中。
拳击手在乎自己每一次挥拳是否好过上一次,设计师在乎自己的这个作品是否好过上个作品,诗人在乎自己的诗歌是否满足了自己的品味。
因为心流理论中(内在动机)的挑战,是个体自我意志的主动要求与客体环境条件的冲突,所以,这种动力,本质上是自我要求(自我主动发起的挑战)和对自我要求的超越。
正如上文所述,因为这种动机是直接的,非工具性的,真实的渴望。所以,它在每一个最小反馈单元中,都可以补充能量。
从这个角度看外在动机,似乎所有的外在动机都是客体环境条件,对个体发起的一个要求,自我属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比如父母强迫你去学拳击以便能够赢得奖金,或者父母劝导你,你也认为应该去做好设计以准备接下来的设计大学入学考试。
因为外在动机最关心的是最终的(外在评价的)成与败,它不在乎细节,它的最小反馈单元非常之大,以至于他从来无法在细节处时时补充能量。
奖赏会伤人,但也有用
其实外部动机就像是揠苗助长,外部动机过强,过早地干预内部动机。就会破坏内部动机生长的节奏——比如第一天学拳击要希望打倒教练。
这样的激进的渴望,会给你产生强力的动机,然而由于你的实际技能无法对抗这个要求(妄念般的挑战),所以你就只可能得到消极的反馈。这就会伤害内部动机。
图片来源 pexels
假如用内部动机去学拳,不用着急,宏伟的使命和远大的梦想都可以有,但是在行为上,要找到最小的反馈单元。
在这个最小的反馈单元里,忽视外部评价和要求,消除妄念般的自我期待,你合理的原生的内部动机就会自然产生,它会渴望自我挑战,并且在一个个微小的进步中争取到超越的快乐。这最终会及时补充动机能量。拳击就会推动你往前走。
好像终于把事情讲完了。好像不用关注最后的结果,只是内在动机就足以支撑对事业的投入。这正如此书中所说的亨德森:
「认定任何目的对她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并乐在其中,不要让自我完全与成功联系在一起。」
埋头于内在动机,在自己热爱事业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似乎已然是一个可以理解的答案。同样的,最终这个逻辑好像自洽了——拳击手沉醉渴求的是每一次挥拳得来胜利的快乐。
然而,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也是契克森米哈赖提出来的问题。他说亨德森「支持她不断前进的,是创建美丽有序环境的使命感」。
这犹如说,一个拳击手不断努力的动力源泉来自于成就拳击技术的新境界,或者带领中国拳击界走向世界等。虽然非常远大,但这明显是一种外在的目标。而非来自任务本身的、过程的、直接的生发动力。
内在动机与外部使命的结合
对于这种情况,契克森米哈赖是这样解释的:
禅宗佛教所说的「执迷-超脱」是一个非常和谐的连续体。你应该始终处于两者皆有的状态。其中存在着阴与阳的连续体,用西方的逻辑是无法理解它的,因为我们只有「要么/或者」。
然而,这其实是「都/和」的逻辑,它表示在执迷与超脱之间、在长远观点、无限观点与具体观点之间存在着持续不断的舞蹈,它们是一个连续体。
明显,这是契克森米哈赖直接承认了——「执着外在结果」 与 「安住内在动机」 的悖论,他采取的解释是,这是一种具有东方思维特色的相反相成关系。
类似的,其实很多佛教的高僧大德也会有类似的行为——他们很多都曾发愿要实现某事。转换成俗世语言就是他们树立了目标去实现某事。
既然是目标,他们当然渴望达成,这是一种自我设定的执着。但同时,佛教尤其是禅宗的理论体系又最反对执着,他们讲究「本来无一物」,讲究「色即是空」,讲究「平等心」。那如果做成目标和做不成目标本质都是空,两者都是平等的,如果追求心无挂碍,那偏爱追求目标,又该如何立足?
我想到了真正的禅宗风范,他会发愿(立志)去做一件事,但是,如果遇到了客观环境与主观期待的矛盾,它立刻便会放下这种自我的执着,这保证了他在过程中不会被烦恼所困,便无需靠外在动机的能量来维持它面对困境。毕竟,如果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中的禅者,它不会陷入阻力,因为一切都是空,也就无所谓阻力。
这就像一个隐喻——人生是一段旅行,既然是旅行,就是处处皆风景,旅行的意义不在于某个终点,而在于每一步的脚下。而且,即便是在旅行隐喻下,你也不可能忽视外在的方向和目的地,毕竟,任何旅行都不可能是蒙着眼睛乱走一圈。
图片来源 pexels
在现实的维度,在方法论的层面。如果真的要调和「内在动机」和「使命达成」之间的矛盾,是有一个时间跨度和反馈单元的问题。
即我们不应该受到「中时间跨度」和「中反馈单元」的困扰。我们要接受的是——最小的时间跨度,和最小反馈单元的推动,在每一次最小行动中修正自己。而在最大时间跨度和最大反馈单元中坚持自己的目标和定向。
小结
再拿拳击手来说,拳击手可以有提升人类拳击格斗水平极限的使命和梦想(最大反馈单元/最大时间跨度),也可以在每一次挥拳以后,反复琢磨,纠正练习(最小反馈单元/最小时间跨度)。但是,他们最好不要因为一两次的拳赛失败而斤斤计较,或者最好不要因为几年的无人赏识而丧失目标。
禅宗的修止训练,某种意义上就是把最小时间跨度和最小反馈单元不断缩小,走神-重新抓回注意力-走神-重新抓回注意力,不断练习,调整至一呼一吸间,卓绝者甚至修炼至无始无终的当下,停止反馈,心安入定。
之所以会永恒,要么存在于当下安住的心,要么存在于永远无法实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