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比你更会学习

Spark 开智学堂

img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好好学习,得先知道关于学习的学习,比如什么是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应该如何学习?而这些,正是本文作者 spark 同学想与你一起交流的,来,咱们往下探索吧~

作者丨Spark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不止于思」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img

很多人学了十几年英语,真正用起来仍是磕磕绊绊,不能流利交流。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小孩子不需要大人教,却能自己学会爬行?更神奇的是,孩子们没上过一堂认字课和语法课,却学会了说话。

我们能学会,但是未必知道如何学会。反之,我们学不好,却不知问题出在哪里。

事实上,学习的重要秘密,就隐藏在孩子们这种无师自通的成长过程中。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要探讨学习的本质,就必须知其目的:我们为什么而学?

用演化论的观点来讲,是为了最优化生存条件,提高生存的概率。具体地,使得我们无论是在意识或潜意识层面,都更有能力对环境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反应。

从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来讲,人生难得来一趟,要努力去最优化生命的体验。既要主动提升精神状态和心理感受,也要沉着应对层出不穷的大小问题。

是的,在我眼里,人生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寻求解答之前,最好先坦然接受这个现实。

为了实现目标,我们需要更好地评估自身状况与外部环境,作出更准确的判断与行动。为此,我们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掌握足够的知识。

什么是学习?

基于对学习目的和学习过程的思考,我尝试着给出「学习」的定义:

从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用以指导行动,并在行动和思考过程中更新自己的知识。

在学习中,获取并记忆信息是基础;探究事物的规律、习得与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则是学习的核心,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我们如何学习?

这里探究的不是学习方法,而是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它不是一些技巧,而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真实采用的学习过程和策略。

模仿

模仿是人类的本能。

想像你正在电影院看一部故事片,在某个情感浓烈的剧情高峰,好不容易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可是旁边的人开始啜泣、掏纸巾,于是你发现自己再也绷不住了……

这是因为,人类大脑的前运动皮层有一种神经元,在感受别人的行为时,会和自己亲自行动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科学家称之为「镜像神经元」。

重要的是,关于具身认知的研究告诉我们,身体的模仿会影响思维。进入同样的情境,感受同样的氛围,模仿同样的动作,会帮助我们理解他人,掌握技能

因此,很多时候,师傅讲一大堆原理和步骤,都不如亲身示范来得有效。徒弟们只听不行动,都不如实际操作一遍更有体会。

小孩子几乎无师自通学会说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模仿。我们也可以留意到,越是喜欢学舌的孩子,说话能力发展就越快。

记忆

记忆是认知的基本功能,通常也被用作我们学习的基本手段。

在生理层面,记忆强化或遗忘表现为神经突触活动的增强或减弱。

概念在大脑中以分布模式进行表征,就是说不同类型的概念储存在大脑中不同的区域。主流的认知科学观点认为,这种分布式表征及其连接方式最终构成一个语义网络。

既然记忆是一种网络,那么增强记忆就有两种思路:

1. 强化单一通路的连接。

强化记忆通路的连接主要依靠重复。

对于短时记忆来说,方法就是反复背诵,而且中间不能被打扰。比如记忆一个电话号码,我们会如复读机般快速重复地念,直到暂时记住。

若想实现长时记忆,最佳方式则是以提取练习的方式进行间隔复习。提取练习是指以「提问——回答」的方式进行复习,尝试回忆和阐述答案,只有充分努力之后才能翻书验证。

在学习没有任何认知基础的初级概念时,唯一方法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的反复诵读、提问——回答。就像小孩子背诵乘法口诀,绝对不要让他们用掰手指头的方式去学习,那样只会拖慢他们的学习进度。

2. 增加连接到目标概念的通路。

增加连接到目标概念的通路的意义是,走通任意一条路,都能成功提取记忆。通常的记忆策略,比如组块化、联想和想象,都体现出这个效果。

组块化的原本目的是降低工作记忆的负担。额外的好处是,每次分组,都提炼出一项共同属性,实际上增加了一个提取记忆的钩子。

主动的联想主要通过分析、对比或者类比建立关联,一种有效的想象策略是在头脑中构想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

当然,联想和想象还有更多样的方法,而且是很个人化的思维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经验和思维习惯。但无论如何,建立的连接越丰富,记忆就会越牢靠。

img 图片来源 Pixabay

试错

试错大概是我们最广泛使用的学习方式,背后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之间联系的增强或削弱。任何给我们带来不好感受的行为与事物,以后我们都会远远避开。

一种极端的表现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反过来,一个行为带给我们好的结果,我们就倾向不断去重复它。

模仿和记忆,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只有不断收集反馈、调整行为,才构成学习的完整闭环。婴儿学爬行,纯粹依靠本能和不断的试错。小孩子学说话,模仿着发出一个声音,必须得到回应,才知道自己说得是对是错,才有改进的机会。

因此,「反馈」是试错最关键的环节,它可以是行为对象的反应,也可以是与一项标准进行对比的结果。

这正是「费曼学习法」的精髓——把知识演绎给别人听,主动寻找反馈。互联网行业推崇的「敏捷方法」,采用高频试错,目的正是及时获得用户反馈,及时作出调整。

可以说,试错法是价值连城的学习利器,主动试错应当作为个人成长的信条。

继承知识

知识是那些结果可以重现、因而可重复利用的客观规律和方法论。借助知识,我们可以举一反三,推论未知,预测未来。

通过试错,人们不仅解决了当下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知识,这些知识属于直接经验。

通过观察、模仿,我们也可以从他人身上学到东西——虽然极其有限。这些知识则属于间接经验。

模仿、记忆、试错,这大概是人类祖先所拥有的全部学习方式,直到赫拉利所称的认知革命到来。

几万年间,人类演化出一套灵活且足以展现想象力的语言。

借助语言,人们可以描述所见所闻,可以把自己从试错得来的经验传授给他人,而且可以在茶余饭后、任意时间进行,而不必像他们祖先一样只能亲自示范,被束缚在特定的时间和劳动场所。更进一步,学习者可以将听到的内容转述给其他人。

总之,语言使得知识开始广泛连通和共享,开启了一个知识继承的新时代。后来的文字、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得知识继承的速度和效果又跃升了几个台阶。而当代的信息技术又给知识时代安上了更为强劲的引擎。

人类得以实现越来越精细的分工,不必事事依赖自己的钻研和试错,不必重复造轮子。每一代人都站在上一代的肩膀上,越站越高,成为远远抛离其它物种的超人。

如今,书本和互联网几乎囊括了人类所有的知识,一个人的知识大部分来自于间接经验的继承。人们正通过「继承知识——试错」的流程,创造、积累下越来越多的知识。

通过训练获得隐性知识

知识是简化了的现实,略去了许多不太重要的情境条件。

纯理论知识,比如数理知识,由于只在抽象层面学习研究,本来就不涉及具体事件,无需关注情境问题。可是一旦涉及实际应用,微妙的环境变量就会影响结果的产出,很可能导致实际结果偏离预期。

打个比方,现实操作中可能有 100 个变量,而理论知识只提取当中影响最大的 10 个关键点,略去影响微小且难以说明的变量。

举个例子,驾校教练只告诉你开车扶正方向盘,汽车就会维持直线前进,但实际开在路上,你却还要根据气流作用、路面反馈等各种因素,持续地修正细微的偏向——虽然通常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这些应对被省略变量的方法,我们称为「隐性知识」。可能是别人没意识到其重要性而没有讲出来——比如隐含的前提;也可能是一些无法轻易用言语表达的知识——比如骑单车时如何保持平衡。

由于隐性知识的存在,光靠记忆知识来学习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应用型知识,需要通过大量事例(习题、实验、实践)进行训练,让大脑去捕捉微妙的、不曾明说或不可言说的隐性知识。

这也符合教育学界流行的建构主义理论,其提倡学习要有真实目标、在实战中学习,以及任务导向的认知学徒制等思想。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在事例训练中,有三个关键要点:

1. 匹配输入、输出

训练时的输入、输出,必须匹配应用场景的输入、输出,才能让大脑捕捉和练习到正确的隐性知识。

如果要提升听力水平,就要找一些你有能力将听到的「语音」转化为「意思」的听力材料;如果要提升口语水平,就要设计一个从「想法」转化为「语音」的训练流程。不仅过程匹配,内容的选择也要和目标应用场景匹配。

2. 刻意练习

运用学到的方法,反复练习,寻求反馈,持续调整。

比如学习开车,就要记好油门、离合和档把的操作顺序,然后在操作过程中,感受车速的变化,观察转速表和速度表的反应,记住每一次的死火、顿挫、油门的响声……在所有这些信息反馈中作出调整,持续训练,直至解决所有问题。

刻意练习从显性知识开始,在学习初期,可以将一个流程切分为多个训练单元(知识模块),逐个攻克。但是渐渐地,一定要完整操练整个流程,才能达到前边所提到的「匹配」的要求。

因而,通过刻意训练掌握隐性知识,可以视为更为严格版本的试错训练。

3. 待在学习区

我们只能通过已知学习未知,一点点向外扩张知识之网。

如果学习材料太难,你就无法有效理解,也就是把自己置于学习的「恐慌区」。如果不断重复简单的内容,安逸地待在「舒适区」,那又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只有进入「学习区」,在已经掌握的知识之上,不断给自己增加新的挑战,才能获得最快速的成长。

这个挑战多少合适呢?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得出一个结果——约为 15%。如果让新的和未掌握的内容占学习内容的比重为 15%,就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率。因此,要把挑选合适的学习材料作为学习的起点。

另有一点需要说明,学习理论型知识,通常也需要做练习,需要主动试错和寻求反馈,但本质上却跟应用型知识的训练不一样,其目的在于纠正我们理解上的偏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许多知识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要努力为自己寻找训练的机会并获得真实的反馈。

学习的完整闭环必须包括实践的部分。

结语

回到我们开篇的问题,为什么小孩子没学一堂语法课,却能学会流利地说话?

现在我们知道,原来小孩子的学习更贴近学习的本质规律。他们从模仿开始,然后观察人们的反应,借助反馈信号作出改变。大人们尽量以孩子能懂的方式跟他们讲话,比如使用「娃娃语」。

更重要地,他们在真实的场景中长时间大量地练习,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习得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孩子们说不出来这些规则,但是没有关系,因为这是他们真正拥有的隐性知识。

诚然,以上这些学习方式对每个人都是与生俱来,但却不代表着我们能够恰当地使用。我们凭着朦胧的认知,用对了或许只是巧合,更多可能是张冠李戴。

比如,用反复背诵或重复阅读的方式应对一切记忆项目,或者以为表面上的理解、记住知识就代表掌握了知识,而不懂得唯有训练才能获得隐性知识。

又比如,只挑简单的书来读,并沉浸在这种廉价的满足感里,又或者挑选了过于艰难的学习材料,使得自己裹足不前,信心受挫。

如果你以往也掉过这些坑,希望本文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 参考资料:

  • 《具身认知》,[美]西恩·贝洛克
  • 《认知心理学》,E. Bruce Goldstein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百度百科
  • 《应用学习科学》,理查德·梅耶
  • 《人类简史》,[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 《剑桥学习科学手册》,[美]R.基思·索耶
  • 《学习观》,公众号:超智能体
  • 《刻意练习》,[美]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
  • 《85%——人类与机器共同的最优学习率》,公众号:集智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