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两年,一个自由职业者天天在忙什么?
苏芯笔记 开智学堂
“ 据自由职业者联盟公布的《2018年美国自由职业者报告》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35%)的美国人从事自由职业。我们身边的自由职业者,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是怎样的?我们邀请了开智学堂( ID:openmindclub)校友苏芯,跟大家分享毕业两年来,她如何做一名自由职业者,以及每天都在忙些什么。
作者丨苏芯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苏芯笔记」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2017 年 7 月毕业后我就留在了北京做自由职业,一开始是想轻轻松松地晃膀子,无奈自己实在是一个学习动机太强的人,很快就把生活填得满满当当。
现在习惯把一天的可用时间划为三块,上午、下午和晚上,每块大约三小时。一周有七天,如果把每块时间理解为一块积木,现在你手上就有二十一块积木,你都是怎么去使用这些积木的呢?
分享一下我的现状。如何利用时间拼装出自己理想的生活,也是自己这两年来一直在摸索的问题。
1
按照工作内容看,我是这样度过一周的。
本职工作:
虽说是自由身,但其实也有个签了劳动合同的工作,算是保底饭碗吧。工作主旨简称科研科普,这部分混杂着数据分析、撰写、办公室、合同、法律、外联、编辑等乱七八糟的内容,一半非常喜欢,一半非常讨厌。但是没有办法,毕竟不可能百分百理想,自己应对讨厌的工作会采取策略,尽快熟练,让它变成不过脑子的机械活。
这个工作有一点特好——不用坐班,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大约占每周占 4 个板块。
心理咨询:
和来访者工作占用 3 块,个人成长、个人督导、团体督导各 1 块,系统知识学习(含阅读专业书)3 块。
所以每周为心理咨询师这个身份支出 9 块,占一周的 43%。
这是今年新增加的身份标签,这一部分的时间支出让自己非常疲惫,最近也在思考如何去调整能够更自如些。
创业 part:
在和大伙伴小伙伴们一起做一些创业的项目(希望以后有机会详细分享),这部分是个人很感兴趣的。但创业就意味了它极其不稳定,在日程中的占比也会有所变化,平均下来大概是 4 个模块。
小半:
和好朋友一起开了女装小店,主要工作内容是疯狂看服装市场、协助拍照、管理财务、安抚对方的情绪。主要还是辅助好朋友,协同作战的身份。每周支出 2-3 个模块。
休闲娱乐:
看闲书、看电影、发呆、陪妈妈、和朋友聚餐、运动,每周支出 1 个模块,基本是在上列中五选一。
没周末,惨不惨!
2
还有一种划分——按动机。
最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学习了,学习喜欢的知识、技能、体验、感受是最开心的。
每周满足学习动机的时间占比最多,这也是我觉得自由职业很幸福的地方。
和来访者工作、在督导里学习、课堂或书本里的收获都是关于学习的,咨询的部分就有 8 个模块。
本职工作称不上学习,仅一小部分有所得,记 1 个。
创业这部分需要大量学习,包括如何与人谈判,如何在酒桌上存活,如何装老成,算是从未有过的体验了。有时候看到自己西装革履的样子蛮想笑,内心想着「什么玩意呀」。社会社会,学习学习~大约占 2 个。
小半这边也是各种学,如何选到性价比高的衣服,如何讨价还价,如何体面地营销,虽然还没摸到门道,但经常发出「天呐,还有这种操作」的惊叹。这行水太深,结合心理学有说不完的内容,还得继续摸索,记 1。
所以每周用来学习的模块是 12 个,占比 57%。
其次成就动机,创业 part 一半的推动力来自成就动机,内心独白大概是「要有一番作为呀」,因为真的喜欢心理学,想把好东西应用出去,这里占 2 块。本职工作这部分也有关于成就的、名利的,占 2 块。
(真正的)的咨询工作压根不追求功成名就,只求默默助人,记 0。
一共 4 块。
生存动机,本职工作 1 块是为了挣口饭吃,小半(自己开的女装小店) 1 块。至于创业、年少当咨询师简直就是给生存环境雪上加霜……
共计 2 块。
情感体验动机。做个人成长了解自己、做小半陪好朋友一起(还能疯狂逛衣服买买买)、休闲娱乐时看点电影,都是满足这部分需求。
共计 3 块。
3
喜欢相对独处的方式去学习、工作、休息,因此毕业前就告诉自己,不要做太过 social 的工作,否则会很痛苦。
个人思路是划分三个程度:
- 强人际——以人际关系为主导的状态或内容;
- 弱人际——得与人合作,但是有独自的空间和独立的内容。
- 独自——自己搞定所有。
创业的部分一半是强人际,一半是弱人际,各占 2。
心理咨询时而强人际,时而弱人际,各占 1.5 块。学习咨询的时候大部分算是弱人际,2 弱 1 强。团体督导强人际,个体督导和个人成长弱人际。本职工作大约 1 强 1 弱 2 独自。小半则是 1 强 2 弱。
总体一盘算,强人际占 6.5 块,弱人际 10.5 块,独自 4 块。
去年的独自板块大约近一半,后来感觉自己越来越社交退缩了,今年调整后状态好了很多。
这个视角是按周划分,如果按月划分,还有 1 个模块是就医,1 个模块是和香港老板学儿童治疗。
如果这周内容多,模块可能就从 3 小时延长到 3.5 甚至 4 小时,轻松的时候可能两天就 1 个休闲娱乐模块。
总之这是一个在和自己协调互动的过程,就像是玩乐高,有很多地方可以选择、可以创造。一直在与自己商讨,没有结论,只有过程。
虽然看起来满,但其实也有很多的自由和惬意。举个例子,今年开始做个体督导,虽然属于打磨技能,但在期间能体验到很多欣喜、被支持和指导,有时做完督导比按摩更舒爽。再比如做小半,理论上开会,实质上是两个人嘻嘻哈哈吃吃喝喝头脑风暴的碰撞过程。
有没有一种拼接生活的感觉呐?
小结
毕业时说,「想要探索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打破所有的「应该」,放下所有设限去思考自己想怎样生活,并尝试去延展这种生活方式。像在一张空白的纸上涂鸦,而不是把生活设成了单向选择题。」
现在跌跌撞撞好像找到了些方向。这有获益,也有代价。获益是自由,不必囿于不喜欢的人或事,有了自主权,每天都是在为自己活。
代价就是你和别人都不一样,这背后有很多心理层面的考验。
当然我更相信,「你不曾为之付出任何代价的喜欢,就称不上是一种喜欢。」
所以你们是如何度过自己的每天、每周和每年呢?你享受这个过程吗?■图片来源:苏芯笔记
开智转载文章,转载授权请直接联系原作者;
原创内容,转载授权请联系一休(微信 ID:aiopenmind001)
投稿&合作邮箱:we@openmind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