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中郁次郎:知识转化的4种模式

野中郁次郎 开智学堂

作者:野中郁次郎 / 竹内弘高 来源:《创造知识的企业》

西方认识论的历史可以被看作一场持续不断的关于哪种知识更真实的论战。西方人往往强调显性知识,但日本人往往强调隐性知识。

然而在我们看来,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实体。在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中,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转换。

我们关于知识创造的动态模型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关键假设,即人类知识是通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社会化相互作用得以创造和扩展的。我们把这种相互作用称之为“知识转化”(knowledge conversion)

应该注意的是,这种转化是一个发生在个体之间,而不是局限于个体自身的“社会化”过程。按照理性主义者的观点,人类认知是个人的演绎过程,但当他认识事物时,个体从来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交互。因此,通过这种“社会化转化”过程,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质量与数量上都得到了扩展。

知识是通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创造出来的,这一假设让我们提出了知识转化的 4 种模式。它们是:

  1. 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我们称之为社会化;
  2. 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我们称之为外显化;
  3. 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我们称之为组合化;
  4. 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我们称之为内隐化。

图片 知识转化的4种模式

01 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社会化是共享经验从而创造隐性知识的过程,如共有心智模式和专业技能。一个人不用语言,也能从其他人那里直接获取隐性知识。

徒弟和师傅一起工作、学手艺,不是凭借语言,而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在商业环境中,现场的职业培训(on the job-training,OJT)基本上也采用了同样的原则。

经验是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如果没有某种形式的共享经验,一个人很难将他投射到另一个人的思考过程当中。如果把信息从相关的情感和特定场景(其中嵌入了共享经验)中抽象剥离出来,只剩下单纯的信息转移,通常这么做的意义不大。

02 外显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外显化是将隐性知识表述为显性概念的过程。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创造过程,因为隐性知识变成显性知识,以比喻、类比、概念、假设或模型的形式出现。

当我们试图将一个形象概念化时,主要用语言来表达其本质——书写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表述的知识的一种行为。可是语言表达往往是不适当、不一致和不充分的。然而,形象和表达之间的这种差异与差距,有助于促进“反思”(reflection)和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知识转化中的外显化模式,通常体现在概念创造的过程中,并由对话或集体反思引发。创造概念的常用方法就是把演绎和归纳结合起来。

03 组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组合化是将各种概念系统化为知识体系的过程。知识转化的这种模式涉及将不同的显性知识主体进行组合。

个体通过文件、会议、电话交谈或计算机通信网络这样的媒介来交换和组合知识。通过对显性知识进行整理、增添、组合和分类(就像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做的一样),重新配置既有的信息,由此催生新的知识。

学校里的正规教育和培训中进行的知识创造通常采用这种形式。MBA 教育是这类情形中的典范。

04 内隐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内隐化是将显性知识体现到隐性知识里的过程。它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密切相关。

当通过社会化、外显化和组合化获得的经验,以共享心智模式或技术诀窍的形式被内化到个体的隐性知识库中时,它们就变成了有价值的资产。然而,要想使知识创造在组织层面内发生,就需要让个体层面积累的隐性知识与其他组织成员进行社会化转化,从而开启新一轮的知识创造螺旋。

如果能将知识用语言表达或图形描绘成文档、手册或口头故事,对于让显性知识转变成隐性知识就会大有裨益。

写成文档能帮助个体内化他们所经历的东西,进而丰富他们的隐性知识。此外,文档或手册也能促进将显性知识传递给他人,从而帮助他们间接体验到他人的经历(即“再体验”,re-experience)。

小结

如上所述,社会化旨在共享隐性知识。然而,就其本身而言,社会化只是一种有限的知识创造模式。除非让共享的知识显性化,否则它不可能容易地为整个组织所利用。

此外,如果仅仅是将分散的显性信息组合化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整体,例如,公司的审计员从整个公司收集信息并将其汇总到财务报告中,那么并没有真正扩大组织既有的知识库。

但是当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作用时,一项创新就涌现了。组织知识创造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不断动态地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由知识转化的不同模式之间的变化决定的。■

文章摘编自:野中郁次郎 / 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人民邮电出版社。本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