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系统阅读法自学一个新的学科?

学会自己走路 开智学堂

作者:学会自己走路 来源:原创

所有的阅读,都是等待的相遇。

所有的相遇,都是机缘的浮现。

何其幸运,在有生之年遇到了《聪明的阅读者》,让我在经济学自学路上不迷路。

01 用主题阅读建立自己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你以为打开一本书埋头苦读就行了,聪明的阅读者同时对比多本书的目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根据书上的提示,我先在豆瓣上建立了经济学领域大书单。

书单参见: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57234291/

经过时间的筛选和过滤,目前大书单共有 190+ 本,包括大牛相互吵架的经典书和相关传记,也包括能让小白入门的教科书和大众科普。

面对全新领域,我们刚开始会手足无措。

多翻翻《聪明的阅读者》,多执行执行书中细节,情绪很快会被行动覆盖。

有了大书单,下一步就是确定自己主题阅读的层次。

基于自己还是经济学门外汉,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三个月形成对经济学的基本认知”。

所以,我从经济思想史入手,从经济学原理入手。

结合豆瓣评分、书籍类别、书籍版次、书籍可获得性,我选了斯坦利·L.布鲁的《经济思想史(第八版)》、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十九版)》作为自己的主要书目。

辅以魏丽莉的《经济思想史》、张旭昆的《经济思想史(第四版)》、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八版)》和阿诺德的《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进行抽样阅读和文本细读、并在豆瓣上创建了自己的小书单。

书单参见: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57336551/

接下去,我对比了斯坦利·L.布鲁的《经济思想史(第八版)》、魏丽莉的《经济思想史》、张旭昆的《经济思想史(第四版)》这四本书的目录,完成了对经济学核心学派、关键人物、主要理论的初步梳理,并以“经济学是什么?”为根基,以“经济学核心学派”、“经济学核心知识结构”为一级节点,初步构建了经济学领域树状知识结构的框架。

之后,又对比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八版)》和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十九版)》的目录,构建了自身对经济学核心知识结构的初步假设。

最后,为了验证自己初步假设是否还存在一些偏差,我跑到市图书馆随机翻了十几本经济学的个人专著、教科书和大众科普的目录。

我发现,这些书都逃不开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芝加哥学派……也逃不开稀缺与效率、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效率与公平、货币、金融、通货膨胀、失业……

当时就感觉自己像是拥有了“上帝视角”,内心无比欣喜。

02 用抽样阅读达到自己的阅读目标

你以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聪明的阅读者有清晰的阅读目标,一轮又一轮提出假设,快速吃透一本书。

在开始阅读之前,我设立了第一个假设:

斯坦利·L.布鲁的《经济思想史(第八版)》能帮我有效梳理出经济学领域重要人物的出生时间、重要作品的首次发表时间和重要理论的首次诞生时间。

当我翻开书,看完前五位关键人物的介绍,我发现自己的假设并不成立。

反倒是魏丽莉的《经济思想史》给了我惊喜,让我通过书里的图示和表格就能有效梳理出经济学领域重要人物的出生时间、重要作品的首次发表时间。

在梳理之前,我设立了第二个假设:

经济学主流学派是相互独立的,学派与学派之间有明确的时间划分,经济学家与经济学家之间都是跨越世纪的、不同时代的人。

梳理完他们的生卒年和作品首发时间,我发现自己的假设又不成立。

因为你不仅会发现他们有些是同时代的人,年龄相差不大,甚至彼此还互为密友/敌友,作品相互影响。

比如,你会发现李嘉图、西尼尔、小穆勒这批经济学家在积极探讨政治经济学的时候,马克思会跳出来批判他们,转头就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比如,你又会发现,马克思写完了《资本论》的第三卷后,边际学派的欧根·冯·庞巴维克转头又对其进行了批评,写了《卡尔·马克思及其体系的终结》。

这些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联,给了你莫名的鲜活感。

你会觉得那些人名、书名,不是陌生的、独立的、冷冰冰的,而是灵动立体地站在你面前。

两轮假设,完成目标,获得新知,越读越开心。

03 用文本细读形成自己的理解

你以为阅读只是完全尊重作者的意思,让作者的思想在自己的头脑中跑一圈,然而聪明的阅读者会与作者对话。正如叔本华所言:“读书是让别人在我们的脑海里跑马;思考则是自己跑马。”

对于信息型文本的文本细读,我先从关键概念开始。

不管是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十九版)》,还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八版)》,基础章节中都出现了一个概念——生产可能性边界。

显然,这个概念是非常核心的。

那么,什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写道:“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有效率地得到的最大产量。”

曼昆则在《经济学原理》中写道:“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个图形,它表明在生产要素和企业可以把这些要素变为产量的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说白了,就是在资源有限、技术有限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体既要生产 A 又要生产 B,就需要权衡:要生产多少 A,生产多少 B,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产量最大化。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价值就在于帮助决策者做权衡。

边界之外,就不要想了,没办法实现;边界之内,说明效率不高,人员大量失业。只有在曲线上的,才是最合适的。

决策者要做的,就是从未来角度考虑,确定当下到底选择曲线上哪个点最为合适。

或许,用生产可能性边界去权衡经济体该生产多少 A、生产多少 B 离我们太遥远。

或许,我们可以来聊聊日常。

在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既要工作,也要学习;我们既要输入,也要输出,那么时间、精力该怎么分配呢?

我们是不是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界去协助我们做权衡

首先,我们需要用软件或纸笔统计一下自己五天工作日和两天休息日的时间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工作了多少小时?学习了多少小时?输入了多少小时?输出了多少小时?在 Excel 上列出每天的时间消耗。

其次,在软件或纸上画出一个二维坐标轴,把 Excel 中的数据变成坐标填入其中,并将坐标系中的点连接成线。

最后,看着自己的曲线图,合理安排时间,让自己保持最高效率。

如果是工作日,那工作时间多一点。如果是休息日,那就学习时间多一点。如果有输出任务在,那就输出时间多一点。反之,则输入时间多一点。

这背后,其实涉及两个经济学原理:权衡和机会成本。

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组织、市场和社会如何在有限或稀缺的资源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科。

稀缺、效率是其核心命题。

生产可能性边界模型、权衡取舍、机会成本,也只是经济学解释核心命题的冰山一角。

04 用结构阅读潜入经济学家大脑深处

你以为读书没有重点,随便读读即可,但聪明的阅读者采取结构阅读法,带着框架去阅读,与作者不断对话。

《聪明的阅读者》给出了九种主流认知方式,我们可以用排除法、筛选法去判断作者的认知方式,也可以听从专家的建议。

比如,我们可以看看凯恩斯是怎么看待经济学家的。

凯恩斯说:“经济学研究似乎并不需要任何极高的特殊天赋。与更高深的哲学或纯科学相比,经济学难道不是……一门及其容易的学科吗?它是一门容易的学科,但这个学科中很少有人能出类拔萃!

对这个悖论的解释也许在于,杰出的经济学家需要具有罕见的各种天赋的组合。在某种程度上,他应该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必须了解符号并用文字将其表达出来。他必须根据一般性来深入思考特殊性,并以同等灵活的思想触及抽象与具体。他必须在研究现在时同时参考过去、着眼未来。他必须考虑到人性或人的制度的每一部分。他必须同时保持坚定而客观的情绪,要像艺术家一样超然脱俗,但有时又要像政治家一样脚踏实地。”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大概可以判断出经济学家的认知方式一般包括思想实验、符号思考和田野调查。

如果遇到文采比较好的经济学家,如萨缪尔森,还可以再加一个幽默叙事的认知方式。

知道了萨缪尔森的认知方式有思想实验、符号思考、田野调查和幽默叙事,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钻进作者的脑子,发现文字背后更多的隐藏信息。

比如,看到萨缪尔森让你想象一些场景的时候,你就要问自己:

作者构造了怎样的思想实验?这个思想实验是作者第一次发明,还是基于历史上已有的思想实验发明的?这个思想实验和你头脑中的常识有什么不同?给你提供了什么样的反常识?仿照作者的这个思想实验,你可以用它来批判什么观点?

比如,看到萨缪尔森在用数学公式解释某个概念的时候,你就要问自己:

作者使用的是像数学符号一样精确的符号,还是非精确、模糊的符号?这些符号之间建立联系了吗?是可以运算的还是不可以运算的?假如能运算,可以得出什么结果?如果不能运算,作者用这些符号表征了什么现象?模仿作者的符号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

比如,看到萨缪尔森通过一些事件总结出规律的时候,你就要问自己:

作者基于资料进行二手田野调查之前,作者熟悉还是不熟悉调查对象?作者在田野调查的时候,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有什么解释价值?能够对哪些现象进行解释?

比如,看到萨缪尔森在说段子的时候,你就要问自己:

这个段子的营造语句和关键语句是什么?这个段子与人类的什么基本需求相关?这个段子是否可笑?如果可笑,为什么可笑?如果不可笑,为什么不可笑?模仿作者的段子,可以做什么样的改写?

这些问题,能答上,或答不上,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思索中,我们能从文本中抽离出来,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05 结语

何其幸运,在有生之年遇到了《聪明的阅读者》。他让我明白,什么是聪明的经济学人。

你以为学习经济学是为了看懂图表和数据,聪明的经济学人选择观察经济事件、利用统计分析、历史记录建立假设,完成验证。

你以为学习经济学就是记住一堆人名、概念和理论,聪明的经济学人会运用概念、数据和理论对人类社会核心问题进行分析,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和局限。

你以为经济学只适用于解决大问题,聪明的经济学人会运用经济学原理帮助自己做出合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