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中:如何利用思想实验,优化你的心智程序?

李万中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8 月 2 日,开智举办《思想实验》新书发布会,作者李万中做了精彩演讲,现将文字稿整理发布,与大家分享~

作者:李万中 来源:公众号「认真想」

01

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思想实验。先来设想这么一个场景:

父亲开车带着儿子,出了严重的车祸,父亲当场死亡,儿子被送到医院抢救。负责手术的外科医生看到手术台上的人之后,惊呼:“他是我的儿子!我没法给他做手术。”

这个场景,是不是看起来有点儿不对劲?请你先记住此刻的感受。让我们再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母亲开车带着儿子,出了严重的车祸,母亲当场死亡,儿子被送到医院抢救。负责手术的外科医生看到手术台上的人之后,惊呼:“他是我的儿子!我没法给他做手术。”

与第一个场景相比,这个场景仅仅变化了两个词。但这个场景是不是看起来就没什么不对劲了?

这就是思想实验。思想实验是一种在头脑中进行的虚拟实验。你可以把它们当作直觉泵。因为思想实验能泵发出你对某一情景的下意识的直觉反应。

这些直觉反应,它们组合成了你头脑中的操作系统。众所周知,操作系统中有很多文件都是隐藏文件,需要具备系统管理员的权限,才能够浏览和改写这些文件。平日里,我们不会去管这些隐藏文件,除非当思维操作系统出现故障时,我们才会想办法排除故障。

思想实验可以帮你排除故障,帮你 debug。比如,在这个思想实验中,故障就在于“外科医生的性别默认值”这个隐藏文件。

第一个场景让我们感到不对劲,而第二个场景没有不对劲,就是因为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把“外科医生的性别默认值”设置为“男性”。只要我们把“外科医生的性别默认值”设置为“无”,就可以排除这个故障。

让我们再看一个新的案例。

小美是一位中学生,她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了,于是向妈妈诉苦。

妈妈对她说:“他们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你要多找找自己的问题。”

小美说:“我能有什么问题?都是他们的错。”

妈妈说:“你还敢顶嘴?”

……

大家先记住自己对这个案例的直觉式的反应。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个场景做出一点点改变。

小美是一位中学生,她妈妈在公司里被同事欺负了,于是向女儿诉苦。

女儿对她说:“他们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你要多找找自己的问题。”

妈妈说:“我能有什么问题?都是他们的错。”

女儿说:“你还敢顶嘴?”

……

通过这两种情况的对比,我们又能发现概念框架中的一些 bug。妈妈对女儿说:“你居然敢顶嘴”,我们觉得在情理之中。虽然我们不一定会认同这种教育方式,但我们至少会觉得这种教育方式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但是女儿对妈妈说:“你居然敢顶嘴”,我们就觉得很奇怪,是不是哪里搞错了,就像是之前提到的,父亲出了车祸,但怎么又复活了,这样一种怪异的感觉。

这个思想实验是想说,长辈,或者父母,有权力压制自己来自晚辈或子女发出的不认同的声音。怎么压制呢?

长辈或父母,有时候会通过规训的方式,让晚辈或子女不愿或不能反抗,这样就能成功压制子女了。而规训不仅仅包含思想控制,还包含情绪控制,比如,让子女因为顺从父母的命令而感到自豪、喜悦、满足,让子女因为违抗父母的命令而感到羞耻、自卑、难过。

之前那个关于外科医生的思想实验,可以帮你排除 bug。但这个关于权力的思想实验无法帮你排除 bug,它只能帮你意识到 bug,发现 bug。当然,你也可能认为这不是 bug,子女就该听父母的。

要想排除这个 bug,需要大规模的社会制度改革,需要长时间的文化演化。

很多人心中都有这样的隐藏文件:

  • 这个家里听谁的:听父亲的。(父权制)
  • 这个家里听谁的:谁拳头大听谁的。(武力制)
  • 这个家里听谁的:谁能跟神沟通就听谁的。(宗教制)

我认为,将它们改成这个会更好:

  • 这个家里听谁的:谁能在充分沟通后,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就听谁的。(民主制)

但是,这是不容易的。需要慢慢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思想实验的四个功能:

1、浏览思维操作系统中的隐藏文件,也就是发现概念框架中的那些自己平日里不知道或不重视的部分。

2、如果那些隐藏文件没有问题,那就很好,那你可以更自信,以后可以更好地抵抗他人的思想攻击,有更强的反说服能力。

3、如果那些隐藏文件有问题,那就不断修改和优化它们。

4、帮助亲朋好友完成以上三种操作。

因此,如果我们学会设计出好的思想实验,然后时不时用这些思想实验来检验一下自己脑中的思维操作系统有没有出故障,那我们就可以不断优化自己的心智程序。

而且,你还可以用这些好的思想实验来帮助别人,帮助你的亲人和朋友,看看他们脑中的思维操作系统有没有什么故障,需不需要优化。

02

思想实验为什么能实现这个效果呢?来看这张图:

图片

这是本书 337 页的一张图,它是把我们的思考过程、认知过程,比喻成一个产品加工过程。

原材料是物理信息和文化信息。物理信息就是用眼睛、耳朵、鼻子的感觉器官捕捉到的信息。文化信息特指以语音或文字符号为载体的信息。

这些信息倒入到一个加工机器当中,最终会产出信念和行动这两类产品,它们就被传送带运送出来。信念就是你相信的一切信息。行动就是你做出的任何事情。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这几点:

1、要输入优质的信息,才能输出优质的产品(信念与行动)。如果输入垃圾信息,垃圾原材料,那么也只能输出垃圾的产品,做出低质量的判断与决策。

2、仅有优质的信息,没有良好的概念框架,依然无法输出优质的产品。因此,我们需要更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方法论。

3、概念框架需要不断进行动态优化,类似于软件不断升级,从 1.10 升级到 1.11,从 1.56 升级到 2.0。升级的过程不仅仅是做加法,还要做减法。

4、思想实验能帮助你浏览和改写概念框架中的隐藏文件。它既能帮你做加法,帮助你学习新的心智程序,也能帮你做减法,卸载旧的心智程序。

03

本书中介绍了大量的思想实验,来看目录:

图片

图片

全书一共 50 个小节,共分成了 7 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思考方法的思想实验。我建议你先读完这部分,再读后面的。因为这里介绍的一些思维工具,它是通用的,后面可能会用到。

第二部分是关于道德与善恶的思想实验。这一部分,很多人都有很强的动机来讨论。因为每个人对于道德判断,都有自己的强烈的直觉,但这些直觉并不一定相容。很多人都急切地想要证明自己的直觉是对的,其他人的直觉是错的。

第三部分是关于审美和决策的思想实验。这一部分是为了帮助大家学会做出更高质量的决策,也就是更有利于自己的长远发展的决策。

第四部分就更宏观了,它是关于社会与正义的思想实验。很多人也有很强的动机来讨论社会公共问题。你读了这一部分,应该会更擅长与他人探讨社会公共问题。

第五、第六、第七这三个部分,它们的难度比前面的稍微高一点点。大家看到标题可以大概猜到具体内容,我这里就不剧透了,大家可以自己去读。

本书的每个小节都不长,很快就能读完。不过,如果你想要榨干这本书的全部价值,那我建议你采取批判性阅读的方法。对此,我有四点建议:

1、不要从头读到尾,完全不停顿。不要误把“流畅”当作“掌握”。

2、遇到分割点的时候,要停下来想一想。

3、每一小节末尾的几个思考题,可以自己想一想,也可以“考一考”朋友们。

4、可以试着把书上讲的思想实验,进行改编和优化,讲给朋友听,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

04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利用这本书,我又设计了一个新的思想实验。让我们来看这几种情况:

  • 张三赠与其好友李四一本《思想实验》。李四翻了翻。放到一边,不再阅读。因为,李四不懂汉语。
  • 张三赠与其好友王五一本《思想实验》。王五翻了翻。放到一边,不再阅读。王五虽然懂汉语,但王五不认为这本书能给自己提供多少价值。
  • 张三赠与其好友赵六一本《思想实验》。赵六翻了翻,便继续阅读。赵六觉得这本书很有趣,能给自己提供很多谈资,促进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谊。
  • 张三赠与其好友孙七一本《思想实验》。孙七翻了翻,便继续阅读。孙七觉得这本书很有用,能让自己学到很多新知识,或者理解旧知识的新视角。

要理解这个思想实验,我们要学习一个新概念,叫 Affordance。它的意思是环境给个体提供的东西。有时翻译作“直观功能”,有时翻译作“可供性”。

李四、王五、赵六、孙七这些个体在相似的环境下,对同一个东西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反应。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可供性的差异了。

李四是因为不懂汉语,无法理解汉语的文字信息。因此,李四既不会受到这些信息的蒙蔽和误导,也不能从中受益。

王五对该书的功能的直觉式的判断与赵六和孙七截然相反。他认为该书没有什么积极的价值。赵六和孙七虽然都认为该书有积极的作用,但他们对于具体作用的理解不相似。

这就说明,Affordance 的结果,同时受到环境的特征和个体的特征的影响。在这里,由于环境是类似的,因此结果的差异主要在于个体的差异。

为了更好地理解 Affordance,我们需要再引入一个新概念,value-rich ecological object,直译是富含价值的生态学对象。意思是说,如果环境中有大量容易让个体感到其有积极作用的对象,那么该个体就能更顺利地生存和发展。

以我的书房为例。我对自己的书房特别熟悉,知道什么样的书分别位于什么位置。因此,在书房中,我相当于给自己的大脑接入了一块外置硬盘,从而增强了我的信息处理能力。

如果在书房之外,那就无法起到这个效果。或者,如果我是位于别人家的书房里,我对那一间书房感到相对陌生,无法顺畅地感知到环境中的可用的东西,那也就无法达到相应的效果。

再以 ChatGPT 为例。它可以当作一个聪明的小助手,帮你做到很多事情。如果你习惯用它,比如在手机里就安装了相应的 app,遇到什么问题就时不时问一问它,需要什么信息也随时问一问它,要完成某种工作,也可以让它来干其中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你就能直观地感受到它的积极作用。

再以良师益友为例。假设你周围有一群良师益友。他们学识渊博,而且待人真诚、善良。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都可以随时向他们请教。久而久之,你就会感到更加有信心,更加从容不迫。因为你的环境中有大量能给你带来价值的对象。

总之,这个思想实验给了我们三个启示:

1、如果你是一个设计者,那你就需要让你设计出的产品,能尽可能多地被用户轻松地感知到它的积极的作用与功能,不要让用户动不必要动的脑子。

2、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那你就需要让自己尽可能多地身处那些好产品当中,身处一个好环境当中。

3、如果你能强化自己的概念框架,你也许就会发现,好环境没有那么罕见。比如,你能读懂自己原先读不懂的书,学会用自己原先不会用的软件,认识自己原先不认识的良师益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