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事物“核心”,到底要怎么理解?请看这本书

Taraaa 开智学堂

作者:Taraaa 来源:公众号「Taraaa」

几年前我还在携程的时候,有一天快要下班了,市场部的同事跑过来说,接到用户反馈,有人收不到返现的钱。当时我刚给市场部做了一个下单返现的功能。

收不到返现?问题可不小!

赶紧拖住还没下班的研发同事排查,发现有一批订单,返现返到了临时账号上。

账号就账号,居然还有临时的,这是什么鬼?为什么会生成临时账号,和正式账号的区别是什么,会有什么问题?

由于账户系统归属另一个部门,一时半会也很难找到人咨询。但是可以试试嘛!我尝试按用户路径生成了几个临时账号,发现临时账号没有密码,没法登录。怪不得收不到返现嘛!

那么,关闭对临时账号的返现功能,再联系这部分用户手动发放返现!我赶紧联系客服,商量了这个手动返现的方案。心想:嗯,终于可以下班了!

可是谁曾想,这只是悲剧的开始。

在手动返现的过程中,客服发现,居然有一部分用户已经收到返现了!我才知道,临时账号也能转正式账号。那要不要问下用户,如果他愿意走个流程转为正式账号,我们再操作下返现到他的账号上,不行的话还是手动。

又一次,我以为可以完美解决了。后来发现,还是有问题。临时账号在 App、网站端、H5 有不同的逻辑;除了是否临时账号,账号状态还有会员和非会员的区别。

等我把坑全部摸完,已经过去了 13 天。这并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真正解决花费了很长的时间。

一切的起源,是出于我对“临时账号”这个概念轻敌的理解。

01 从例子开始理解 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

如果今天有一个来自遥远的、不通网络的国度的大学生,他来到中国,刚接触到“电商”这个词汇,问你是什么意思。你会怎么回答?

你也许会说,你去下载个淘宝或者京东,用一下就知道了。你给他举了两个例子,这很不错,能让他有直观的理解。

但如果他需要回国写一份研究报告,将来在自己的国家也搭建出“电商”,那么,光知道这两个例子显然是不够的。

他必然还需要了解物流、仓储、平台、代销、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等等很多的概念。

事实上,从例子开始理解,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我们从婴儿开始,慢慢建立概念的过程,都是从例子开始,通过类比建立的。

图片

《表象与本质》描述了这个过程:

对一岁的提姆来说,“妈妈”这个概念的核心显然就是他的妈妈了。妈妈是这样一个人:比他块头大,给他喂奶,在他哭闹的时候安抚他,给他唱摇篮曲,会把他抱起来,还会跟他在公园里玩耍。

一旦这个贴有“妈妈”标签的心理范畴在提姆脑中建立起来,他就能发现在他周围有很多相似的场景。

有一天在公园里,提姆看见一个玩沙的小宝宝。旁边有个成年男人一直照顾着他。突然间,提姆的认知跃进了一步,他告诉自己(虽然他还远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那个男人照顾小宝宝就好像妈咪照顾我一样。

这个重要的时刻标志着“妈妈”这个更具概括性的概念诞生了。

先前在“妈妈”这个范畴里只有一个成员,现在就有两个了。从此刻开始,提姆就会很容易地为这个概念找到更多的成员了。

起初,提姆脑中“妈妈”的概念非常具体,他所作的类比也非常具体,新的妈妈总被拿来与第一个妈妈——也就是他自己的妈妈进行比较。

但是随着“妈妈”这个概念的新成员不断被叠加到已有的妈妈上,他记忆中的这个概念也开始变得抽象、模糊起来。

任何概念的产生过程都与上文所述大同小异。刚开始的时候,某一情境实在而具体,并且能够和世界上的其他事物清晰地分开。

然而一段时间之后,人们遇到了一个相似的情境,二者之间建立了联系。

从此以后,这两个情境在心理上互相关联,原本分明的界限变得模糊,抽象的概念随即产生。

正因为我们所有的概念都是通过类比建立起来的,作者认为,类比是认知的核心。

我们建立,或者说理解概念的过程,是在概念中加入一个个的例子。那么,遇到一个全新的概念,从一两个例子着手,是有助于理解的。

但如果像我一样,通过一两个例子就认为自己理解了“临时账号”,那是非常危险的。

02 仅以例子理解概念是危险的

通常我们会觉得,概念就是词汇的含义。概念的边界像国界一样清清楚楚、毫无争议。

我们的这一想法被字典强化。在字典中,一个词汇有几个不同的含义。这些含义可以被泾渭分明地分割,而我们不会将它们混淆。

于是我们通常觉得,一个概念就如同一个树状图,有几个清晰的分支含义。

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们来看看“妈妈”这个简单的概念。

人们也许会觉得“妈妈”这个概念就像质数这个概念一样精确。也就是说,对于任何“X是不是妈妈”这样的问题,总有一个正确而客观、非黑即白的答案。

但是让我们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假设一个小女孩正在玩两个布娃娃,一个大一个小。她把较大的那个布娃娃称作小布娃娃的妈妈。这是否体现了妈妈这一概念呢?那个较大的布娃娃是不是可以算在妈妈这个范畴里呢?

再假设我们读了一本书,其中有一个叫苏的人物是一个叫提姆的人物的妈妈。那么书中编造出来的人物苏,是否属于妈妈这个范畴呢?

如果苏和提姆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塑造的,会有什么不同吗?书里的苏是否比上文的那个大布娃娃更像妈妈呢?苏到底应该算作什么呢?

假设在书中她是一个 34 岁、有着浅褐色头发的女子,体重 100 斤,身高 165 厘米,并且是一个小男孩的母亲,这是否表示苏就有血有肉,并且还生过一个小男孩呢?

布娃娃至少还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而苏到底是什么呢?她无非就是由词句、白纸黑字所构成的一个抽象的想法罢了!

由此可见,概念并不是边界清晰的。

不仅如此,概念更不是“树状图”结构的。在树状图中,子概念由母概念发展而来。好像集齐所有子概念,就可以召唤出一个母概念。

而事实上,子概念甚至会改变母概念的含义。

像代孕妈妈、单亲妈妈、养母以及同性恋伴侣中的妈妈,这些概念都来自妈妈这个最本原的概念,然而每一个新的概念又改变了妈妈这一概念本身。

也就是说,妈妈不一定是孩子生物学上的母亲,也不一定有丈夫,也不一定一直抚养这个孩子,甚至不一定是位女性。

在美剧《摩登家庭》里,同性恋者卡梅隆说他们这个群体最讨厌自己被当成女人。他和恋人米奇领养了一个小女孩。卡梅隆当起了“全职奶爸”。

母亲节这天他总被外人当成“妈妈”很不爽。他的恋人米奇拿着一张写有“母亲”定义的贺卡安慰他:

图片

卡梅隆的被当成“妈妈”时的崩溃反应,正体现了“同性恋伴侣中的妈妈”概念和母概念“妈妈”是不同的。

再如,“枢纽机场”基于“机场”概念而来,但改变了机场的概念。

如果你熟悉这个概念,那么你很容易联想到机场可以帮助航空公司瘦身并由此节约成本;而这些想法并不是机场这个概念本身所包含的。

枢纽这个概念的产生意味着机场不一定是旅行的终点,因为许多人是在枢纽机场转机去其他地方。

枢纽的存在会改变人们对某一城市机场大小的预估:人们之前可能认为,城市大小和机场大小成正比,而现在则有可能出现小城市大机场的情况,比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

因为设在小城市的枢纽机场很可能需要满足巨大的旅客流量,因而修建得非常大,但由于大部分乘客仅仅在此转机而不会离开机场,所以城市的大小就显得有些不成比例,这就好比因为修建了火车站而变成重要城市的石家庄。

同样,支付宝这一概念不仅依赖于钱这一概念,同时也改变了它;手机这一概念不仅依赖于电话这一概念,同时也改变了它。

03 概念随时间动态改变

既然概念不是树状结构,那它是什么结构的呢?

我们再来看“桌面”这个词。

每个用电脑工作的人可能都同时用着两个“桌面”。一个是电脑放置的地方,一个在你的电脑屏幕里。

电脑桌面其实是个比喻义,但今天我们用得如此自然,已经不觉得它是个比喻义了。

在电脑出现之前,在 1932 年的英语字典中(《冯克与瓦格纳尔新标准英语词典》),对桌面(folder)一词的解释是:

  1. 专为写字和学习而设计的桌子。通过转喻,指从事文案的职业、职员.
  2. 桌子或讲台,为了面向公众布道或宣读。有时泛指布道坛或神职。
  3. 用来装书写用具的箱子或盒子。其顶部打开后有一斜面,供书写用。

那个时代的人无法想象电脑桌面的用法。“写字的桌面”是那个时候“桌面”概念的中心含义。

概念并不是具有分支含义的树状结构,而是类似于一种“中心城区-老城区-郊区”的结构。

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城市刚刚建立的时候,只有城中心的那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最终会变成“老城”。

再往外面就是城市的郊区了,人口密度逐渐减小,最外围没有严格的边界。不过,当看到一片片农田的时候,我们还是能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已经来到了城市的边缘地带。

城市不断扩张,昨日的郊区变成了今日的市区。这些刚刚发展起来的市区在城市中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完全不能想象这些地方曾经是人迹罕至的郊区。

例如“电商”,近 20 年前淘宝商城(后来的天猫)刚刚建立的时候,当时面临的很大一个问题是说服商家入驻。那时电商的核心概念,对于很多商家来说,大概只是线下销售的补充。

站在当时的视角,那时的“电商”概念,没有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等等形式,没有团购,也没有双十一。

“临时账号”之所以有这么多功能(坑),也是随着时间,为了解决不同的问题而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功能变得不重要,但忽略了就会踩坑里。

总结来说,概念没有清晰的边界,也不是树状结构。概念的“分支”,会改变母概念的含义。更重要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概念呈现“中心城区-老城区-郊区”的结构。

明白了这些,才有可能去谈“吃透一个概念”、“理解事物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