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帮助你提出一个好问题

李亮 开智学堂

作者:李亮 来源:原创

提出一个好问题太重要了。巧妙地提问会让人更加聪明。通过提问,我们学习、交流、观察、创造;我们打破界限、发现秘密、探索疆界,设想做事情的新途径……

那么什么是一个好问题?如何才能提出一个好问题呢?本文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01 引导人思考的问题是好问题

全球排名前 20 的知名高校,美国占据了六成以上。这样的比例除了基于强大的科研实力和自由的氛围外,他们的教学方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中国,除了我们在公开课上看到的那种正常的上课(lecture),他们还有一种名叫研讨会(seminar)的教学方式。

研讨会(seminar)上并不教授具体知识,而是就某个问题开展讨论。其间老师(有时是助教)通过苏格拉底式提问去引导学生不断思考。

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来自人类内心的「理性」,而非依靠外界他人给予。个体需要依循「理性」才能获得正确的「智能」、「知识」或「见解」。

苏格拉底通过扮演一个「一无所知的人」,不断追问,以帮助个体澄清概念,发掘「理性」,获得「正确」见解,进而建立一个更有效能的个人思考模式系统。

所以,苏格拉底式提问关注的是「思考」本身。

举个例子。阳志平老师在给心智学徒们上课的时候,会通过苏格拉底式提问去引导他们的思考:

  • 如何学习任意一个知识领域?
  • 如何生成自己的知识树?
  • 如何快速消化任意一个知识领域?
  • 如何将人类任意领域的优秀知识转为行动?

如此一环一环相扣,不断追问,个体才能不断思考,发掘问题真正的源头。

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视野极限当作世界的极限。」

苏格拉底式提问正是一种打破自己视野极限的好方法。唯有此,个体才得以不断走出舒适区,不断成长。

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人来提出各种问题的话,我们还可以选择问自己。比如你可以不断自问自答,引导自己进行思考:

  • What - 我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影响是什么?
  • Why - 我为什么需要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它会产生这样的影响?
  • When - 这个问题何时发生?我需要在什么时间内解决?
  • Where - 这个问题可以从哪里入手?哪里可以找到答案?
  • Who - 我可以求助谁?这个问题对谁影响最大?
  • How - 有什么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吗?如何解决最高效?

这个其实就是管理咨询领域常用的 5W1H 提问方法。通过这样不断问自己,我们可以用思考去引导自己的思考,提出一个又一个「好问题」。

如果你自己不断思考后,也还是没有找到答案的话,不用着急,你还可以去请教别人。不过,对别人问出一个「好问题」时,需要稍微掌握一些方法。

02 有所启发的问题是一个好问题

好问题的背后是好思路。当你的问题带有你的思考路径时,对方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便于检索自己的记忆。

在共享精神至上黑客世界里面,大家普遍乐意于回答一个又一个问题——你看看那些程序员论坛或者知乎就知道了。然而,即便是这样的氛围中,有一些问题仍然少有人问津。

在一个指导黑客如何提问的文章《提问的智慧》里面,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人在论坛提问:

我可以在哪儿找到关于 Foonly Flurbamatic 的资料?

这样明显「伸手党」的问题我想换做是你也不想回答吧?何况是时间宝贵的黑客们呢?可如果换成这样:

我用 Google 搜索过「Foonly Flurbamatic 2600」,但是没找到有用的结果。谁知道上哪儿去找对这种设备编程的资料?

那么就很有可能获得一个答案。因为这样的问题就是一个「给对方有所启发的好问题」,对方很容易在记忆系统里面去检索相关的信息。

「我用 Google 搜索过」表示提问者为之而付出的努力和思考的过程;「谁知道上哪儿去找对这种设备编程的资料?」表明提问者的诉求明确,目的清楚。

表明你的尝试和目的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对方可以模拟你的心路历程,激活自己的记忆,发现你的问题——也许你根本就找错了方向呢?

提出一个「有所启发」的问题,可以引导对方的思考,但你还是要注意:这种时候就不要用苏格拉底式提问了——那是教学时候用的!

仅仅表明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目的就足够提出一个好问题了吗?当然不,提出一个好问题还需要注意提问的方式。

03 注意措辞才能提出一个好问题

注意措辞不是意味着你要低三下四博得同情(谁能帮帮我……),或者特别客气(您的大恩大德我会永世铭记……),你只需要说明你的问题,同时注意礼貌即可。不过,不同提问方式会让你获得完全不同的答案。

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牧师疑惑于祷告和抽烟是否可以同时进行,于是分别去问主教,然而同样的问题居然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答案。两人互相一聊,才发现,是提问方式导致的。

A 牧师这样问主教:请问祷告时可以抽烟吗?而 B 牧师是这样问的:请问抽烟时可以祷告吗?

前者遭到一口否决,理由是亵渎上帝;后者竟然欣然答应,理由是上帝感化了世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措辞是获得答案的关键要素。

在调查研究领域,有一本书非常知名,它叫 Asking Questions。这本书里面提到了一个概念,为广大调研人员所认可,即:有倾向性的措辞导致有倾向性的回答。

那么在提出一个好问题时该如何注意措辞呢?Asking Questions 中给出了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

  • 除非你已经认真思考过你的问题,否则请抑制住你提问的冲动。
  • 每次提问前,先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知道这个?」而且,要从能帮助到你的回答的角度去思考。

掌握措辞后,你已经可以提出一个「好问题」了,不过如果你还想再进一步提升问题的质量,加大得到答案的几率。你还差最后一步。

04 聚焦可以提出一个更好的问题

每次演讲结束后的问答环节,都是一个折磨人的时间。很多人的提问非常冗长:明明只允许问一个问题,但是却同时问了好几个问题;或者 balabala 描述了三分钟,还没有说明白他到底要问什么。

这反映了提问者的一个问题:抓不住重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参考记者是怎么做的——他们可是提问的高手!

斯坦利·佩恩(Stanley Payne)1951 年在 Art of Asking Questions 这本书里面提出,提问应该像新闻记者那样行事,问五个问题:

谁?做了什么?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为什么?

这个和 5W1H 方法是不是很像?所以说正确的思想都是相通的,能够引导你自己去思考的问题,自然可以用来精简问题。

无独有偶,《提问的智慧》里也指出:精炼语句,这样做至少有三点好处。

  • 这体现了你为简化问题付出的努力,可以使你得到回答的几率增加;
  • 简化问题使你更有可能得到有用的答案;
  • 在精炼你问题的过程中,你很可能就自己找到了解决方法或权宜之计。

漫无边际的提问是近乎无休无止的时间黑洞。最有可能给你有用答案的人通常也正是最忙的人

要理解专家们所处的世界,请把专业技能想像为充裕的资源,而回复的时间则是稀缺的资源。你要求他们奉献的时间越少,你越有可能从真正专业而且很忙的专家那里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