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写作,是为安心立身

一一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人的一生,总需要一些东西来安身立命的,只是,每个人安身立命之所各有不同,追寻探索的过程也各不相同。下文,开智认知写作学一一同学,与你分享他如何在 「心不在」的状态下,抓住写作,把自己完全交给文字;如何借写作洗心养气、修炼自我,以期安心立身。

作者:一一 来源:公众号「浮日一影」 图源:Unsplash

01

我是在 2017 年先后参加了开智阅读训练营和认知写作学。这两门课,从阅读认知,到写作技能,都让我获益匪浅。时至今日,无论是每日写卡片的功底,还是读书的习惯,都是当年在开智练就的。

此刻回想,开智于我,是昔日散落在书桌上一张张的卡片,也是书架上越摞越高的经典书籍;是曾经习得卡片大法,快写慢改后,简书上零星的几篇习作;也是在同侪压力下,克服焦虑和行动瘫痪后迈出的最小行动,也是从 GitHub 到独立博客的输出之旅。

而如今,这些昔日开智在我心里种下的写作种子,终于开始生根萌芽,经风历雨后,拔节生长,抽芽出绿。这抹从心底生起的绿色,开始反哺我干枯的心田,也滋养着我的生命,让我得以安心,进而立身。

不过说起来,很惭愧,我很少在公开场合提到过开智,无论写文章,还是朋友圈,跟别人的聊天中也很少提及。然而回头翻看当年的卡片,字里行间处处是对开智的致敬与感激。

我也一直想把这些卡片整理成文,然而每次提笔,却又不知从何写起。这就好比,要给曾手把手教你做衣服的师傅做身衣服,每次拿起剪刀便会诚惶诚恐。尽管你是出了师的,但在师傅面前,总是会不自在,担心出错。何况你会的都是他教给你的,衣服做出来称心合身则罢,若不合身,那还有脸叫师傅。

图片

02

然而手艺总归是有师承的,尽心尽力,不求完美,但求无愧于师。记得当年写作课结束后,我先把课程的卡片整理了一遍,也乘兴搭建了独立博客,博客更文的同时还和几个小伙伴一起翻译了一段时间的《老人与海》,可谓壮志在心,立志书写未来。

彼时正当三十而立,手持写作之利剑,憧憬着仗剑走天涯,成就一番事业。然而世事维艰,定力不够,剑未开封,人已泯然麻木,在焦虑中浑浑度日。

那个时候,我还单身,工作之余,写作的时间还算宽裕。不过断断续续写了半年多,还是停滞放弃了。当时没能一直写下去,有工作压力骤增的苦闷焦灼,也有恋爱后成家置业的分身无暇。

然而内心深处,还是我没想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心甘情愿做一辈子的事情是什么,所以才心似浮萍逐水流,身陷焦虑力尽失。

于是在间歇性焦虑的日子里,我不再写卡片,也不再读书,躲进电影的世界,一度甚至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拟。

有一年多的时间,我一直处在焦虑与恐慌中而动弹不得,就像自己刚学会了游泳,而不小心误入深水区,溺水了一般。每当我拿起笔想写一张卡片或者拿起书想读时,就像越是拼命挣扎着想浮出水面,然而一脚又一脚踩下去却一次又一次落空,深不见底的恐惧吞噬着自己的内心。

那段日子里,我看到朋友推荐的写作营想加入,看到医药行业的各种培训也想参加。我给自己制定了很多读书写作计划,却始终只是停留在计划层面……我有很多想做的事,唯独无法身心合一地投入到当下的生活中。

我内心充斥着成长的渴望,渴望学习更多的东西,然而学得越多,反而越焦虑,越困惑,越混乱。如此循环,越焦虑,越想抓更多的东西在手里,抓的越多,越焦虑。

当一个人处在 「心不在」的状态,或者心没安放好的时候,他自然会拼命从外面抓东西,来填补内心的不安。

图片

这种 「心不在」的状态,大概从 2019 年一直持续到 2021 年,后来我才慢慢明白过来,原来眼前的生活里还是少了自己内心一直渴望、真正想要的一部分生活,因为生活已然将自己打磨的失掉了做事情的热情,更别提热爱。

那时我经常怀念 2017-2018 年,在开智参加读书部落,写作课的时光,有梦想、有行动,虽然也有焦虑,经常行动瘫痪,但内心笃定,心里有束光,照着自己前行。

到了 2021 年的尾巴,机缘巧合,我跟星星聊了自己的困惑和迷茫后,试着重新开始写卡片,也学着放下负担,把自己完全交给文字。

我慢慢地重拾了写卡片的乐趣,这种乐趣与之前开智写卡片的乐趣完全不同,我重新写下的每一张卡片都是我内心真实的流露和自己想写的东西,无需考虑将来是否可以用的上,无需为写作刻意安排时间或者特定的空间,无需从文章的角度写……总之,我敲下每个字的瞬间,都是一种久违的乐趣。

03

写作不过是若干个这样瞬间的连续,生命不过是时间的片刻,而乐趣是生命的片刻,我们所有的意义都在片刻中得到呈现。每一个瞬间都珍贵,生命才不辜负。

在即将迈进 35 岁的当口,仿佛昔日的种子破土萌发,我再次回归卡片写作。我仅仅写了数十日的卡片,就重新认识到了写作的另一面:写作可以不求成名获利,不为内容变现,不当知识大 V。

写作可以是放下一切,回归自己,随心所欲地表达与记录,可以是表达性写作,也可以是内观写作。写作可以是思考的容器,我们在写下的文字里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生活,给单调乏味的生活带来活力与指引。

写作不是为了美化生活,自欺欺人,写下的一张一张卡片,是不断深入挖掘自己的过程,也是把生命细节曝光在文字里的过程。写卡片是为了更透彻的思考,写着写着,闪现在卡片间,文字里的光,也会照亮自己。

写作修心,写作亦养心,我们可以借写作解构自己的生活,也可以重新构建独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在重拾卡片,回到写作的本初后,我如回头的浪子一般,找回了久违的、内心的平静与写作心流体验。

我想到了刚加入开智时,阳老师在写作课上提到:

写作洗心养气,修炼自我,文可安身,可立命,可治学,可经世致用。

而我兜兜转转三五年后,才有点感觉,好在还未到迟暮之年,还有些时日在卡片写作的道路上,继续探索修炼自我,以期安心立身,进而经世致学。

图片

自此,我早已认定了要把写作当做一辈子的事业,那除了工作的时间(对于工作,既然拿了雇主的薪水,就理应把该做的工作做好,至少时间上应该保证),无论是走路,还是乘地铁,与人聊天,还是独处,都是我构思的空间。

无论是在菜市场还是咖啡馆,在行色匆匆的大街上,或者人潮拥挤的火车站,都是观察的空间。而这同时也意味着,我需要重新调整我的生活工作习惯,比如少刷甚至不看 99% 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节约自己的注意力和时间,少看甚至不看无意义的电视节目和电影。

这些说起简单,落到实处做到位却并不易。当然这都需要大量的写,探索,练习,需要数十年一日的坚持。

就严肃写作(日记,内观写作等都属于表达性写作)而言,无论是知识型写作,还是故事型写作,都是言之有物,讲事实摆逻辑,树人物造场景,有理有据,合乎情理,表达流畅,无不追求信达雅。而这样的写作不下一番功夫,又怎可达到。

不下功夫,自是写不出好文章,下功夫则意味着本来用来休闲放松的时间,要用来观察、练习。本来用于和朋友聚会聊天的时间,要用来思考,写作。选择写作,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选择直面生活的琐碎,用文字重构新的世界。

写作于我,不仅仅是每天写卡片;不是想写的时候写,不想写的时候不写;不是围绕着自己,逗自己开心,哄自己玩。写作是严肃的,集观察和思考于一体,苦思冥想,孜孜不倦,旷日持久,需要身体力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事业。至此,写作,是为安心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