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从何而来?请看这本书

胡骁寰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成功是靠运气还是靠实力?成功是否有迹可循?《巴拉巴西成功定律》是物理学家巴拉巴西全面解释成功的科学手册,在书中,他用五条定律,揭示了成功背后的科学规律。这五条定律是什么?下文,是作者胡骁寰的读书笔记,来看~

作者:胡骁寰 来源:公众号「Shawn野人参」

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本「碰到了某些「道」层面」的好书。

图片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 图源:豆瓣

巴拉巴西是位明星物理学教授。不是巴西人。生在罗马尼亚,长在匈牙利,求学成名在美国。成长经历中遭过罪,也得到过运气的眷顾,32 岁提出了「无标度网络模型」。大拿中的大拿,诺贝尔奖明日之星。

图片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Albert-László Barabási) 图源:barabasi.com

书中他提出了「成功的 5 个定律」

我们把书里学术的那些壳子,掰开揉碎,拣出一些的洞见:

01 成功是什么

我喜欢他的成功定义。成功是「我们从所属社团中争取来的回报」。比如:

  • 合作者的认可
  • 品牌的能见度
  • 艺术家的声望
  • 唱片或者演唱会门票的销量
  • 商业交易或者经销收入
  • 银行家的获利
  • 剧作家吸引的观众数
  • 科学家的论文的引用数
  • 运动员的粉丝量

抽象一下,这些成功的背后是「影响力」。而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你自己说了不算,影响力一定是「外界评价」的;你一个人说了不算,影响力一定是来自于「集体评价」而不是个体。

这里的关键之处是,让我们拥有了一份拿得起放得下的框架——学会区分「能力」与「成功」。

能力表现,或者你做了什么,是一个你可以控制的变量,无论是自行车比赛纪录、卖出的汽车数量,还有可能考试的分数。

这是可以通过磨炼技能、练习、准备和制定策略来完善的表现。我们还可以把能力表现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自己的水平。

但是,成功是另一个范畴。它属于一种集体测量,是人们对于我们表现的反应。

如果我们想衡量自己的成功,或者想知道最终将如何获得回报,就不能只关注自己的能力表现。相反,我们需要研究自己所处的社会,「研究它对我们的贡献做出的反应」。

总结一下:

  • 能力有与没有、好与不好,是自己给自己生长出来的;
  • 成功不是。成功是外人给的,根植于「他者对你的评价」;
  • 你能影响的人越多,你越成功。

02 能力表现是有界的

我们知道,人的能力(或者我们的产品品质),其表现遵循钟形曲线的分布。比如说表现极好的人是罕见的。

但是,巴老师指出了另一个意义,那就是:「所有处于顶峰的人,将会发现自己会反复地碰撞能力表现的极限。」

「案例:百米冲刺的极限」

大多数人在百米冲刺上能够期望取得的最好成绩是 8.28 秒,这也是人类在短跑项目成绩上的上界。

关键的后果影响是:「极难从优秀中区分出卓越。」 因为优秀的人都在同一个极限边缘碰撞。

「案例:葡萄酒品尝比赛」

有一个美国的老爷子叫霍奇森,有自己的葡萄园产葡萄酒。他纳闷,自家的葡萄酒为什么每次比赛名次起伏这么大?于是做了个实验。在葡萄酒比赛中将同一种酒多次混杂在 20 余个参赛品中让评委品评,发现评委给同一种酒打出了差异很大的分数。

比如一位品酒师在第一次品尝一款葡萄酒时,给了一个最低分——80 分,但没过一会儿,他又品尝了一次,大方地给了 90 分。当同一款酒第三次呈送给他时,他竟然对这款葡萄酒完全陌生似的,打了 96 分的高分(金奖的高分)。

经过连续 4 年的重复试验之后,他得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在一场比赛中,任何一位品酒师给相同的葡萄酒打分「一致的概率仅有 18%」

品酒师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专长,或者缺乏准备,抑或考虑不周。「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所品鉴的葡萄酒都是最优秀的。」 从优秀中选拔杰出本身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图片

图源:Unsplash

顶尖竞争者之间的差距往往非常细微,几乎不可测量。我们极难从优秀中区分出卓越。

03 成功是无界的

OK,优秀的人,彼此之间能力的差异不会是很大,因为能力有界。但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功」(影响力),可以悬殊。

能力有界,但是成功可以无界。

「案例:成功作家,赢者全拿」

2009 年,丹·布朗的作品,《达·芬奇密码》的续集《失落的秘符》在《纽约时报》畅销书位列榜首。排在第 2 名的是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最后的歌》。那是不是如果斯帕克斯再努力一点儿,或者他的广告商再积极一点儿,他可能会把布朗从第 1 名的位置上拉下来取而代之?

看看销售数据,第二名《最后的歌》在一个星期内销售了「12 万册」,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要知道,卖得最好的畅销书一个星期的销售量也只是在 3000~5000 册,另外 99% 书籍的销售量就更少了。

以所有的标准来看,斯帕克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但再看一看《失落的秘符》,仅仅比《最后的歌》的排名高了 1 位,却「销售了 120 万册」。

「布朗并不是小胜斯帕克斯,他卖出的书,比后者多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 10 倍。」 难道《失落的秘符》要比《最后的歌》好上 10 倍?这不太可能。有界是能力表现的固有属性,他们在销售量上的差别与能力表现毫无关系。

是什么带来了如此悬殊的影响力?初始的成功会带来下一步的成功。

「案例:成功一次,更容易接着成功。」

2012 年,一名当过宪兵军官的小说家罗伯特·加尔布雷斯完成了一本书,叫《布谷鸟的呼唤》,他陆续给各大出版商投书稿。

出版商觉得:此书具有一些引人入胜的特点,比如优美的语言、自信的语气,以及令人着迷的、装有一只假肢的主角,「但情节过于平稳」。大多都将书稿弃之一旁。

加尔布雷斯最终找到了一家愿意碰碰运气的出版商。当此书于 2013 年 4 月出版发行时,格弗里·万塞尔在《每日邮报》上赞扬说,「一次令人看好的初次亮相」。

虽然万塞尔充满了热情,但这本书并不够幸运,没有形成可观的读者群,一开始仅售出了微不足道的 500 册,看不出一点儿畅销的迹象。

但后来一种传言开始蔓延,说「加尔布雷斯拥有和 J. K.罗琳相同的代理商和编辑」。加尔布雷斯还有一种描写女人服饰的神奇能力,这一特质令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这些传言促使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请教了一位计算机科学家,他也确实在罗琳的《偶发空缺》(Casual Vacancy)和加尔布雷斯的新书中,找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语言上的相似性。

被逼无奈,「罗琳最终承认,这些传言确实是真的。」 英国在世的最负盛名的作家 J. K.罗琳就是罗伯特·加尔布雷斯,就是那位默默无闻的宪兵军官。第二天,《布谷鸟的呼唤》「一下子就成了全球畅销书」

图片

《布谷鸟的呼唤》 图源《豆瓣》

成功取决于外界的评价。而不是本身的能力好坏。而评价带来的影响力,是没有界限的。

04 赢的人,真的都是靠「本事」吗?

成功与否,不但与之前是否成功密切相关,而且成功可以是很偶然的。

「案例:《蒙娜丽莎》火也是偶然」

《蒙娜丽莎》原来并不有名,当年她在路易十五时期只被放置在一间卑微的办公室墙壁上。事实上,一直到 20 世纪前,《蒙娜丽莎》只是卢浮宫许许多多珍贵画作中普普通通的一幅而已。

直到 1911 年,这幅画在光天化日之下被盗,继而引起对盗贼的国际追捕,它的名字这才家喻户晓。《蒙娜丽莎》失踪那两年发生的戏剧性故事,正是使这幅画变得价值连城的幕后推手。假如现在拍卖这幅画,它的价格据估算会达到前所未有的 15 亿美元。

「案例:随机的幸运儿会变成真正优秀者」

研究者在众筹平台上随机选择了 200 个新的众筹项目,它们的集资记录显示为零美元。研究者向其中一半的项目捐助了少量的钱,另外的一半则置之不理,把它作为实验的对照组。然后开始观察这些项目即将开启的命运。

后来发现,「那些收到研究者第一笔捐款的项目,在吸引进一步捐助的概率上增加了两倍多。」 这意味着,他所青睐的项目,虽然是盲选的,在能力表现上远远超过他选择放弃的另一半。同样质量的种子在同样的土地上,无非是极早期一滴雨的差异,就产生了巨大的不同。

比赛中出场的顺序,面试时的穿着都会决定是否「成功」。

成功和能力是两个范畴的事,而且有无数微小的扰动可以决定成功的路径和规模。

「案例:网络的关键节点,就一点点」

互联网是由少数链接数多的页面串连起来的,80% 以上页面的链接数不到 4 个。然而只占节点总数不到万分之一的极少数节点,却有 1000 个以上的链接。

如果你有机会成为或者接触到这些网络的节点,你就可以被引爆。就像有些画家,你在正确时间,加上足够的运气,作品被网络节点中的美术馆接受并展览,可能你就火了。或者演员,你在某个时间点,参演了某个影视作品,正好打中网络的兴趣热点,火了。

处于网络中心的美术馆,就那几个。处于网络中心的导演或者制片人,也就那么多。但是,你接触到他们的门槛是很高的。

05 流行度和社会适应度

所以我们会觉得成功是不可测,不可期对不对?火与不火,看天看命,那就可以躺平了是不是?

不对。巴老师还提了一个概念,叫「社会适应度」。我的理解是,这就是「口碑」、「评论」、「评价」。

第一次成功,还有那些偶然的因素,影响了你火与不火,也就是影响了是你的「流行度」。

但是,「决定它是否能长久的存在和流行,靠的是‘社会适应度’」。酒香也怕巷子深,但是要想真正卖得好,还得酒好,要不然再短的巷子也不行。会长久发光的,一定还是真金子。

「案例:《哈利·波特》也不是一鸣惊人」

最开始《哈利·波特》被各个出版商拒了十多次。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出版社,也不是立刻马到成功。当第一部于 1997 年 6 月在英国出版以后,首印只有区区 500 册,其中的 300 册还被免费送给了图书馆。它的起点低得不能再低了。

当 1998 年 9 月美国版的《哈利·波特》出版时,也是不温不火。媒体对这本书大多不予理睬,直到经过整整一年后,《哈利·波特》才建立起足够多的读者量,进入到《纽约时报》畅销书名单。然后才爆火。

图片

《哈利·波特》 图源:豆瓣

我就理解了,为什么经典成为经典。那是经历过时间的检验,被筛选,被保留下来的好东西。

作者举的例子,研究人员通过控制评价的方式,随机去影响一些新歌的排行榜。短期内,确实会影响新歌的流行度,因为「第一次成功会给你带来后续的成功」。但是长期看,社会适应度一定会纠偏,把那些好作品推上去。

06 创造力是青年的特权?

一些老鸡汤就又会说:没事,时间是我们的朋友。只要你的能力好,作品好,最终会成功的。

但是,我们没忘记张爱玲说的「出名要趁早」,爱因斯坦说的物理学家 30 岁之后出不了原创的大成果。

数据确实显示:科学家的突破性工作往往是发表于事业生涯早期。

心理学家迪安·基恩·西蒙顿(Dean Keith Simonton)分析了包括达·芬奇、艾萨克·牛顿、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在内的从古至今 2000 多位科学家和发明家的生平,发现他们中「大多数人在 39 岁或之前就在历史上留下了足迹。」

该证据支持了人们广泛认可的假说,创造力是青年(或者至少是中年前期)的特权。

完了。又焦虑了。

「案例:成功的研究通常在职业生涯头 20 年」

确切地说,一位科学家似乎有大约 13% 的概率在职业生涯的前 3 年发表她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接下来的 3 年里的概率也差不多。

事实上,在前 20 年里的每一年里,他发表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的概率都基本相似。但在 20 年后,事情发生了变化,这一概率快速下降。他被引用最多的论文发表于第 25 年的概率只有 5%。之后的概率就像自由落体一样下降。

但是,巴老师说不对!诚然,获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在 20 年后会急剧下降,但重要的是,你的产量也同样在下降啊。

不是因为你老了,创造性降低了,所以出不了大成果;而是你年长之后,工作的产量降低了,所以出现大成果的概率也变低了。

「案例:研究成果与年龄无关,与产量有关」

研究发现,当不再以科学家发表论文的年龄来标注每一篇论文,而只是简单地按序号标注为职业生涯的第 1 篇、第 2 篇……第 20 篇。

我们会发现,无论第 1 篇、第 2 篇还是最后一篇,每一篇论文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论文的概率完全均等。每一篇论文都是争取科研突破的一系列努力中的一环。

为什么我们所有人(无论是天才,还是普通人)都在生涯的早期达到巅峰呢?为什么科学家的突破性工作多在 30 多岁时发表,为什么画家的代表作多在 20 多岁时完成,为什么作曲家、电影导演、发明家和时尚设计师常常在年轻时声名鹊起。

答案是产量。

「科学家的科研论文就像彩票一样。每一篇论文产生突破性进展的概率是均等的。」 因此,当科研人员以最佳速度发表论文时,比如科研项目一个接一个地迅速完成,就最有可能在此时达到成功巅峰。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在爆发式地科研产出过程中最有创造力,而是因为尝试的次数足够多。」

「案例:饰北斋」

饰北斋享年 89 岁。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都创作于生命的最后 20 年,包括标志性的木版画《神奈川冲浪里》。

图片

「神奈川冲浪里」 图源:wikipedia

07 Q 因子

我理解下来,Q 因子就是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作品的能力。

成功是外界对你的集体评价。评价的对象是什么?是你的作品。是你外显的成绩。而不是能力。

比较让我新奇的是,巴老师说,将想法转化为发现的能力至关重要,而人与人之间在这方面差异极大。「人的执行力,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人格特质。」

我们总是从一个确定的或高或低的 Q 因子开始职业生涯,然后它将一直保持不变,直到我们退休。

如果你的生命中,你成功过一次,不要管多大多小的成功,你凭本事赢过一次,你应该相信,在那个领域,你具备 Q 因子,这个本事是长在你血液里的,跟你一辈子。

人,要有信心。你赢过一次,你就会赢第二次。

08 指导实践的心法

1、能力有界,优中选优是困难的。

大力出奇迹,也对也不对。

1)在达到顶级水平之前,你的付出和你的能力成正比、你的能力水平和对你外界评价成正比;

2)在达到顶级水平之后,你的付出与能力提高、外界的评价就一定程度上脱钩了。

世间衡量你杰出的尺子已经不够长。这个时候,你要看淡得失。

但是,反过来,「绝大多数人没有资格把成败甩给‘运数’,因为你离顶级水平,还差得很远。」 不是说练习和追求卓越,不再重要,而是说你「至少你要先达到卓越的那个程度,你才能和其他更优秀的竞争者去比拼运气」。该努力,还得努力。

2、能力有界,想点办法让自己「出挑」一些。

郎朗的钢琴弹奏艺术毫无疑问是卓越的,但是还要很多「郎朗」没有获得这样蜚声世界的名利。

音乐界的「郎朗们」受到人们的尊崇,并不是因为他们演奏的音乐明显优于其竞争者,而是因为他们是善于「表演」的杰出音乐家。

大家都在优秀的边缘「刀口舔血」,得学会给自己制造一些偶然因素。如果意识到正面临「同质」的竞争,那么,想办法让自己出挑一些。

3、能力有界,我们也可以战胜超级明星。

如果我们知道能力表现是有界的,就可以提醒自己,我们是能够胜过超级明星的。

皆为人生肉长,待到大家能力都是顶级的边缘时,谁能赢,已经不是决定于能力一个因素了。超级明星也会失败。

击败我们自己的不是超级明星,而是完全放弃希望。人有信心非常重要。有信心就锐意进取,这种冲劲会带来能量,这个能量刺激你出作品,高产量的出作品,帮助你获得影响力。获得成功。

人,得有志气。

4、多试,找到并且成为网络的节点(多节善缘)。

大量新锐艺术家,怎么火起来的?这些艺术家都避免选择那些轻松舒适、普普通通的路径以及在相同的展览馆中重复展出作品。

他们采取的策略就像俗话所说的「遍地撒网」,作品送展的美术馆不管远近,不分层次。无论是运气使然,还是本身就抱有目的,他们碰到了几家美术馆,而这些美术馆正好位于通往艺术界中心的路径上。

「你得尝试,你得用作品去撞,撞那个网络节点的概率。」

有的时候,节点是自己撞的。更多的时候,网络节点是弱联系带给你的。

经常遇到些情商不高的傻丫头傻小子,你都大多了,还这么楞头楞脑,眼色不会看都不说了,有的基本礼貌也不懂。你怎么结善缘啊?

5、唯一能抓住的因素,是走量。

我们项目中哪一个最重要,完全是随机的。运气、产量以及我们的 Q 因子共同决定了影响力的大小。

因此,我所能够依靠的几项不多的担保之一就是,尝试得越多,我的 Q 因子发光的机会也就越多。

人,就是靠走量。产能过剩的人,才是赢家。

6、成功终究在外面,幸福和满足在里头。

千帆过尽,回头看看。成功终究在外面,幸福和满足在里头自己寻的。我等肉体凡胎,努力追求个平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