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凌隽:有限的时间容器

陈凌隽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现代社会,每个人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所以时常感到时间稀缺。而当我们处在这种时间匮乏当中时,远期规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会变差,进而陷入新一轮的恶性循环中。怎么办?下文,发展心理学博士陈凌隽,与你分享她的一点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作者:陈凌隽 来源:公众号「凌隽与楷」

01

《稀缺》这本书讲了一个道理:为什么缺钱和缺时间会给人带来麻烦,甚至是恶性循环。

当一个人有 N 件事要做却又没有那么多时间,他/她只能选择把时间投入到最「生死攸关」的事,比如 A。其实,这是在借用 B 和 C 的时间。对 B 和 C 的亏欠迟早要还,但为了还上,就会影响到事项 D、E、F 的时间,从而陷入到新一轮的恶性循环中。

雪上加霜的是,「人穷志短」——人若处于某种匮乏之中,远期规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会变差(「带宽」变窄),从而更加无法合理的安排未来和做出取舍。于是,「借债」的情况只能愈演愈烈。

初读此书,我深感不能让自己陷入「稀缺」的惨境。结果却依然重蹈覆辙。现在想来,当时的我并没有真正弄清楚属于我自己的那份「稀缺」究竟长什么样子,所以无法把道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

以前和大家分享过自己喜欢设计「时间游戏」来自娱自乐(详见《我是怎么调戏时间的?》)。而这几个月我常「玩」的一款「你一天的时间容器有多大?」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领悟。

图片图源:Unsplash

这个游戏相当简单,记录自己每次干正事的起止时间,睡前结算一共干了多久的正事。因为在 excel 加了内置公式,所以输入起止时间后,结算是累加和自动的。

最初我真的很好奇一天自己投入正事的时间能有多少,结果却发现只有 7 个半小时。一连记录了好几天都差不离。这也让我意识到,除了休息、吃饭和家务之外,自己有特别多东西不愿意放手,比如和楷相处的种种,每天的韧带拉伸练习,随性的写作等。

虽然我不会去记录它们,但这些都是时间。之所以不放手,是因为我不想把自己当作机器人。只是,活得像个人而不是机器人,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图片

有了一定的记录之后,「刷记录」也变得有趣。我把 excel 略作调整,包括当日在内的所有记录中最高的三个、最低的三个、以及中间状态都会自动显示。

于是,每天我就会看着当日累积的时间从 「垫底」状态一点点爬升,刷过中间状态后略松口气,通常一天也快结束了。如果最后刷新了前三记录,会挺开心。

当然,这份喜悦也就属于自己而已,因为它对这个世界来说并不意味着什么。我很清楚的知道,投入时间越多并不一定意味着完成的数量就多或质量就高。

02

这个朴素的时间游戏帮我看清了自己的「有限」。在经历了「算容积」和「刷记录」之后,我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原来自己只有一个 8 小时甚至更小的工作容器。

就像每次出行准备行李箱的时候,总以为可以装下很多东西,但事实上,这里那里装一点,很快它就满了。真的好遗憾。

消化遗憾之外,我还多想了一些东西。以前,大概是出于对时间流逝的焦虑,我能很准确的感知从 A 时间点到 B 时间点之间一共过去了多少时间,楷每次问我,我的命中率都极高。

但讽刺的是,自己的论文完成用时,我却总是估不准。这背后的原因一直没有深究,其实就是我不愿意面对自己能力有限这个残酷而无奈的事实。哪怕今天自己做得不够好,也会幻想未来的自己华丽变身。

有研究为证,人越把未来的自己想象成一个不同的人,越容易把任务甩给未来的自己。要减少让未来的自己背锅的情况,看清自己的「有限」是绕不开的一步:

「我一天能拿出来干正事的时间有限;我一个小时能完成的工作也有限。这些在短期内是不会迅速改变的。考虑到现在的工作量,我所拥有的时间真的不算太多。」

图片图源:Unsplash

这看上去虽然消极,但反而是种释怀。而且,我的这些「有限」让我不自觉地珍惜很多东西,也更加清醒。比如我会强烈体验到那些非工作时间的可贵。同时,在新项目可开可不开的时候特别提醒自己每天只有 8 小时甚至更小的一个容器。

确定要完成的事在规划进度时去思考怎样是更合理的切割,留出更多的腾挪空间。有些问题,请教别人很必要,但深味时间容器之有限后,我在心里会加倍感谢帮过我的人。

《稀缺》的副标是「why having so little means so much(为什么拥有那么少意味着那么多)?」这问题还挺值得琢磨一下。

抽象的看到稀缺对别人可能意味着什么也许会给人一种掌控的感觉,但事实这只是一种幻像,因为每个人都难逃「稀缺」之境。看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稀缺的样子,以及思考它对自己来说具体意味着什么,更加重要。正如佛教之空寂反衬出生命的绚烂,感受到「有限」,才会更加珍惜所有,有所作为。■

⇲ 参考文献:

[1] Mullainathan, S., & Shafir, E. (2013). 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 Macmillan.

[2] Van Gelder, J. L., Hershfield, H. E., & Nordgren, L. F. (2013). Vividness of the future self predicts delinquenc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 974-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