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淑珍博士:重新认识自我决定论(上)

胡淑珍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是一个关于人类动机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 Edward Deci 和 Richard Ryan 提出。你对这个理论了解多少呢?开智学堂曾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胡淑珍老师举办公开课,与大家完整、系统、深入地去探讨这个理论。胡老师曾在德西、瑞安的自我决定论实验室做访问学者,交流并做研究。我们整理了公开课讲稿,与你分享。稿件较长,分上下篇发出,本文是上篇。

作者:胡淑珍 来源:原创

大家好,我是胡淑珍,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自我决定论,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理论。我已经很久没有和人完整、系统、深入地去探讨这个理论了。

在我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对它的实践思考还是很多的,因为它确实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理论。

01 自我决定论的理论框架

今天要切入的角度,跟自我决定论本身有点不一样。自我决定论整个理论体系,很多篇幅是介绍怎么去维护人的自主感,因为它相信人本身就有一种向上发展的先天倾向。我非常同意这一点。

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本身就有很强烈的自主性,他就想要成为他自己,想要去做任何他能做的事情。

只不过在他的生活、成长过程当中,如果没有足够好的环境去维护、去滋养的话,他的自主性就可能会被消耗掉。因为他有可能会让渡一部分自主权去给生存,或者给跟其他人更和谐的相处等等。

图片

从自我决定论的理论框架来说,自主这个概念非常重要、核心。它主要讲的是,从环境角度,如何提供能满足个体基本心理需要的一种环境支持,让个体能好好地把环境的要求、价值观、社会标准等等,内化为他自己的一部分,作为他自己行为系统的内在动力。

这个理论框架,更多聚焦在环境跟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它关注个体方面,测量上比较偏结果性。

比如说内化的结果,自主性调节属于哪个水平的自主性?它产生的行为倾向是偏自主的、控制的还是无动机状态的?个体比较认同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是比较内在的还是比较外在的目标?外在目标是个人的名利、金钱、外表吸引力等等;内在目标就是个人的成长、对社会以及对他生活群体的贡献等等。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结果性指标——自尊。自我决定论不是把自尊简单分为高自尊和低自尊,而是把自尊分为真的高自尊、条件性的高自尊和低自尊(这也是我在其它理论中比较少看到的)。

条件性高自尊,在自我决定论里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概念。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就是为了某个结果,这个结果就是为了满足你条件化的高自尊,这不是真的高自尊。

一旦这个结果消失或者没有发生的话,这个自尊就会立刻塌掉,它是很脆弱的。这在我们生活当中也会经常体验到。所以,我们的自尊不是高和低,还有一个高是虚高、是假的高。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自我决定论里非常多。个体跟环境之间的互动内化,然后外化。外化以后在环境里,可以通过测量成绩、绩效以及个体的行为表现等等,把互动做一个闭环式的研究。

在自我决定论中,关注比较多的,还是环境跟个体之间互动产生的质量效果,比较少关注人作为一个参与互动的主体,他本身的特性、倾向性、工作方式是什么样的。

其实,我们作为其中一个主体,在跟环境的每一次具体互动当中,都是不自主地去选择特定的环境信息,对它进行组织,进行解释,形成一定的倾向。然后把它变成一定的行为,作用在环境当中,得到反馈,再做出调整,这样就形成一个闭环。

02 自我决定论忽视的问题

但是我们经常会忽视,我们很少主动、有意识地去做出选择,很多时候是无意识地做出选择。也就是说,在某些方面,我们行为的出发点就是一个被控制的状态。

所以我觉得,把自我与环境的关系,用一个同心圆结构去理解会更合适。

图片

受控的个体

环境对个体、对自我的影响是无孔不入的。

不是说我首先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想要做什么事情、决定做什么事情、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然后看这个效果是什么样。很多情况是,你站在这里,就已经有很多预先设定好的东西开始启动,去作用了。

这是今天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角度。自我决定论关注的是我们的自主性,如果自主性启动的话,我们的工作状态是怎么样的。

但是在真实生活中,一方面,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总是自己的主人,我们会不知不觉地被控制。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观察到个体差异。比如有些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他的目标是什么,然后他会在这个目标上非常投入,遇到挫折他也会尽量去解决。

而另外一些人,相对来说比较倾向于退让,如果别人不希望他做这件事情,他就宁愿不做。还有一些人,他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得过且过。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动机水平上人跟人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那么,动机水平上的个体差异是怎么发生的?

每个人被控制的程度不一样,这跟我们的生活经历有关。或许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还是很自主的状态,但是因为生活境遇不同,所以会慢慢形成不同的自主性状态。

比如说比较受控制的人,他的一部分自我是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充分的发展,所以生活的受控程度比较高。

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去做一些改变的话,换句话说,想让自己更自主,可以做些什么呢?

首先要了解,我们什么时候、在哪些情况下是不知不觉就被控制的;然后了解,有哪些被控制的状况是跟我们的生活有关系的。

我们的经历变成了行为倾向的一部分。如果要改变行为倾向,就需要了解,在我们身上曾经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这样才有可能去反向改变它。

图片

自我的宗旨和工作原则

每个人都不是一生下来,就作为一个有坚定的、独立的、核心的人去跟环境发生互动的,他一直在不断地形成、维护,如果环境发生改变,就要继续去调整,如此反复循环。

自我的工作宗旨,也很难让我们一直有自己的选择,不管环境发生什么变化都去做这样的事情。

自我的宗旨和工作原则,首先是适应环境,因为如果不适应环境,我们很可能无法生存下来。所以,有时候为了适应环境,我们会让渡一定的自主性或控制感。

其次是要维持自我同一性,我们有关于自己的一些认定或者认同。但是,当我们对自己的认同,跟环境给我们的反馈发生冲突时,就需要做出一些妥协。至于往哪个方向妥协,则是多方力量竞争的结果。这也是自我的一个工作宗旨,它希望维持一个统一性能和一致性。

再次,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尊的需要,这也是自我决定论的基本前提。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的发展需要,也肯定是要向上发展,而不是向下发展。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好的、被夸奖的、自我感觉良好的、觉得自己能干的。对自己有认同,才有可能去探索,去做一些作用于广泛环境的事情。这是自我本身的宗旨和工作原则。

在这个前提下,当自我跟环境发生冲突时,我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大脑的工作方式是非常偷懒的,能多省力就尽量多省力,这是一种生存需要。比如说,有些环境就需要我们快速做出反应,但这时候就有可能失去自己的控制和判断。

这种快速反应,虽然有适应性的、让我们生存的意义,但一旦这种反应始终发生,或者是在不应该发生的时候快速反应,让我们让渡了太多自由度和控制感,有可能就会变成另外一种比较不好的状态,让我们失去对自己真正需要的那部分控制。

问题聚焦

所以今天聚焦的问题是,去了解我们身上不由自主的,或者说本身并不想被控制的那些控制。还有就是,我们不知道自己原来在这方面,或者是在这种程度上是被控制的。

图片

从两个方面讲,一是我们觉得自己在掌控的部分,但实际上并没有掌控的这一部分,控制源是什么;二是我们作为个体差异的部分控制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每个人不管现在是什么状态,都可以变得更自主、更勇敢、更安全。只有了解了这两个方面,才能去克服它、改变它;只有了解问题在哪里,才能知道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在前两个问题的角度上,我也会谈一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自己重新去体验或者获得掌控感,重新去累加自己能掌控的这种效能感,然后维护我们的自主感。

03 自我是环境的映射,但内部控制源并不总是内在控制源

内摄调节

首先,关于内部控制源和内在控制源的问题,「内部」跟「内在」在自我决定论上是有非常清晰的概念界定的。

我会给大家举一些例子,这些例子乍听起来都是属于内部的控制源,行为看似都是自发产生的,但真正的控制源,并不在我们身体内部。

图片

内摄调节在自我决定论的自主性水平上,属于第二个等级,但它仍然属于外在调节。虽然它不需要棒棒糖或者稻草去引诱你做一些行为,它的控制源已经在你的身体里了,但是它仍然属于外在控制。为什么呢?

因为对于内摄调节这个水平的自主性来说,个体去做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他享受这件事情本身,而是希望通过做这件事情,来得到一个结果,那个结果才是我们想要的。

而且,之所以想要那个结果,是因为那个结果通常来说,可以帮助我维护自尊,所以行为本身不目标,行为本身只是一个工具。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行为其实是被结果所控制的,所以就会有两种可能性:成功和失败

如果这个行为成功了,得到了想要的结果,那我们就会非常自豪、骄傲、自我感觉良好。但是这种自我感觉好的评价标准还是外在的,所以它形成的东西叫 Contingent self-esteem,就是条件化的自尊。

如果这种结果没有达成的话,这种自尊就会迅速塌掉。当调节失败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维护自尊,怎么办呢?通常会有两种策略,这也是自我工作通用的策略。

一种策略是认知失调,就是当我得不到一个东西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个东西其实也没有那么好,或者说「其实我也没有那么想要」。通过把这个结果的重要性或价值降低的方式,来维护我们的自尊。伊索寓言里的「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样解释,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我们重新找到平衡。但是对于我们的动机、行为来说,这样的策略,很难让我们重新投入行为中去寻找错误,然后改正;去找到新的解决方案,然后实践,基本上就会止步于此。也就是说,我们把自尊捡起来就走了,就不会再去做任何新的努力。

另外一种策略叫自我设障,就是如果我预感到这个目标可能达不到了,就会在行为上让自己离努力远一点。

比如说学习,他可能会生病;或者有时候其实没有那么不舒服,但主观上会把不舒服放大到让自己觉得无法学习的程度;或者会去找一个非常不利于学习的环境(比如酒吧、咖啡馆之类很嘈杂的地方)去学习。然后等学习效果不如意的时候,就可以说「不是我做不好,是因为我没有好好做」。

这种自尊维护的方式,对个体来说是需要的,但是对事情本身来说是不利的。

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比如说学习,都觉得学习是重要的,想要考一个好成绩。但我们仍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努力学习,这就是属于这个水平的调节,就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被控制」。

在使用这种策略时,如果行为结果不如意,我们就会找各种理由。当我们找了很多理由,结果还是不如意或者得不到好的反馈时,我们的认知失调或者自我设障,就会自动化到一定的程度,让我们觉得好像确实是做不了这件事情。

因为失败的体验是累加的,它会让我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但事实上,是因为我们没有投入足够的努力,所以内摄调节的结果,像滚雪球一样进入恶性循环。

标签

第二个比较容易控制我们的是标签,这很常见。我们现在也会经常提醒自己,不要给孩子、给别人贴标签,但标签其实是一种社会评价,特别是对孩子来说。

孩子一开始不会对自己有评价,他都是参考别人的评价。大概在一岁多的时候,孩子就能发展出这种社会参照能力。

比如一个孩子,看到妈妈拿到一个食物是很高兴的表情,拿到另外一个食物是很恶心的表情,把这两个食物放到孩子面前让他去选的话,他肯定会选那个妈妈看起来很高兴的食物。

也就是说,孩子会借用他信任的、熟悉的大人的反馈,来做出自己的选择。这对生存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让孩子避免吃到不应该吃的东西。

在自我同一性的发展领域也一样。一开始孩子不会说「我这样做很聪明」「我这样做很厉害」,而是因为一直听成人说「你好聪明,好厉害」,他才会把他人的评价,慢慢地内化为自我评价。

但我们经常忽略一点,就像大脑的工作方式是图省力一样,我们给出一个标签非常容易,但这个标签往往是去情境化的。如果孩子在一个有足够支持的条件上能做这件事情,我说他很聪明,那么,当孩子在一个支持不够的环境下不能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怎么去定义自己呢?

所以,当我们忽略情境,只是给出一个标签时,这个标签就会变成一种特质性的描述,要去改变它就会非常难。因而我们常说,贴标签容易,撕掉标签难。

特别是更大一点的、青春期的孩子,非常讨厌被贴标签,他会想要去反抗它。孩子为了彰显自己的独立性,「偏偏不像你们说的那样」,「你说我是很听话的,我就偏偏不听话;你说我是很聪明的,我就偏偏把事情做得很难看」等等。

这样的孩子,你也许觉得是叛逆,好像显得很有个性,很独立。但事实上,它的所有行为仍然受控于标签,标签让他做 A ,他只是选择做非 A 而已,并不是做 B 做 C 等等。

标签对人的控制其实也非常普遍,并且很难去克服。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避免给别人贴标签,另一方面也避免把别人给的标签贴到自己身上。

当别人对我们做出评价的时候,可以多去想想这个评价的情境或背景,把评价跟情境或背景联系起来看,就会知道,原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表现出这个样子是 OK 的。如果情境发生了改变,我们做不出同样的事情,那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一定要把评价跟情境联系在一起。

我们评价孩子的时候,也要结合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得到的资源等等,去做一个整体性的描述,孩子就容易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做什么事情,自己可以做到什么样。这样孩子就会非常清楚,在不同的情境下,他可能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这就是一种非常自主的、平衡的状态。

刻板印象

第三个容易控制我们的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跟标签很像,也是一种社会评价。但通常来说,它指的是对一个群体的整体的偏见。

刻板印象对生存适应性有利的方面,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做判断等等。但是刻板印象会让我们对一个整体形成偏见,以至于在行为上或社会交往上,会出现一些不那么恰当的表现,或者出现一些限制。

所以,我们要把无意识中已经 take in 的这些东西,再拿出来反思。当我们减少偏见的时候,就可以跟更多人、更多群体、更多种族等等去建立联系,甚至会觉得我们跟这个世界的关系都会更紧密。

我们有时候也会用刻板印象来论断自己。比如说,做一件事情做得不是特别好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说,「因为我是女生,我肯定做不了的」,或者说「我肯定不能像男生一样做某些事情」。

这种论断,或者是这样给自己一个理由,也会限制我们去做一些新的尝试。也就是说,你对自己就不会产生新的期待了,这也是刻板印象会不知不觉控制我们的地方。

启动效应

还有一个容易控制我们东西是启动效应。启动效应也很常见,比如广告。

记得有个实验,实验者在电影放映中间,插了一个大概只出现几十毫秒的爆米花图片,结果发现,影片放映结束的时候,有更多的人去买爆米花(但他们并未意识到是因为看了那张图片的缘故)。

启动效应有很好的短期启动效果,但是我们很难意识到。我们可以把启动效应很好地利用,也有可能做一些不好的利用。因为自己很难发觉,所以作为一种控制来说,启动效应确实会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去做一些自己没察觉要去做的事情。

变色龙效应

最后一个容易控制我们的是变色龙效应。变色龙效应是指,我们会无意识地去模仿身边的人,让自己变得跟他们一样。

从适应性方面来说,这会让我们的行为跟场合是一致的、和谐的,但如果我们对这种效应警惕不够,就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

比如在一些暴力场景当中,像抗议游行,加上社会匿名性,很容易让我们加入其中,产生群体暴力。

有时候你可能都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事情,为什么会去打砸抢甚至去伤害别人。这不是我们平时会做的事情,就是因为我们有时候会无意识地去模仿身边的人。

所以,如果我们对变色龙效应有一定的自我提示,遇到类似场景,就会避免让自己加入其中。

我们的行为会受环境控制,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是无孔不入的。

我们作为自主的、主动的人,想要对自己行为有更多掌控权,就要去了解,有些情况下,虽然控制源的出发点是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但是一旦边界突破了,度突破了,行为就会产生一定的反噬。这时就变成是我们需要克服的那一部分,而不只是放心地去跟环境一致。

04 自主倾向上的个人差异是怎么形成的

关于自主倾向上的个体差异,为什么有些人会比另外一些人更受控?并且很多时候,被控制倾向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被控制倾向。

可能是因为,对他来说受控是一种更舒服、更安全的策略。但是对于人生发展,无形当中他把自己给限制住了。

如果这样有被控制倾向的人是我们的孩子、学生或咨询对象,我们想要促进他的发展,想让他有更好地改变,就需要去了解,为什么有时候一些人身上的被控制感会那么重。

自主感的两个要素

想了解控制感,就需要了解自主感的两个要素:边界感和掌控感。

边界感就是,什么东西是我,什么东西不是我。内在的东西是我,外在的东西就不是我。而内部的东西,虽然在我的身体里面,在我的皮肤下的一个系统里面,但它仍然不是我想要的东西,我可以去拒绝它。所以,边界感是自主感很重要的一个前提。

掌控感是指,我的想法跟行为之间是一致的。如果我的想法跟行为之间总是不一致,出现的结果还必须要去把它合理化,那对个体来说,他的掌控感就非常差。

这两个要素都不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而是慢慢发展出来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创造合适的社会互动,让个体发展出这两个要素来的话,他一个人很难产生「我是自主的,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是一个可以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人」这种感觉。

我们要记住,自主感的两个要素:边界感和控制感,都是发展出来的,不是先天就有的。■

注:上篇完,下篇更精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