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与人的阅读量有所不同?认知心理学家威林厄姆说,因为这三个因素

蓝玲 开智学堂

开智君说

优秀的读者,具有丰富的高质量词汇,以及渊博的背景知识。为什么?阅读量不同,优秀读者博览群书,阅读量大,一般读者阅读量则很少。

这就引发了另一个问题,这种阅读量的差异,是由什么引起的?在《心智与阅读》中,作者丹尼尔·T.威林厄姆(Daniel T. Willingham)讲述了三个主要因素:态度、动机、自我概念。

01 态度

态度是什么?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弗里德曼的态度定义,包含三个成分:

1、认知成分,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2、情感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那么,阅读的态度是源自认知、情感,还是行为呢?

丹尼尔·T.威林厄姆认为,它基本上还是属于情感态度,取决于阅读看起来是否有益,是否令人兴奋,是否令人感兴趣。

这种情感态度是从哪儿来的呢?

积极的阅读态度,主要来源于正面的阅读体验,你体验到阅读的乐趣,然后爱上它。人们通常会喜欢自身擅长的事情,人们也擅长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就产生了良性循环。

喜欢阅读的人,往往也是优秀读者,而优秀的读者,更容易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这种享受会让人对阅读持更积极的态度,觉得阅读是件愉快、有价值的事情,而不是工作或任务。

图片 阅读的良性循环 来源《心智与阅读》

积极的阅读态度意味着阅读频率会更高,而频繁的阅读又意味着更擅长阅读:解码过程会更加流畅,词汇表征会更加丰富,背景知识也会随之增长。

这个循环反过来也是正确的:如果阅读对你而言很难,你就无法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会对阅读持消极态度,会尽可能回避它,这意味着,你的阅读能力会落后于同龄人。

这种循环就是阅读的「马太效应」。它出自《马太福音》:「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简单来讲就是,富人更富,而穷人更穷。

良好的体验很重要,但它不是积极态度的唯一来源。为什么?

这就要提到心理学家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的那个经典实验:狗在进食时会分泌唾液,每次给狗喂食前响铃并重复多日,狗在听到铃声时就会分泌唾液。

铃声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由于多次与进食关联,铃声就具有引起唾液分泌的作用,这就是条件反射现象。

很多广告商就运用了这个实验原理,让广告激起受众的正面情感,进而将它与产品联系起来,久而久之,产品就与正面情感建立起联系。

阅读态度,也可以这样培养起来。比如你在书店看到一本小时候很喜欢读的书,会油然而生一种怀旧情感,这种因怀旧而生出的暖意,就是一种巴甫洛夫式的情感条件反射。

据研究显示,童年时期对书籍的正面体验与日后的阅读态度息息相关,在「正面」环境下长大的人更有可能成为优秀的读者。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阅读态度大多是情感态度,所以对阅读价值的理性诉求并不会起太大作用。情感态度和认知态度不必一致。比如说,你知道多吃甜品不好,但还是忍不住经常买来吃,这就是情感态度战胜了认知态度。

态度只是影响阅读量的因素之一,下面来看看动机因素。

02 动机

与动机有关的理论很多,有些理论关注的是目标实现,有些关注的是消费购买,不同的理论,适用情况不同。

这里,我们关注的是「选择」,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就为我们提供了有用的框架。这个理论指出,选择的动机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如果做,结果价值如何?是否期望得到某种结果?

下面的图表,涵盖了不同的期望-价值组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动机,是威林厄姆以自己为例,所整理的动机与不同行为的价值及期望的关系。

图片动机与不同行为的价值及期望的关系 来源《心智与阅读》

态度能帮助我们判断事物的价值吗?不能。

「价值」不仅仅指态度,还包含其他。如果你的阅读态度是积极的,那意味着你认为阅读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但阅读不仅仅是乐趣,它有时还是带有目的性的。比如,你不得不去了解某一个领域的知识,即便不喜欢,也会去阅读。又如青少年,为了和朋友有更多共同话题,可能会去阅读朋友在读的书。

在计算价值时,需要考虑成本。对于读者来讲,必须清楚的是,看完一本书需要花费多少精力,也就是,对于自身阅读能力来说,文本的难度系数是多少。人们总是希望自己阅读的文本难度适中。

这些是很明显的考量方法,但计算价值的方式,可能会受到很多更细微因素的影响。比如,便利性。

举个例子,你从朋友那里知道一本有趣的书,如果手边刚好有这本书,或者可以立即从电子阅读器上下载,那么相较于等到周末再去图书馆借阅,或者购买回来后再读,你的阅读动机是不是会更强烈?

动机不仅仅是与结果相关的价值功能,人们还会对获得实际结果的可能性作出判断。

比如,你知道阅读某一本书会获得很高的价值,让你受益匪浅,但是,你又觉得,这本书太难了,自己怎么看也看不懂,即便会试着去读,读两页,也很难坚持读下去了。

这就是阅读的自我效能感问题。你认为自己是个有能力的读者吗?你在阅读遇到困难时,是否仍认为坚持阅读是值得的?

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有阅读动力,而有些人没有,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动机的复杂性。但是,「期望-价值」理论并未充分体现另一个有助于阅读的因素:自我概念。

03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关于自己信念的集合,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与自尊、自我认知和社会自我相互作用。

这个概念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概括自身行为模式的倾向,例如,性格内向、思维缜密等;二是描述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奋斗的程序员、勤劳的老母亲等。这里要探讨的是,自我概念的一个细微方面:在阅读上,如何看待自己。

阅读的自我概念与阅读态度有关,但意义不同。你认为阅读有益,所以态度积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有能力的读者,但不会把「读者」当成自己的重要身份。而把自己当成读者,则有助于保持积极的阅读态度。为什么?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好的、积极向上的,把读者视为自己的一个重要角色,自然希望它也是好的、积极向上的。

把自己当成读者,除了有助于强化阅读态度,也会以另一种更加直接的方式影响阅读行为。一旦「读者」成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阅读就会成为一种经常、可行的活动。在空闲的时间,你会更多选择阅读,而不是其他。

当然,读得越多,自我概念中的「读者」部分就会越牢固。因为行为与自我认知是相互促进的。

反之,未将「读者」融入自我概念的一部分的人,不太可能将阅读作为活动选项。他们可能对阅读持中立或较积极的态度,但不会把阅读看成他们一定要做的事情。

图片

加入自我概念后的阅读良性循环 来源《心智与阅读》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自我概念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又该如何从小培养起阅读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源于「对比」,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孩子会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比如,他发现自己读得书没有别人读的多,但是记得熟,还能给别人重新讲一遍。因此,自我概念也很容易发生变化,孩子会收集自身与他人的新信息,重新进行对比,自我认知也会改变。

阅读的自我概念源于阅读体验,不管体验好坏都来之不易,关键在于孩子对这些体验的解读,以及父母、老师、同龄人给予的帮助。比如,孩子在阅读中遇到生僻字、不理解书中涵义,父母告诉他可以通过查字典解读生僻字,并为他讲解一些阅读技巧。

此外,一个家庭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概念。不同的父母经营家庭方式各异,五六岁的孩子能够感知到不同家庭带来的不同习惯和行为。比如家庭装饰、饮食习惯、日常交流等等,都会有声或无声向孩子传达出家庭的价值观,长大后,他们可能不会全盘接受,但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

如果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培养起阅读的自我概念,可以将阅读作为家庭的价值观,在家里随处摆放书籍,与孩子讨论喜欢的作家及书籍,将阅读作为周末休闲活动,把书籍作为孩子的生日礼物等等,用这些方式传达阅读的家庭价值观。

04 爱上阅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影响阅读行为的三大因素:态度、动机和自我概念。

阅读态度大多是情感态度,是正面阅读体验的产物,源自将喜欢的事物与阅读联系起来的过程。

阅读的动机由两点组成:一是对结果所具价值的评估;二是对完成任务从而得到某种结果的期望。

预期价值受阅读态度影响,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阅读特定文本的效用,文本之于社会关系的意义。人们期望自己能够成功阅读,这不仅基于阅读的自我效能感,也基于其他因素,如外部环境是否会打断或促进阅读。

最后,作为读者,自我概念是长期自我观察的产物:经常阅读,并感受到阅读之重要。对比,是这种感知中的关键部分:发现阅读对自身比对他人更重要。

爱上阅读的动力,可以来自内部,也可以通过改善外部环境促成。

1、改善阅读态度

上文提到过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现象,你可以利用其中原理,将阅读与一些正面物体或活动关联起来,让自己在没有阅读的情况下,也对阅读持有积极的态度。

比如,将书籍作为礼物、与朋友聚会时特意讨论书籍、把逛书店作为假期的休闲活动,让阅读与节日、聚会、休闲这些欢乐时光相联系。

此外,阅读的自我概念也与阅读态度有关,把自己当成「读者」,可以让你保持积极的阅读态度。

2、增加书本价值

从「期望-价值」模型可知,人们是否选择做某事,通常基于对结果价值的评估,以及对获得该结果的期望程度。

如前所述,阅读文本的效用、文本之于社会关系的意义,会影响阅读的预期价值,如果书籍的主题是你喜欢的,或者觉得非常有用的,或者是身边多数同龄人都在关注的,那么,你的阅读兴趣就会加大。

阅读的自我效能感,也会影响阅读,所以,可以挑选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书籍。总之,增加书本的价值,就是加大成功阅读的概率。

3、让阅读容易获得

阅读是一种选择,你不是在决定要不要阅读,而是在一系列比阅读更有诱惑的活动中做出选择:阅读,还是刷剧打游戏,还是外出游玩?让阅读成为有吸引力的,或唯一可选择的活动,你就会选择阅读。

让自己选择阅读,一个简单的办法是,让阅读容易获得。大脑爱偷懒,我们的很多决定不是基于理性分析(太费脑了),而是便利(不用动脑)。所以,让选择变得容易,就能促进行为发生。

你可以给自己打造一个利于阅读的空间,给自己足够多的书,让它们出现在尽可能多的地方;不要把容易让自己分心的东西放在身边;购买电子阅览器,让自己可以及时获取感兴趣的书籍。

你还可以通过控制其他选项来实现,限制自己不去参与那些不够好的活动,比如,减少无用社交、少刷手机,使阅读成为可选择的有吸引力的活动。

希望你我,都能成为优秀的读者,以生之有涯度学之无涯,成为成功的终身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