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志平:纪念艾利克森,兼谈刻意练习为什么错了?

阳志平 开智学堂

图片

「刻意练习」由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斯‧ 艾利克森于 1993 年提出,后来被大众广为推崇。但伴随认知科学的快速发展,刻意练习方法论受到诸多质疑,目前已经初步被证伪,不再成为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可靠理论。那么,刻意练习究竟错在哪呢?开智学堂阳志平老师认为,最核心的错误有三点,请看下文分析~

作者丨阳志平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心智工具箱」已获原作者授权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1

《刻意练习》作者、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斯‧ 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 于美国时间 2020 年 6 月 17 日上午去世,享年 73 岁。

艾利克森自 1992 年开始,即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系任教。其任教的大学心理系在悼词中给予他高度评价,认为他改变了世界关于专家技能习得与专家绩效的观念。

图片

我非常同意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评价。在我心目中,艾利克森是研究大师的大师。如果用简短的悼词来纪念先生一生,我会如此写道:

艾利克森继承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西蒙开创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专家绩效的传统,率先将口语分析法、日志分析法等方法应用在人类专家绩效领域,并提出了快速成为专家的关键: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方法论。

围绕刻意练习方法论,艾利克森强调了结构化设计的练习、长时工作记忆的重要。难得的是,艾利克森通过撰写流行科学著作与演讲,影响了数千万人的行动——尝试跳出舒适区去进行练习。

虽然,伴随认知科学的快速发展,刻意练习方法论受到诸多质疑,目前已经初步被证伪,不再成为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可靠理论。但无论如何,艾利克森虽败犹荣。二十年如一日的研究,继续启发今天的认知科学家更好地理解人类专家绩效的秘密,帮助人们更好地成为专家。

2

艾利克森是瑞典人,出生于 1947 年。1976 年,也就是他 29 岁时,获得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当时他的指导老师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图灵奖得主赫伯特‧ 西蒙(Herbert Simon)。

为什么有的人在音乐、体育、游戏和科学等领域能取得杰出成就?

整个研究领域,在认知心理学上被称之为「专家绩效」(expert performance),有时也译为「专家行为」、「专家表现」,研究的是专家如何习得专业技能,以及专家如何在一个领域能取得杰出成就。这个领域正是由西蒙奠基。

1973 年,西蒙与另一位认知心理学家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两人发现,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相比较,国际象棋大师在摆盘、复盘等实验当中的成绩明显强于一级棋手和新手。其中,国际象棋大师、一级棋手、新手三类人能记忆的组块分别是 7.7、5.7 和 5.3。

什么是组块?为了方便记忆,我们把一些需要记忆的东西加以分类或加工使之成为一个小的整体,在认知科学上就称为组块。比如,我们记忆电话号码的时候,将13912345678,拆成「139-1234-5678」,那么这就是三个组块。

这就是影响深远的专家技能习得的组块理论。艾利克森加入西蒙团队,做博后期间,当时就是继续研究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对比。在这个领域,发表了他的第一批学术论文。当时,西蒙作为二十世纪罕见的学术天才,还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方法——口语报告法。

什么是口语报告法?举例,当时的认知心理学有一个常用的实验——河内塔实验。你会面对 A、B、C 三根柱子,A 柱子上有很多孔,重叠堆了很多圆盘。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圆盘从 A 移动到 B,最后移动到 C。完成实验后,然后西蒙要求你用口语报告,当时完成这个实验时,每个步骤是如何思考的。

在口语报告法发明之前,心理学家研究人们的思维过程是偏内省的,而口语报告法是偏客观分析与行为分析的。这类方法尤其适合研究人类的专业技能习得。

正是艾利克森的配合,他与西蒙大大完善了口语报告法的程序。比如,我在写作课上,不断介绍使用心算来热身,这就是来自口语报告法的标准程序。

3

从 1976 年到 1993 年之间,艾利克森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将口语报告法应用到人类专家绩效研究领域,并且深入探讨了各类专家绩效表现。

长达近 20 年的厚积薄发,1993 年,艾利科森在德国访学期间,写出了自己最重要的论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 。

正是在这篇论文中,他正式提出了「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一词。在这篇文章中,艾利克森用了很长的篇幅介绍了心理学研究历史上的先天-后天的争议,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最重要的观念——刻意练习对于专家技能习得的重要性。

在论文中,他认为,除了身高等少数由基因决定的个体差异之外,绝大多数专家技能并不依赖天赋,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习得的。

图片

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论文,截至今天,已经有上万引用,是心理学历史上最高被引论文之一。然而,与这篇论文的高被引相反,这篇论文仅仅提供了微不足道的实验支持,也为后续刻意练习方法论埋下了败笔。

如果你读过这篇经典论文,相信你也有与我一样的感受,艾利克森的文笔好,但从可以证伪的科学角度来说,欠缺的东西太多。

比如,刻意练习究竟是什么定义?文中模糊不清;什么样的练习是刻意练习,什么样的练习不是刻意练习,一切都是作者说了算;除了刻意练习之外,难道没其他的练习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专业技能习得吗?仅仅只有一两个横断研究,可以支撑起这么宽泛的解释吗?

4

二十年后来看,这些非常严重的问题,当时艾利克森并没有在论文中清晰回答。艾利克森从一开始,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以大胆的维京人风格,推崇刻意练习。

比如,在 1993 年,在一次研讨会时,德特曼问道,「你是说,只要有固定的练习量,我或其他人就能像你正在研究的人一样成为专家吗?」艾利克森坚定不移地回答道:「是的,只要你愿意前进,并愿意投入精力与时间」。

当时,科学家们纷纷反对,包括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比如以研究天才儿童著称的埃伦·温纳。1996 年,温纳认为,来自艾利克森的这些证据,虽然清楚地证明了动机,承诺和努力工作的作用,但并不能排除先天才能在取得高成就方面发挥必要作用的可能性。

当时,美国刚刚在 1991 年结束冷战,成为地球上的唯一霸主。美国梦张扬一时,几乎所有的美国中产阶级,都相信:只要我努力,就可以取得自己想要的一切。如同今日中国海淀黄庄的鸡血妈妈们一样——只要我付出努力,就可以迎来一切。

另一位认知心理学家,来自乔治亚理工学院的菲利普·阿克曼认为,如果父母们对此抱有很大期望,未来可能会非常失望——因为这是没有数据支撑的希望。

然而,当时的美国社会和艾利克森集体忽略了这些问题。一口气,美国社会出现了无数本关于刻意练习方法论的大众读物。艾利克森自己也在主流媒体上,比如《哈佛商业评论》等等上发表文章宣传。

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的《异类》。在书中,格拉德威尔完整介绍了艾利克森 1993 年那篇关键论文,尤其是将其中 2 个实验转述为 1 万小时定律,如下:

「把学院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是学生中的明星人物,具有成为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的潜力,第二组的学生只被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第三组学生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被认为永远不可能达到专业水准,他们将来的目标只是成为一名公立学校的音乐教师……实际上,到 20 岁的时候,这些卓越的演奏者已经在他的生命中练习了 1 万个小时,与这些卓越者相比,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练习的时间是 8000 个小时,而那些未来的音乐教师,他们的练习时间只有 4000 个小时。」

在书中,格拉德威尔武断地下了结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 1 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同一时间,还有 The Talent Code (中文版翻译为《一万小时天才理论》)、Talent is overrated (中文版翻译为《天才源自刻意练习》)、The Genius in All of Us (中文版翻译为《天才的基因》)、Bounce(中文版翻译为《天才假象》)等畅销书先后出版。

一万小时定律自从提出来之后,因为它迎合了大众心理,传播到中国来,同样是如此深入人心。有媒体人用其创办视频节目;有鸡汤写手用其创办改变自我的会员计划。然而,它真的错了!

2013 年 1 月,我实在看不下去部分科普写手的歪解,因此在豆瓣上发了一篇文章:《心智工具箱(12):刻意练习》,在文中介绍了一万小时定律为什么是错误的,以及背后的学术研究——刻意练习的本质。这篇文章刚一发表,得到了豆瓣首页推荐,对普及一万小时定律与刻意练习的区别略有帮助。

5

时间很快到了 2016 年,艾利克森有感刻意练习与一万小时定律捆绑得如此紧密,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攻击与大众越来越多的误解,因此,他与科学作家 Pool 合作,撰写了一本大众科普书 Peak 正本清源。

华章出版简体中文版,译为《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我修改《心智工具箱(12):刻意练习》一文,作为该书推荐序。

然而,诸多读者读了我的推荐序,同意一万小时定律是错误的,一万小时定律并不等同于刻意练习,但依然没注意到我在推荐序中对刻意练习的保守态度,依然将其当作绝对真理在传播。那么,刻意练习究竟错在哪呢?最核心的错误有以下三点:

刻意练习的定义含糊不清

从 1993 年到 2019 年,艾利克森偷偷地换了很多次定义。有时,认为刻意练习是一种结构化设计的程序;有时认为刻意练习需要符合四个到六个标准,比如,目标要清晰、要有即时的、有益的反馈、要全神贯注及不懈努力、要持续反思和完善。

2014 年,艾利克森的理论经历了最严重的挑战。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 David Z Hambrick 与他的小师妹 Brooke Macnamara 两人分析了二十年来所有的刻意练习研究项目,认为,刻意练习只是专家绩效研究领域的一个弱证据。

艾利克森为了反驳同行,竟然做出了自相矛盾的举措,不断修改刻意练习的定义。在最开始的反驳中,艾利克森认为同行分析的几十个刻意练习研究,只有一个符合自己心目中的刻意练习标准。

被同行继续质疑之后,艾利克森甚至对自己的过往研究也一并否认了。艾利克森做出了一个有违科学审美的新举措,直接在 Peak (中文版《刻意练习》,嗯,就是我写推荐序的那本)一书中,修改了刻意练习的定义,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义:「有目的的练习」(Purposeful practice)。

图片

在艾利克森的话术中,逻辑是这样的,我关于刻意练习的研究依然是成立的,你们做的元分析报告,多数不是刻意练习的研究,只是「有目的的练习」,刻意练习依然是成为专家的黄金标准练习方法。

然而,这里面搞笑的是,艾利克森在 2016 年的书中,引用自己过往的一些研究,是「有目的的练习」,但在学术论文中,在其他合作者心目中,依然是「刻意练习」。

此时,有请另一位学术明星闪亮登台。《坚毅》作者、心理学家安杰拉•达克沃思(Angela Duckworth)与艾利克森合作了一个对全美拼字竞赛选手的研究,结论是:越坚毅的参赛者练习的时间越久。

但最重要的发现是,练习方法对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刻意练习比其他类型的备战方式更有利于参赛者在决赛中晋级。

显然,无论在读者心目中还是达克沃思心目中,两人合作进行的研究肯定属于刻意练习,然而,在 Peak 一书中,艾利克森将其排除在外了,认为这是「有目的的练习」。书中如此写道:

「当我们拿各个参赛者在大赛中的表现与他们学习的过程进行比较时,发现最杰出的拼写者比其他同伴在有目的的练习中花费的时间明显多得多,这主要是在单独的练习中,他们专心致志地记住尽可能多的词汇的拼写。」

好吧,一个研究、一种练习究竟属于刻意练习,还是不属于刻意练习,得看你碰到的是哪一年版本的艾利克森。

图片

如果你碰到的是 1993 年的艾利克森,刻意练习很简单,是一种结构化设计的练习;如果你碰到的是 2014 年版本的艾利克森,刻意练习必须有教练或教师在场,必须给反馈,如果你碰到的 2016 年的艾利克森,那么刻意练习必须不同于「有目的的练习」;如果你碰到的是 2019 年的艾利克森,那么刻意练习的定义又开始宽泛了。

刻意练习的解释效力有限

刻意练习的核心学术观点,强调的是个体间差异而非个体内差异。

什么是个体间差异,简单直接粗暴地来说,就是人与人在音乐、体育、游戏和科学等领域的绩效差异。什么是个体内差异,就是伴随时间、练习,你在一个领域越来越厉害。如下图所示:

图片

没有人会愚蠢地否定练习会带来进步,也就是没有人会否定练习的个体内差异。但艾利克森引来无数争议的地方正在于,他过度强调刻意练习这种方法论作为成为专家的唯一关键变量了。

这下,无数心理学家都不干了。所以从 1993 年开始,就有研究天才儿童的、研究双胞胎的心理学家反对,也有研究组织培训、组织行为学的专家反对,更有大量的研究环境对人的绩效影响的心理学家反对。

连研究性格的心理学家,比如心流作者、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也反对,他认为刻意练习不可能带来心流,而心流才是顶级专家的表现。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所有的刻意练习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刻意练习对绩效的影响并不高。按照心理学的常规做法,如果刻意练习能解释百分之五十的效力,才可以称之为强效应,但多数领域都低于这个临界值。如下图所示:

图片

而在艾利克森的论文与图书中,甚至认为,刻意练习方法论应该可以解释几乎所有专家成就。但,上述研究的结论完全相反。我将作者的论文结论总结为两点:

  • 结论 1:练习时间长短和表现好坏有正相关,但练习时间仅能解释表现当中12%的变异量;
  • 结论 2:练习效果对游戏类表现帮助最多,接着是音乐、运动、教育,但练习仅能解释教育和职业表现中不到5%的变异量。

如下图所示,刻意练习对各个领域的解释效力:

图片

刻意练习的研究存在统计学与程序硬伤

统计学的硬伤那部分,比较技术化,不再陈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论文。而程序硬伤,就是,究竟什么样的练习算刻意练习?我们无从定义,无从测量。有时候,需要教练陪伴的才算刻意练习,一个人练习的不叫刻意练习;有时候,无需教练陪伴与反馈。

比如,我在《刻意练习》推荐序中委婉批评艾利克森忽略了 2 点:

1)高认知复杂度的活动,比如,销售、管理,与刻意练习关系不大;

2)成年人的最佳学习方式是学习社区。但在艾利克森那里,不少时候,刻意练习又是独自练习。

混乱的定义、无法测量与复用的方法、统计硬伤以及可有可无的解释效应,导致目前刻意练习方法论并没有得到专家绩效领域的主流认知心理学家的承认。

2014 年之后,学界对刻意练习的批评越来越多,最严厉的批评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 David Z. Hambrick 教授,相关研究成果参见:(Hambrick et al., 2014; Macnamara, Hambrick, & Oswald, 2014; Macnamara, Moreau, & Hambrick, 2016)。

6

那么,到了今天,刻意练习还值得相信吗?

虽然从学术历史上来说,它已经被质疑。从目前双方交锋来看,刻意练习流派扳回局面的概率过小。

但无论如何,艾利克森对专家绩效领域的研究都不可否定。艾利克森在提出刻意练习方法论时那些无关学术、无关统计、无关时代的精神,比如:

1)坚持大时间周期的练习;

2)结构化设计练习项目,每天高效安排自己时间;

3)勇敢迈出自己的舒适区,获得那些自己想获得的技能。这些依然永远激励着我们后辈学子前进。

同时,艾利克森将口语报告法、日志分析法首先应用在人类专家绩效领域,依然值得我们后辈学子学习。

科学从来不是捍卫自己的观点,而是定义、验证、质疑。在这种螺旋式循环中不断上升。艾利克森虽败犹荣。这场学术的战争,让我们深刻地铭记,人性之复杂,专家技能的习得,从来不是一件简单事,而是来自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更受制于认知能力、情景、任务内容等诸多因素。

正是有了杰出的艾利克森,二十年如一日,研究顶级运动员、音乐家、医师,才让我们得以更深刻地理解人类专家绩效奥秘,更好地成为专家。

感谢你,艾利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