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卡片大法没效果?你需要从这4方面进化卡片

李非 开智学堂

图片

卡片大法是开智学堂提倡的创作方法,但不少同学在使用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行动瘫痪,不能坚持写,写完就忘,无法有效利用起来。你是否也这样?开智校友李非,在经历这些困扰后,总结了他的「卡片进化」解决方法,与你分享。希望卡片能帮助你更好地创作,而非被它「卡」住。

作者丨李非

本文为开智学堂原创作品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卡片大法作为开智的招牌,是非常强大的学习和写作工具,大家都已经非常了解,很多人可能实践得炉火纯青了。自从 2016 年接触开智以来,我一直是死忠粉,也参与了 2020 年的「认知与改变阅读训练营」,收获很大。并且逐步开始实践写卡片。

不过,在写卡片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大难题——行动瘫痪,不能坚持写。往往看得比写得快。甚至一本书看完半年,还没有把自认为重要的地方转化成卡片。即便写的卡片,也是写完就忘,无法有效利用起来,对卡片的效果产生怀疑。看不到学习的效果,更加重了行动瘫痪。

经过接近一年的反思和实践,我对卡片做了些适合自己的「进化」,有效地克服了上面的两个问题,所以也想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跟我有类似困惑的同学有所启发。

卡片失格

由于多是利用闲散时间完成阅读,比如公交地铁上,看到有价值的内容,但当时不具备写卡片的条件,所以一般会写一个类似标题的提示,存到印象笔记中,寄希望于坐在书桌前时,可以回过头来把卡片补上。

类似下面这样(2020 年 5 月份的):

图片

图中绿色的表示已写过卡片(存在印象笔记中,通过软件内的链接可以直接跳转到相应卡片),黑色的表示待写的。

尝试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记下的「标题提示」越来越多,能够转化成卡片的却少的可怜,直到「绿色」消失不见,像下面这张图(2020 年 12 月份的):

图片

为什么会这样?有学习的意愿,体会到了内容的趣味和价值,却不想写卡片。但是卡片作为一种被反复证明的强大工具,没有理由到了我这里就「失格」了,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所以我开始不断地摸索。

进化的尝试

先给大家看下我目前进化出的卡片效果。最大的特点是手写、卡片包括正反两面。 正面由三部分构成:

  • 最上面的是日期和卡片编号

  • 中间是问题序号及提示

  • 最下方是复习记录(日期和熟悉程度,分为★☆☆,★★☆,★★★三级)。

图片

反面包括两部分:

  • 一是正面的问题所对应的答案

  • 二是助记提醒(如 kcaase)。

图片

这里面的每一个特点,都是一点点「进化」出来的。

电子 -> 手写

总结下来,我认为自己难以行动的最大问题是:写完就忘,利用率低,没有成就感。

写了近千张卡片,从第 1000 张再回望时发现,第 1 张的内容已经模糊不清,就像隔十年再去看一部老电影,差不多可以当一部新电影看了。老电影新看还能带来惊喜,老卡片变新却是非常让人沮丧的。

是不是电子的缺少形式,不容易看到实际的成果?于是我尝试着把电子的卡片打印出来,甚至为此买了一台彩色打印机和对应的相纸,把卡片打成漂亮的照片。

但问题依然存在,打印出来的卡片不过是多了一个吃灰的载体。

最后只好开始动笔了,发现确实可以增强一部分动力。现在的方法是把一张 A4 纸对半折,撕成两张卡片。

好处是材料随处可取,家里、办公室一般都有,不用携带空白卡片,还可以充分利用废旧 A4 纸,只要有空白的地方能写下内容就行,顺便保护了环境。而且和开智推荐的卡片大小也相近,单张记录的内容不会太超过大脑负荷。

结合后面的实践,发现电子卡片存在几方面的问题,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

1、容易把「写」卡片变成「粘贴」卡片。电脑上打字快,复制又方便,很容易把写的过程变成复制,使得加工不精细,存储的时候太容易,就增加了提取的困难。

2、不够灵活。这有点反常识,一般电子的方便修改,复制存储携带方便,应该更灵活才对,从我的实践来看却发现纸制的更灵活,可以随手涂鸦,这一点后面会讲到。

3、容易掉入工具陷阱。比如用印象笔记还是有道,Typroa 还是 Notepad 等等。尤其是想做成双面卡的话,这些工具更难以支持了,可能又得诉诸于 Anki,甚至自己动手写代码了。就像写作时,开智推荐 Markdown 优于 Word 一样,困于工具和格式会降低效率。

不过,转换成手写只是提高了一点写卡片的动力,让加工稍微精细了点,但仍然不能有效解决「写完就忘,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束之高阁 -> 每天复习

最开始写卡片,也积累了不少,但基本是写完就堆到角落里了,不管是电子的还是纸制的,期望有一天能够用得到,还能够记得起。

在下一部 1080P 的电影只要几分钟的时代,尝试记忆知识或卡片内容显得有点不合时宜,想要的时候检索一下不就可以了吗?这就是信息技术带来的「记忆外部化」思维习惯。

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区,一方面,如果想要很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大脑的记忆容量是很大的,远大于每个人单独拥有的硬盘等存储设备。不用担心会把它撑满,填鸭式教育不可取是因为它建立在缺少理解的死记硬背上,而不是记忆本身的罪过。

只有少数天才能够过目不忘,太好的过目不忘反倒是一种负担。博尔赫斯笔下的富内斯就是最大的反例。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讲,遗忘也是一种学习策略。

研究认为,记忆主要有两种 Strength,即 Storage Strength(存储优势)和 Retrieval Strength(提取优势),前者容易建立且持续时间长,后者建立困难且持续时间很短。其实看过的东西不是忘掉了,而是检索不到了。复习就是增加检索能力的过程。

所以,卡片写完后的定期复习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怎么复习,就又体现出认识科学的威力了。只是每天浏览一遍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上面卡片中写的:

反复流畅阅读学习材料,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学习效果差;二是会造成已经掌握的错觉。也即元知识错觉。

单面->双面

由单面到双面的变化,最主要的是引入「合意困难」和「元认知」。所谓合意困难,就是合乎心意的困难。正面提供问题描述,是一种很方便的自测手段。

记忆是思考的灰烬

诚哉斯言!没有思考,连灰烬都剩不下,而这些灰烬,也很容易被时间吹散。所谓加工越困难,掌握得越牢。

反面的答案非常重要,因为它提供了切实的反馈,研究发现,延迟一点的反馈更有利于学习,但即便是当下的反馈也好于没有反馈。

再结合每次测试后的记录,如 2021/4/7 ★★☆,把测试结果不好的排到优先复习中,直到满足 ★★★ 再放到队尾。

通过这种不间断的复习,自测与反馈,对知识的掌握感就慢慢建立起来了。

这里的自测一定要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不能是简单地看过问题,在心里告诉自己「我知道」,这样也会造成一种元认知错觉。写下来,然后对照答案,才能如实反馈记忆和理解的情况。

文字 -> 图形

得到有效的反馈,剩下的就是如何更好地记住材料了。把内容由文字转换成图形,主要目的是提升记忆效果。

大脑对模式、节奏、图像和故事这四类事物更容易记忆。比如 Aristotle 的四因说,用下面的图形来记忆,比一堆文字要好太多了(请原谅我的画画水平):

图片

这也正是前面说的纸制卡片比电子卡片灵活的地方。在电脑中想随意涂鸦要依赖工具,在纸上就方便得多。

此外,可以了解一些通用的记忆法,比如组块、缩略词、记忆宫殿、助记词、编故事、PAO(person-action-object)等等,尤其是复习的时候发现记忆不好的地方,更要充分调度起大脑对情绪、环境、音乐的偏好。每次复习都是对加工方式的校准。

今天,你卡了吗?

总结下来,我的摸索经历了几个主要变化:

  • 载体变化:电子 -> 打印 -> 手写
  • 使用变化:束之高阁 -> 每天复习
  • 形式变化:单面 -> 双面(浏览 -> 测试)
  • 写法变化:文字 -> 图形

这就是我现在总结的方法,遇到行动瘫痪或者写完就忘的同学不妨尝试一下。至少这个方法帮我解决了写卡片时遇到的最大阻力和困惑,现在也形成了每天写几张卡片的习惯。

最棒的是,这种写法是可以不断迭代的,比如电子到纸制,堆积吃灰到想要复习,单面到双面,浏览到测试,文字到图形,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写每张卡片的时候不断调整的,就像互联网产品一样,快速迭代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仅仅调整本身就能带来很多趣味了。

比如,这个方法其实更适用于学习而非写作,如何再演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还能更好地用于写作输出?也许,纸制与电子不是问题的根本,最后进化出电子版的卡片工具也未可知。

不需要照抄这种方法,重要的是进化出适合自己的方式。最最重要的是行动,行动带来改进,改进带来更好的行动,不要被卡片「卡」住。所以,今天,你写卡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