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寻找导师与构建个人发展网络?来自波士顿大学商学院教授的建议

李颖生 开智学堂

工作或生活遇到瓶颈,你身边有可以给予指导的导师吗?是否知道如何构建个人发展网络呢?如果充满疑惑,请看下文,它来自开智学堂李颖生老师与波士顿大学商学院 Kathy Kram 教授的访谈整理,Kathy 从事了数十年导师(Mentorship)相关领域的研究,是全美公认的权威。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找到学习、成长路上的「贵人」。

img

Q1:你是如何定义「导师」的?「导师」和老师、老板、父母、朋友、职业顾问等有什么不同呢?

Kathy:这些角色的确很难和导师完全区分,因为他们很有可能会重合。

在我看来,「导师」对你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特别的关注,向你提供职业支持和社会心理支持( Career support and social-psycho support )

职业支持包括帮助你扩大人脉、了解行业,拓展职业机会,辅助提升,职场帮你说好话,或者是给你有挑战性的项目和任务,帮助你提升某项技能;而社会心理支持主要是帮助你增强自信、支持你勇于探索。

传统意义上的导师,会提供我们提到的所有这些支持。

我在 80 年代所做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这样的导师;可是随着社会变迁,这样的「导师」越来越少见了。

很多时候,的确是由老师、父母、经验丰富的前辈、职业顾问这样的人,或多或少的提供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支持。

所以,在过去 20 年里,我们逐渐把「导师」的范围扩大了,无论是职业还是心理,只要是在某一时期内相对持续的给你提供某一方面支持的人,我们都可以视为「导师」。

这样一来,导师的空间打开了,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中国也好,美国也好,而个人也不必执着于寻找一个导师,而是找到好几个有助于你发展和提高的人。

所以,对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在找寻什么,是就业机会呢,还是具有挑战的任务呢,是学习机会呢,还是意见建议。

当你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就可以开始看看周围有那些人那些渠道,可以向你提供所需要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开始构建自己的发展网络。

Q2:如此说来,现在导师的门槛是不是降低了呢?

Kathy:的确可以这么看。传统意义上的导师,几乎有点「神」化,他得什么都知道,什么问题都能解决,这种人简直太难找了。

尤其是在今天的社会,稳定因素被打断,新事物不断出现,更加难找到一个万事皆通的人。正因为这样,我们更需要从多方面寻找不同的「支持者」,也就是一个「支持网络」。

Q3:你是如何开始研究「导师」这个主题的呢?进展如何呢?

Kathy:我从 1978 年开始关注这个主题,那时候我在 MIT 读研究生。

之前在公司里工作时,我观察到很多有「导师」的人,职场发展比没有「导师」的人更好;我在本科时曾经有过导师,给过我很大的帮助,而在公司里没有了导师,注意到这些区别,让我开始研究导师这个主题。

我研究这个主题,已经 30 年了。

在过去 30 年里,经济日益全球化,组织结构越来越趋向于团队为基础,公司或并购或缩减,工作环境也日趋多元多文化,所有这些变化,让导师的「引导」过程也充满了更多的变化因素,所以大约 10 年前,我和同事创造了「发展网络」这个概念。

我过去一直跟学生说,你们要去寻找自己的导师;现在我跟他们说,你们得要建造和管理你们的发展网络。而这个发展网络,需要一个全新的心智模式。

你网络里的这几个人,不一定都是你就读学校或者就职公司里的,也不一定都是你朋友圈子里的;可以是你的上司,也可以是你的下属。他们可以来自你生活的不同层面。

这些人里,或许没有一个人完全扮演传统意义上的「导师」角色,但他们加在一起,就能为你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所以,这个发展网络的质量很重要。

那么怎样才是高质量发展网络呢?

首先,对于寻求支持的人而言,要具备明确的自我认知和一定的社交技能,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目标,要敢于承认自己需要帮助;同时,发展网络的各方都愿意并且善于倾听;最后,高质量的发展网络应该是共同受益的。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Q4:你能具体谈谈「共同受益」吗?作为寻求帮助的年轻人,他们一定很难相信自己还会有助于他们的「导师」。

Kathy:是的,这对于年轻人而言,一时会很难接受。我也曾经历过这样的阶段。

但是,年轻人要看到,对于很多「导师」而言,帮助年轻人发展和成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我实现过程,这是他们「回馈社会」、影响社会的一种方式,他们也因此获得很大的心理满足,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大的益处了。

同样重要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在精通技术方面,远远胜于年纪更大的一代人,他们掌握的很多技能,常常是他们的上司们所不具备的。

最近有一项新出炉的研究,叫做「Reverse Mentoring」,指年轻人有机会给他们的经理或者老板,提供技术或者财务建模方面的辅导。

还有一点,对于在领导岗位的人而言,担任年轻人的导师,其实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年轻一代的机会,了解他们的态度、价值观,这也是对他们的另一重帮助。

Q5:年轻人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导师」呢?

Kathy:我曾经问过很多担任导师的人,他们愿意为怎样的年轻人付出时间和精力?

他们通常会说:我希望这个年轻人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且能清楚的表达出来,所以我帮助这个年轻人不是什么难事。更希望这个年轻人不仅能听得进,而且还会回头告诉我,我的哪些意见和建议对他起到了怎样的帮助。

导师希望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能真正能帮助年轻人,并且能看到支持和指导的价值。

以上的技能把这些技巧称为「Relational Savvy」。这些在我的文章里有详细的描述,这些技能对于年轻人非常重要,如果不具备的话,就应该努力去改善。

增强这些技能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际去做,看看哪些做法能行,哪些不行。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主动寻求导师帮助时的情形,非常紧张,担心他会拒绝。我告诉他,我在哪些方面需要他的帮助,他的经验又如何能帮到我,没想到他欣然应允,说乐意之至。

通过这个经历,我学习到,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愿望,让人家能轻松的说「乐意之至」。相反,如果你仅仅是找到某个人,跟他说「希望你能帮助我」,而自己都不知道希望得到对方怎样的帮助,那要得到帮助就困难多了,尤其是这年头大家都很忙。

所以,你应该主动引导你的导师,让他们知道如何能帮助你;而不是把这个问题整个抛给你的导师,指望他帮你想明白。

或许这也可以视为「导师」和「职业顾问」之间一个区别吧。

如果你对于个人发展完全没有概念,职业顾问可以帮助你理理线索,而导师更重要的意义是帮你实现你的目标,而不是完全代劳。

Q6:年轻人和导师之间,也不是一种师徒的关系?

Kathy:不是。

导师扮演的是支持者的角色,需要你自己采取主动,同时也不是导师的所有建议你都必须采纳。而且,你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和任何关系一样,可能契合也可能很不合适。

我想起一个故事。几年前,我给 MBA 学生上了一节关于导师的课,结果有个学生很沮丧的回来找我。他说他听完课,找到公司的比他高好几个级别的副总,问他,「你可以做我的导师吗?」 结果那个副总断然拒绝。

我告诉这个学生,在彼此建立深厚的了解和信任之前,单刀直入地要求对方做导师,就好比第一次跟人约会就要人家娶/嫁你一样。

这个故事说明如何建立导师关系非常重要——担任导师也是一种承诺和付出,建立导师关系需要有比较强的关系基础。

年轻人刚开始时,可以试着提一些小的要求,譬如「我正在做一个项目,在 XX 方面遇到些问题,希望得到你的帮助。可不可以给我 30 分钟时间?」

逐步建立信任,对方也更有可能成为你的「支持者」。

img图片来源 Pixabay

Q7:如果说用婚姻关系类比导师关系来说明发展阶段不同,两者关系可以调整变化,那么「发展网络」是不是同居关系?可以多个同居,却不用结婚?

Kathy:[大笑] 确实如此!但这也说明,和婚姻一样,每个人都需要很多的注意力和精力。在发展网络里,你也需要了解你的「支持者」,注意他们的变化。这就是「积极经营发展网络」。

我的发展网络里有一些直接的「支持者」,要么他们发生了变化,要么我的发展阶段和目标不同了,他们逐渐不再适合作为我的直接导师了,也许有的人就完全不在我的发展网络里了。

而另一些,也许从我的直接支持网络,退居到更宽泛的发展网络里了,我们仍然会保持联系,但他们对我的「发展」影响已经不大了。

要指出的是,发展网络是我们社交网络的一个子集,这个子集里的人,是与你的职业发展密切相关并有重要帮助的几个人。

Q8:那么是否存在「最优化」的发展网络呢?

Kathy:应该说不存在一刀切的最佳发展网络。

事实上,我们正在进行一个与此相关的研究。我们的初步研究发现是,一般说来,5、6 个支持者比较合适。

是否足够优化完全取决于你个人在某个特定阶段的特定目标。

如果想转行,也许你的网络里最好有多一点当前公司以外的支持者;而如果你的目标是内部升迁,那么网络里最好能多一些公司内或者行业内的支持者。

我想指出的是,年轻人在建立自己的发展网络时,常常会忽略自己的同辈。事实上,同辈中,即使有人只比你快两三步,他们的经历和经验也许对你能有更大的参考性。

Q9:科技进步和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会对「个人发展网络」有什么影响呢?

Kathy:前面说到,个人发展网络是建立在深厚了解和信任关系上的

网络技术和社会化媒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家的沟通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不需要面对面的沟通了,这也就扩大了发展网络本身的范围。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正是由于沟通方式的改变,甚至工作方式的改变,让个人发展网络的信任关系基础益发的重要。

Q10:对中国的年轻人,有哪些构建「个人发展网络」具体的建议吗?

Kathy:首先,你一定要明确了解自己的发展目标,知道自己真正需要怎样的发展帮助;然后,看看有哪些人能助力你实现这些目标,这些人可以是你的职业偶像,也可以是你的同辈;接下来,你要考虑如何去启动一个对话或者一次互动,创造机会去认识他们,同时也让他们有机会了解你。

正如前面所说的,你所提出的要求,最好从小处开始,尽量具体,让人难以拒绝;建立联系以后,要积极的促进和维护这个网络,和「支持者」们保持联系,让他们时常能了解你的进步和现状。■